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山水畫技法名。北宋郭思纂集的《林泉高致》載其父郭熙之說:“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韓拙《山水純全集》又增一說:“郭氏謂山有三遠,愚又論三遠者:有近岸廣水,曠闊遙山者,謂之‘闊遠’;有煙霧溟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見者,謂之‘迷遠’;景物至絕,而微茫縹緲者,謂之‘幽遠’。”後人合稱為“六遠”。元代黃公望《山水訣》參合兩家之說,謂“山論三遠,從下相連不斷謂之平遠;從近隔開相對謂之闊遠;從山外遠景謂之高遠。”特點
一、“高遠”,並不是拘泥於字面的“居高望遠”。而是:“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也有一種說法叫作“蟲視”,倒有些故意把自己放在低處的意思,看什麼都是高大雄偉、氣勢磅礴,視平線也基本上處在畫面的下端,用來描摹崇山峻岭再合適不過了。《芥子園畫傳》中所說的高遠,是從下面向上仰視,才覺得高遠,我們今天套用透視學的觀點,即把物象放在視平線上,就顯得岸然兀立。在這部書中提出用泉水以助其勢之高,如畫雁盪山的龍激飛瀑,即應有高遠之氣勢才好。但是書中的借泉助高,並不能把問題說得十分清楚,因為你把山畫得再高,泉水畫得再長,還是不及真山的千分之一高。怎樣把象千仞之高的大山畫在尺幅之內呢?劉未對宗炳在《歷山水序》中指出,眼與山只要有了相當的距離,按照比例來畫就行了,“堅劃三寸就有千仞之感”、“艙里數尺即可體現百里之遙”。比如為了誇大山之高峻,可以把人物、房屋、樹木畫得很小,如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沈周的《廬山高圖》,都是人小山大。有時也可把峰頂推出畫外或隱入雲層,使人不知山有多高多大。畫高的形勢,可以把下部虛起來,如畫山頭用雲虛斷山腳也有崇峻之感,即郭熙所說山欲高,盡出之則不高,煙霞鎖其腰則高矣。反之,如畫極遠的平川,可把上面虛起來,也會造成平川萬里之勢。北宋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就是運用高遠法的典型佳作。二、“深遠”則是“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由前面往裡畫出深奧之感覺叫深遠。意思就是借給觀眾一雙千里眼,看得到萬水千山,丘丘壑壑都濃縮在畫面的尺寸之間。至於視平線則多處於畫作的上端,類似於現在說的“鳥瞰”。畫中進深大,造成一種具有深遠空間的意境。《芥子園畫傳》解釋加強雲氣有深遠感,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也有所論述,水欲遠足出之則不遠。掩映斷其脈則遠矣。這種處理方法在表現雲橫秦嶺、氣斷巫峽時可以使用。有經驗的山水畫家,都覺得三遠之中深遠最難於體現。元代王蒙的《具區林屋圖》,使用了四面環山,把幽深之溪谷層層透措,屋宇柿比送次,畫出了難度較大的縱深之感。
三、“平遠”平遠景色要畫出前後左右遼闊的空間,元代黃公望的《九峰雪霽圖》,一派群山莽莽、溪澗迴轉的無限風光,無疑都是拜深遠法所賜。平遠畫法大體上有兩種:一種是矮山及丘陵的平遠山水;一種是只有田園河流的平原大地。對於前一種畫法《芥子園畫傳》強調用煙氣加強平遠之感,有了煙'氣,便覺得蒼茫遼闊。實際上無論高遠、平遠,這一點都是適用的。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和倪贊的《紫芝山房圖》就屬於平遠山水的類型。對於描繪平原景色的遼闊地貌,也可以用一些類似的手法,但主要還是應當利用景物的透視,如林帶、田埂的透視,河流的縱橫帶來加強平遠效果。一馬平川的大地原是國畫中難於奏效的畫題,近代畫家有用稻田波影來襯托白帆片片,也有用樹木和房屋層層推遠的。“平遠”的視平線則處在畫面的中間或者是中部偏上的位置,即:“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元代倪瓚的作品多呈現出這樣的視覺效果,像他的《漁莊秋霽圖》,三段式構圖,表現出太湖的雲水朦朧,精緻悠閒的小景山水。平遠的優勢正在於能把南方山水的鐘靈神秀和雅逸平和,搬到畫面上來。
三遠之法,自郭熙提出之後,到了韓拙和後代的黃公望、王概以及曾到日本旅徙過的費漢源,他們都對三遠法有不同的發展。郭熙還在三遠中提到了三種色調感覺,那就是高遠之別樣,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明有礦結合他分析高遠之勢突兀,深遠之意重疊,平遠意沖融而縹縹緲緲、看來作者是作了深入觀察後述。我們面對高山自山下而仰山巔,必然覺得山色楚明確,山峰傲立突出。如自山前降望山後,必然山色陰晦而重疊。如果是自近山而望遠,這時會感由於遠距離而使遠山在空氣層中產生縹緲模糊之感以上都是由於取景時畫家與景物距離視線的方向,野的大小等差距而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