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釣樟球針殼
PhyllactinialinderaeYu&LaiActaMicrobiol.Sinica19:13.1979.
菌絲體葉背生,消失,或展生,少數可形成斑塊;子囊果散生,或近聚生到散生,扁球形,直徑138-231(平均174.5)μm;附屬絲5-13根,針形,直或微彎,頂端鈍圓,基部膨大成球形,有時中部稍膨大,長124-479μm,為子囊果直徑的0.7-2.4倍,多數為1.0-1.6倍;子囊8-17個,有柄,長橢圓形或卵形,73-94×29-40μm:子囊孢子2-3個,多為2個,罕為3個,橢圓形、長橢圓形或亞臘腸形,30.0-44.3×17.2-25.0μm。
中國分布
釣樟屬Linderasp.:江西廬山(37142);湖南南嶽(00080主模式);廣西三江(11544)。
檫木SassafrastsumuHemsl.:江西廬山(37143);湖北秭歸(40347)。
世界分布
中國。
討論
寄生於樟科的釣樟和檫木兩個屬的球針殼,國外未見報導。在我國,戴芳瀾(Tai,1932,1946,1979)均將其歸入Phyllactiniacorylea(Pers.)Karst.。但是,PhyllactinialindraeYu&Lai的附屬絲較長、子囊較大以及寄主的不同科而與之相區別。
在我們觀察的標本中,江西釣樟上的菌附屬絲較短(為子囊果直徑的1-1.5倍),湖南的則較長(1.4-2.4,多數為1.5-2倍)。擦木上的菌,附屬絲也較短(0.7-1.5倍),這與江西釣樟上的球針殼相似。
盤點白粉菌目(二)
白粉菌目(Erysiphales)是真菌門(Eumycota)、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的1目。白粉菌目通常被歸入不整囊菌綱(Plectomycetes)或核菌綱(Pyrenomycetes)。一般認為該目只有白粉菌科1科,本期盤點白粉菌目的第二批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