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本綱動物除翼足類外,頭部都很發達,具有一對或兩對觸角,一對眼。眼生在觸角的基部、中間或頂部。口內的齒舌發達,用於攝食、鑽孔。足位於軀體的腹面,故名。足一般用於爬行、游泳,有時借足的收縮而跳躍。 除少數種類外,多具一枚外殼。外殼多呈螺鏇形,雌雄同體或異體,卵生。水生者用鰓呼吸,陸生種類的呼吸代之以外套膜表面,起肺作用。腹足綱的貝殼極為發達,變化多樣。有的為外殼,有的為內殼,有的貝殼完全退化。一般為螺鏇形,左鏇或右鏇。足部常能分泌一個角質的或石灰質的厴掩蓋殼口,起保護作用。
腹足類分布廣泛,生活方式多樣。腹足動物多底棲生活,還可埋棲、孔棲而居。翼足類則在海水表面浮游。植食種類以藻類、菌類、地衣和苔蘚植物等為食。肉食者如Murex和Natica,感覺器官發達,齒舌片數減少,可食海參、蟹類或吮吸貝殼內的營養液。還有少數種類營寄生生活,如內寄螺Entocolax、光螺Melanella、內殼螺Entoconcha等。
最早的腹足類可能出現於早寒武世最早期,至中、晚寒武世,始漸繁盛,早奧陶世大量輻射進化,出現許多新的屬種,廣泛分布於亞洲、北美洲、歐洲和大洋洲等。石炭紀時,大量發展,分別進入淡水及陸地環境。中生代腹足類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新生代進入極盛。各個亞綱的屬種和個體均極繁多,遍布世界各地。
主要特徵
腹足類多營活動性生活,頭部發達,具眼、觸角。足發達,葉狀,位腹側,故稱腹足類。足具足腺,為單細胞粘液腺。
體外多被一個螺鏇形貝殼,故又稱單殼類(Univalvia)或螺類,有些種類為內完或無殼。腹足類的貝殼形態為分類的重要依據。殼呈螺鏇形,多數種類為右鏇(dextral)少數左鏇(senistral)。殼可分為兩部分,含捲曲內臟器官的螺鏇部(Spire)和完的最後一層,容納頭和足的體螺層(body whorl)。螺鏇部一般由許多螺層(spiral whorl)構成,有的種類退化(鮑、寶貝等)。殼頂端稱殼頂(apexex),為最早形成的一層,各螺層間的界限為縫合線(suture),深淺不一。體螺層的開口稱殼口(aperture),殼口內側為內唇,外側為外唇。殼口常有一蓋,稱厴(Oper culum),角質或石灰質,為足的後端分泌形成,可封閉殼口。有些種類無厴(肺螺類)。螺軸為整個貝殼鏇轉的中軸,位貝殼內部中央,軸的基部遺留的小窩為臍(umbilicus),深淺不一。有的種類由於內唇外轉而形成假臍(如紅螺Rapana)。
口腔內常具齒舌和顎片;消化腺有唾液腺,是一種粘液腺,無消化作用;肝臟發達,為重要消化腺,可分泌酸酶及蛋白酶。有的種類肝臟尚有排泄功能(肺螺類)。
鰓一般呈櫛狀,一個,但原始種類為盾鰓〔如鮑);有些本鰓消失。生有次生鰓;陸生種類無鰓以肺呼吸。
雌雄異體或雌雄同體。完全均等卵裂,屬螺鏇型,經有腔囊胚,以外包或內陷法形成原腸胚,有擔輪幼蟲和面盤幼蟲。
神經系統由腦、足、側、髒4對神經節組成,感覺器官有觸角、眼、嗅檢器(osphradium)、味蕾、平衡囊等,寄生種類無明顯神經系統,感官極度退化或10萬種以上,分為三個亞綱。
◆前鰓亞綱(Prosobranchia)(扭神經亞綱Streptoneura)
具外殼;頭部具一對觸角;鰓位心室前方;側髒神經連索左右交叉成“8”字形;雌雄異體;生活于海水或淡水;寒武紀至現代。分三個目。
◇原始腹足目或古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鰓盾狀,一對;一般一心室二心耳;二腎;齒舌的角質齒一般極多。代表動物有:
鮑(Haliotis)貝殼大而低,螺鏇部退化;殼口極大;無厴;足肥大。為海味中的珍品。我國已進行人工養殖、殼可入藥稱石決明。
笠貝(Notoacmea)殼低圓錐形,如笠狀,無螺鏇部,無厴。
蠑螺(Turbo)殼螺鏇形,厴石灰質,厚。
馬蹄螺(Trochus)殼圓錐形,珍珠質層厚,為制扭扣的優項原料。
昌螺(Umbonium)殼圓錐形,較低而寬,殼質堅實,華北沿海潮間帶沙灘習見種類。
◇中腹足目(mesogastropoda):櫛狀鰓一個;一心耳;一腎;通常無吻無水管;種類多,有寄生種類。代表種類有:
濱螺(Littorina )殼小,近球形,分布於海濱岩石上,退潮後可暴露在空氣中生活。
釘螺(Oncomelania)形似螺釘,為血吸蟲的中間宿主,淡水產。
沼螺(Parafossarulus)殼短圓錐形,厴石灰質,淡水產,華枝睪吸蟲的中間宿主。
黑螺(Melanoides)殼長錐形,縫合線淺,衛氏井殖吸蟲的中間宿主,淡水生活。
玉螺(Natica)殼近球形,體螺層膨大,牡蠣養殖之敵害。內寄螺無殼,體退化呈簡狀,寄生在棘皮動物體上。
寶貝(Cypraea)殼的螺鏇部退化,極小,埋於體螺層內、色鮮艷,富光澤,我國南海估計約有50種。
冠螺(Cassis)大型螺。螺鏇部小,體螺層膨大,整個貝殼呈冠狀,殼質重厚。我國海南、台灣有分布,為螺類中最大種類。
虎斑寶貝(C. tigris)和唐冠螺(C. cornuta)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水字螺(Pterocera chiragra )外唇極度擴張,生出6條勻稱的長棘狀突起,如“水”字狀。海南、西沙群島有之。
◇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狹舌目Stenoglossa):櫛鰓一個;一心耳;一腎;吻發達,有水管;齒舌狹長,小齒每排3個,全海產。
紅螺(Rapana)殼陀螺形,大而厚;外唇內面呈紅色,危害牡蠣養殖。
荔枝螺(Thais)殼塔狀,厚而堅,也為牡蠣養殖的敵害。
骨螺(Murex)殼的各螺層上常具各種形狀的突起,為貝類養殖之害。
延管螺(Magilus)殼小,能分泌石灰質長管,棲於珊瑚礁間,我國海南有分布。
織紋螺(Nassa)殼塔狀,螺肋明顯,生長線細。
芋螺(Conus)殼似紡錘形,廣東、海南有產。有的種類如織錦芋螺(C. textile)有毒腺,人被蟄傷嚴重還會有生命危險。
◆後鰓亞綱(Opisthobranchia)(直神經亞綱Euthyneura)
貝殼不發達,有的為內殼(被鰓類),有的殼退化(無腔類),有的無殼(裸鰓類);觸角一對,2對或無觸角;鰓位心室後方;側髒神經連索不左右交叉成“8”分字形,次生性變直;雌雄同體;全部海生;石炭紀至現代。主要的目有:
◇被鰓目(Tectibranchia):具鰓,多少為側足或外套膜遮蓋;具嗅檢器;具外殼或內殼,無厴。代表動物有:
殼蛞蝓(Philine)體呈蛞蝓,殼薄,具2螺層,被外套膜遮蓋,完全包在內。
海兔(Aplysia)體肥滿,形似兔,貝殼退化,小;2對觸角。
擬海牛(Doridium)觸角一對,殼圓形,包在外套膜內,側足發達。
◇裸鰓目(Nudibranchia):無殼,無鰓;具二次性鰓。代表動物:
蓑海牛(Eolis),蛞蝓狀,體背側有成列的錐狀突起。
◆肺螺亞綱(Pulmonata)
無鰓,以肺囊呼吸;多棲個陸地或淡水中;觸角 1~2對;貝殼無厴;直接發育;中生代至現代,第三紀以后豐富;最早可靠的陸生肺類化石見於法國上白堊紀。
◇基眼目(Basommatophore):具外殼;一對觸角;眼位觸角基部。代表動物有:
菊花螺(Siphonaria)貝殼錐形,有細的放射肋,生活於沿海潮間帶。
椎實螺(Lymnaea)殼薄,半透明,體螺層膨脹,無厴。
蘿蔔螺(Radix)殼質薄,體螺層極膨脹,外形似耳狀。蘿蔔螺和椎實螺均為肝片吸蟲的中間宿主。
圓扁螺(Hippeitis)貝殼小,作水平鏇轉,扁平呈盤狀,為薑片蟲的中間宿主。
◇柄眼目(Stylommatophore):貝殼發達或退化或無殼;2對觸角;眼位後觸角的頂端。代表動物有:
華蝸牛(Cathaica)小型,殼呈低圓錐形。條華蝸牛(C. fasciola)亮黃褐色,體螺層有一條黃褐色帶,全國分布。
巴蝸牛(Bradybaena)貝殼扁球形,臍孔圓形,深,生活在潮濕山林間。
蛞蝓(Agriolimax)體呈長葉狀,具退化的內殼。世界性分布。
身體不對稱的起源
腹足類的頭部和足表現出明顯的兩側對稱,內臟團呈螺鏇形,失去對稱形。這是因為在個體發生中身體經扭轉的結果。
腹足類的具體不對稱的起源問題比較複雜,目前還沒有很好解決。經古生物學的研究,下寒武紀(距今約5.5億年)腹足類的化石,身體為左右對稱。同時腹足類的個體發生中的擔輪幼蟲期,身體也是左右對稱的,只是到了面盤幼蟲的後期,才發生扭轉,使身體逐漸失去對稱形,這說明其祖先的身體是左在對稱的。軟體動物除腹足類外,其他類群的身體都是左右對稱。這些都明顯示出腹足類身體不對稱是由左右對稱的祖先經漫長的演變發生的,由於什麼因素促使它們發生了這樣的變化,目前一般解釋是這樣的:根據古生物學、胚胎學和比較解剖學的研究,認為腹足類的祖先身體為左右對稱,心耳、鰓、腎等器官成對,左右對稱排列,口在前端,肛門位體末。背側有一腕形的貝殼,以腹面的足在水底爬行,與單板綱及多板綱相似。這種體制與已發現的化石標本是相符的。這樣的腹足類動物,當遇到敵害時,則將身體縮入貝殼內,以保護自己。由於腹足逐漸發達,貝殼相應地也慢慢增大,不斷向上方發展,成為圓錐形,與掘足類近似。如此貝殼的容積增大了,口徑小了,身體可以完全縮入殼內。在下寒武紀地層中發現的腹足類化石中有不少種類就是這樣的。但這樣的貝殼有礙動物的運動,爬行中受到的阻力較大,也難以保持身體平衡。在演化發展中,高聳的貝殼逐漸向體後方傾倒,如此雖克服了爬行中的阻力,但使外套腔出口受壓,肛門及腎孔等壓在足和殼之間,影響水的循環,阻礙了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機能。於是發生了適應的變化,身體的內臟團部分沿縱軸發生了扭轉,內臟團扭轉180,肛門移到體前方,心耳、鰓、腎等器官左右易位。同時也發生螺鏇曲倦,內臟團形成螺鏇形。如此外套腔開口轉移到體前,不再受壓,水在腔內循環流暢,排泄作用等得以正常進行。這樣在貝殼的容積不變的情況下,其表面積減小了,從而爬行中受到水的阻力也減小。這一切變化對腹足類的生活是有利的,在長期演化發展中被保留下來。因為內臟團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問的扭轉,致使一側的器官消失了,心耳、鰓、腎等均成為單個;側神經節和髒神經節間的側髒神經連線從平行而扭成“8”字形。這種扭轉過程在腹足類個體發生中看得很清楚腹足類這個扭轉過程,自寒武紀開始至奧陶紀末期才完成、經歷了千萬年的演化過程。腹足綱中的後鰓類,其側髒神經連線並不扭成“8”字形,身體表現為左右對稱,這裡它們又發生了逆扭轉的結果。因已發生過扭轉,故身體一側器官已經消失。
與人類的關係
很多種類肉可以食用。
有的種類可以入藥。
許多種類的貝殼絢麗多彩,可供玩賞。很多是貝雕工藝的原料。
有些肉食性種類對淺海貝類的養殖具有一定的危害。一些植食性種類對農業有害。
有些種類是人畜寄生蟲的中間宿主,危害人畜的健康。
還有一些種類具有毒腺,能導致人死亡。
圖為Ponder and Lindberg (1997)發表的腹足綱系統發育樹。
具體類別
腹足綱Gastropoda
腹足亞綱GASTROPODAEOGASTROPODA
笠形腹足目PATELLOGASTROPODA
PATELLOIDEA笠螺超科笠螺科
NACELLOIDEA花笠螺超科花笠螺科
LOTTIOIDEA青螺超科青螺科
直腹足亞綱GASTROPODAORTHOGASTROPODA
仁螺總目COCCULINIFORMIA
COCCULINOIDEA科庫螺超科帽螺科
珍珠蜒螺總目CYCLONERITIMORPHA
NERITOIDEA蜒螺超科蜒螺科帽螺科Phenacolepas
NERITOPSOIDEA珍珠蜒螺超科珍珠蜒螺科
原始腹足總目VETIGASTROPODA
HALIOTOIDEA鮑螺超科鮑螺科
LEPETODRILOIDEA龍角螺超科龍角螺科
PLEUROTOMARIOIDEA翁戎螺超科翁戎螺科
SCISSURELLOIDEA縫螺超科縫螺科
SEGUENZIOIDEA陀螺超科陀螺科鐘螺科
TROCHOIDEA鐘螺超科鐘螺科麗口螺科昌螺科廣口螺科
TURBINOIDEA蠑螺超科蠑螺科棘冠螺科星螺科玉輪螺科鐘螺科雉螺科
新進腹足總目—吸螺目CAENOGASTROPODA-SORBEOCONCHA
CERITHIOIDEA蟹守螺超科蟹守螺科海蜷科霄螺科Diala滑螺科Litiopidae墨蜷科Melanopsidae壺螺科芝麻螺科堡螺科Fossarus蚯蚓螺科錐螺科錐蜷科Thiaridae(:帝弗比螺Tiphobia)川蜷科
新進腹足總目—吸螺目—盤足目CAENOGASTROPODA-SORBEOCONCHA-DISCOPODA
ZYGOPLEUROIDGROUP黃金螺科AbyssochrysosProvannidae
新進腹足總目—吸螺目—HYPSOGASTROPODA—濱螺目CAENOGASTROPODA-SORBEOCONCHA-HYPSOGASTROPODA-LITTORINIMORPHA
LITTORINOIDEA玉黍螺超科玉黍螺科圓口螺科
RISSOIDEA麂眼螺超科麂眼螺科山椒蝸牛科擬沼螺科Assiminea巴厘螺科Barleeia蛆管螺科Caecidae(CAECINAE)釘螺科Hydrobiidae粟螺科Stenothyra齒輪螺科Tornus展口螺科Teinostoma斷殼蝸牛科Truncatella
STROMBOIDEA鳳凰螺超科鳳凰螺科長鼻螺科鵜足螺科飛彈螺科駝足螺科
CALYPTRAEOIDEA舟螺超科舟螺科
VERMETOIDEA蛇螺超科蛇螺科管螺科
CYPRAEOIDEA寶螺超科寶螺科海兔螺科(:珊瑚寄居螺Pediculariidae寶海兔螺(膿包海兔)
VELUTINOIDEA薄板螺超科薄板螺科蛹螺科愛神螺科
NATICOIDEA玉螺超科玉螺科
TONNOIDEA鶉螺超科鶉螺科唐冠螺科(:鬘螺、鼓螺、卵螺)法螺科毛螺科Pisanianura蛙螺科盤鏇螺科Laubierinidae
FICOIDEA枇杷螺超科枇杷螺科
CARINARIOIDEA翼管螺超科翼管螺科
PTEROTRACHEOIDEA浮游螺超科明螺科翼體螺科龍骨螺
新進腹足總目—吸螺目—HYPSOGASTROPODA—翼舌目CAENOGASTROPODA-SORBEOCONCHA-HYPSOGASTROPODA-PTENOGLOSSA
EPITONIOIDEA海螄螺超科海螄螺科紫螺科
TRIPHOROIDEA左錐螺超科左錐螺科仿蟹守螺科
EULIMOIDEA瓷螺超科瓷螺科無屋螺科新進腹足總目—吸螺目—HYPSOGASTROPODA—新腹足目CAENOGASTROPODA-SORBEOCONCHA-HYPSOGASTROPODA-NEOGASTROPODABUCCINOIDEA峨螺超科峨螺科麥螺科織紋螺科香螺科鏇螺科鳳螺科
MURICOIDEA骨螺超科骨螺科(:岩螺管骨螺珊瑚螺(:花仙螺洋蔥螺)結螺科Ergalatax芭蕉螺科榧螺科Melapium拳螺科(:聖螺,紡軸螺)渦螺科楊桃螺科(:皺螺)穀米螺科筆螺科
Pleioptygma蛹筆螺科麥螺科
OLIVOIDEA榧螺超科榧螺科
PSEUDOLIVOIDEA假彈頭螺超科假彈頭螺科渦螺科
CONOIDEA芋螺超科芋螺科卷管螺科筍螺科卷管芋螺科
新進中腹足總目—主扭舌目CAENOGASTROPODA-ARCHITAENIOGLOSSA
AMPULLARIOIDEA蘋果螺超科蘋果螺科
CYCLOPHOROIDEA山田螺超科山田螺科環口螺科小豆貝科芝麻蝸牛科Diplommatina田螺科MEGALOMASTOMIDAE科蟲負科胡麻貝科
異鰓總目HETEROBRANCHIA
ARCHITECTONICOIDEA車輪螺超科車輪螺科
PYRAMIDELLOIDEA尖塔螺超科塔螺科齒口螺科筍金螺科敘魯螺科Syrnola迴旋螺科Turbonilla白塔螺科Amathinidae
MATHILDOIDEA雕蜷螺超科雕蜷螺科
RINGICULOIDEA露齒螺超科露齒螺科
有肺總目—基眼目PULMONATA-BASOMMATOPHORA
AMPHIBOLOIDEA兩棲螺超科兩棲螺科
SIPHONARIOIDEA松螺超科松螺科有肺總目—基眼目BASOMMATOPHORA
LYMNAEOIDEA椎實螺超科椎實螺科(:耳蘿蔔螺、小土蝸)
ELLOBIOIDEAオカミミガイ超科オカミミガイ科(:オカミミガイ陸耳貝、カシノメガイ樫ノ芽貝)
CARYCHIIDAEオカミミガイ超科ケシガイ科SIPHONARIOIDEAカラマツガイ超科カラマツガイ科(:コウダカカラマツ、カラマツガイ落葉松貝)CHILINACEAモノアラガイ超科南米のモノアラガイ科
PHYSOIDEA逆卷貝超科逆卷貝科
PLANORBOIDEAヒラマキガイ超科ヒラマキガイ科インドヒラマキガイ科カワコザラガイ科
有肺總目—縮眼目PULMONATA-SYSTELLOMATOPHORA
(ONCHIDIOIDEA)石磺超科石磺科
有肺總目—真肺目—柄眼亞目PULMONATA-EUPULMONATA–STYLOMMATOPHORA
CLAUSILIOIDEA煙管蝸牛超科煙管蝸牛科
ORTHALICOIDEA彩帶蝸牛超科彩帶蝸牛科花生螺科有齒蝸牛科
ACAVOIDEA紅蝸牛超科紅蝸牛科南美泥蝸牛科(:南美大蝸牛)
HELICOIDEA大蝸牛超科大蝸牛科巴蝸牛科堅螺科(:兩棲蝸牛,巴布亞蝸牛)叉線蝸牛科古巴蝸牛科多輪蝸牛科斯菲蝸牛科
HELICARIONOIDEA鱉甲蝸牛超科鱉甲蝸牛科擬阿蛹蛞蝓科
有肺總目—真肺目—擬松螺亞目PULMONATA-EUPULMONATA-TRIMUSCULIFORMES
ELLOBIOIDEA耳螺超科耳螺科
TRIMUSCULOIDEA擬松螺超科擬松螺科Trimusculiformes
後鰓亞綱GASTROPODAOPISTHOBRANCHIA
無楯總目ANASPIDEA
APLYSIIDAE海鹿超科海鹿科
側鰓總目CYLINDROBULLIDA
PLEUROBRANCHOIDEA側鰓超科海蛞蝓科
頭楯總目CEPHALASPIDEA
CYLINDROBULLOIDEA筒柱螺超科筒柱螺科
HAMINOEOIDEA葡萄螺超科葡萄螺科翡翠螺科
RUNCINOIDEA羽葉鰓超科海蛞蝓科
DIAPHANOIDEA透螺超科透螺科
PHILINOIDEA殼蛞蝓超科薄泡螺科殼蛞蝓科擬海牛科Aglajidae無塔螺科腹翼科科微凹螺科Retusa粗米螺科
ACTEONOIDEA捻螺超科捻螺科艷捻螺科泡螺科
囊舌總目SACOGLOSSA
ELYSIOIDEA海天牛超科海天牛科
囊舌總目—長足螺目SACOGLOSSA-OXYNOACEA
OXYNOOIDEA長足螺超科長足螺科珠綠螺科Julia圓卷螺科Volvatella
囊舌總目—SACOGLOSSA-PLACOBRANCHACEA
LIMAPONTIOIDEA多葉鰓海蛞蝓超科海蛞蝓科彩衣科Caliphyllidae
背楯總目NOTASPIDEA
TYLODINOIDEA傘螺超科傘螺科
被殼翼足總目THECOSOMATA
CAVOLINOIDEA駝蝶螺超科駝蝶螺科尖筆帽螺科蝌蚪螺科Limacina
無殼總目GYMNOSOMATA
CLIONOIDEA海若螺超科蝶螺科Clione
裸鰓總目—海牛亞目NUDIBRANCHIA-DORIDINA
DORIDOIDEA仿海牛超科仿海牛科輪海牛科優美海科牛Vayssiereidae
PHANEROBRANCHIA顯鰓海牛超科瓣海蛞蝓科Onchidoris羽海蛞蝓科Goniodoris多角海蛞蝓科Polycera裸海蛞蝓科Gymnodoris背葉鰓海蛞蝓科Aegires
CRYPTOBRANCHIA隱鰓海蛞蝓超科多彩海蛞蝓科海蛞蝓科Dorididae
POROSTOMATA孔海蛞蝓超科葉海蛞蝓科Phyllidia枝鰓海蛞蝓科Dendrodoris
裸鰓總目—枝背亞目NUDIBRANCHIA-DENDRONOTINA
DENDRONOTOIDEA枝背海蛞蝓超科枝背海蛞蝓科二列鰓海蛞蝓科斗斗鰓海蛞蝓科Doto
裸鰓總目—片鰓亞目NUDIBRANCHIA–ARMININA
ARMINIDEA片鰓超科片鰓海蛞蝓科
軟體動物分類列表
概述 | 軟體動物種類繁多,為動物界的第二大門。依據它們的貝殼、足、鰓、神經及發生特點等特徵,分為7個綱。另有兩綱的分類未明確,可能納入軟體動物門內。下表中帶*號的是化石類群。 |
無板綱(Aplacophora) | 毛皮貝目 | 新月貝目 |
多板綱(Polyplacophora) | 鱗側石鰵目 | 銼石鱉目 | 毛膚石鱉目 |
單板綱(Monoplacophora) | 罩螺目(Tryblidioidea)| 古祐目(Archinacelloidea)| 弓殼目(Cyrtonellida) |
掘足綱(Scaphopoda) | 角貝目 | 管角貝目 |
喙殼綱(Rostroconchia)* | 利培殼目(Ribeirioida):利培殼科(Ribeiriidae) | 敏蜂殼科(Technophoridae) 強壯殼目(Ischyrinioida):強壯殼科(Ischyriniidae) 錐鳥殼目(Conocardioida):始翼殼超科(Eopteriacea) | 始翼殼科(Eopteriidae) | 錐鳥殼超科(Conocardiacea)| 錐鳥殼科(Conocardiidae) | 勃氏殼科(Bransoniidae) | 馬心殼科(Hippocardiidae) |
雙殼綱(Bivalvia) | 古列齒亞綱(Palaeotaxodonta) :灣錦蛤目(Nuculoida) 隱齒亞綱(Cryptodonta) :蟶螂目(Solemyoida) 翼形亞綱(Pteriomorphia) :蚶目(Arcoida) | 貽貝目(Mytiloida) | 珍珠貝目(Pterioida) 古異齒亞綱(Palaeoheterodonta) :三角蛤目(Trigonioida) | 河蚌目(Unionoida) 異齒亞綱(Heterodonta) :簾蛤目(Veneroida) |海螂目(Myoida) 異韌帶亞綱(Anomalodesmata) :筍螂目(Pholadomyoida) |
腹足綱(Gastropoda) | 前鰓亞綱(Prosobranchia) :古腹足目 | 中腹足目 |新腹足目 後鰓亞綱(Opithobranchia) :翼足目 |囊舌目 |無腔目 肺螺亞綱(Pulmonata) :基眼目 | 柄眼目 |
頭足綱(Cephalopoda) | 鸚鵡螺亞綱(Nautiloidea) :鸚鵡螺目(Nautiloidea) 內角石亞綱(Endoceratoidea)* 珠角石亞綱(Actinoceratoidea)* 菊石亞綱(Ammonoidea)* 鞘形亞綱(Coleoidea)* :烏賊目(Sepioidea) | 槍形目(Teuthoidea) | 開眼亞目(Oegopsida) | 閉眼亞目(Myopsida) | 八腕目(Octopoda) |有須亞目(Cirrata) |無須亞目(Incirrata) | 幽靈蛸目(Vampyromorpha) |
竹節石綱(Tentaculita)* | 竹節石目(Tentaculitida) 等環節石目(Homoctenida) 珠胚節石目(Dacryoconarida) 可能納入軟體動物門,分類未明確。 |
軟舌螺綱(Hyolitha)* | 可能納入軟體動物門,分類未明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