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現任院長:許世虎。專業設定
工業設計IndustrialDesign
重慶大學工業設計系創辦於1985年,是全國最早設工業設計專業的幾所高校之一。專業排名全國前列,作為以研究工業產品造型為專業主攻方向的教學與研究單位,工業設計專業橫跨文、理、工三大學科門類。現有專業教師10人,其中教授2人,教師中既有畢業於歐洲設計名校的學科帶頭人,也有一批畢業於國內名校的骨幹教師,分別主攻產品設計、展示設計、公共設施設計、陶藝設計、交通工具設計、家具設計等不同的專業方向,形成合理的學科組合。除教學外,全系教師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較大成績,至今承擔設計項目10餘項,其中包括“三峽博物館藝術環境設計”等國家級設計項目,及“機車造型設計”,“恆溫恆濕試驗箱”等縱向科研項目。有多位教師的論文在國內外專業核心刊物上發表。完成了《設計心理學》、《產品速寫》、“十五”規劃教材《創意機構設計》、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多媒體藝術設計》等教材的編寫。高等教育“十二五”教材《產品形態設計——設計、形態、心理》的編寫。
校企業合作方面,至今與雷士照明、歐普照明、中船海裝風電等企業達成戰略合作,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平台,工業設計系還舉辦了中船重工(重慶)“海裝杯”外觀創意設計大賽;現為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重慶賽區組委會,至今,學生參加各種全國工業設計大賽,碩果纍纍。
動畫設計AnimationDesign
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動畫專業成立於2006年,成立時間雖短,卻是發展最迅速的專業之一。短短几年時間內,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動畫專業已經在業界內取得不俗口碑,成為了西南地區唯一的SoftimageSEP管理授權中心,後又相繼成為AutodeskADN(開發合作夥伴)、Adobe認證管理授權中心、WACOM數字藝術教室,與英國、加拿大、韓國、日本等多國動漫科研機構、國家產業平台建立合作與聯繫。動畫專業依託重慶大學全面的綜合性學科優勢,整合人文、藝術、數位技術、電影等不同學科背景,培養符合行業要求的、具備紮實基礎理論知識與熟練實踐操作能力的複合型動畫人才,畢業後主要從事動畫創意策劃、二維或三維數字動畫製作及影視編輯、動態影像設計等工作,以及從事和這些領域相關的教學、科研與管理工作。優秀畢業生可直接保送重慶大學藝術學院攻讀研究生;也有部分畢業生選擇出國深造;應屆畢業生就業情況良好,獲得不少用人企業的好評。
動畫教研室現有專職教師5人,其中2人具有留學背景,分別自英國、韓國歸國;另有兼職教師、外聘教授多名,均為來自重慶大學軟體學院、電影學院及社會相關影視企業的專家。曾成功舉辦過加拿大-重慶數字動畫論壇等高端研討會議,接待過來自加拿大、日本的多名動畫專家,如新銳動畫導演吉浦康裕等。
如今動畫專業學生已經獲得過多次國家級大獎與權威專業獎項,如教育部主辦的全國大學生計算機(文科)設計大賽(專業組)(2007,2010)、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動漫大賽金獎(2009)、北影動畫學院獎“最佳實驗影像獎”(2010)等等。
主要課程:動畫概論、動畫基礎技法、鏡頭語言及編導、角色設計、場景設計、動畫運動規律與時間掌握、動畫劇作、音效設計、數字藝術設計基礎、3D數字動畫技術、動畫短片設計等
繪畫系專業介紹(國畫專業、油畫專業)
中國畫TraditionalChinesePainting
中國畫專業適應社會對美術人才的廣泛需求。中國畫創作的培養與視覺藝術的理論研究融為一體,通過對美術技能、美術史論、美術創作的學習,培養具有較強的造型表現基礎及專業創作能力和較多藝術素質的視覺藝術專門人才。
培養具有中國傳統造型藝術和現代審美造型觀念的藝術人才。主要課程:素描,色彩,花鳥,山水,人物,創作,繪畫材料研究,美術史論等。
油畫
OilPainting
油畫專業適應社會對專業美術人才的廣泛需求,將造型技能的訓練,與社會現代化設計相結合,油畫創作的培養與視覺藝術的理論研究融為一體,通過對美術技能、美術史論、美術創作的學習,培養具有較強的造型表現基礎及專業創作能力和較多藝術素質的視覺型藝術人才。
培養具有油畫造型藝術和現代審美造型觀念的藝術人才。主要課程:素描,色彩,解剖透視,油畫技法表現,專業創作,美術史論等。
藝術設計系專業介紹
視覺傳達設計DepartmentOfVisualCommunicationDesign
培養從事產品及包裝裝潢設計、廣告設計、企業形象策劃、書籍裝幀設計、展示設計、裝飾藝術設計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習課程有素描、色彩、構成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裝幀、展廳裝飾、廣告設計、商業攝影、企業形象設計等。以上兩個方向涉及面廣,適應性強,學生畢業後,可根據學習的專業方向從事企業形象、包裝、廣告、室內設計、服裝設計、藝術策劃等,還可以從事藝術創作及科研、管理或教學工作。
環境藝術設計
DepartmentOfEnvironmentArtDesign
本專業學科融當代美術設計和景觀建築設計為一體,通過對景觀、建築、雕塑、壁畫、等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方向的理論學習和技能訓練,使學生掌握紮實的環境藝術專業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致力於培養不僅具有方案設計能力,同時具備一定工程施工與管理能力,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適應能力強的套用型高級藝術設計人才。專業主要課程有:藝術設計概論與設計美學、素描與色彩寫生、設計初步、家具與陳設設計、建築設計、建築室內環境藝術設計、建築室外環境藝術設計、城市環境藝術設計、設計表現、計算機輔助設計、藝術設計史等。藝術學院還配備專門的環境藝術設計系工作室,供老師和同學們進行學術交流與研究。
本系畢業生就業單位主要集中在景觀設計與工程公司,規劃設計院,大型房地產開發公司以及大專院校等,相對集中於江蘇、浙江、上海、廣東、廣西、湖北等省、市、區,歷年畢業生就業率高達90%以上。
藝術學院舞蹈系專業介紹
重慶大學舞蹈系成立於2000年,是重慶直轄後創辦最早的培養舞蹈藝術高級人才的基地,該系由中國著名舞蹈教育專家,北京舞蹈學院資深教授孫穎老師主持,專業師資均自北京舞蹈學院引進,具有完善的教學設施。舞蹈系現設有舞蹈學碩士研究生教育和舞蹈學(舞蹈表演與教育方向)本科教育。
舞蹈系六年間先後接待了法國、英國、澳大利亞、印度、韓國、泰國、香港地區和國家教育部等國內外二十多所兄弟院校的領導、專家的交流訪問,學術研討。作為教學實踐活動,舞蹈系學生多次參加全國,重慶市及學校組織的大型演出,並在中央電視台,重慶電視台轉播,該系創作表演的舞蹈劇目在全國及重慶市多次獲得獎項。
舞蹈系已培養本、專科五屆畢業生,就業率為百分之百,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
藝術學院音樂系專業介紹
音樂表演專業(藝術類、文理兼收)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豐富文化藝術知識及較高詣造的音樂歌曲演唱和製作人才。主幹課程:聲樂、和聲、藝術概論、鋼琴、樂理、音樂欣賞、視唱練耳、中國音樂史、外國音樂史等。
就業方向:電視台、歌舞劇院(團)、電視劇製作中心、宣傳部門、文教事業單位從事演唱、創作和音樂製作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師資力量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國內知名的教授學者多人,現有教職工100餘名,其中近40%具有教授、副教授職稱,碩士生導師15名。發展方向
重慶大學立足於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的複合型人才,憑藉綜合性大學的辦學優勢和高平台、高定位,為藝術類學生搭建了藝術和文理科知識交差融合的平台,學有餘力的學生均可以輔修或攻讀第二專業。每年有近15%左右的優秀畢業生通過校內推免及與國內重點高校互換的形式成為免試研究生。另有15%左右的畢業生考取我校和其它重點高校的研究生。如今我院的畢業生主要就業於各省市規劃設計院、各級政府部門、高等院校以及景觀設計、房地產開發、廣告、室內外裝飾、影視製作等公司,大型企業新產品研發中心等。至今,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面向未來,藝術學院肩負“繁榮我國文化藝術教育事業”重任,堅持“紮根重慶、立足西南”的辦學思路,為實現“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特色鮮明的研究型的藝術學院”辦學目標而不懈努力。
發展歷程
重慶大學創辦於1929年,校址最初設在重慶市菜園壩,1933年遷至重慶市沙坪壩嘉陵江畔,1935年為四川省立大學,1942年成為國立大學;截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已發展成為一所具有文、理、工、商、法、醫等六大學院的國內外知名綜合性大學。重慶大學享有“嘉陵與長江相匯而生重慶,人文與科學相濟而衍重大”的美譽。在1934年3月13日,蔣介石攜夫人宋美齡到沙坪壩視察重慶大學後讚嘆學校“頗有蒸蒸日上之勢”。抗戰時,蔣介石甚至準備把重慶大學辦成中國的“劍橋”。
重慶大學早在民國時期就是中國最傑出的國立大學之一,當時學校全稱為“國立重慶大學”。位居民國十大國立大學之列。李四光、馬寅初、何魯、馮簡、柯召、吳宓、吳冠中、潘序倫、鄭衍芬、段調元、俞建章、朱森、毛鶴年、丁道衡、丁洪範、朱祖晦、柱國璋、張聖奘、傅麗夫、潘大逵、王鐵崖、劉覺民、羅蜇潭、葉謙吉等大批著名學者曾在學校執教。經過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重慶大學成為國家教育部直屬的、以理工,經管為主的多科性大學,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大力發展人文藝術、法學、經濟、管理、藝術、教育等學科專業,促進了多學科協調發展。
1952年前後全國高校院系調整,重慶大學的文、理、商、法、醫五個學院及工學院中的土建系、化工系等被調整到其他高校,經併入其他高校的部分工科專業後,成為一所以機械、電氣、動力、採礦、冶金等學科專業為主體的多科性工業大學。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截至1966年,全校共有6個系,15個本科專業。
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重慶大學進行了全面的恢復調整與改革建設,新增了經管文法藝術體育類專業,發展成為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1984年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單位,1996年通過教育部“211工程”部門預審,同年被正式列入國家“211工程”和“九五”建設規劃,成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之一。
2000年5月31日,根據國務院和教育部的有關檔案精神,分別屬於教育部的全國重點大學——重慶大學、建設部的全國重點大學——重慶建築大學、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的全國示範性普通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三校合併組建成新的重慶大學。
原重慶建築大學的前身重慶土木建築學院是1952年由重慶大學、西南工業專科學校、川北大學、川南工業專科學校、成都藝術專科學校、西南交通專科學校共六所院校的9個土木、建築系(科)合併而成。1953年併入雲南大學、貴州大學的土木系,1954年更名為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成為西南地區唯一一所建築工程學院,也是當時中央建築工程部唯一一所直屬高等院校,1958年開始招收研究生。截止1966年,全院共有4個系,15個專業。1978年被原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1994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重慶建築大學”,經過恢復調整和改革,學校由一個單科性學院發展成為土建類學科專業齊全,以土木建築、城鄉建設和環境保護等主要專業為特色的、以工為主,兼有理文管理法學等學科的建設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其建築學、建築工程(土木工程)、供熱通風與空調、城市規劃和工程管理等主幹專業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國家教育質量評估。
原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是一所培養建築設計、建築裝飾技術、施工技術、建築設備安裝、經營管理等方面套用型專門人才的普通高等工程專科學校。其前身為1974年成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第一技術學校,1983年集體轉業改為重慶建築專科學校,1992年更名為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1997年被原國家教委確定為全國示範性普通高等工程專科重點建設學校。
2001年,教育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簽訂了《關於重點共建重慶大學的協定》,國家教育部和重慶市政府在2001-2003年期間給新重大投入5.4億人民幣的建設資金;2008年,教育部與重慶市人民政府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繼續重點共建重慶大學的協定》。明確提出,重點推動重慶大學若干學科達到或接近國際一流學科水平,儘快把重慶大學建設成為一所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為此新重大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時期。學校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全面的實質性融合,提高了辦學效益,實現了優勢互補,最佳化了資源配置,增強了辦學實力。2001年經部市共建成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2004年被確定為中央直管高校。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先後經教育部批准新建了網路教育學院、軟體學院、人文藝術學院、美視電影學院,2002年恢復成立法學院,2008年恢復成立農學及生命科學研究院,並於2007年將人文藝術學院調整為藝術學院和文學與新聞傳媒學院,加強了人文科學的學科建設。
2011年牽頭建立了重慶大學聯盟,並同北京大學建立戰略合作關係。6月份,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建立,積聚了大批知名學者。
院系調整
(此部分參考《重慶大學校史下冊1949-1994》,重慶大學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以及2009年的《漫步重大》創刊號):1952年重大醫學院調入當時的華西大學,即華西醫科大學,後來又被併入四川大學;
1952年重大文學院併入四川大學,部分老師調入當時的西南師範學院(西南大學)
1952年重大鐵道工程專業調入唐山鐵道學院土木系(即西南交通大學土木系)
1952年重大商學院調入當時的西南財經學院和四川財經學院,即西南財經大學;
1952年重大法學院參與組建當時的西南政法學院,即西南政法大學;
1952年重大體育系科調入西南師範學院,即西南師範大學(2005年7月與西南農
業大學合併組建西南大學);
1952年重大農業系科調入西南農學院,即西南農業大學(2005年7月與西南師範大學合併組建西南大學);
1952年重大化學化工系調入四川化學工業學院即成都科技大學,後來又被併入四川大學;
1952年重大的土木建築參與組建後來的重慶建築大學,重慶交通學院後又從建築大學中分離,2000年重慶建築大學重回重大;
1953年重大石油專業調入北京石油學院(即中國石油大學)
1953年重大理學院併入四川大學;
1955年重大無線電系電報電話專業與天津大學兩個專業組成北京郵電學院(即北京郵電大學);有部分電訊專業調入重慶郵電學院(即重慶郵電大學)
1956年在重大地質系的基礎上成立四川地質學院(即成都理工大學);
1952年調入重大有西南工業專科學校和川南工業學院機械科和電機科,石油專科學校鑽探和機械科,西南工業部工業學校機械科。
1952年調整中,文,商,法,醫學院全部調入他校,工科專業有進有出,理學院暫時保留未動。
1952年9月20日,以何魯教授為主任委員的重慶大學院系調整委員會開始著手搬遷事宜。從9月28日起,到11月19日,一個半月的時候,調整搬遷工作基本結束。但是對重慶大學的調整遠沒有結束。
1953年理學院全部調入四川大學,1955無線電系全部調出,1956地質系全部調出,
1952大調整中,工學院是唯一保持了較強實力的學院,因為此時整個重大隻剩下一個學院--工學院。工學院自身也受到重創,無線電系和地質系全部遷出,土木建築系也全部遷出,1958年重大曾增設了國防科技專業的6個新系,1962年時這6個新系又被調整組合,重大僅保留了無線電專業。第一次調整後工學院所存在的6個專業為:機械製造系,動力系,電訊系,採礦系,冶金系,地質系。
第二次調整後所設定專業為:機械製造系,動力系,電機系,採礦系,冶金系。至此,重大只有5個專業。
辦學成果
截至2012年4月,重慶大學承擔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項目、973項目、86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國防科研項目等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4000餘項,獲國家、省部級(科技)獎1000餘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0餘項、省級教學成果獎近90項,國家級精品課程20門、市級精品課程近50門。截至2012年4月,重慶大學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20萬餘名優秀高級人才。其中,40餘人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與美、英、法、德、俄等20多個國家的116所知名高校,以及德國Siemens、美國Rockwell、Microsoft、利寶集團、香港美視電力集團等多家境外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學校作為教育部指定的接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生的院校,已接受來自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俄羅斯、日本、韓國、巴西等五大洲的102個國家留學生。重慶大學義大利比薩孔子學院、泰國勿洞孔子學院、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孔子學院的成立,促進了學校對外開展漢語教學和中外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截至2012年4月,重慶大學在職教職工5500餘人,其中,教師2800餘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外聘兩院院士10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6人,“973”首席科學家4人,國家級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60餘人,全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3人,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9人,青年千人計畫3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4人、講座教授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7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5人,國家“四個一批人才”1名,部、市重點人才工程人選240餘人;正、副教授1700餘人,博士生導師近400人。
名師薈萃
吳宓、張洪沅、張直中、潘序倫、葉元龍、陳志潛、陳豹隱、魏壽昆、柯召、候光炯、吳冠中、程登科、甘祠森、李紫翔
建校初期至1949年期間,重慶大學先後聘請了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教授、最早把現代數學引入我國的學者之一的何魯教授、著名的經濟學家馬寅初教授、著名法學家潘大逵、著名國際法學家王鐵崖、著名會計學家潘序倫教授、中國化工學會創始人著名化學工程專家張洪源教授、中國第一位赴北極考察學者、著名電訊工程專家馮簡教授、著名數學家柯召教授、著名作家艾蕪先生等著名學者任教;周恩來總理及夫人鄧穎超女士曾於1938年、1946年兩度到重慶大學為學生運動作演講,給重慶大學和重慶市的學生運動指明了革命的方向。當時在校就讀,後來成為知名學者的有:被譽為“中國恐龍研究之父”的周明鎮等十餘名兩院院士、著名詩人楊明照先生、著名經濟學家錢榮堃先生、著名詞作家閻肅先生等。
建國後至1978年期間,中國白雲鄂博大鐵礦發現者、著名的地質學家丁道衡教授;中國首次發現三億年前的古生物---節甲類魚化石(被命名為“樂氏江油魚”)而被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的著名學者樂森璕教授;研製出第一批五棓子棓酸的塑膠、填補了中國塑膠生產空白的高分子材料專家、中科院院士徐禧教授等知名學者在該校先後任教。重慶大學電影學院院長是著名影視演員張國立擔任,還邀請了著名影視演員濮存昕擔任客座教授、碩士生導師。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歐可平
校長:林建華
黨委常務副書記:舒立春
常務副校長: 張四平
黨委副書記:肖鐵岩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白晨光
副校長:楊天怡、黃宗明、張宗益、楊丹、劉慶、孟衛東
歷任黨委書記
第一任
鄭思群
1953年12月至1966年8月
第二任
曾德林
1972年4月至1980年5月
第三任
何文欽
980年5月至1982年2月
第四任
張文澄
1982年2月至1983年8月
第五任
程地全
1983年8月至1989年5月
第六任
顧樂觀
1989年8月至1997年12月
第七任
歐可平
1997年4月至2000年5月
第八任
祝家麟
2000年5月至2005年12月
第九任
歐可平
2005年12月至今
歷任校長
第一任校長:
劉湘
1929年10月-1935年8月
第二任校長:
胡庶華
1935年8月-1938年7月
第三任校長:
葉元龍
1938年10月-1941年7月
第四任校長:
張洪沅
1941年9月-1949年11月
第五任校長:
何魯
1950年3月-1952年11月
第六任校長:
鄭思群
1956年7月-1966年8月
第七任校長:
曾德林
1978年4月-1980年5月
第八任校長:
何文欽
1980年5月-1982年4月
第九任校長:
江澤佳
1982年12月-1986年12月
第十任校長:
顧樂觀
1986年12月-1992年8月
第十一任校長:
吳雲鵬
1992年8月-1996年8月
第十二任校長:
劉飛
1996年8月-1997年7月
第十三任校長:
吳中福
1997年7月-2003年1月
第十四任校長:
李曉紅
2003年2月-2010年12月
第十五任校長:
林建華
2010年12月-
知名校友
專家學者楊明照1930年進入重慶大學文科預科,1932年升入重慶大學國文系本科,著作《文心雕龍校注》1958年出版,曾任全國《文心雕龍》學會副會長,被譽為“龍學泰斗”。
錢榮堃1942年畢業於重慶大學銀行系,曾任南開大學金融學系教授,中國金融學會名譽副會長。
陳重穆九三學社社員,中共黨員。1949年畢業於重慶大學數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78年晉升為教授,歷任西南師範大學校長,中國數學會理事,重慶市數學會理事長。
李星學1942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地質系,中國科學院院士。
沈其韓1946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地質系,中國科學院院士。
盛金章1946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地質系,中國科學院院士。
謝學錦1947-1948年就讀於重慶大學化學系,中國科學院院士。
郭尚平1951年畢業於重慶大學礦冶系,中國科學院院士。
沈忠厚1951年畢業於重慶大學採礦系,中國工程院院士。
邱中建1953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地質系,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方定1948.9-1952.11就讀於重慶大學化工系,中國科學院院士。
周明鎮1946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地質系,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效祥1939-1941年在重慶大學電機系學習,中國科學院院士。
何知禮1955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地質系,烏茲別克共和國自然科學院院士和國際礦產資源科學院院士。
黃尚廉1954畢業於重慶大學機械工程系,中國工程院院士。
林華寶1949.9-1950.8在重慶大學土木系學習,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士中1960年畢業於重慶大學無線電系,中國工程院院士。
孫才新969年畢業於重慶大學電機系,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茂才1955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地質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研究員。
康來明1962年重慶大學汽車系畢業,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著名汽車專家,一汽汽車研究院(機械工業第九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設計大師。
馬庭林1967.7.畢業於重慶大學,中國工程設計大師。
吳禮運1956.7畢業於重慶大學鋼鐵冶金專業,中國工程設計大師。
徐尚志1939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土木工程系,中國工程設計大師。
熊顯彬畢業於重慶大學熱能動力專業,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李文沅1981和1987年分別獲重慶大學碩士和博士學位,被IEEE授予最高學術稱號—IEEEFellow,1996年榮獲全加拿大IEEE唯一的“傑出工程師”獎。
唐遠炎1966年本科畢業於重慶大學無線電系。現任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加拿大康可迪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學會會士(IEEEFellow),國際模式識別學會會士(IAPRFellow),國際IEEESMC機器學習委員會主席(EEESMC)。
何金良1991年碩士畢業於重慶大學。現為清華大學電機系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電力系統安全與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交直流輸變電技術與電磁環境分室主任。主要的學術兼職有全國雷電防護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輸電專委會委員,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磁干擾專委會變電站電磁環境學組副主任,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高壓專委會過電壓與絕緣配合學組副主任,中國避雷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氣象學會雷電防護研究會常委,IECTC81中國工作組組長,IECTC81的6個工作組的委員,CIGREWGC4.5.01工作組委員,IEEE電磁兼容學會SETCom委員會秘書長。
段文波1979年10月出生,男,漢族,江蘇省連雲港東海縣人。現任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民事訴訟法教研室副主任,支部書記。2004-2007年,在重慶大學法學院就讀博士研究生,獲法學博士學位。
冉克平1978年出生,漢族,湖北枝江市人,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副教授,1996.9—2000.7就讀於重慶大學法學院法學專業
李世蓉1978.07-1982.01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大學)工民建專業學習,1984.09-1987.07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大學)建築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習,2009.6.24,李世蓉被選為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學會(CIOB)全球主席(2009—2010)。
盛湘渝1989-1996年在重慶大學本科和研究生學習,英國皇家氣象學會高級專業會員,英國環境科學研究所專業會員。
高校領導
陳德文1982.1畢業於重慶大學機械系,吉林大學黨委書記。
李曉紅1982年畢業於重慶大學採礦系礦山機械工程專業。武漢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歐可平1975年畢業於重慶大學機械工程系。現任中共重慶市委委員,重慶大學黨委書記。
張國林1982.1畢業於重慶大學冶金系,現任西南政法大學黨委書記。
張衛國重慶大學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現任西南大學校長。
張宗益畢業於重慶大學,1988年,1993分別獲碩士、博士學位,現任西南財經大學校長。
陳流汀1983年畢業於重慶大學機械系,重慶郵電大學校長。
朱祥華1953-1955年在重慶大學通信專業學習,後因院系調整於北京郵電學院畢業。現任北京郵電大學校長。
劉伯權1978年至1982年在重慶大學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現任長安大學副校長。
張湘偉1981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固體力學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廣東工業大學校長。
彭小奇1983年畢業於重慶大學計算機與自動化系,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院長。
張文衛1982年本科畢業於重慶大學,西南石油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校工會主席。
嚴欣平1982.1畢業於重慶大學電氣工程系,現任重慶科技學院院長。
賀建民1988年畢業於重慶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重慶理工大學副校長。
呂明1999年獲重慶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太原理工大學副校長。
何建平1982.1、1986.6本科及研究生畢業於重慶大學電機系,西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胡丹1985.7本科畢業於重慶大學儀表專業,1990.4研究生畢業於重慶大學光電精密儀器專業,西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柯玲1988.7、1995.4本科及研究生畢業於重慶大學熱力工程系熱能工程專業,成都大學副校長。
劉清友1992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重慶大學精密製造專業,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西南石油大學副校長。
伍維根1984年畢業於重慶大學礦山工程物理專業,攀枝花市政協副主席,民盟攀枝花市委主委,攀枝花學院副院長。
周哲瑋1982.1本科畢業於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工程學院),中國工業與套用數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力學學會理事,上海大學常務副校長。
劉倫1975年畢業於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港口與航道工程專業,重慶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黃明1982.7畢業於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工程學院),2007.1,任重慶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周直,男,1982.7畢業於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港口與航道工程專業,1985-1988在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習,2003.12任重慶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
易志堅1985年本科畢業於重慶大學套用力學專業,2003.12任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
施進發1994年重慶大學機械製造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省管優秀專家,現任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教授。
鄭旭煦女,1999年畢業於重慶大學物理化學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重慶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
張學洪重慶大學博士後,桂林理工大學校長。
馮濤1982年本科畢業於重慶大學,後在重慶大學做博士後研究,2003.7任湖南科技大學副校長。
政府領導劉鵬1979-1982年在重慶大學機械工程系固體力學專業研究生學習,獲工學碩士學位,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黨組書記,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蒲海清1966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冶金系,重慶市市長,國家冶金局局長,第十五、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向巴平措1975年畢業於重慶大學機械系,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聶衛國1975年畢業於重慶大學機械系,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三峽工程稽察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
陳邦柱1954年畢業於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土木系,1993.1任湖南省省長,1995.2任國內貿易部部長,第十四、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和志強1956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地質系,1985年至1998年任中共雲南省委副書記、雲南省人民政府省長,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王秀智1957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冶金系,1993.2任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楊志文1970年畢業於重慶大學電機系,四川省副省長、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吳碧蓮1962.9-1967.7在重慶大學電機系發電廠電力網及電力系統專業學習,1998.1任甘肅省副省長、黨組成員。
李玉光1973.9-1977.7在重慶大學冶金與材料工程系學習,2003.09.16任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
李先逵1966年畢業於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學專業,1982年該校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研究生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曾任建設部科技司司長。
高峰1984年本科畢業於湖南大學電氣工程系,1987.08-1990.07重慶大學電氣工程系學習,獲工學碩士學位,1991.09-1995.11重慶大學電氣工程系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2006.04任雲南省副省長。
秦宜智1991.09-1994.04重慶大學熱力工程系熱能工程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獲工學碩士學位,2008.09-2011.11,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拉薩市委書記,2011.11,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
李樹基1951年進入重慶大學礦冶系學習,一年後因全國院系調整轉到雲南大學礦冶系就讀,1989-1993年雲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康綱有1965年畢業於重慶大學無線電專業,2000.1-2007.1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秘書長。
秦敏1979.9-1983.7重慶大學熱力工程系熱能動力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現任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
吳剛1978.03—1982.03重慶大學金屬礦開採專業學習,1982.03—1984.07重慶大學礦山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1988.09—1992.12重慶大學工程力學專業博士研究生,2011.2,重慶市副市長。
王曉東1978.9-1982.7,重慶大學鍛壓專業學習,工學學士,2011年2月張家口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
陳重1982年重慶建築工程學院畢業,工學學士學位,高級工程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
企業精英石啟榮1952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冶金系,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總經理。
劉明忠1982畢業於重慶大學冶金系,新興鑄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新興鑄管股份公司董事長。
王國春1970年畢業於重慶大學機械系,五糧液集團董事長。
任正非畢業於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工程學院)暖通專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易軍1982年畢業於重慶大學(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工民建專業,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
陳玉東1982年畢業於重慶大學電機系,博世中國總裁。
梁尤平1957年畢業於重慶大學採礦工程系,平頂山煤業(集團)有限會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全國優秀企業家。
尹家緒1998.4-2002.1在重慶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研究生學習,2003.3-2008.6在重慶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學習,中國南方工業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景柱1988年畢業於重慶大學機械學院,海汽集團董事長、海馬股份董事長、海南金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海南海馬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畢亞雄1998.6-2001.7在重慶大學工業工程專業學習,獲得碩士學位,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副總經理,兼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呂華祥1982.7畢業於重慶大學焊接工藝及設備專業,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張良碩士研究生畢業於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雷洪1988年畢業於重慶大學鋼鐵冶金專業,新疆八一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代德1986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冶金系鋼鐵冶金專業,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勁1987年本科畢業於重慶大學鍛壓專業,2002年重慶大學工業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川威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
劉加才1988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壓力加工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重慶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向德洪1969年畢業於重慶大學熱能動力專業,貴州金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全國勞動模範。
黃運飛1983、1986本科及碩士畢業於重慶大學礦山工程物理專業,北京土博士企業機構董事局主席。 游忠慧,女,畢業於重慶大學自動化專業,深圳市海雲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志高1989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光電精密機械專業,1992、1995年分別在重慶大學獲碩士、博士學位,天極網總裁。
蘭曉華1999.9-2003.7在重慶大學計算機專業學習,香港商報傳媒公司副總裁。
顏艷春男,1988年本科畢業於重慶大學計算機軟體專業,1991年研究生畢業於重慶大學機器視覺專業,富基鏇風科技有限公司(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董事長兼CEO。
唐立新重慶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佰騰集團董事長。
李濤重慶大學研究生畢業,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人民英雄趙化宇1994.7畢業於重慶大學機械工程一系,二級警督警銜,中國第七支駐海地維和警隊隊長,台北時間2010.1.13,趙化宇在地震中犧牲,烈士。
劉波濤重慶大學2007級化學套用系學生,2009.7.21,救起了落水女童劉天艷,自己光榮犧牲,重慶大學黨委追認劉波濤為中共黨員。
孔琳1995年畢業於重慶大學汽車工程專業,2005.9.18夜,在重慶沙坪壩區石門大橋下的漢渝路碼頭,兩名大學生失足掉入湍急的江水中,孔琳與18歲青年李俊超立即跳入江中施救,將落水的兩人救起,孔琳因體力不支被江水捲走而犧牲,2005.9.23,重慶市沙坪壩區委、區政府授予孔琳“捨己救人英雄”稱號。
文藝名家閻肅畢業於重慶大學工商管理系。作品有《江姐》、《敢問路在何方》、《唱臉譜》、《故鄉是北京》、《前門情思大碗茶》、《霧裡看花》、《紅燈照》、《紅色娘子軍》、《紅岩》、《年年有餘》等。
張國立國家一級演員,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院長。代表作有電視劇《金婚》,《鐵齒銅牙紀曉嵐》等。
李元勝1983年畢業於重慶大學電氣工程系,著作有《李元勝詩選》、《城市玩笑》,組詩《景象》獲2003年度人民文學獎。
學校文化
校歌
歌詞
江漢思禹功,教化溯文翁。
學府宏開,濟濟隆隆。
考四海而為俊,障百川而之東。
研究科學,振興理工。
啟茲天府,積健為雄。
復興民族兮,誓作前鋒。
歌詞作者
校歌歌詞是重慶大學第二任校長鬍庶華先生在1936年撰寫的,共55個字。這首70多年前創作的校歌,是一首高唱愛國精神的歌,是一首立足巴蜀、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的歌。胡庶華生於1886年,湖南攸縣人,曾任同濟大學、湖南大學校長,192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師學會會長。1935年8月至1938年7月任重慶大學校長。
曲作者許可經先生,1904年9月出生,四川三台人,音樂教育家、作曲家、中國音樂高等教育先驅者,1936年任重慶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校訓
耐勞苦、尚儉樸、勤學業、愛國家
它概述了人才成長的前提是吃苦耐勞,成長的關鍵在於崇尚生活簡樸,成才的途徑唯有勤於學業,做人的根本則是熱愛祖國。
校董會
重慶大學校董會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部屬高校第一家校董會,成立於1994年,重慶市市長黃奇帆為重慶大學校董事會主席。校董會成員由初期的14家董事單位發展到包括柳工集團、雲天化集團、攀鋼集團、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通訊、中國建設銀行、香港美視集團、五糧液集團、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長虹集團、交通銀行、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多家知名大型企業在內的共30家董事單位。校董會堅持以“服務經濟為先,服務企業為先”和“以貢獻促共建、以互利促合作、以合作促發展”的指導方針,切實加強董事單位與學校的緊密聯繫,積極推動企業、科研院所與學校實行產學研合作,科研攻關、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教育服務等。
領導關懷
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陳毅、聶榮臻、陸定一、吳玉章、蔣南翔等先後來重慶大學視察,指導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新時期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溫家寶、賈慶林、李嵐清、賀國強、汪洋、薄熙來、方毅、楊汝岱、陳至立、許嘉璐、錢偉長等曾到學校視察,指導和關心學校發展,教育部、建設部、重慶市、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的領導也先後多次來校視察和指導工作,對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科研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