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谷文月,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首屆戲劇梅花獎得主。1945年3月出生在河北省固安縣,1965年畢業於北京戲校。曾受教於:喜彩蓮、喜彩文、花玉蘭等老師,最終拜新鳳霞為師,成為新派繼承人中的佼佼者。
她正式拜師後第一個戲是《祥林嫂》,演出後即獲成功,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看後非常感動。特意到後台向谷文月表示祝賀。之後她繼續演出新派劇目《花為媒》《三看御妹》《楊三姐告狀》。1980年她領銜主演的《楊三姐告狀》拍成了電影藝術片,在全國發行,進一步擴大了評劇在全國的影響。谷文月的名字從此家喻戶曉,此劇成為谷文月的代表性劇目。此後,她先後排演了《牡丹仙子》、《水冰心抗婚》、《弄假成真》、《銀河灣》、《辛棄疾》、《漁火》、《離宮怨》、《香妃》、《甜嫂》等。在這些劇目里,谷文月不斷吸收、創新、探索、實踐,使她的演唱藝術得到了突出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她清新質樸,強烈與輕柔兼濟,以情帶唱,以唱傳情的演唱風格。
谷文月的嗓音高亢,甜美表現力強,可謂“高亢中不失園韻,低迥里尤見清純”,她在師承新派的基礎上不僅把氣聲,輕聲等聲樂技巧融入評劇唱腔中,而是與音樂工作者率先創出了評劇的清板,蜻蜓調慢板。1986年首創了評劇個人演唱會,受到 了廣大觀眾的好評和讚譽。1990年為中國舉辦亞運會再次舉辦獨唱音樂會,為亞運捐助三萬元。谷文月首創的獨唱音樂會已成為了評劇演唱藝術的一種新的形式。
藝術人生
谷文月小時候就喜歡評劇,1958年時,瞞著家裡大人,去考實驗評劇團和總政文工團,總政文工團錄取了她,但因為谷文月喜歡評劇,就沒去,而評劇團因為她年齡太小又沒要她。
當時作為考官的喜彩蓮老師老兩口,按著谷文月考試登記的地址,找到家裡,二位老師一來,家裡才知道谷文月去評考評劇團。喜老師說谷文月有條件,是塊材料,從此,開始教谷文月學唱評劇,教了谷文月一年,轉過年來谷文月二次報考,實驗評劇團順利通過。劇團領導觀察她是個苗子,就把谷文月送到北京戲曲專科學校,1961年入學,1965年畢業,又受到了正規的專門訓練,打下唱、念、做、打全面基礎。
開蒙是喜派,後來又學新派,這兩派的學習,對谷文月藝術成長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谷文月的老師是喜彩蓮老師的妹妹喜彩鳳,教學極為嚴格,教唱時不讓谷文月喝水潤嗓子--老先生認為,唾液中的維生素可以潤喉,她照此鍛鍊,至今谷文月演出、教學不喝水。畢業後我被分到中國評劇院,這裡的老師更多啦。十年“文革”期間,排了一出《智取威虎山》。
一台好老師帶著我一個21歲小青年,特別興奮,練嗓子,練功夫,初出茅廬,意氣風發,演出效果也非常好,後來又創作《駿馬飛騰》。我演了一個犟姑娘,又是連文帶武,有許多舞蹈動作,我還專門練了撐竿跳。在內蒙古大草原體驗生活時,我騎了一匹烈性馬,摔下來腰傷了,腿骨粉碎性骨折,雖然受了傷,但我卻不苦惱,更不後悔,因為,這對在藝術上攀高的人來說,都是機遇,是攀登中的局部障礙,總的趨勢還是進步向上。
人生道路要經歷挫折,甚至遭受傷害,雖然經受痛苦,要樂觀對待,建立一種雖苦猶樂的苦樂觀,這對戲曲演員來說是意志的磨練,也是人生的體驗,是很重要的一課。
每當提起老師我都很動情,對面的摳,手把手的教,老師對學生傾注的不僅是智慧,還有寶貴的感情,師徒如父子,師恩難忘。
1985年我去平谷縣演《三看御妹》在演出過程中,突然昏倒在舞台上,戲停了,大幕關閉了,一千多人的大禮堂靜靜無聲,大約有二十多分鐘,鑼鼓響了,大幕開了,站在舞台上,觀眾爆發經久不息的掌聲。
一個戲曲演員,創造一個角色,既要練唱、念、做、打的功夫,又要從生活中去體驗,需要有生活和技能兩套功夫。排練《高山下的花環》的時候,我們去老山前線體驗生活,我看到山坡上密密麻麻的墳頭:在這裡長眠的烈士,人民的好兒女……,我向山坡走去,一路上淚水不斷,這種感情的體驗,只有身臨其境才能獲得,因此,在設計大段詠嘆調時,傳統的唱法技巧,都無法表達我這種情感體驗,後來,經過反覆研究,我創造一種"噎音",我認為只有這種聲音,才能傳達我體驗的情態和心理信息。這就是體驗生活和技術技巧的關係。
我一生不能離開戲,雖然退休了,常想的是我在二十世紀為評劇奮鬥了幾十年,在二十一世紀能為評劇做些什麼。評劇在新世紀怎么發展?目前由演戲向教戲過渡,把上一代傳給我的,傳給下一代,把我藝術生涯所體會的,傳給下一代,使民族藝術在流傳中發展,生生不息。
演劇歷程
1965年 在《智取威虎山》中飾演小常寶獲得好評。
1977年 在復排《金沙江畔》中飾演珠瑪,新鳳霞看後十分高興,同年拜新鳳霞為師。此後排演了多出新派劇目。
1980年 她領銜主演的《楊三姐告狀》拍成了電影藝術片,在全國發行,進一步擴大了評劇在全國的影響。谷文月的名字從此家喻戶曉,此劇成為谷文月的代表性劇目。之後排演了《牡丹仙子》。
1981年 排演了《弄假成真》、《銀河灣》。
1982年 排演了《水冰心抗婚》。
1983年 排演了《劍膽琴心》。
1984年 排演了《高山下的花環》。
1985年 排演了《煙壺》。
1986年 排演了《駝龍傳奇》。
1987年 排演了《漁火》。
1988年 排演了《離宮怨》。
1989年 排演了《桃花灣的娘兒們》、《天橋舊事》。
1990年 排演了血火征程(《金沙江畔》、《江姐》、《斗古城》、《花環》折子戲)。
1992年 排演了《香妃》。
1994年 排演了《田嫂》。
個人榮譽
頂部她曾獲得了1983年全國首屆戲劇梅花獎;
摘取了1986年中央廣播電台舉辦的全國評劇廣播大獎賽第一名的桂冠;
贏得了1992年中國金唱片獎的殊榮;
榮獲1986年在香港舉辦的首屆地方戲曲展劇目第二名;
1992年文化部授鄧她優秀專家稱號,優秀表演藝術家稱號;
1994年她又被授予了文化部頒發的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
兩屆全國三八紅旗手的獲得者,她曾擔任過三屆青年聯合會常委,五屆、六屆、七屆、八屆的政協委員。
人物評價
谷文月的嗓音高亢、甜美、表現力強,可謂:“高亢中不失圓韻,低回里尤見清純”。她表演上率真直朴,細膩得法,把楊三姐、張五可、水冰心、紫巾仙子、韓玉秀、周月梅、孫佳氏、伊伯爾罕、甜嫂等不同我的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她在師承新派的基礎上不僅把氣聲,輕聲等聲樂技巧融入評劇唱腔中,而且與音樂工作者率先創出了評劇的清板,蜻蜓調慢板。她首創了評劇戲曲個人演唱會。她演唱上形成了在寬音域中大跌大宕的潤腔能力,也造就了自己甩腔里起伏几番,而終歸於高揚而非下的演唱風格。由於她基本功紮實所以能把唱、念、做、舞熔於一體,運用戲曲藝術手段取得了表演的極大自由,藝術風格獨具。
個人軼事
戲曲演員要練的功太多了,生活也是一功。我講一個小故事--當年演排《祥林嫂》,讓我演祥林嫂,上午、下午給我排整整一天,晚上彩排。我是學花旦和閨門旦的,但祥林嫂身心交瘁,未老先衰,套用老旦的表演,可我沒有這方面的基礎,我一上場可能很不像樣,剛講了一句,就找不到場上的幾個角色,一看他們笑得都蹲在地毯上,直不起腰來,我難過極了,一轉身眼淚下來了,大家笑我卻哭,當時導演是老院長,制止大家不要笑,就這樣我晚上就彩排了。第二天,胡院長叫我跟著他串門,說他去找一個人聊天,讓我在旁邊看著,他找的是一個剛剛從精神病醫院出來的一位婦女,他們聊天我在一邊注意觀察,這位婦女臉上木訥,眼神直愣,我頓時明白:胡老師在讓我觀察精神受刺激人的神態,我恍然大悟,要從生活中學習。後來就到大街上觀察老太太,看她們的形體動作、舉止、言談,回來後自己仔細琢磨。有一次,我在雪地里做人物觀察,太入神了,腳下突然一滑,我本能地用十個腳趾頭,緊緊地抓住地,這一滑使我體驗到,從老太太走路中體會到祥林嫂的形體感覺,我努力恢復自己的感覺,不間斷地訓練。
印象最深的是《楊三姐告狀》,先看評劇,後來又拍成電影。我和趙麗蓉老師,扮演母女倆,性格有很大的差距。這也是我下了很大功夫的一齣戲。我給楊三姐性格定了八個字“天真、純樸、機智、勇敢”,為突出她的天真幼稚,我觀察了一百多個女孩,看她們說笑、打鬧、嬉笑、跳繩等,抓她們的特徵,我還發現小孩哭時都瞪著眼。我又琢磨民國初期的楊三姐應該是小腳,但這種腳步不好看,我創造一種平腳板走路的步法,增加人物的時代感,又有藝術的美感。體驗人物的外形,是為了讓觀眾直觀感覺"像",給觀眾以信任感,更重要是抓住心理特徵、性格特徵,我給楊三姐定位八個字中最核心的是一個“敢”字,敢恨、敢怨、敢闖,她藐視權貴、藐視暗無天日的社會,有一股窮追到底的犟勁兒,這種性格的光芒和情感色彩,只有附之適當的外形才能使藝術形象活起來,這也是我藝術生涯中最為喜歡的兩個形象(一個是楊三姐,一個是祥林嫂)。我是第四代楊三姐,演出了幾千場。我老師新鳳霞在演出這個戲的時候,曾三次尋訪楊三姐的原型楊三娥,因客觀原因,她都不見,我有幸把她老人家請到劇場,台上是十幾歲的楊三姐,台下是七十多歲的楊三娥,台上台下情感交融,熱淚交流。老人家看戲後不久就去世了,這對我來說是極大的終生難忘的一件事。我用自己的創作,慰藉一個經受創傷的老人,使她帶著平和的心態安然辭世。
活動年表
1984年 農曆甲子年:1983年首都戲劇舞台中青年優秀演員獎揭曉
1992年 11月,農曆壬申年:第二屆中國金唱片獎揭曉
1994年 11月,農曆甲戌年:紀念評劇創始人成兆才誕辰120周年暨全國評劇新劇目交流演出舉行
2004年 1月21日,農曆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2004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
2006年 2月3日,農曆丙戌年正月初六日,晚:2006百花迎春戲曲晚會舉辦
2006年 4月8日,農曆丙戌年三月十一日:紀念胡沙逝世一周年大型演唱會暨第二屆評劇之友大賽開幕式舉辦
2006年 5月28日,農曆丙戌年五月初二日,晚:廊坊人民廣播電台建台三十周年暨戲曲頻道開播文藝晚會舉行
2006年 6月14日,農曆丙戌年五月十九日:中國戲曲劇種保護髮展座談會舉辦
2006年 6月16日,農曆丙戌年五月廿一日,14時:宇揚評劇苑建苑五周年暨花派宗師花淑蘭逝世一周年名家演唱會舉辦
2007年 1月4日,農曆丙戌年十一月十六日,19時30分:北京長安大戲院2007年新年評劇名家名段演唱會舉行
2007年 2月28日,農曆丁亥年正月十一日,晚:“共育和諧——廊坊市商業銀行慰問‘兩會’代表、委員戲曲演唱會”舉行
2007年 3月28日,農曆丁亥年二月初十日,晚:《和諧之聲》大型戲曲晚會舉行
2007年 8月24日,農曆丁亥年七月十二日:《戲曲家叢書》首發式舉行
2008年 5月15日,農曆戊子年四月十一日:紀念新鳳霞逝世10周年“新派藝術經典評劇專場”第二場
2008年 5月29日,農曆戊子年四月廿五日,晚:四川汶川地震全國戲曲界抗震救災義演舉行
戲劇家百科
戲劇家是指在舞台表演藝術方面有過傑出貢獻的人。 |
安娥 | 奧斯卡· 王爾德 |白淑賢 | 白燕升 | 陳大悲 | 曹未風 | 陳學希 | 陳彥 |陳素珍 | 陳巧茹 | 陳霖蒼 ||陳軍 | 陳智林 | 常劍鈞 | 陳湧泉 | 遲小秋 | 陳少雲 | 陳立華 | 丁凡 |竇鳳琴 | 段明 | 馮詠梅 | 馮玉萍 | 谷文月 | 郭躍進 | 顧薌 | 高靜 | 賡續華 | 胡雪樺 | 亨利·高爾比 | 洪影 | 胡導 | 韓再芬 | 侯露 | 黃新德 | 胡嫦娥 | 侯丹梅| 韓寧 | 胡和顏 | 韓國慶 | 韓生 | 黃先鋼 | 黃定山 | 何冀平 | 戒日王 | 久保榮 | 季國平| 孔三傳 | 李健吾 | 洛卜·德·維加 | 劉厚生 | 李東橋 | 劉彥君 | 李龍雲 | 李維康 | 李政成 | 柳萍 | 李梅 | 梁偉平 | 林瑛 | 李純博 | 李春喜 | 李鵬 | 李亭 | 李龍吟 |劉星 | 龍紅 | 李潔 | 劉寧 | 李靜文 | 劉禎 | 劉衛紅 | 林為林 |李樹建 | 李仙花 | 羅懷臻 | 林戈爾 |劉秀榮 |劉玉玲 |孟冰 | 馬惠民 | 孟廣祿 | 茅善玉 | 倪惠英 | 倪茂才 | 錢惠麗 | 任鳴 |任跟心 | 蘇民 |沈虹光 | 孫潔 | 沈鐵梅 | 宋官林 | 尚長榮 | 文彬彬 | 吳光煜 | 萬山紅 | 王福義 | 王陽娟 | 王華瑩 | 王筱頔 | 王景珊 | 謝玉蘭 | 謝濤 | 徐翔 | 熊小平 | 夏平 | 謝群英 | 楊紹林 | 于魁智 | 袁慧琴 | 楊鳳一 | 楊乾武 | 楊長春 | 楊麗娟 | 張慧[戲劇評論家] | 曾傑 | 張曼君 | 張建國 | 趙志剛 |周予援 | 朱世慧 | 張火丁 | 周志強 | 周東亮 | 張幼麟 | 趙建新 | 張輝 | 朱彤 | 周正平 | 趙德 | 張靜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