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廟

王爺廟

王爺廟座落在自貢市中區的釜溪河畔。背倚龍鳳山,是一座造型獨特的清中葉建築。主要採用傳統古建築布局方法,沿中軸線依次是戲台、開井和正殿。現存建築物在抗日戰爭時修市區公路被拆除。

地理位置

王爺廟王爺廟
王爺廟座落在自貢市中區的釜溪河畔。

簡介

背倚龍鳳山,是一座造型獨特的清中葉建築。主要採用傳統古建築布局方法,沿中軸線依次是戲台、開井和正殿。現存建築物在抗日戰爭時修市區公路被拆除。。
同治年間《富順縣誌》,已將王爺廟及其下的夾子口列為自流井的勝景之一。本世紀初王爺廟曾由自貢鹽場有大鹽商王余埏。李春霖主持作培修,作為本地商賈奉祀鎮水王爺廟以及觀景、賞戲、品茗和舉辦元宵燈會的地方。
王爺廟依山臨水,獨踞形勝,既是建築佳品,又是風景勝地。中保存完好的戲台,是四川已不鑫見的清代川劇舞台。憑欄眺望,河中怪石突兀,被稱作石龍過江;對岸綠樹掩映,桃花庵若隱若現,石板古道。蜿蜒岸邊,琉璃亭,神道碑分立道旁。石崖上刻有“喚魚池”三個大籽,相傳蘇東坡筆跡。廟東石壁,鐫有馮玉祥手書“還我河山”四字,更為王爺廟添景增色。前人曾題詠道:“天生峽口險尤奇”、“王爺廟裡好題詩”。現王爺廟為自貢市區著名的臨江茶樓,每逢春節、元宵,廟內燈桿上掛滿彩燈,廟內燈桿上掛滿彩燈橋彩燈,廟內更是披紅掛彩,燈火輝煌,遊人如織。
王爺廟是一座精美的精代建築,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祥,但不晚於清同治年間。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又新建成一座戲樓。該廟座東北向西南,總建築面積900平方米。戲樓為抬梁式木結構,單檐歇山式屋頂,通高4.1米,面闊8.9米,進深8.85米,戲樓離地面高度2.8米。戲樓採用抬梁式木結構建築,單檐歇山式屋頂。正脊兩端是鴟吻,正中置火龍寶珠一串,色彩斑斕絢麗。王爺廟建造科學,布局獨特、結構緊湊、小巧玲瓏;裝飾華麗、雕刻精細,集雕樑畫棟於一身。裝飾雕塑以人物戲劇場面為多。這對於研究當時川劇乃至社會習俗、風土人情,都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1991年王爺廟被批准為四川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