簡介
1,佛陀三十二相之一,即如來的頭頂上有肉髻之相。![阿彌陀佛頂相](/img/9/bc2/nBnauM3X3YzM0cDO3EjM4Q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xI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詞義
頂相(dǐng xiāng),指佛教傳說中如來頭頂之肉髻。北魏·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塔跡、佛牙、袈裟、頂相舍利,悉在 弗樓沙國 。”
宋·陶谷 《清異錄·漏春和尚》:“新栽柳樹,必用泥固濟,其木頗類比丘頂相。”
歷史記載
日本僧人空海(774年一835年)入唐朝求法,從長安(今陝西西安)青龍寺惠果(752年一805年)受秘法,回日本傳密教,稱“真言宗”。尊惠果、金剛智、善無畏、不空、一行為五祖。攜歸李真畫《真言五祖像》(今藏京都教王護國寺),其中《不空像》保存良好,此即早期的頂相。日本僧人圓爾辨圓(1202年一1280年)入宋,回國後為臨濟宗開山,持有《無準師範像》(今藏京都東福寺)。
佛語
為菩薩時。於無量世。供養師長諸佛菩薩頭頂禮拜破憍慢故。是故先得無見頂相。在行菩薩道時候,無數世供養師長,諸佛菩薩,恭敬禮拜,破除自己的驕慢。所以得到無見頂相。(頂成肉髻相,梵名鳥瑟膩,譯作肉髻,頂上有肉,隆起為髻形者。亦名無見頂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見故也。)中國畫術語一覽
中國繪畫藝術歷史悠久,淵源流長,經過數千年的不斷豐富、革新和發展,以漢族為主、包括少數民族在內的畫家和匠師,創造了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豐富多采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獨具中國意味的繪畫語言體系,在東方以至世界藝術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與影響。 |
指畫| 南北宗| 淺絳山水| 青綠山水| 幀畫| 頂相| 白描| 十八描| 雙鉤 | 鉤勒| 五筆七墨| 寫意| 工筆| 變相| 雜畫 | 界畫| 濕筆| 減筆| 博古[繪畫]| 墨分五色| 鉤斫| 皴法| 顫筆| 乾筆| 線畫法| 折枝| 鋪殿花| 衣冠像| 十三科| 畫分十門| 凹凸畫| 木簡畫| 無聲詩| 點簇| 積墨 | 落墨| 沒骨| 山水林石 | 小景| 七觀法 | 礬頭| 捉勒| 水法 | 繡像| 三遠 | 攢聚| 點苔| 渲染| 點垛| 宿墨 | 繪宗十二忌| 六要| 四難 | 七候 | 六氣| 六彩 | 單線平塗| 漬水| 鋪水| 吳裝 | 謹毛失貌| 解衣盤礴 | 三品 | 意到筆不到| 小品[繪畫]| 八格 | 曹衣| 三到| 書畫同源| 起結 | 九朽一罷| 不似之似| 敗牆張索 | 六長| 金錯刀| 三病| 留白 | 長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