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菌絲體葉的兩面生,主要生葉表,易消失或暫存留,展生;子囊果散生或由聚生到散生,球形或扁球形,直徑72-115(平均87.4)μm,壁細胞12.5-20×7.5-13.8μm;附屬絲5-20根,常為9-14根,長124-364μm,為子囊果直徑的1.5-3.5倍,多為2-3倍,基部粗7-10μm,柔軟而彎曲,外壁平滑,壁下部厚,向上逐漸變薄,無隔膜,透明,間或基部為淺褐色並具1隔膜,頂部具2-5次雙分又,常為4-5次,第一次分叉角度較大(120°-180°),分支長或短,曲或直,末支反卷呈錨狀或不反卷,不反卷的頂端鈍圓或平截,或伸長呈指狀;子囊3-8個,常為4-7個,卵形或橢圓形,無柄或具短柄,44-59×31-44μm;子囊孢子3-8個,常為4-6個,矩圓-橢圓形或長卵形,13.8-21.3×8.7-12.5μm。
中國分布
鮮黃小檗BerberisdiaphanaMaxim.:四川威州(13984)、理縣(13985主模式)。
世界分布
中國。
討論
魏景超(1942)在四川西北高原的威州(Wei3052=13984)和理縣(Wei3300=13985)所採集的菌,定名為Microsphaeraalni(Wallr.)Salm.,實際上兩者形態差異顯著,後者寄主限於樺木科。我們研究魏景超(1942)的標本後,成立了此新種——MicrosphaerasichuanicaYu。
MicrosphaerasichuanicaYu與MicrosphaeraberberidicolaTai較接近,其區別在於後者的子囊果(直徑72-97μm)較小,附絲(4-13根)較少、較短(為子囊果直徑的1.5-2.4倍)而且末枝大多反卷,子囊(2-7個)和子囊孢子(4-6個)均較少等。
盤點白粉菌目(二)
白粉菌目(Erysiphales)是真菌門(Eumycota)、子囊菌亞門(Ascomycotina)的1目。白粉菌目通常被歸入不整囊菌綱(Plectomycetes)或核菌綱(Pyrenomycetes)。一般認為該目只有白粉菌科1科,本期盤點白粉菌目的第二批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