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蒙恬“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
漢武帝元朔二年復置榆中縣,隸屬隴西郡。
昭帝始元六年,設金城郡,榆中縣改屬金城郡,勇士縣仍屬天水郡。
明帝永平十七年,改天水郡為漢陽郡,轄勇士縣,榆中縣仍屬金城郡。
靈帝中平元年,勇士縣北部被羌胡占據。
三國時,榆中縣為曹魏政權金絨郡屬縣。
晉穆帝永和十一年,榆中縣被前涼李儼所占。
孝武帝太元元年,前秦滅前涼,榆中屬前秦。
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廢縣,設榆中鎮。
孝明帝正光五年,廢榆中鎮,恢復榆中縣置,隸屬金城郡。
北周廢榆中縣,其地並人子城縣,仍屬金城郡。
隋文帝開皇元年,新置蘭州,領金城郡,金城郡領子城1縣。
隋文帝開皇三年,實行州縣兩級行政建置,蘭州領子城等4縣,治所在子城縣。
煬帝大業三年,又改蘭州為金城郡,將子城縣改為金城縣。
唐高祖武德元年,金城郡又改為蘭州,廢金城縣,其地並人五泉縣,屬蘭州。
高宗鹹亨二年,五泉縣又改為金城縣。
玄宗天寶元午,又改為五泉縣。
代宗寶應元年,榆中全境陷於吐蕃。
宋仁宗景祐三年,西夏趙元吳攻占榆中地,據吐蕃康古城。
慶曆三年,趙元吳改康古城為龕谷城。
神宗元豐四年八月,宋熙河路經略使李憲率部攻克西夏龕谷城,改城為寨。
元祐七年,廢龕谷寨,慶州知州穆衍築定遠城。
紹興三年,復修龕谷寨為堡。
崇寧三年,榆中縣西部部分地區屬蘭州蘭泉縣。
紹興元年,金人攻進榆中全境。
元世祖至元七年,省龕谷、定遠二入金州,金州成為不領縣的州,改屬陝西行中書省管轄。
明太祖洪武二年,降金州為金縣,治所移至今城關鎮,屬臨洮府。
憲宗成化四年,改屬蘭州。
清初,金縣改屬臨洮府。
乾隆三年,又屬蘭州府。
民國2年,將蘭州、鞏昌2府並為蘭山道,金縣屬蘭山道。
民國16年,改道為區,榆中縣屬蘭山區。
民國17年,實行省、縣兩級制,榆中縣直隸於甘肅省政府。
民國25年5月,隸屬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30年8月,直隸於省政府。
民國33年12月,隸屬第九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38年8月,榆中解放,成立榆中縣人民政府,隸屬會寧專員公署。
民國38年9月,改屬定西專員公署。
1956年9月,榆中縣人民政府委員會改為榆中縣人民委員會。
1968年1月,成立榆中縣革命委員會。
1970年4月,劃歸蘭州市管轄。
1981年1月,撤銷榆中縣革命委員會,恢復榆中縣人民政府。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榆中縣位於甘肅省中部,西靠七里河、城關區,東鄰定西市安定區,西南與臨洮縣交界,北隔黃河與皋蘭、白銀市平川區相望,東北和靖遠縣、會寧縣接壤,面積為3301平方公里。
地貌
榆中縣地勢南高北低,中部凹,呈馬鞍形。南部為石質高寒山區,馬寒山最高峰海拔3670.3米。北部為黃土丘陵區,最高峰呂家峴海拔2495米。南北兩山之間是川塬丘陵溝壑區,海拔1500-2000米,地形由西南、東南和東北三面向西北傾斜。
氣候
榆中縣地處蘭州市東郊,屬於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每年均氣溫6.7℃,降水量400毫米,無霜期120天,四季分明。
行政區劃
2013年,榆中縣轄8個鎮、12個鄉:甘草店鎮、城關鎮、夏官營鎮、青城鎮、高崖鎮、金崖鎮、定遠鎮、和平鎮、小康營鄉、清水驛鄉、中連川鄉、園子岔鄉、上花岔鄉、哈峴鄉、連搭鄉、馬坡鄉、新營鄉、龍泉鄉、韋營鄉、貢井鄉。
2016年甘肅省民政廳已批覆同意榆中縣撤銷連搭鄉、新營鄉、貢井鄉,設立連搭鎮、新營鎮、貢井鎮。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榆中縣有耕地105.74萬畝,占全市總耕地面積的33.4%。其中有效灌溉面積29.14萬畝。
礦產資源
榆中縣內已探明的礦藏15種,有中小型礦床,礦點和礦化點48處。礦產種類繁多,已探明的有48種。石灰岩儲量近2.4億噸,紅色粘士有6000萬噸,1億多噸花紋花崗岩屬中國稀有。
水資源
2013年,榆中縣地表水年總徑流量5349萬立方米,地下水總儲量約為9.4億立方米。
人口民族
2013年,榆中縣總人口42萬人,其中農村人口38.8萬人,有漢、回、壯、滿、藏、維吾爾、蒙古、哈薩克等12個民族。
政治體制
王曉寧:縣委書記
王 林: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
高建軍:縣委副書記
胡真: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委員會主任
蔣睿智: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席應奇: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鍾天雷: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李晶: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張宗福: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
楊榮廣: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副縣長
經濟概況
綜合
2007年,榆中縣經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6.12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13.61%。其中第一產業6.21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6.29%;第二產業13.14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19.97%;第三產業6.77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10.67%。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3.8%、50.3%和25.9%。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11.55%,二季度增長12.75%,三季度增長11.95%,四季度增長17.07%。按常住人口計算,榆中縣人均GDP6134元,同比2006年增長13.6%。完成地區性財政收入42690萬元,同比2006年增長63.44%;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7.2億元,占榆中縣GDP的27.5%。
2010年,榆中縣實現生產總值40.88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13.08%。其中第一產業9.38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5.57%;第二產業21.78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17.87%;第三產業9.72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10.91%。
第一產業

2007年,榆中縣完成農業總產值10.85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5.1%,實現增加值6.21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6.29%。全年糧食播種面積74.09萬畝,同比2006年增長5.09%,夏糧播種面積32.17萬畝,比2006年同期減小3.05萬畝,同比2006年下降8.65%;蔬菜播種面積23.03萬畝,同比2006年增長8.04%。糧食總產量為13.1萬噸,比2006年增加3.25萬噸,同比2006年增長32.99%:其中夏糧總產量為4萬噸,同比2006年下降3.87%,主要原因是由於上半年乾旱,造成了小麥、豆類減產;秋糧總產量為9.1萬噸,同比2006年增長59.98%,蔬菜產量為44.48萬噸,同比2006年下降0.66%。

2010年,榆中縣糧食基本穩定,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每年完成農業總產值15.65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5.34%,實現增加值9.38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5.57%。糧食播種面積79.5萬畝,同比2006年下降0.6%。夏糧播種面積26.08萬畝,同比2006年下降11.55%;秋糧播種面積53.42萬畝,同比2006年增長5.77%。糧食總產量為15.46萬噸,同比2006年增長1.57%:其中夏糧總產量為3.56萬噸,同比2006年下降2.98%,主要原因是由於上半年乾旱,造成了小麥、豆類減產;秋糧形勢發展很好,總產量為11.9萬噸,同比增長3.03%;蔬菜播種面積27.11萬畝,比2006年同期增加0.88萬畝,同比2006年增長3.36%。蔬菜產量達到55.66萬噸,比2006年同期增加3.96萬噸,同比2006年增長7.68%。瓜果面積0.43萬畝,同比2006年增長40.94%。瓜果產量1.2萬噸,同比2006年增長23.21%。家畜4.45萬頭;羊出欄6.72萬隻、羊存欄11.85萬隻;生豬出欄10.34萬頭、豬存欄11.06萬頭。奶類產量4961噸,禽蛋產量2901噸,肉類產量9356噸。榆中縣農村年末擁有機械總動力326602千瓦,同比2006年增長4.57%;農用運輸車13594輛,同比2006年持平;各種拖拉機1014台,同比2006年增長9.98%;農業生產用電量5145.8萬度,同比2006年增長2.34%;農用化肥施用量6.56萬噸,同比2006年增長2.58%;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29.92萬畝,同比2006年增長0.89%。
第二行業

2007年,榆中縣完成總產值66.32億元,完成增加值11.3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23.4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增長加快。榆中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61.85億元,完成增加值9.86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29.68%。其中:國有企業2.92億元,增長166.99%;集體企業0.06億元,增長-27.4%;股份合作制企業0.07億元,增長-5.5%;股份制企業6.69億元,增長3.41%。規模以上輕工業完成增加值1.12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3.99%;重工業完成增加值8.86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32.79%。產銷總量增加:全年實現產品銷售59.52億元,產銷率達到96.23%,同比2006年下降個3.2百分點。

2010年,榆中縣完成總產值98.72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92.12億元。榆中縣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7.58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18.6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5.667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21.01%。主要產品產量除了化肥停產、鐵合金下降較多、鋼材略有下降外,其它產品產量程度不同都在增長,乳製品、紙製品、塑膠製品和水泥增長較快達17%以上。榆中縣輕工業完成增加值2.04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26.7%;重工業完成增加值13.63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20.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中:國有企業完成4.22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93%;股份制企業完成11.29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9.2%。榆中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銷售產值83.63億元,產銷率達到90.77%,同比2006年下降4.2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

2007年,榆中縣新開工和續建項目113個,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68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24.28%。其中城鎮以上完成投資11.1億元,農村集體和個人投資4.58億元。其中房地產投資0.5億元。新建項目108家,續建項目5家。建築業完成增加值1.84億元,增長1%。
2010年,榆中縣新開工和續建項目115家,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68億元,同比增2006年長32.15%。50萬元以上投資30.71億元,房地產2.33億元,農村抽樣0.63億元。從資金來源看:主要是國內貸款和自籌資金為主渠道。新建項目有大青山蔬菜批發市場、甘肅省京蘭和榆中鑫旺絨紡織有限責任公司等97家;續建項目有和定路工程和蘭州聯合重工公司等18家。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97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15.14%。其中城鎮零售額6.61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12.59%;鄉村零售額4.36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19.24%。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8.21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17.76%;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76億元,同比2006年增長7.97%。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07年,榆中縣學校為348所,高中在校生11345人,國中在校生21430人,國小在校生35693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8%。高中專任教師622人,國中專任教師1259人,國小專任教師2339人。

2010年,榆中縣學校為306所,高中在校生10490人,國中在校生18234人,國小在校生27457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8%。高中專任教師597人,國中專任教師1289人,國小專任教師2320人。
衛生事業

2007年,榆中縣共有衛生機構313所,其中縣級8所、鄉級衛生院21所、廠礦衛生所站16所,村衛生所268所,醫院和衛生院床位640張,榆中縣衛生技術人員920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08人、醫士225人、護士等287人。
2010年,榆中縣共有衛生機構360所,其中縣級8所、鄉級衛生院21所、廠礦衛生所站10所,村衛生所268所,個體診所53所,醫院和衛生院床位962張,榆中縣衛生技術人員1330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63人、醫士505人、護士等362人。
社會保障

2007年,榆中縣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4萬人,補貼醫療費用237.3萬元;全年累計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4.57萬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1.66萬人,累計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73.6萬元;重點解決特困戶、受災戶、優扶對象,發放救災救濟款和醫療救助737.6萬元;年底共有23個鄉的33.9萬農民參加了合作醫療,占農民總數的87.3%。
2010年,榆中縣城鎮居民家庭總收入9264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63元,同比2009年增長14.2%。其中工薪收入6600元,增長14.17%;經營性收入435元,增長53.46%;轉移性收入2206元,增長7.55%;城鎮居民家庭總支出7584元,同比2009年增長16.01%,其中消費性支出6302元,增長19.5%;轉移性支出753元,增長2.8%。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156元,同比2009年增長14.8%。其中工資性收入1437元,增長9.8%;人均家庭經營收入1371元,增長15.8%。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171元,同比2009年增長11.36%;人均家庭經營費用總支出1372元,同比2009年增長12.6%。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8736元,同比2009年增長30.56%。總人口為43.3萬人,比2009年末增加1288人:其中農村人口38.63萬人,城鎮人口4.67萬人;每年出生人口5917人,出生率為13.67‰;死亡人口3877人,死亡率為8.95‰。每年累計對4.9萬人城鄉低保對象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500萬元;每年實施城鄉困難民眾醫療救助709.4萬元;發放衣被食品等救災物資,解決6700戶2.8萬受災和特困民眾的過冬禦寒問題;農村五保戶供養金274.5萬元;發放種類優撫對象撫恤金384萬元;年底共有37.53萬農民參加了農村合作醫療,占農民總數的97.17%。
發展戰略
2014年,根據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榆中要搶抓機遇,打造經濟發展升級版”的要求,榆中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全面實施“1235”發展戰略,努力實現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1”是實現“一個目標”,即:打造榆中經濟發展升級版;
“2”是推進“雙極聯動”,即:城市增長極與產業增長極聯動;
“3”是突出“三大定位”,即:“都市功能拓展區、商貿物流聚集區、文化旅遊示範區”;
“5”是實施“五大工程”,即:“新型城鎮化推進工程、現代農業培育工程、新型工業增效工程、商貿物流擴張工程、文化旅遊壯大工程”,努力實現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
交通運輸
榆中縣是中國東中部地區聯繫西部地區的橋樑和紐帶,隴海線、蘭青線等鐵路幹線經過。
鐵路

隨著青藏鐵路建成通車以及蘭渝,重慶線、蘭成,成都線、蘭新高鐵的開建,加上正在興建的徐蘭客運專線寶雞至蘭州段、蘭合鐵路、蘭州經中川至張掖城際等鐵路建設,加之既有線,交通便利。新建榆中高鐵站為3台7線,年發旅客可達123萬人次,預留大學城方向接軌及擴建條件,車站咽喉上行方向到發線末端設安全線作為聯絡線與客專正線的隔開進路。可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濟南、南京、青島、成都、武漢、重慶、長沙、鄭州、西安、合肥、南昌、太原、石家莊、烏魯木齊、呼和浩特、西寧、銀川、拉薩等23個直轄市、省會和計畫單列市。
公路

至2012年,蘭州至西寧、銀川等周邊城市的五條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 G30,連雲港-霍爾果斯、G75,蘭州-海口、G22,青島-蘭州、G3001,南山北環蘭州繞城、G109,北京-拉薩、G212,蘭州-重慶、G213,蘭州-雲南磨憨、G309,山東榮成-蘭州、G312,上海-霍爾果斯、G316,福州-蘭州等多條國家級高速公路和過道幹線。
航空
至2012年,蘭州中川國際機場,LHW是西北省會城市飛行區幹線機場,有1條4500米跑道。2010年改擴建將向南延伸400米,2013年底改擴建新的T2航站樓建成後,飛行區達4E。利用高速公路,連線榆中縣和蘭州中川機場,同時利用夏官營軍用飛機場發展小型飛機客運,以彌補中川機場距離過遠的不足。
軌道交通

至2012年,蘭州軌道交通網路體系由6條線路組成。蘭州軌道交通4號線工程起於天水路與規劃T603#路交叉路口,至榆中高鐵站,全線長43.05km,地下隧道19.70km、高架橋樑16.88km、路基6.47km;設定11座車站,其中地下站7座、高架站4座。分別為雁灘路站(與5號線換乘)、雁園路站(與2號線換乘)、東崗站(與1號線換乘)、榆中高鐵站。全線設定一個車輛段、一個停車場、兩個主變電站。全線設定1段1場,車輛段位榆中高鐵站西南象限,停車場位於和平東東北象限。榆中車輛段:26.47公頃(397.09畝),和平停車場:9.71公頃(147.68畝)
郵電
2012年,西蘭烏、京呼銀蘭等四條數字光纜主幹線均以蘭州為主節點,光纜、微波、衛星等通訊網路暢通,電信寬頻網覆蓋全境。
政治體制
姓名 | 職位 |
王林 | 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 |
姜曉東 |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
鬱積鵬 | 縣委常委、副縣長 |
蔣雄 | 縣委常委、副縣長 |
蔣睿智 | 縣政府副縣長 |
張磊 | 縣政府副縣長 |
風景名勝
![]() | 青城古鎮 青城古鎮位於蘭州市榆中縣城北90多公里。明清時期,這裡曾經是蘭州水煙的集中加工產地和商貿集散地。 |
![]() | 興隆山 位於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公里處,距蘭州市60公里。古因“常有白雲浩渺無際”而取名“棲雲山”。早在西周時已成為道人鑿洞修行之地,清康熙年間取復興之意,改名“興隆山”。本世紀五十年代,全山亭台樓閣以及廟宇就達70多處,景點24處,成為佛、道勝地。 |
![]() | 高氏祠堂 青城高氏源來自於山東渤海,當初兄弟仨隨肅王來到甘肅,先是居住在隴西,後移居蘭州廟灘子。在戰爭中二弟、三弟為國捐軀,被封為護旗將軍。後舉家遷之青城城河村,高氏後人在1785年修建高家祠堂保存至今。 |
![]() | 官灘溝 官灘溝的景致山大溝深、翠色流碧、一派純樸恬靜的田園風光。這裡有難以數計的山泉涌流,而從覆雪的南山飄來的山風,更會令人爽心愜意。官灘溝氣候濕潤,隨時都有山珍野味可供品嘗。躺在樹下的長椅上,沏一壺泉水泡出的香茶,聆聽鳥兒的叫聲,看著迷人的山色,要上幾盤當地新鮮的松花、蕨菜、木耳、蘑菇、老龍頭、嫩蕁麻、花苜蓿、百合,再小酌二杯,那種奇妙的感覺令人頓覺自己身處世外桃源。 |
![]() | 仁壽山公園 仁壽山公園位於安寧區劉家堡北部的桃園之中,距市中心15公里,園內綠樹成蔭,風景秀麗。山上亭台樓閣,掩映於綠樹紅花之間。山坡上塑一長27米的青龍,似騰空躍起,怒目奮爪。山中建有玄武廟、凌雲閣,祖師殿、仁壽亭等仿古建築。 |
![]() | 上堡子城 上堡子城位於夏官營鎮上堡子村西100米處。北臨苑川河,隴海鐵路從北部穿過,城址呈正方形,邊長300米,四面城牆保存較好,牆垣高4至8米,頂厚2至4米,夯層0.08至0.16米。西、南兩側正中各有馬面一座。城址北面臨河,其餘三面外有壕溝,寬10米,深6至10米。在城牆及附近曾採集到大量宋代瓷片。 |
![]() | 甘草店鎮 甘草店鎮位於榆中縣東南部,地處苑川河中游,距縣城25公里。北靠韋營鄉,南連高崖鎮,西依清水驛鄉,東鄰定西市安定區。東西長約16公里,南北寬約15.6公里,總面積121.48平方公里。全鎮轄13個行政村,84個村民小組。甘草店鎮在歷史上是甘肅中部的重要交通樞紐,是連線甘、陝、川、青的“旱碼頭”,也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處。 |
![]() | 金家崖 宋代時,有一金姓彭城(今南京)人來定西經商到了苑川,在苑川河與巴石溝的三角洲定居下來,繁衍生息。後來人口日漸增多,加上這裡有得天獨厚的交通條件,逐漸形成集市。熱鬧的集市坐落在北山腳下一片平台上,臨河還有一溜低矮的土崖,故此就把這裡稱為“金家崖”。 |
![]() | 明肅王墓 明肅王墓人稱榆中縣來紫堡平頂峰下的明肅王墓為“甘肅的十三陵”,其實只有十一冢墳墓,埋葬著莊王、康王朱瞻焰,簡王朱祿埤、恭王朱貢琮、靖王朱真淤、定王朱弼桄、昭王朱縉炯、懷王朱紳堵、懿王朱縉、末代肅王朱識鉉和憲王朱紳堯的妻子薛夫人。 |
![]() | 官磨灘 官磨灘以清代一位杜姓人家在此修建水磨,提供軍糧而得名。這裡,面朝國家“AAAA”級旅遊區--興隆山,背靠馬銜山,南接林木蔥鬱、野花遍地的陽面嶺,東迎怪石嶙峋、懸崖峭壁的聚仙峰,前臨流水潺潺、碧波蕩漾的官磨河,緊靠阿榆公路,距榆中縣城十公里。官磨灘環境幽雅、景色宜人、交通便利、信息暢通,以其山青水綠和清靜的自然環境營造出一種返璞歸真的山野情趣。古樸典雅、獨具風格的奇特建築群,體現了傳統與現代、人文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充滿了恬靜、清幽的誘人魅力。 |
![]() | 萬眼泉 萬眼泉在榆中縣來紫堡鄉馮家灣村的一個砂板岩山崖上布撒著流珠濺玉的奇泉,人們稱其為“萬眼泉”。這些泉水滲流於第四紀洪積礫石層的裂縫孔隙中,系寒水石岩面。泉眼遍布于山體南北及東西下部,砂板岩狀如一長排“房屋”,有“屋檐”突出,“檐”下凹進如洞窟的石龕,在“屋檐”和石龕里,千絲萬縷的泉水像細線,像檐水,像串珠,在近500米寬的“屋檐”下,叮叮咚咚,猶如琴築彈擊,簡直是一個水珠世界、仙樂勝地。置身其中,宛如到了江南。 |
![]() | 石門度假村 石門度假村位於興隆山西麓,距蘭州市中心28公里,北鄰312國道。石門長年草木青翠茂盛、松柏參天,有春翠、夏爽、秋紅、冬雪等景觀,山中清泉溪水,村中鳥語花香,野生動物獐子、山雞、野兔等時常出沒,不僅風景秀美,環境幽雅,而且空氣清新怡人。 |
![]() | 和平牡丹園 和平牡丹園是全國三大牡丹基地之一,牡丹品種和野生資源目前屬國內外最多。其品種園160畝,收集牡丹品種760個;野生牡丹資源圃30畝,引種栽培全國野生牡丹9種4個變型;各種花卉樹木530種。和平牡丹園先後被國家林業局和國家花協確定為“牡丹資源圃”及“全國花卉生產示範基地”之一,從1990年開始每年五月份在和平牡丹園舉辦甘肅牡丹花會。 |
歷史文化
宗教
榆中縣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
文化

2014年,榆中縣擁有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博物館1個。
中國蘭州首屆榆中冰雪節於2011年12月20日-2012年2月10日在榆中二龍山風景區(原石門度假村)、興隆山滑雪場隆重舉辦。
第13屆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於2013年7月22日至27日在西北民族大學(榆中校區)舉行,這是甘肅省,也是西北地區高校第一次承辦全國性大學生體育賽事。
城市卡通形象

“興隆祥娃”卡通形象由興隆山馬麝、山、水、人等共同組成,卡通形象以國家AAAA級風景區興隆山馬麝為原型設計,融合了鮮明的城市文化內涵和顯著的地域特徵,突出馬麝輕快敏捷、活潑可愛、善跳躍的特點,塑造出活潑、可愛、靈巧、機敏的卡通形象,突出雄麝的獠牙和肚臍部位的香囊,綠色的身體象徵著榆中優美的生態環境,代表榆中境內聳立的“黃土高原最高峰”馬銜山和“隴右第一名山”興隆山;卡通形象身上的一朵朵水花象徵著九曲黃河穿越榆中時所體現的拼搏進取、川流不息的精神,突出了榆中縣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底蘊;“興隆祥娃”張開的雙臂和生動俏皮的笑容,展示了榆中人民熱情好客的氣息和開放包容的胸襟;豎起的大拇指則象徵著榆中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全力打造宜居宜游、宜商宜業山水名城的信心和決心。
甘肅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蘭州市 | 城關區| 七里河區| 西固區| 安寧區| 紅古區| 永登縣| 皋蘭縣| 榆中縣 |
嘉峪關市 | |
金昌市 | 金川區| 永昌縣 |
白銀市 | 白銀區| 平川區| 靖遠縣| 會寧縣| 景泰縣 |
天水市 | 秦州區| 麥積區| 清水縣| 秦安縣| 甘谷縣| 武山縣|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
武威市 | 涼州區| 民勤縣| 古浪縣| 天祝藏族自治縣 |
酒泉市 | 肅州區| 玉門市| 敦煌市| 金塔縣| 瓜州縣|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
張掖市 | 甘州區| 民樂縣| 臨澤縣| 高台縣| 山丹縣|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
慶陽市 | 西峰區| 慶城縣| 環縣| 華池縣| 合水縣| 正寧縣| 寧縣| 鎮原縣 |
平涼市 | 崆峒區| 涇川縣| 靈台縣| 崇信縣| 華亭縣| 莊浪縣| 靜寧縣 |
定西市 | 安定區| 通渭縣| 臨洮縣| 漳縣| 岷縣| 渭源縣| 隴西縣 |
隴南市 | 武都區| 成縣| 宕昌縣| 康縣| 文縣| 西和縣| 禮縣| 兩當縣| 徽縣 |
臨夏回族自治州 | 臨夏市| 臨夏縣| 康樂縣| 永靖縣| 廣河縣| 和政縣| 東鄉族自治縣| 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合作市| 臨潭縣| 卓尼縣| 舟曲縣| 迭部縣| 瑪曲縣| 碌曲縣| 夏河縣 |
(參見:甘肅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