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獸

脊獸

脊獸是中國古代漢族建築屋頂的屋脊上所安放的獸件。它們按類別分為跑獸、垂獸、“仙人”及鴟吻,合稱“脊獸”。其中正脊上安放吻獸或望獸,垂脊上安放垂獸,戧脊上安放戧獸,另在屋脊邊緣處安放仙人走獸。漢族古建築上的跑獸最多有十個,分布在房屋兩端的垂脊上,由下至上的順序依次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 、鬥牛、行什。

簡介

脊獸是中國古代建築屋頂的屋脊上所安放的獸件,日本和朝鮮半島一些傳統建築上也可以見到。其中正脊上安放吻獸或望獸,垂脊上安放垂獸,戧脊上安放戧獸,另在屋脊邊緣處安放仙人走獸。

脊獸由瓦製成,高級建築多用琉璃瓦,其功能最初是為了保護木栓和鐵釘,防止漏水和生鏽,對脊的連線部起固定和支撐作用。後來脊獸發展出了裝飾功能,並有嚴格的等級意義,不同等級的建築所安放的脊獸數量和形式都有嚴格限制。

古建構件

脊獸脊獸

古建的殿頂多為廡殿頂,還有歇山頂、懸山頂、攢尖頂等。而廡殿頂是漢族古建屋頂中的高級建築形式。其屋頂前後左右四面都有斜坡,前後兩坡相交成為正脊,左右兩坡與前後兩坡相交形成四垂脊,合為五脊。重檐廡殿頂則是在其下又有短垂脊,共九脊。

再說吻,正脊兩頭安放面朝里的龍首形瓦件稱“正吻”、“螭吻”,因傳說此獸好吞,故在正脊兩端作張嘴吞脊狀,又稱“吞脊獸”。一說其為海獸,喜登高眺望,噴水如雨不怕火,於是將之裝飾於此,取噴水鎮火保平安意。其背後各有雙角小獸頭,稱脊獸。而在殿頂各條垂脊端部的龍首稱“鴟吻”,即鷂鷹,因喜四方眺望,故置於此。在殿頂岔脊的下端,又有一龍首,稱“嘲風”,傳說其膽大、好險,便置此。這屋脊、角獸合稱 “五脊六獸”。

再說小獸,在殿頂翹起的戧脊上安放著仙人和各種小獸,稱“戧獸”,其數目與種類有著嚴格的等級區別,小獸越多,建築級別越高,常見為9、7、5、3不等,均為奇數。雍和宮各大殿上的小獸以法輪殿和萬福閣為最,均為7個,因此二殿系寺院的中心建築,小獸的數量是隨著宮殿等級的抬升而逐漸增加的。

小獸的排列是有寓意的。 先看這些小獸的最前面有一個領頭的,那是騎鳳的仙人。民間也叫做“仙人騎雞”。關於“仙人”和鳳凰,民間對此有著各種各樣的傳說。

脊獸脊獸

一種傳說他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關係往上爬。姜子牙看出小舅子的居心,

但深知道他才能有限,因此對他說:“你的官已升到頂了,如果再往上爬就會摔下來。”古代的漢族建築師們根據這個傳說,把他放在了檐角的最前端,如果再往上爬一步就會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另一種傳說他是齊泯王,在位期間不務正業,昏庸無道,所以遭到民眾的憎恨,珍禽異獸窮追猛打,把他追到走投無路的地步,再往前邁一步,就會掉下來摔得粉身碎骨。

至於為什麼用仙人騎著鳳凰,傳說齊國的國君在一次作戰中失敗,被敵人追到一條大河邊,眼看就要走投無路了。突然,一隻大鳥飛到眼前,國君急忙騎上大鳥,化險為夷。因此人們把他放在建築脊端,寓意著逢凶化吉。

放置方向

脊獸脊獸

脊獸按其口的朝向,可分為兩類:一類,口向下,呈含脊狀,稱為螭吻;另一類,口向上,或張嘴或閉

嘴,叫做垂獸、望獸、蹲獸。

類別

脊獸脊獸

脊獸: 在垂脊上有垂獸,在岔脊上有截獸,這些統稱“獸頭”。 脊獸按類別分為跑獸、垂獸、“仙人”及鴟吻,合稱“脊獸”。

1、鳳,比喻有聖德之人。據《史記·日者列傳》:"鳳凰不與燕雀為群。"這裡充分反映了封建帝王至高無上的尊貴地位,也是古代傳說中的鳥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通稱鳳。是封建時代吉瑞的象徵,亦是皇后的代稱。

2、獅子,古代人們認為它是獸中之王,是威武的象徵。《傳燈錄》記載:“…獅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獅子作吼,群獸懾伏。”

3、天馬,意為神馬。漢朝時,對來自西域良馬的統稱。

4、海馬,亦叫落龍子,海龍科動物,可入中藥。天馬和海馬象徵著皇家的威德可通天入海,在我國古代神話中也是吉祥的化身。

5、狻猊,古書記載是與獅子同類能食虎豹的猛獸,也有說為龍的九子之一,亦是威武百獸率從之意。

6、狎魚,是海中異獸,傳說和狻猊都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神。

7、獬豸,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猛獸,與獅子類同。《異物志》中說“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忠,見人斗則不觸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是皇帝、“正大光明”“清平公正”的象徵。

8、鬥牛,傳說中是一種虬龍,據《宸垣識略》載:"西內海子中有鬥牛,即虬嫡[蟲旁]之類,遇陰雨作雲霧,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鰲玉棟坊之上。"它是一種除禍滅災的吉祥與鎮物。 1

9、行什,一種帶翅膀猴面孔的人像,是壓尾獸

最前面的領隊是一個騎鶴仙人,其後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而皇帝居住和處理日常政務的乾清宮。地位僅次於太和殿,檐角的小獸為9個。坤寧宮原是皇后的寢宮,小獸為7個。妃嬪居住的東西六宮,小獸又減為5個。有些配殿,僅有1個。古代的宮殿多為木質結構,易燃。傳說這些脊獸能避火。由於神化動物的裝飾,使帝王的宮殿成為一座仙閣神宮。

古建築上的跑獸最多有十個,分布在房屋兩端的垂脊上,由下至上的順序依次是: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 、鬥牛、行什,這些跑獸的設定有不同的寓意。龍,是傳說中一種能興雲作雨的神異動物,是皇權的象徵;鳳,古代傳說中的鳥中之王,是吉瑞之象,比喻有聖德之人;獅子,代表勇猛威嚴,群獸懾服;天馬、海馬是吉祥的化身,象徵著皇家的威德能通天入海,暢達四方;狡猊是傳說中能食虎豹的猛獸;狎魚是海中異獸,傳說是駕雲降雨,滅火防災的能手;獬豸是傳說中能辨別是非曲直的一種獨角猛獸,是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的象徵;鬥牛也稱蚪牛,是龍的一種,可除禍滅災;行什是帶著翅膀的猴面人像,是壓尾獸。垂獸單指蠻吻,也叫嚌吻,傳說它性格好高騖遠,喜歡登高眺望,所以把它放在跑獸的上端。

由於在佛教里,奇數表示清白,所以在屋脊上裝飾的跑獸大多是奇數。明清兩代有明確規定,全國除皇宮太和殿(金鑾殿)的跑獸用十個外,其他建築上都要用奇數,數目因建築的等級而相應增減。在州縣的建築中,帶有龍、鳳的很少,數目一般都在五個以下。寧遠在清代是州級建制,古城城樓垂脊上有天馬、海馬、獅子三個跑獸,薊遼督師府、城隍廟中也是如此,只有供奉孔子的文廟中主要建築是五個跑獸。而北京天安門、曲阜孔廟大成殿、承德外八廟大雄寶殿等建築因其地位的神聖而有九個跑獸。

作用

脊獸脊獸

一、螭吻所安放的位置,恰是房頂前後兩坡壟與山牆的交匯點,換句話就是屋頂和山牆交匯的樞紐所在。

如果不加以嚴密封堵,雨水很容易滲入建築物主體,而破壞整棟建築物。運用整體構件安於此薄弱環節處,是封堵雨水滲透的最好辦法,建築物長期安全使用才成為可能。這些,可說是吻的實用價值。

二、古代木構建築最大的威脅是火災。信奉神靈的古人急切需要一種靈物能滅火消災,保佑平安。傳說螭吻能噴水降雨,遂將其像安於屋頂正脊兩端。祈求這種雨神座物能為人們消除火禍,帶來幸福。這些,可以說是螭吻的精神價值。

三、螭吻的安放,給山西的曲線屋頂增添了更豐富的曲線。使屋頂起伏錯落,層次感強。在藍天的襯托下,使整座建築物造型,既規格嚴整,又富於變化。達到了莊重與生動的巧妙結合,宏偉和明快的完整統一。

脊獸脊獸

千百年來隨著歷史變遷,人們賦予螭吻的作用越來越多。如象徵著吉祥、美麗和威嚴;承載著震攝、去穢與消災。因此,它的存在使高大的漢族古建築平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歷史發展

中國古建的檐角屋脊上常常排列著一些數目不等的小動物作為裝飾,這些美麗的裝飾品是中國建築裝飾的一大特點。這些小動物一般叫做屋脊走獸、檐角走獸、仙人走獸、垂脊吻等,古建行內部也稱為小跑或“走投無路”。它們已經“走”到了檐角的最前端,再向前一步就會掉下去,真的是走投無路的。

中國古建大都為土木結構,屋脊是由木材上復蓋瓦片構成的。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處於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條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個“推力”;同時,如毫無保護措施也易被大風吹落。因此,人們用瓦釘來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對釘帽的美化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各種動物形象,在實用功能之外進一步被賦予了裝飾和標示等級的作用。

唐宋時,還只有一枚獸頭,以後逐漸增加了數目不等的蹲獸,到了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見的“仙人騎鳳”領頭的小動物佇列形態。

“騎鳳仙人”,民間也叫做“仙人騎雞”。這個“仙人”究竟是誰?為什麼在檐角的最前端?為什麼騎著鳳凰?民間對此有著各種各樣的傳說。

一種傳說他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關係往上爬。姜子牙看出小舅子的居心,但深知道他才能有限,因此對他說:“你的官已升到頂了,如果再往上爬就會摔下來。”古代的建築師們根據這個傳說,把他放在了檐角的最前端,如果再往上爬一步就會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另一種傳說他是齊泯王,在位期間不務正業,昏庸無道,所以遭到民眾的憎恨,珍禽異獸窮追猛打,把他追到走投無路的地步,再往前邁一步,就會掉下來摔得粉身碎骨。

至於為什麼用仙人騎著鳳凰,傳說齊國的國君在一次作戰中失敗,被敵人追到一條大河邊,眼看就要走投無路了。突然,一隻大鳥飛到眼前,國君急忙騎上大鳥,化險為夷。因此人們把他放在建築脊端,寓意著逢凶化吉。

在小仙人之後,坐姿排列著一隊小動物,根據建築規模和等級不同而數目有所不同,多為一、三、五、七、九等單數。北京故宮的太和殿用到了十個,除了象徵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外,大概也意味著只有皇帝才配享受到“十全十美”的待遇。在不同的建築物上小動物的數目不等,用九個來舉例,它們依次是:鴟吻(龍的九子之一)、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故宮太和殿在最後增加了一個行什。數目越多,表示級別越高。拿故宮來說,太和殿用了十個,天下無二;皇帝居住和處理日常政務的乾清宮,地位僅次於太和殿,用九個;坤寧宮原是皇后的寢宮,用七個;妃嬪居住的東西六宮,用五個;某些配殿,用三個甚至一個。這些小獸代表的意義分別為:

1.鴟吻,喜歡四處眺望,因此在檐角的前面。

2.鳳,象徵尊貴、有聖德之人。據《史記·日者列傳》:“鳳凰不與燕雀為群。”鳳是吉瑞的象徵,亦是皇后的代稱。

3.獅子,代表勇猛、威嚴。《傳燈錄》記載:“獅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獅子作吼,群獸懾伏。”

4.天馬、海馬,象徵著威德通天入海,暢達四方。

5.狻猊,古書記載是與獅子同類的猛獸,也有說為龍的九子之一。傳說能食虎豹,有率從百獸之意。

6.狎魚,是海中異獸,傳說和狻猊都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神。

7.獬豸,古代傳說中的猛獸,與獅子類同。《異物志》中說“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傳說能辨別是非曲直,獨角,又有神羊之稱,是勇猛、公正的象徵。

8.鬥牛,傳說中是一種虬龍,據《宸垣識略》載:“西內海子中有鬥牛……遇陰雨作雲霧,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鰲玉棟坊之上。”傳說是一種興雲作雨、鎮火防災的吉祥物。

9.行什,一種帶翅膀猴面孔的人像。

古代的宮殿多為木質結構,易燃,因此檐角上使用了傳說能避火的小動物。這些美觀實用的小獸端坐檐角,為古建築增添了美感,使古建築更加雄偉壯觀,富麗堂皇,充滿藝術魅力。梁思成評價道:“使本來極無趣笨拙的實際部分,成為整個建築物美麗的冠冕”。

寓意

跑獸前面裝飾著一個“仙人”造型,它也稱“騎鳳仙人”,固定著垂脊下數第一塊瓦件。傳說仙人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閔王,一次兵敗後被追兵緊逼,逃至河邊為水所阻,正在危急之中,忽見一隻鳳凰飛至面前,閔王騎上鳳渡江而去,終於逢凶化吉。“騎鳳仙人”除表示鵬程萬里之外,還有祈求吉祥之意。在有的漢族古建築中,“騎鳳仙人”被省略了,如興城古城城樓上就沒有設定。其實,將仙人和跑獸、垂獸設定在垂脊上,是古人考慮到建築力學的需要,還帶有樸素的漢族建築美學思想。

封建社會,神獸們是吉祥的象徵,今天看來,它們為漢族古建築增添了一分神奇色彩。

漢族古建築正脊兩端的獸頭,稱為鴟吻,因其位置和形態又稱正吻、龍吻、大吻。傳說龍生九子,是龍與九樣靈獸繁衍的混血兒,每個都不是龍,鴟吻和前面提到的狻猊、蠻吻都在其中。據說,鴟吻住在南海,能噴水成雨。漢武帝時,因宮殿經常發生火災,依據“術士”們的說法,在宮殿的正脊兩端裝飾鴟吻寓意鎮火,後來沿襲成制。細心的人們會發現在鴟吻的背上插有一把短劍,相傳這把寶劍是晉代名道士許遜之物,插在鴟吻背上以防鴟吻逃跑,使其永遠噴水鎮火;另外,傳說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許遜這把扇形劍,放在鴟吻上還有避邪之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