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職業技術學院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坐落在大興安嶺南麓烏蘭浩特市。烏蘭浩特市是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成立的地方,素有“內蒙古延安”之美稱。

基本信息

學院簡介

學院是2001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專科學校。其前身是興安盟師範學校和興安盟教育學院,其中興安盟師範學校始建於1970年,是中國六所示範性評估試點學校之一。2004年按照盟委、盟行署關於做大做強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的決定精神,將興安盟農牧學校、衛生學校、財經學校、交通技工學校、糧食幹部培訓學校併入學院。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占地面積 4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 97189平方米,固定資產總額為56645086元,圖書館藏書232426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為10807014元。現下設四個分院,十七個處室,十三個教學系,一個研究所。學院現有在編教職工552人,其中專任教師 413人,副高級以上職稱教師139人,中級職稱 163 人。

學院學科門類齊全,專業設定合理。目前開設護理旅遊管理、法律事務、汽運技術、裝潢藝術設計、設施農業技術、園藝技術、食品加工技術、畜牧獸醫、新聞采編與製作、電子商務、舞蹈表演、道路橋樑工程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套用英語、英語教育、學前教育、音樂教育、蒙漢雙語、漢語言文學等涵蓋文、理、農、醫四大學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學院一角

學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全面實施“名師工程”,加強專業建設、學科建設和課程改革。現有博士研究生5名,碩士研究生101名。

學院採取“半封閉式和半軍事化”的管理模式,實施“平安教育”工程,多年來保持零重大傷亡率,得到了社會、家長和廣大學生的好評。

學院與國內外多家高校有著廣泛的合作項目。現已與蒙古國東方省聯合互派留學生,與俄羅斯海參崴國立經濟大學、青島北方對外教育交流學院開展了中俄聯合培養本科生項目。學院是內蒙古師範大學興安盟行政公署聯合共建院校,同時與東北師範大學、吉林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等學校有著實質性的聯繫和合作。

學院發揮院校整合優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出一條適合學院發展的路子。形成了立足興安盟,服務自治區,以職業教育與師範教育為基礎,重點加強套用技能型專業建設,將學院建設成為文、理、農、醫等多學科的高等院校,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套用技術人才的辦學思路。

歷史沿革

1951年,在烏蘭浩特興安中學成立師範班。

1952年,遷到科右前旗察爾森努圖克,稱“察爾森師範學校”。1952年10月10日定 為校慶日。李欣榮任校長。

1954年, 遷回烏蘭浩特市,稱烏蘭浩特師範學校。哈木任校長,後兼黨支部書記。

1958年,烏蘭浩特市劃歸科右前旗,歸呼倫貝爾盟管轄。

1965年,畢業生總數達2000多人。面向地區分配,是中國唯一一所民族師範學校。

1970年,因中國文化大革命動亂,學校解體撤銷。部分教師和教學儀器設備劃歸科右前旗師範學校。

1970年9月,在科右前旗哈拉黑中學設師範部,名為科右前旗師範學校。

1975年8月,遷入烏蘭浩特,1977年改名為烏蘭浩特師範。

1980年,興安盟恢復建制。1982年,被盟公署教育處正式接管,更名為興安盟師範學校。

1981年5月,盟行署下達檔案,決定建立興安盟教育學院。1987年8月,自治區人民政府下達檔案,正式批准建立興安盟教育學院。

2000年8月,自治區教育廳下達檔案,將興安盟師範學校和興安盟教育學院合併,重新組建興安盟教育學院。

2001年3月23日,自治區人民政府下達檔案,決定在已組建的興安盟教育學院基礎上,成立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同年6月18日,興安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掛牌成立。

2002年11月28日,自治區人民政府下達檔案,確定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為“相當於副廳級”規格。

2004年6月,盟委、行署做出決定,將盟內五所中等專業學校即盟農牧學校、盟衛生學校、盟財政學校、盟交通技工學校和盟糧食幹部學校併入興安職業技術學院。

校標校歌校字

一、 校標: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校標

校標及寓意:

1、標誌主題圓形體現了學院師生團結一心、和睦共處、克服困難、共創美好未來的理念。

2、標誌中心圖形寓意用智慧的目光展望未來。

3、標準色為“興安藍”。藍色給人們以希望,藍色也具有強烈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點。

4、中心主圖形以興安盟的漢語拼音字頭“X”字母為主要構成要素,形成一系列的構成語言,並表達出諸多寓意與象徵意義。即眼睛、哈達象徵純潔崇高;也象徵著太陽月亮;還象徵著一部書寫不盡的長卷;有象徵著曲折的科學道路;同時表達了廣大師生道德境界與精神追求。

5、校名採用中文、蒙文英文三種文字,充分體現了民族性和國際化趨勢。

6、藍色標準色為:C:100 M:60 Y:0 K:4

二、校歌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校歌《美麗的興安學院》。

校歌徵集工作從2006年6月開始,經過一年時間的徵集,共徵集到校歌歌詞6首。經過興安盟歌舞團專業作曲家,國家一級四胡演奏家阿古拉譜曲,張彩華作詞的《美麗的興安學院》校歌日前已由興安職業技術學院音樂系教師合唱錄製完成。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校歌

三、校字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校字

遠景規劃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學院遠景規劃圖

黨政部門

黨委辦公室:秘書科 宣傳統戰科

院長辦公室:行政科 秘書科 保衛科 車 隊

組織人事處(部):幹部科 組織科 人事科 職業技能科

紀檢監察審計室:紀檢監察科 審計科

工 會:組宣部 青年工作部

團 委: 組織部 宣傳部

學生工作處(部):學生管理科 公寓管理科 資助管理中心

教 務 處:教務管理科 學籍管理科 教學督導室 實驗設備科

中 專 部:綜合科 教學管理科

招生就業處:招生科 就業科

計畫財務處:計畫管理科 會計核算科 收費科

後勤管理處(中心):後勤管理科 飲服科 物業中心

保 衛 處:治安科 內保科

教學輔助部門

職教研究所:教育學術研究部 學報編輯部

圖 書 館:業務部 綜合部

信息網路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院系設定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共有各分院系18個,分別為:

成人教育學院 農牧分院 財經分院
醫學分院 工交分院 蒙古語言文學系
漢語言文學 數學 理化生地系
外語系 政法系 教育系
計算機 電教系 旅遊管理系
音樂 體育 美術

思政建設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學院和諧文明綜合型職業技術學院的重要保證,也是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之一。為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興安職業技術學院

切實加強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十一五”時期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結合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實際,制定了興安職業技術學院精神文明建設“十一·五”發展綱要

一、指導思想

全面落實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在全院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紮實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進一步增強凝聚力和創造力,使全體師生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為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任務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二、主要任務

1、思想建設與理論研究

組織師生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完整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體系,深刻領會精神實質,不斷提高理論素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心,堅定對黨和政府的信任。

2、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與道德建設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提煉和升華,又為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指明了方向,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和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活動

現實針對性。要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把“八榮八恥”的重要論述引入教材、引入課堂,並結合學院實際,繼續實施興安職業技術學院提出的“八榮八恥”口號。即“以院榮院強為榮 ,以院衰院弱為恥;以熱愛學院為榮,以危害學院為恥;以創新奮進為榮,以不思進取為恥;以服務師生為榮,以背離師生為恥;以崇尚學習為榮,以不學無術為恥;以團結協作為榮 ,以互相拆台為恥;以誠信務實為榮,以虛假造謠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 ,以鋪張浪費為恥”,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水平。

3、教風與師德建設

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思想過硬、知識淵博、品格高尚、精於教書、勤於育人的師資隊伍,是形成良好教風的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文化交流

基礎。引導廣大教師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思想,自覺加強師德修養,遵守職業道德規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刻苦鑽研業務知識,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風範去影響和培養學生,做良好教風的踐行者和維護者。

4、學風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實施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新課程方案,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改革,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加強形勢與政策教育,大力推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積極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深入推進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繼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制訂學生手冊,規範管理,服務學生,加強大學生黨建,做好大學生髮展黨員工作。加強師生科學精神的培養,努力形成崇尚科學、刻苦鑽研、團結進取、求實創新的良好學風。

5、校園文化建設

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積極構建體現社會主義特色、時代特色和學院特色的校園文化,不斷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為學生提高素質和健康成長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加強文化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體育、藝術和娛樂活動,把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教育於文化活動當中。加強學校宣傳文化陣地建設與管理,堅決抵制各種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對學生的侵蝕與影響。

6、廣泛開展群體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禁毒、禁賭、禁菸、禁酒,開展文明院系、文明班級、文明樓院、文明家庭、文明宿

興安職業技術學院愛心捐獻

舍和安全文明小區評比活動。動員廣大師生積極參加文明衛生城市創建活動。加強圖書館、展覽室、保衛處等服務視窗的文明建設。

三、保障措施

精神文明建設對學院教學、科研、服務、管理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提高認識,高度重視,堅持“兩手 抓”,扎紮實實推進各項任務的落實。

數字建設

統一的信息資源規劃

建立全校、各職部門和院系的信息系統框架是在大量的分析綜合工作的基礎上完成的,是按系統工程的思想方法,由部門領導、管理人員和系統分析人員共同從整體上構思和把握的信息網路/信息系統框架,由功能型、數據模型和系統體系結構模型組成。其中功能模型是系統的功能結構框架,數據模型是系統的數據結構框架,系統體系結構模型是系統的功能和數據關聯結構框架。建立高校信息網路/信息系統框架的目的,是使學校領導、信息化負責人(CIO)和信息系統開發人員在學校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規劃方面達成共識,制定發展目標和實施策略,全面推進學校信息化,實現學校信息化的跨越式發展。

統一的信息資源整合

套用整合著眼於將已經存在的分立的信息系統集成起來,為用戶提供統一的、集成化的、個性化的信息資源訪問環境。為了實現套用整合,需要實現用戶對套用訪問的統一許可權管理。不僅保證了套用系統的安全性,也使得用戶得到了個性化的套用服務。套用整合還要求向用戶提供統一的登錄入口和訪問界面,用戶通過一次身份認證,就可以隨意進入任何他有許可權訪問的信息系統。套用整合不僅體現在用戶訪問的統一性、集中性上,還需要統一的數據交換平台為套用提供數據整合的支持。

構建現代教育教學支撐平台

從系統的角度看,建立一個以學生為核心,以教學資源建設和管理為基礎,面向教師和管理部門,兼顧繼續教育,符合研究型大學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綜合、開放的現代化教學支撐平台,是有效地利用與最佳化各種教育資源,構建高效與科學的人才開發體系的重要保障。

建立一個全面支持學校教學活動的教學資源庫、從整體角度對學校的教學資源進行充分、合理、有效的整合和建設,重點包括課程結構調整後,結構合理、內容新穎的課程資源建設以及"認知教育"的教學方式下的課件資源建設,面向研究型大學多樣的學生特徵,多媒體教學形式,個性化學習內容選擇,互動性學習過程提供開放式的教學資源,為全校師生以及教學活動提供全面的、方便的、個性化的資源服務。

相關詞條

內蒙古自治區高校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