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界:動物界 Animalia門: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綱:腹足綱 Gastropoda
目:原始腹足目 Archaeogastropoda
科:青螺科 Acmaeidae
屬:Acmaea
笠貝屬於腹足綱,以腹足吸附在岩礁上,殼嵌於岩石窩槽。它們早在寒武紀早期就已經出現,一直繁衍到現代。
南沙笠貝(學名:Acmaea nanshaensis),主要分布於中國大陸,常棲息在潮下帶。
相關新聞
洞頭列島潮間帶的礁岩,生長著一種長相奇特的海產:長不過三五厘米,柔軟的身子緊貼岩壁,外罩一個薄薄的殼。這外殼的形狀有點怪,像斗笠,也像一個倒趴著的小鍋子,因而學名便叫做笠貝;而在民間,洞頭講閩南語的漁民,就稱它為“趴鍋”了。笠貝為什麼背著鍋子?在洞頭漁村,流傳著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早年,笠貝並沒有外殼,游泳本領高,武藝精,被東海龍王封為將軍,把守南水寨,防備南海龍王的偷襲。笠貝上任後,每天訓練兵士,加強防衛,把南水寨鎮守得像鐵桶一樣。東海龍王高興,賞下幾瓮美酒犒賞南水寨眾兵將。龍宮美酒香呵,笠貝獨自享用,早也喝,晚也喝,喝得醉醺醺,兵也不練了,崗也不查了。過了三個月,忽聽得寨外喊聲連天,南海龍王的兵將攻破水寨,殺進來了。笠貝想應戰,哪知這幾個月下來,只喝酒不動彈,身體發胖了,刀槍生鏽了,怎么打呀,只得逃,慌亂中在伙房撞翻了一隻鍋子,被緊緊蓋住了。後來,東海龍王派援兵救急,才保住了南水寨。失職的笠貝被貶到礁岩,自那以後,它的身子就跟鍋子緊貼在一起,再也分不開。它傳下的後代,也就都背著鍋了。
故事歸故事,勸的是千萬不要貪酒誤事。笠貝當然不會喝酒,它屬草食性貝類,以海藻為食。白天它依靠腹足緊附在岩礁上,夜間則四處尋找吃的。由於食用的海藻顏色各不相同,它們的外表便有黃色、綠褐色、青灰色的差異。
別看小小笠貝不起眼,它早在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早期就已經出現。歷經漫長歲月,任憑風吹浪擊,它與大海不離不棄,一直延續到了現在。究其原因,當然很多,其中,薄薄的外殼起了很大的作用。斗笠的外殼類似流線型,有擋浪的作用;加上它貼附岩壁時產生的吸著力,能超出自身重量的數百倍,所以儘管風浪沖刷,它自“巋然不動”。熟悉它這一習性的漁民在採集時,會悄悄近前,乘其不備,用銳利的長鐵鏟以極快的動作,沿著岩壁用力將它剝落。否則,一旦觸動,它會把岩礁吸得更緊,要剝動它就要大費周折了。
笠貝和鮑魚同屬腹足綱,外形也很相似,在海洋生物中,他們可以說是“表親”了。鮑魚是海產八珍之一,居“鮑參翅肚”之首。不過時至今日,野生鮑魚數量漸少,即使是人工養殖的鮑魚,價格也不菲。於是,既是野生、價格又相對便宜的笠貝,便受到了人們的青睞。而且,傳說中的笠貝是喝足了龍宮美酒的,它的肉能不鮮嫩可口嗎?
洞頭漁村食用笠貝保留了原生態的方法:一是作冷盤。笠貝洗淨,加料酒和少許精鹽,置蒸籠內蒸熟即可。裝盤時,肉嫩殼硬,層層交疊;酒香撲鼻,貝鮮潤唇,煞是誘人。二是湯煮。笠貝加少許精鹽、蔥段共煮,出鍋後,殼和肉在盤底若隱若現,蔥段在上面忽漂忽浮;湯則呈綠褐或淡黃,色澤養眼,味道鮮滋。用這兩種方法加工的笠貝,原汁原味,養分也不會走失,方法雖顯原始,卻藏有奧妙,即加工時必須掌握好火候,過火了,貝肉會變得又韌又硬,失去原味。高明的漁婦和廚師有著豐富的經驗,善於掌握火候,烹調出的笠貝當然也就鮮嫩可口了。
近些年,洞頭海島旅遊業發展迅速,海鮮餐館、排檔多了,對笠貝感興趣的遊客也多了。於是,對笠貝的烹飪方法,更是花樣迭出。有組合的,如百合與笠貝同燉,笠貝和雞蛋共蒸,使得菜餚的營養成分相互融合,更能滋補。有紅燒的,上湯加精鹽、醬油、米酒,與笠貝肉同燒入味後,用濕澱粉勾以薄芡,再加味素、香油和勻裝盤,盤的四周綴以花椰菜。這樣的加工法,使得笠貝菜餚形、色、味俱佳,不遜於鮑魚。不久前,又有餐館推出一款笠貝新菜餚:笠貝與枸杞同燉後,裝入小瓷盅,人手一份。上桌時,但見瓷盅雪白,清湯微綠,嫩黃的笠貝隱於盅中,鮮紅的枸杞漂浮其間,淡褐的笠帽點綴於底,看一眼,便已眼緣滿滿,口水盈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