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陳大悲(1887年6月15日-1944年8月19日),中國早期戲劇(新劇)演員、活動家、劇作家。原名陳聽奕,筆名蛹公,浙江杭州杭縣人。出生於小官僚家庭。早年曾在蘇州東吳大學求學,1909年開始在該校參加新劇演出活動,加入文明戲班,是春柳社的重要成員。翌年參加進化團,開始新劇的職業演員生活。常飾女角,善演悲劇。隨著春柳社解體,開始提倡愛美戲劇。
主要作品
理論有《愛美的戲劇》、《戲劇ABC》、《表演術》;劇本有《英雄與美人》、《雙解放》、《說不出》(啞劇)、《王裁縫的雙十節》、《平民的恩人》、《維持風化》、《浪子回頭》、《良心》、《愛國賊》、《忠孝家庭》、《虎去狼來》、《父親的兒子》、《幽蘭女士》以及樂劇《西施》等;小說有《紅花瓶》、《人之初》等;電影劇本有《到上海去》、《王熙鳳大鬧寧國府》、《紅花瓶》、《關雲長忠義千秋》、《西施》、《潘巧雲》等。
相關信息
陳大悲青年時期的作品有15幕的文明戲劇本《浪子回頭》與《美人劍新劇》等。1921年4月,編寫《愛美的戲劇》一書,是“五四”後較早的一部通俗戲劇理論著作,對當時的新劇運動頗有影響。1921年5月,與沈雁冰、歐陽予倩等人在上海組織民眾戲劇社。同年十一月又發起組織北京實驗劇社,從事愛美劇的理論與實踐活動。1922年初,陳大悲與蒲伯英又將民眾戲劇社擴大改組為新中華戲劇協社,立意聯絡全國的愛美戲劇團體。
1922年冬,陳大悲與蒲伯英接辦《戲劇》月刊,在北京創辦北京人藝專門戲劇學校,任教務長。實行男女合演。只辦了一年。
1928年在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任職。1935年組織上海樂劇院。次年在南京組織新華劇社。1940年春又在汪偽外交部任職,後去武漢組織話劇團。他是中國話劇創始者之一,寫過小說、劇論、雜文與電影劇本,翻譯出版過外國戲劇、小說和理論作品,對話劇的理論、創作、教育等均有貢獻。
戲劇家百科
戲劇家是指在舞台表演藝術方面有過傑出貢獻的人。 |
安娥 | 奧斯卡· 王爾德 |白淑賢 | 白燕升 | 陳大悲 | 曹未風 | 陳學希 | 陳彥 |陳素珍 | 陳巧茹 | 陳霖蒼 ||陳軍 | 陳智林 | 常劍鈞 | 陳湧泉 | 遲小秋 | 陳少雲 | 陳立華 | 丁凡 |竇鳳琴 | 段明 | 馮詠梅 | 馮玉萍 | 谷文月 | 郭躍進 | 顧薌 | 高靜 | 賡續華 | 胡雪樺 | 亨利·高爾比 | 洪影 | 胡導 | 韓再芬 | 侯露 | 黃新德 | 胡嫦娥 | 侯丹梅| 韓寧 | 胡和顏 | 韓國慶 | 韓生 | 黃先鋼 | 黃定山 | 何冀平 | 戒日王 | 久保榮 | 季國平| 孔三傳 | 李健吾 | 洛卜·德·維加 | 劉厚生 | 李東橋 | 劉彥君 | 李龍雲 | 李維康 | 李政成 | 柳萍 | 李梅 | 梁偉平 | 林瑛 | 李純博 | 李春喜 | 李鵬 | 李亭 | 李龍吟 |劉星 | 龍紅 | 李潔 | 劉寧 | 李靜文 | 劉禎 | 劉衛紅 | 林為林 |李樹建 | 李仙花 | 羅懷臻 | 林戈爾 |劉秀榮 |劉玉玲 |孟冰 | 馬惠民 | 孟廣祿 | 茅善玉 | 倪惠英 | 倪茂才 | 錢惠麗 | 任鳴 |任跟心 | 蘇民 |沈虹光 | 孫潔 | 沈鐵梅 | 宋官林 | 尚長榮 | 文彬彬 | 吳光煜 | 萬山紅 | 王福義 | 王陽娟 | 王華瑩 | 王筱頔 | 王景珊 | 謝玉蘭 | 謝濤 | 徐翔 | 熊小平 | 夏平 | 謝群英 | 楊紹林 | 于魁智 | 袁慧琴 | 楊鳳一 | 楊乾武 | 楊長春 | 楊麗娟 | 張慧[戲劇評論家] | 曾傑 | 張曼君 | 張建國 | 趙志剛 |周予援 | 朱世慧 | 張火丁 | 周志強 | 周東亮 | 張幼麟 | 趙建新 | 張輝 | 朱彤 | 周正平 | 趙德 | 張靜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