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介紹
果場班是公司最沒有人願意去的班組,責任重大,工資低,工作又髒又累。每天還要面對幾百名文化程度低、紀律意識差的削果工人,果場管理員常常喊叫到嗓子冒火也無濟於事。為此,安排到果場做果場管理員的人走了一批又一批。看到這種情況,鄒春自願到果場班當主管。 上任的第一件事是聊天。鄒春逐個找果場班成員談心,做思想工作,安定人心。在她的帶領下,僅有的8名果場管理人員全部來到削果工人中間,細心教他們削果技術,講企業管理的道理,耐心地引導他們。對於那幾百名削果工人,鄒春主要以關愛“收服”人心。看到有部分外地來削果的工人要在廠臨時住宿,鄒春向公司提出改善工人宿舍和住宿條件,向他們提供床鋪及熱水洗澡;並在她的積極爭取下,企業為削果工人提供了免費夜宵,在炎熱的夏季,工人還可以免費飲用到降暑涼茶和綠豆糖水。在鄒春和其他管理員的努力下,果場的削果工人漸漸融入到企業管理中來,變得有秩序、守紀律,對鄒春和管理員特別尊敬。
她曾先後榮獲北海市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先進個人、合浦縣“三八”紅旗手、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相繼當選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大代表、全國總工會十五大代表和自治區總工會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代表。2010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發揮主觀能動,促進企業發展
為了使企業業績更快增長,鄒春先後組織員工開展了“品牌年、創新年、發展年”、“工人先鋒號”等一系列活動,在生產管理、推進技術進步、企業安全生產、員工福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員工說,這都是鄒春勤動腦子、勤動手的緣故。
在果場班,按照以前的慣例,削果工都是把削好皮的果用板車推到投料處。這在許多人眼中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由於人多車少,削果工經常既要排隊取車,又要排隊取果筐,在這個過程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降低了勞動效率。經過深思熟慮,鄒春向厂部提出建議:另請幾個工人專門負責推車到削果工人的工作位置收果和運果。
方案提出的時候,全廠上下都抱著懷疑的態度。鄒春力排眾議,在厂部會議上陳述方案的可行性。最終,公司領導同意試行一個月。
就在那一個月里,事實印證了鄒春的想法是正確的:公司當月的產量就比往年同期產量最高的一個月高出了40%,工作效率提高了30%以上,削果工人們的工資也水漲船高,工作積極性空前高漲。厂部領導和員工都被折服了。
在金融危機一年內,果香園逆勢上揚,全年產值8100萬元,濃縮果汁國內外銷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28%,出口創匯達527萬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4%,開創了企業成立十多年來產量最大、效益最好的紀錄。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正是因為有了許多像鄒春這樣實幹的員工,企業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大潮中獨樹一幟,並因此而具有源源不斷的發展後勁。
答記者問
鄒春,女,自治區人大代表,北海市果香園果汁有限公司果場班班長兼公司工會主席。因為在公司敢為工友說話,敢為公司發展進言,鄒春被公司老闆稱為“大管家”。
北海市果香園果汁有限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鄒春這位工會主席可能只是一個空頭銜。然而,當記者與鄒春一見面時,她就告訴記者:“我們的工會可是真正為工友說話的工會,我這個工會主席,可不是整天坐在辦公室里的工會主席。我本來就是一線的工人,我了解工人們的願望和想法,我當然要為他們說話。”
記者問鄒春“大管家”的由來。她說,北海市果香園果汁有限公司雖然是一家民營企業,但在公司,企業的經營不只由老闆一個人說了算,工會的意見已經成為影響企業經營的一股重要力量。老闆想做的,如果工會不同意,老闆的決策就難以施行,所以她這位工會主席才被老闆稱為“大管家”。
看到記者半信半疑,鄒春進一步說:“舉例來說吧,企業老闆要解僱一名工人,如果工會不同意,他就不能解僱這名工人。老闆要投資新的生產線,他要向工會作出解釋,比如新的投資會不會影響企業生存,企業會不會出現資金短缺,會不會因此造成工人工資下降等。”
記者問:“你的老闆會不會認為你干涉了他的經營?”
鄒春說:“工會也是為了企業好。因為企業好了,工人的工資、福利等利益才有保障。”
記者問:“你和老闆有過意見不合的時候嗎?這時候怎么辦?”
鄒春回答:“當然有呀。意見不合,就與老闆再討論。我們工會提的意見,老闆一般都會採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