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編 號: 1636拉丁綱名: Ascomycetes
中文綱名: 子囊菌綱
拉丁目名: Erysiphales
中文目名: 白粉菌目
拉丁科名: Erysiphaceae
中文科名: 白粉菌科
拉 丁 名: Phyllactinia kakicola
中 文 名 :柿生球針殼
定 名 人 :Saw.
參考文獻 :《台灣產菌類調查報告》.第6編: 33頁,1933.//戴芳瀾: 中國真菌總匯, 第 284 頁, 科學出版社, 1979.
形態描述
菌絲體葉背生。常存留,很少消失;子囊果聚生或由散生到聚生,扁球形,直徑135- 281(平均185.2)μm,多為169-220μm;附屬絲5-18根,常為6-11根,針形,頂端鈍圓,基部膨大成球形,長146-465μm,為子囊果直徑的 0.8-2.4倍,多為1-2倍,無隔膜,無色;子囊4-19個,多為6-13個,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橢圓形,有柄,49-94×24-40μm;子囊孢子2個,矩圓形或卵形,22.5-39.5×17.2-24.6μ m。分布
中國分布:浙江柿 Diospyros glaucifolia Metc.:浙江莫乾山(41366)。 柿Diospyros kaki L. f.:北京(37140)、昌平(20711);陝西城固( 37139);台灣台北(05382);湖北秭歸(40348, 41393);雲南昆明(01256);廣西容縣(14050)。油柿Dispyros kaki L. f. var. sylvestris Mak.:福建福山(11502)。
黑棗Diospyros lotus L.:河北昌黎(10375);陝西武功(37141,01604);山東泰山(41390)。
世界分布:中國、日本
討 論
在研究的15號標本中,分生孢子甚為罕見。澤田(Sawada,1930)報導中國台灣省柿上的“分生孢子棍棒形,有乳突,60-116× 27-44μm”。柿樹科柿樹屬Diospyros上的球針殼最初由草野( Kusano)於1904年在日本東京採得(見Homma,1937),由 Salmon(1905a)定名為 Phyllactinia corylea(Pers.)Karst.。後來澤田(Sawada,1930)將它從 Phyllactinia corylea分出成立為一新種,並命名為Phyllactinia kakicola Saw.。二者的主要區別主要在於後者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均較大,子囊孢子總是2個,附屬絲的長度為子囊果直徑的比值也較大等。
盤點白粉菌目(二)
白粉菌目(Erysiphales)是真菌門(Eumycota)、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的1目。白粉菌目通常被歸入不整囊菌綱(Plectomycetes)或核菌綱(Pyrenomycetes)。一般認為該目只有白粉菌科1科,本期盤點白粉菌目的第二批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