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寶雞市博物館建於元朝末年到明洪武年間,遼東道士張三豐隱居於此,一時寶雞市博物香火旺盛。寶雞市博物館建築分為兩部分,中部依陵原砌洞3眼, 名修真、朝陽、飛仙,洞前中、東、西列建三清、后稷和元帝等8座大殿,西北角有八角形東華亭一座。解放後,當地人民政府將全部建築擴建為寶雞市博物館。
建築布局
館內第一部分為原始社會展,集中了當地發現的20多處原始文化遺址的文物精品,揭示了10萬年前當地就存在先民活動的軌跡,反映了當地文化之久遠。其中,以距今7000年前的北首嶺遺址最引人矚目,它比西安半坡遺址還早400年。寶雞是神農炎帝的故鄉。館內珍藏的高領乳狀袋足分檔,是神農時代即母系氏族社會到父系氏族社會過渡時期生產工藝水平的真實反映。
館內第二部分反映周王朝早期發展的歷史,集中展示了周原遺址出土的青銅器。今博物館內有周原十周宗廟宮殿遺址的建築復原模型,從中可以看出我國民族建築中四合院或二進、三進院落,以及照壁牆修建的最早模式。 館內第三部分對秦人的早期活動作了生動的介紹,春秋以前,秦國人一 直以此地為中心繁衍生息,秦穆公稱霸西戎,將秦國引向了一個鼎盛時代。 館內珍藏有秦文公時代的石鼓(複製品)和陳倉城遺址出土文物。另外,鳳翔秦都雍城遺址出土的部分文物也在這裡展出,對全面了解當時秦國的經濟 文化水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寶雞博物館所處之地還是寶雞八景之一“金間流霞”的觀覽處。每當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之際,那黃琉璃瓦覆蓋的大屋頂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閃閃,令人目眩神搖。
寶雞市博物館有整套的陳列展櫃、保管櫥櫃和修復設備、攝影設備、安全防盜設施等。並建有圖書資料室,藏書10000餘冊。 寶雞市博物館屬於地方性歷史博物館。歷年來共收藏文物14100件(組),以周、秦、漢、唐文物居多,這些都為研究古代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藝術提供了實物資料。 另外還有矢伯鬲、矢仲戈、矢王和成周邦父壺蓋等。為探討西周畿內封國地望提供了依據?伯、季等西周?氏家族墓葬出土文物,對研究西周時期中國西南、西北同中原文化的交流有重要意義;平陽秦公鍾 8件(鎛3件,鍾5件),出土於秦都平陽,為春秋時秦武公所作,上有銘文135字,記載襄、文、靜、憲四秦公業績和武公伐戎等內容。
館藏文物
淳化爵
溫灑器,西周早期,二級文物,造型獨特,凝重,為西周銅器中僅見,兩柱頂為四阿房形,腹飾高淳雕紋。
霸王爵
西周時期(約公元前900-800年),飲酒器。高22cm 寬17,3cm 重880g 現藏於故宮博物館。該器寬流,帽形長柱,圓底中腰微收,下承三寬形刀狀足。流、腹均飾鳳紋,高冠長尾,造型舒展不拘。此種以鳥紋作為裝飾的爵遺存是較少的。
馬踏飛燕
1969年甘肅省武威雷台東漢墓出土。高34.5cm,長45cm,作者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手法,並巧妙地運用力學支點,鑄造了風馳電掣的千里馬形象。現在被選為中國旅遊的標誌,它所具有的內在生命力和一往無前的氣勢,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徵。
鳳紋爵
西周時期(約公元前900-800年),飲酒器。高22cm 寬17,3cm 重880g .該器寬流,帽形長柱,圓底中腰微收,下承三寬形刀狀足。流、腹均飾鳳紋,高冠長尾,造型舒展不拘。此種以鳥紋作為裝飾的爵遺存是較少的。
司母戊方鼎
國商代晚期最重的青銅器,1939年河南安陽出土。此鼎造型樸實厚重,方正的鼎腹,圓柱的鼎足和諧的結合在一起,沉穩而莊,鼎體飾以紋,耳上鑄有兩虎相向餮人頭的形象,是商代青銅器風格的典範。體現了中國殷商時代青銅器的技術水平,有重重的歷史價值。
四羊方尊
四羊方尊:商晚期偏早器。原器一九三八年出土於湖南省寧鄉市,是我國現已發現的較大的方尊,高五十八點六厘米。重近三十四點五公斤。此尊造型簡潔優美,採用線雕、浮雕手法,把平面圖象與立體浮雕、器物與動物形狀有機的結合起來。整個器物用塊范法澆鑄。一氣呵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速的鑄造水平。方尊四角的四隻卷角山羊,以腳踏實地的有力形象承擔著尊體的重量,使得這個上邊長(五十二點四厘米)幾乎與器高相等的器具顯得挺拔、剛勁,絲毫沒有頭重腳輕之感。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龍相對的造型展示了酒禮器中的至尊氣象。四羊方尊的出土地湖南寧鄉,由於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出土了大批的青銅器,其出土青銅器被稱為“寧鄉青銅器群”。四羊方尊便是“寧鄉青銅器群”的代表,也是寧鄉出土最早的青銅器。
何尊
這是西周成王時期宋族中的一位姓何的所作的青銅器,是西周初期的一件珍貴藝術品,此器造型紋飾都是獨到之處,厚重美麗大方,主體感極強,圓口方體,有四道大扉陵裝飾,器內底有銘文122字,銘文大意是。成王5年4月,周王開始在成周建設都城,對武王進行豐福之,周王於丙日在京官大事中對宋族 小何進行訓造,內容 講到何的先父隨文王,文王受上天之命統治天下,武王滅商後告於天,以此地作為天下的中心統治民眾。周王賞賜何30朋,何因此作酋,以作紀念,這是周成王的一篇重要的訓試勉勵的文告,對研究西周初年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西周。高39厘米、口徑28.6厘米、重14.6公斤。口圓體方,通體有四道鏤空的大扉棱裝飾,頸部飾有蠶紋圖案,口沿下飾有蕉葉紋。整個尊體以雷紋為底,高浮雕處則為卷角饕餮紋,圈足處也飾有饕餮紋,工藝精美、造型雄奇。銅尊內膽底部發現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銘文,記載了周成王建設洛邑,建築國都的重要歷史事件,極具史料價值,而其中“宅茲中國”(大意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區)更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嗎,表明最早的中國指的是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東北郊的賈村。
參觀信息
景區地址:陝西省寶雞市公園南路西側;
寶雞市內乘8、10路公車可達。
中國博物館(6)
從某種角度上說,了解一個地方的過去和現在是從博物館開始的。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人們通過文物與歷史對話,穿過時空的阻隔,俯瞰歷史的風風雨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