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菌絲體葉背生,易消失;分生孢子長橢圓形,71×25μm;子囊果散生,扁球形或凸透鏡形,直徑166-229(平均188.8)μm;附屬絲5-13根,多為6-11根,針形,基部膨大成球形,球基以上有時出現節狀膨大,長123-416μm,為子囊果直徑的0.7-2倍,多為1-1.5倍,個別可達2.4倍;子囊6-17個,多為長橢圓形或短棍棒形、或擬卵形,有柄,70-94×24-41μm;子囊孢子2個,卵形或長橢圓形,27.1-37.5×14.8-22.4μm。中國分布
雲實CaesalpiniasepiariaRoxb.:四川雅安(41373);雲南昆明(04023主模式)。毛葉雲實CaesalpiniasepiariaRoxb.var.pubescensTang&Wang:陝西略陽(41372)。
皂莢GleditsiamacrocanthaDesf.:四川成都(11549)、汶川(14075)。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本種特點
寄生於豆科植物上的球針殼僅東亞有過報導:在日本生於日本雲實CaesalpiniajaponicaSeib.&Zucc.上(Homma,1937),在我國的雲實和皂莢上的(戴芳瀾,1946,1979),卻都被定為Phyllactiniacorylea(Pers.)Karst.,但是,生於豆科上的球針殼,其附屬絲的長短、子囊孢子的數目以及寄主範圍等都與Phyllactiniacorylea(生於樺木科)有所不同。盤點白粉菌目(二)
白粉菌目(Erysiphales)是真菌門(Eumycota)、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的1目。白粉菌目通常被歸入不整囊菌綱(Plectomycetes)或核菌綱(Pyrenomycetes)。一般認為該目只有白粉菌科1科,本期盤點白粉菌目的第二批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