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菌絲體生於葉的兩面、花和莖上,消失,開始形成斑片,以及遍及全葉;子囊果聚生至散生,褐色,球形、近球形,直徑(65-)70-100(-118)μm,壁細胞較大,明顯,不規則多角形、長方形、近正多角形,直徑7.5-35(-42.5)μm;附屬絲3-7(-9)根,絲狀,長度為子囊果直徑的0.2-3.2倍,有0-3個隔膜,短於子囊果直徑者為全褐色,長度超過子囊果直徑者基部褐色,往上顏色逐漸變淺,頂部無色,粗細不均,基部稍粗[5-7.5(-10)μm],常與菌絲體交織在一起;子囊1個,橢圓形、卵形,未成熟的子囊常有一短柄,(52.5-)60-80(-87.5)×(50-)55-67.5(-82.5)μm;子囊孢子8個,罕見6個,橢圓形、長橢圓形、少數圓形,15-21(-23.1)×10-15(-17.5)μm。

中國分布
鳳仙花ImpatiensbalsaminaL.:北京(08093,08096,11485,12207,31546);遼寧瀋陽(38615);吉林長春(38613)、公主嶺(38614);山東青島(14117);江蘇無錫(14142)、南京(11484,14125);浙江杭州(14141,38616);廣西南寧(38612)。
鳳仙花屬Impatienssp.:福建邵武(11482);雲南大理(04109)、中甸(05254)。
根據戴芳瀾(1979),這個種在我國還寄生於水金鳳Impatiensnoli-tangereL.;國內分布還有河北、安徽。
世界分布
中國、匈牙利、蘇聯、芬蘭、波蘭、英國、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義大利、瑞士、瑞典、民主德國或聯邦德國。
本種特點
本種是自Sphaerothecafuliginea(Schlecht.)Poll.中分出來的,其主要區別是:(1)本種的子囊果較大為85-100μm,後者較小為70-90μm;(2)本種分生孢子長寬比例為1.7-1.9,後者為1.9-2.1(3)本種寄生於鳳仙花屬Impatiens上,後者寄生於婆婆納屬Veronica上。
盤點白粉菌目(二)
白粉菌目(Erysiphales)是真菌門(Eumycota)、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的1目。白粉菌目通常被歸入不整囊菌綱(Plectomycetes)或核菌綱(Pyrenomycetes)。一般認為該目只有白粉菌科1科,本期盤點白粉菌目的第二批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