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建館四十多年來,該館在收藏、研究、陳列、保護以井鹽為主的中國鹽業史文物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為中國現有近2000座博物館中的佼佼者,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地縣級博物館、全國文博系統先進集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博物館》季刊,曾對本館做過專題介紹。該館館址由兩座古建築組成,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秦會館及其附屬建築,占地6303m2;一是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王爺廟,占地705m2。該館基本陳列為《井鹽生產技術發展史》,並可同時舉辦1~4個臨時展覽;常年對外開放,每年接待遊人約20萬人次。地圖
概述
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是中國科技史專業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市中區龍峰山下的釜溪河畔。1959年建。館址為修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的西秦會館。這是一座由陝籍鹽商集資修築的同鄉會館,融明清兩代宮廷和民間建築風格於一體。保存完好的碑文、木雕、石刻、泥塑,是研究鴉片戰爭前清代社會生活、經濟狀況、宗教藝術的實物標本。該館收藏有關井鹽發展的史籍、文獻和檔案資料,其中實物和工具等藏品1322件。其中鹽井傳統鑽鑿和修治井工具503件,是
中國目前唯一保留的較為完整的古代頓鑽工具群。這些不同時期、不同形制和用途的工具,體現了歷代鹽工創造的井鹽技術和工藝,標誌著中國鑽井技術的發展。館藏清乾隆至民國時期的井灶經營契約、岩口簿、帳冊,對研究科技史和社會經濟史具有價值。《井鹽生產技術發展史》陳列,從鑽井、采鹵、天然氣開採、製鹽等方面再現了井鹽生產技術的演進和發展,表現了以深井鑽鑿技術為中心的古代井鹽生產工藝,體現了歷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才能。陳列中的清代鑿井機械碓架,靠人力踩動,以鐵制鑽頭衝擊井底岩石,可將鹽井鑿達千米以上深度;用以鑽進各種岩層的鑽頭多達10餘種。這些實物是世界鑽井史上的重要文物。該館還在館外保護和復原了開鑿於1772年的小橋井,1835年鑿達1001.42米,在世界上率先突破千米深度的□海井。鹽運商會館王爺廟,是反映清代井鹽生產和運輸的現場陳列。館刊有《井鹽史研究》。歷史沿革
1959年,由鄧小平同志倡議在西秦會館內建立了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從零開始,經過41年來的努力,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在執著的追求中茁壯成長起來,成為國內外享有一定聲譽的中國唯一的鹽業歷史博物館。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整整比祖國晚10年誕生,但它的命運卻和共和國緊緊相連。建館之初,館裡僅有10來名幹部、職工和亟待修繕的西秦會館,沒有基本陳列,缺乏藏品、經費和專業人才。博物館工作在艱苦的條件下起步。首先從基礎開始,組織了西秦會館的維修和鹽史文物的搶救。老一輩職工一次次地深入鹽廠,依靠全市各鹽業單位的支持,依靠老鹽工們的熱情幫助,開展了鹽業史文物的徵集,很快就徵集、收藏了以自貢鹽業鑽治井工具為代表的一批鹽業史文物和地方文物。在此基礎上,1962年推出了首屆鹽業史基本陳列。這屆陳列幾經調整,幾度消長,奠定了鹽業歷史博物館基本陳列的雛形,也留下了深深的時代烙印。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鹽業歷史陳列全面閉館,博物館事業備受摧殘。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全館職工以布置“紅海洋”為名,巧妙地覆蓋和保護了西秦會館內的大量木雕石刻。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博物館事業的恢復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博物館事業出現了生機。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後,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走上了振興之路。沐浴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隨著黨的工作重心的轉移,全館職工信心百倍地投入了《井鹽生產技術發展史》陳列的設計、製作和展出。1981年展出後,該館又不斷修改和完善,先後經過3次較大的調整,特別是1986年的更新改造,終於以它獨特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以饗世人。在300餘米的展線內,以生動形象的手法,展現了兩千多年來以自貢為中心的井鹽業在鑽井、采鹵、天然氣開採和製鹽等方面的恢宏畫卷,真實地再現了中華民族在人類鑽井技術上的傑出貢獻、卓越成就和偉大創造力;增加了陳列的參與性、趣味性和科學性,深受觀眾的好評,為專業博物館辦
好陳列走出了一條新路。為了陳列和博物館事業發展的需要,科研工作同步展開,成立了井鹽史研究部門,開始了井鹽史研究。先後有數十篇論文在《文物》、《四川文物》、《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四川大學學報》、《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等刊物上發表。從80年代中期以來至90年代初,該館又組織科研力量,從事井鹽史專題研究。先後與鹽業部門的科技人員合作,承擔和完成了四川省“七五”期間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科研項目《中國井鹽科技史》一書的編寫和《自貢市鹽業志》的編纂。1990年又推出一部全面、系統論述四川鹽業發展歷史的專著《川鹽史論》,均先後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批成果出版後,引起了較大的反響,並分別獲得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全國地方志優秀成果二等獎和自貢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使我館在井鹽史研究方面,走在了國內的前列。在井鹽史研究過程中,80年代中期以來,該館開始將科研與鹽業遺址、遺蹟的考察相結合,與搶救、保護鹽業文物相結合,多次組織了四川境內的鹽業考察,不僅為科研獲取了第一手資料,而且將文物徵集的範圍從自貢擴大到全川,收藏了一批代表早期大口井和卓筒井生產方式的工具和設備。 在館藏文物研究方面,完成了列入四川省科委和自貢市科委“七·五”期間重點科研項目的《中國古代井鹽工具研究》。這是第一部研究中國古代井鹽鑽采工具的專著。1990年5月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並一舉獲得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中國圖書獎一等獎。隨著科研成果的不斷湧現,創辦於1976年的館刊《井鹽史通訊》(內部發行),於1986年改名為《鹽業史研究》,在國內公開發行;1988年又改為季刊,定期出版,向國內外公開發行。在編輯出版館刊的同時,從80年代中期起,該館還陸續編輯、公開出版了《四川井鹽史論叢》、《中國鹽業史論叢》、《中國鹽史論著目錄索引》、《當代鹽業文選》等鹽業史論叢和工具書。這一時期,以《中國井鹽科技史》、《中國古代井鹽工具研究》、《自貢市鹽業志》為代表的一批井鹽史和館藏文物研究成果的出現,《井鹽生產技術發展史》基本陳列的推出,以及館刊的公開發行,在學術界和博物館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198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博物館》季刊對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1983年,我國在倫敦召開的國際博協會議上,將該館作為全國最具代表性的七個博物館之一進行了介紹。1990年,該館作為發起和主要承辦單位,成功地舉辦了“中國鹽業史國際學術討論會”。這一時期,該館還開始了“以文補文”的探索,努力創造條件,為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自80年代後期以來,經歷了多年的探索、發展,使“以文補文”初具規模。館裡在沒要財政一分錢,沒向銀行貸一分錢,沒有專門人才的條件下,挖掘潛力,艱苦創業,敢闖敢幹,先後開辦了10餘個“補文”項目,為業務工作的發展創造了條件。992年以來,隨著鄧小平南方談話的發表和思想的進一步解放,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銳意進取,深化改革,迎來了事業發展的春天,各項工作全面推進,各項事業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首先,進一步解放思想,轉換觀念,制定了《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事業發展規劃》,確定了力爭在本世紀或下個世紀初,把該館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內一流並具有一定國際聲譽的中國鹽業歷史博物館的總目標,並把該館的工作目標確定為:徵集、收藏以井鹽為主,包括海、湖、池鹽在內的鹽業歷史文物和資料,開展鹽業史研究,組織中國鹽業史陳列和臨時展覽,普及科學知識,對人民民眾進行歷史唯物主義、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在這一工作方針的指導下,我館開始了各項工作的全面推進。1993年,首先在館內全面實行了改革。改革了舊的人事制度、行政管理、科研體制和分配製度;引入了新的競爭、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了全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各項業務工作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在科研領域,從1993年開始,該館開始有計畫、有目的地組織實施鹽業史科研項目,實行項目管理。先後組織編寫和公開出版了《中國自貢鹽》、《滇鹽史論》(合作)、《中國鑽探科學技術史》(合作)、《中國古代鑽井、採氣技術》等專著和圖書;實施了《中國鹽業歷史》、《中國鹽業經濟》、《中國鹽文化》、《中國鹽業史辭典》等課題的研究,並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初步形成了鹽業史研究的體系,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與此同時,加強了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秦會館的系統研究,已完成《西秦會館木雕、石雕藝術》一書,這是一部系統研究該館建築雕刻藝術的專著(待出版)。在文物工作方面,1994年以來,隨著事業的發展和工作範圍的進一步拓展,又多次組織三峽庫區、雲南、河北、山西等地鹽業考察,徵集了一批井(礦)鹽、海鹽、池鹽的文物、標本和資料,使該館藏品逐漸豐富和完善。在不斷豐富和完善館藏藏品的基礎上,還加強了文物保護的力度,開展文物保護技術研究,實施科學保護。與四川省文化廳、成都科技大學聯合進行了自貢鹽業鐵工具的防鏽保護課題研究,研製出CLFJ防鏽處理配方。1993年通過省文化廳組織的專家組鑑定,並用於該館古代鑽治井工具群的保護,有效地遏制了這批文物的鏽蝕,為科學地保護好這套世界唯一的古代鑽治井工具提供了保證。此外,還進行了西秦會館石刻保護技術研究和陶器修復技術研究。這些文物保護技術研究成果,為科學、有效地保護文物發揮了積極的作用。1995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長,1987年以來的陳列再度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門庭冷落、觀眾滑坡,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對此,該館在經費十分拮据的情況下,多方籌集資金對基本陳列製鹽部份進行了全面更新。採用現代陳列手法,運用立體的、開放的、大型景觀式的表現手法,引入現代藝術光源,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成功地再現了漢代的井鹽生產、鼎盛時期清代的天然氣開採、製鹽,以及當代先進的真空製鹽。改造後的陳列一改過去鹽業史陳列老氣橫秋的格調,增添了朝氣和活力,使觀眾耳目一新,也開闢了專業博物館陳列發展的新時代。同時,還大力舉辦臨時展覽,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1992年以來,先後舉辦臨時展覽100多個,為弘揚優秀民族文化、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 教育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這一時期,該館的宣教工作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特別是1998年,在宣教手法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從傳統的等觀眾上門“受教”,走向了走出館門去“請”和“找”觀眾“授教”。首次與市內12所學校簽定了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約。簽約之後,該館千方百計引進和組織精品展覽,做好接待、講解、服務工作,使學生觀眾人次成倍增長。另外,館裡還派出專家、專業人員、講解員奔赴部隊、大中國小校宣講鹽業歷史、名城自貢、書法藝術等。在“請”和“找”觀眾的過程中,博物館的教育潛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掘,為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了新的貢獻。千年鹽都,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是其美麗的縮影。它以其瑰麗的建築和豐富的內涵,四十一年來迎送了數不清的中外觀眾和佳賓。僅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西秦會館和王爺廟就接待觀眾約600萬人次。先後接待過萬里、喬石、方毅、張愛萍、李鐵映等數十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接待過巴金、任之恭、孫道臨、趙忠祥、王錫爵、邵逸夫等知名人士。此外,還對經營部門實行企業化管理,落實經營承包責任制,大大調動了職工積極性。每年創“補文”收入20餘萬元,為館的事業發展贏得了資金,大大緩解了經費短缺與事業發展的突出矛盾,增強了事業發展的造血功能。建館以來,該館還多次對館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秦會館和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王爺廟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維修;使這兩座清代建築得到有效的保護,為自貢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留下了一道亮麗的丰采!四十年後的今天,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已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秦會館及其附屬建筑西秦公所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王爺廟。全館有正式職工50人,擁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職工31人,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9人。設有6部兩室一科,肩負著科研、文物保護、古建維修、陳列展覽、宣傳教育、館刊編輯出版、“以文補文”、安全保衛等工作。1993年以來的改革,競爭和激勵機制的確立,充分調動了全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各項成果連續不斷,各種榮譽不期而至,各項工作得到了全面的推進。該館先後有100餘人次受到市級政府部門以上獎勵。其中獲部、省、市級政府獎勵的50餘人次。湧現出了自貢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市的“十大傑出青年”,省的“優秀青年”,文化部的先進工作者、優秀專家、全國安全保衛先進個人。在該館科研成果中,僅獲省、部、市級政府頒發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科技進步獎、茅以升科技基金獎的就有35人次。館刊《鹽業史研究》1996年被評為四川省社科一級期刊。館裡先後榮獲全國優秀地縣級博物館、全國文博系統先進集體,省市的“以文補文”先進集體,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王爺廟音樂茶座被評為全國文明娛樂廳。“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步入不惑之年的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將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大精神為指導,不斷開拓,積極創新,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神聖使命,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博物館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為再鑄輝煌而努力奮鬥!館藏
鹽史文物主要是反映井鹽鑽井、采鹵、輸鹵、製鹽的生產工具和設備,鹽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契約、帳冊和當時採用傳統方式鑽井的原始記錄——岩口簿等。 在井鹽生產工具和設備中,大量地是井鹽鑽治井工具。共珍藏有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至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井鹽鑿治井工具130餘種,約400多件。這些工具形態各異,輕重、長短比例懸殊,有的長達5米,有的又不足1米;既有重達數百公斤者,又有輕為幾公斤的。按用途分,鑿治井工具包括用於正常鑽進的鑽頭,用於特殊作業的鑽頭,打撈工具,補腔工具,測井工具和修治木柱工具等幾大類。在這些工具中,鑿井工具長大粗重,鋒刃鋼利,既能適應鑽鑿不同岩層和不同井段的需要,又能滿足井下特殊作業的要求,把鹽井鑿達上千米,這在當時是具有世界領先地位的輝煌成就。
打撈工具則構思巧妙,制
作精巧,種類繁多,各具神通,能夠成功地取出掉入井內的各種物件和排除井下發生的事故。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自貢鹽場的工匠正是採用這些工具,創造了世界鑽井史上的奇蹟,鑿成了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為人類文明館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館藏鑿治井工具,既是我國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載體,它表明了我國古代鑽井技術無與倫比的精湛技藝和水平。館藏鹽業契約和經營帳冊亦是珍貴的鹽業歷史文物。館藏鹽業契約形成時間上起清乾隆時期(1736—1795年),下至民國37年(1948年)。這兩百多年間,正值中國封建經濟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經濟的歷史階段,這些契約再現了社會經濟活動的若干方面,反映了清代以來自貢鹽業的經營管理和井灶租佃關係,是研究生產關係的發展演變,特別是井鹽業資本主義萌芽的珍貴史料,具有重要的收藏和研究價值。鹽業經營帳冊則系統地反映出井鹽業的生產經營,是鹽史文物中的珍品。館藏岩口簿是反映清代以來井鹽鑿井成就的珍貴文物。它記載了鑽前準備、鑿井過程中每道工序使用的工具、每天鑿井的進尺,岩層情況、井下發生事故的原因和處理事故採取的措施與辦法等內容。岩口簿中保存的傳統鑿井工藝和地質資料是罕見的,是研究清代以來鑿井工藝、地質鑽井錄井和古代科學技術的珍貴文獻,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歷史價值。館刊簡介
1976年4月,該館創辦了館刊《井鹽史通訊》,內部發行,不定期出版。到1985年底,共出刊14期。
1986年,隨著研究成果不斷湧現,館刊《井鹽史通訊》受到多方面的重視,故改名為《鹽業史研究》,公開發行,不定期出版。
1988年改為季刊,定期出版,向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欄目包括:專題研究、地區鹽業、鹽業科技、鹽業經濟、國外鹽史、等。
1996年被評為四川省社科一級期刊。到2000年底止,共出刊53期。
中國博物館(6)
從某種角度上說,了解一個地方的過去和現在是從博物館開始的。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人們通過文物與歷史對話,穿過時空的阻隔,俯瞰歷史的風風雨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