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6700平方公里(包括上游趙家窯、下米莊、薛家營、東榆林、鎮子梁、恆山、十里河等七座中型水庫,6618k㎡流域面積),占下游官廳水庫流域面積38.5%,其中石山區3815 k㎡,土石山區3010 k㎡,平川區5260 k㎡,丘陵區4615 k㎡。幹流縱坡1.9%,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建庫以來,多年平均徑流量3.30億m3,平均輸沙量1200萬噸,年均淤積725萬m3。歷史
水庫始建於1958年3月,1960年攔洪。總庫容5.8億立方米,其中:死庫容3.6億m3,調洪庫容1.63億km3,現壩前淤積高程944.2m。設計標準為100年一遇,校核標準為2000年一遇,下遊河道為20年一遇,設計汛限水位956m,是一座式業與城市用水、防洪、灌溉及養魚綜合利用多年調節的大(Ⅱ)型水庫。除險加固前冊田水庫屬重點病險庫,下地低水位運用。1960年至1970年水庫月平均水位在943~944m之間;1970年至1976年因大壩加高,水庫為滯洪運用;1976年後,因大壩質量有問題,沒有高水位運用,一般蓄水位在950m左右,短時最高曾達953m。除險加固後,水庫防洪標準提高,近年逐步提高水位運用,1995年9月30日,水庫水位達956.08m,為歷史最高洪水位,1995年10月22日,庫水位為956.52m,為歷史最高庫水位。
水庫的工程觀測項目
浸潤線、壩基揚壓力、大壩繞滲、沉陷及水平位移、防滲牆應力應變觀測等。水庫1995年高水位運行以來,清泉洞滲流量穩定為29升每秒,壩體浸潤線及滲水正常。主壩下游滲流量26升每秒,主壩實測浸潤線低於設計浸潤線。加固前南副壩當庫水位953m時,下游滲水嚴重,加固後水位956m以上時未發現滲水,砼防滲牆效果顯著。
從變形資料看,壩體沉陷趨於穩定,水庫建庫至今累計最大沉降量254.67毫米,累計水平位移量57mm(樁號0+557)。
水庫自投入運用以來,曾攔蓄1967年8月6日一次最大洪水,入庫洪峰2850 m3/t,相當頻率10%,一日洪量為1.081億m3,三日洪量為1.756億m3,五日洪量為2.13億m3。水庫運行30多年以來,已淤積2.17億m3,為減輕官廳水庫的淤積和京津地區的防洪安全起到了顯著作用。
除險加固後,水庫年可向大同市和大同二電廠供水5000萬立方米,灌溉面移山倒海20萬畝,每年可捕成魚50~70萬斤,占大同市總產量的一半以上。
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交通提示大同市著名旅遊景點
概況 | 大同古稱平城、雲中,包括四區七縣,人口約260多萬。其地處大同盆地,晉、冀、蒙交界,內長城蜿蜒其南,外長城橫臥其北,東連太行,西臨黃河。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形成許多天然關塞,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北方之重鎮。 在大同的歷史上,曾創造了許多燦爛的文化藝術,留下了眾多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蹟。氣魄雄偉的雲崗石窟,是世界文明的藝術寶庫,上下華嚴寺、善化寺、恆山懸空寺、九龍壁殿宇嵯峨,金碧輝煌。大同雖然地處塞上,其自然風光既不同於南國水鄉的花紅波綠,也不同於白山黑水的瓊枝玉樹。但她那獨特的天高雲闊的塞北風光,雄偉壯麗的重關疊嶂,古樸奇偉的巨剎危樓,也足以使人壯情抒懷,流連忘返。“人天北柱”的北嶽恆山,巍峨疊嶂的七峰山,臥龍望水的采涼山,奇景無限,大同的自然景觀豐富多彩。 |
景 點 | 趙武靈王墓 | 寶寧寺| 鎮子梁水庫遊樂場 | 跑馬梁 | 白登山 | 比丘尼曇媚造像記 | 封和要墓志銘 | 恆山壯觀碑 | 司馬金龍墓表墓誌 | 文徵明太湖詩碑 | 元淑墓誌 | 朱熹易繫辭碑 |冊田水庫 | 大同市博物館 | 大同火山群 | 鼓樓 | 觀音堂 | 華嚴寺 | 七峰山 | 采涼山| 塞外長城 | 善化寺 | 雲崗石窟 | 大同清真大寺 | 代王府九龍壁 | 北魏馮太后墓 | 觀音堂三龍壁 | 懷仁旺火 | 皇后之鄉 | 明代藩九墓 | 平城遺址 | 祁皇后墓 | 清李殿林墓 | 清任勇烈墓 | 司馬金龍墓 | 天竺廟五龍壁 | 文嬴湖 | 縣文廟五龍壁 | 縣文廟一龍壁 | 興國寺五龍壁 | 恆山 | 慈雲寺 | 大安寺 | 歸潛堂 | 覺山寺 | 龍山 | 懸空寺 | 應縣木塔 | 石柱山 | 水神堂 | 湯頭溫泉 | 文殊寺 | 永鎮寺 | 雲林寺 | 善化寺 | 珠海寺 | 麻莊漢墓群 | 靈丘古道 | 平型關 | 清栗毓美墓 | 清王萬邦墓 | 唐晉王李克用墓 | 陽高縣古城堡漢墓群 | 桃花山景區 | 曲回寺石佛冢 | 方山永固陵 | 雲崗國家森林公園 | 青檀自然保護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