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壁是大同市唯一的一座雙面琉璃龍壁。壁長12米、高6米、厚1.2米。壁座以鐫飾花紋的青石為礎,礎上築須彌座,座間束腰有三層琉璃獸,下層是二獅相爭圖;中層是奔馬、麒麟等,此層中間還有一長約1米的黑色琉璃花卉圖案;上層是行龍,呈二龍戲珠狀。每層雕獸間均以竹柱相隔聯。龍壁頂部的四周有四十組仿木結構的琉璃斗拱,承托著五脊琉璃瓦頂、脊獸、龍吻,造型優美,色澤艷麗。
壁身兩面各有三條高三米的黃色琉璃巨龍,邀游在藍色的天空和青綠色的江濤海浪之中。龍壁北面的三條龍,鑲有火珠,南面三條則無。南北兩面的中心一龍,頭皆置上,呈行龍狀,兩側的龍頭也置於上部,呈飛騰狀。
這一雙面龍壁至今保存完整,色澤絢麗,塑造手法粗獷灑脫。各龍的造型生動豁達,姿態奔放有力,身形變化自如,線條優美動人。從各龍之間的布局看對稱中略有變化,前後左右彼此關照,高超的技藝使龍產生了騰飛的神韻,形態靜中有動,似奮首出海,游弋于晴空碧波之間。
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 火車站---4路公車----同泉里(終點站)轉3路公車---觀音堂!
- 代王府九龍壁
- 雲岡石窟
- 恆山
- 懸空寺
- 華嚴寺
- 大同火山群
- 應縣木塔
- 石柱山
- 慈雲寺
- 平城遺址
- 鼓樓
- 大同市博物館
- 善化寺
- 塞外長城
- 雲崗國家森林公園
- 趙武靈王墓
- 寶寧寺
- 鎮子梁水庫遊樂場
- 跑馬梁
- 白登山
- 興國寺五龍壁
- 覺山寺
- 縣文廟一龍壁
- 比丘尼曇媚造像記
- 七峰山
- 朱熹易繫辭碑
- 縣文廟五龍壁
- 元淑墓誌
- 龍山
- 桃花山景區
- 封和要墓志銘
- 冊田水庫
- 司馬金龍墓表墓誌
- 恆山壯觀碑
- 司馬金龍墓
- 觀音堂三龍壁
- 觀音堂
- 天竺廟五龍壁
- 懷仁旺火
- 清李殿林墓
- 明代藩九墓
- 文徵明太湖詩碑
- 平型關
- 大同清真寺
- 湯頭溫泉
- 大安寺
- 水神堂
- 靈丘古道
- 文嬴湖
- 雲林寺
- 清栗毓美墓
- 方山永固陵
- 曲回寺石佛冢
- 青檀自然保護區
- 雲崗國家森林公園
- 清王萬邦墓
大同市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 | 大同古稱平城、雲中,包括四區七縣,人口約260多萬。其地處大同盆地,晉、冀、蒙交界,內長城蜿蜒其南,外長城橫臥其北,東連太行,西臨黃河。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形成許多天然關塞,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北方之重鎮。 在大同的歷史上,曾創造了許多燦爛的文化藝術,留下了眾多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蹟。氣魄雄偉的雲崗石窟,是世界文明的藝術寶庫,上下華嚴寺、善化寺、恆山懸空寺、九龍壁殿宇嵯峨,金碧輝煌。大同雖然地處塞上,其自然風光既不同於南國水鄉的花紅波綠,也不同於白山黑水的瓊枝玉樹。但她那獨特的天高雲闊的塞北風光,雄偉壯麗的重關疊嶂,古樸奇偉的巨剎危樓,也足以使人壯情抒懷,流連忘返。“人天北柱”的北嶽恆山,巍峨疊嶂的七峰山,臥龍望水的采涼山,奇景無限,大同的自然景觀豐富多彩。 |
景 點 | 趙武靈王墓 | 寶寧寺| 鎮子梁水庫遊樂場 | 跑馬梁 | 白登山 | 比丘尼曇媚造像記 | 封和要墓志銘 | 恆山壯觀碑 | 司馬金龍墓表墓誌 | 文徵明太湖詩碑 | 元淑墓誌 | 朱熹易繫辭碑 |冊田水庫 | 大同市博物館 | 大同火山群 | 鼓樓 | 觀音堂 | 華嚴寺 | 七峰山 | 采涼山| 塞外長城 | 善化寺 | 雲崗石窟 | 大同清真大寺 | 代王府九龍壁 | 北魏馮太后墓 | 觀音堂三龍壁 | 懷仁旺火 | 皇后之鄉 | 明代藩九墓 | 平城遺址 | 祁皇后墓 | 清李殿林墓 | 清任勇烈墓 | 司馬金龍墓 | 天竺廟五龍壁 | 文嬴湖 | 縣文廟五龍壁 | 縣文廟一龍壁 | 興國寺五龍壁 | 恆山 | 慈雲寺 | 大安寺 | 歸潛堂 | 覺山寺 | 龍山 | 懸空寺 | 應縣木塔 | 石柱山 | 水神堂 | 湯頭溫泉 | 文殊寺 | 永鎮寺 | 雲林寺 | 善化寺 | 珠海寺 | 麻莊漢墓群 | 靈丘古道 | 平型關 | 清栗毓美墓 | 清王萬邦墓 | 唐晉王李克用墓 | 陽高縣古城堡漢墓群 | 桃花山景區 | 曲回寺石佛冢 | 方山永固陵 | 雲崗國家森林公園 | 青檀自然保護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