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基酸以肽鍵相連組成的一大類抗生素。
絕大多數由細菌、放線菌產生,少數是真菌代謝產物。
組成胺基酸除常見的胺基酸外,還有一些D-胺基酸、β-胺基酸、N-甲基胺基酸以及其他新胺基酸,有些還夾連脂肪酸、芳香酸、羥基酸、糖、胺、雜環等構件。
單純由胺基酸組成的稱為純肽,其餘的稱為雜肽。
按構成與形態分為如下幾種。
(1)線狀肽:如短桿菌肽、紡錘菌素、偏端黴素等;
(2)環狀肽:如短桿菌酪肽、短桿菌肽S、枝桿菌素等;
(3)環狀線狀肽:環狀肽上的游離氨基或羧基,再與胺基酸或肽相連形成的肽,如多黏菌素、穎黴素、桿菌肽等;
(4)酯肽:由胺基酸與羥基酸或氨基羥基酸以肽鍵與酯鏈相連組成的肽,如醯胺黴素、恩鐮孢菌素、抗黴素等;
(5)含內酯環的肽:肽鏈上的游離羥基與羧基又以內酯鍵相連,如放線菌素、米卡黴素、醌黴素等;
(6)糖肽:與糖相連的肽,如萬古黴素與博萊黴素等;
(7)高分子肽:如大分子黴素與孢黴素等。
肽類抗生素具有多種生物活性:
(1)抗革蘭氏陽性菌的肽:如桿菌肽等;
(2)抗革蘭氏陰性菌的肽:如多黏菌素B、黏菌素等;
(3)抗結核的肽:如紫黴素、結核放線菌素、捲曲黴素等;
(4)抗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肽:如萬古黴素、太古黴素等;
(5)抗真菌的肽:如沙拉黴素等;
(6)抗病毒的肽:如偏端黴素等;
(7)抗腫瘤的肽:如博萊黴素、新制癌菌素、放線菌素等;
(8)免疫抑制劑:如環胞菌素A等;
(9)食品保藏劑:如乳鏈菌肽;
(10)飼料添加劑:如硫肽菌素、維基尼黴素等。
肽類抗生素的毒性一般較大,套用受到一定限制。
相關詞條
-
氯黴素類抗生素
氯黴素類抗生素是一種由委內瑞拉鏈黴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中分離提取的廣譜抗生素。現在臨床上主要用於上述感染性疾病和傷寒的治療...
內容 配圖 所屬分類 -
多肽類抗生素
多肽類抗生素具有多肽結構特徵的一類抗生素。包括多粘菌素類(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桿菌肽類(桿菌肽、短桿菌肽)和萬古黴素。
概述 作用機理 體內代謝 毒副作用 常見藥 -
四環素類抗生素
四環素類抗生素包括四環素、金黴素、土黴素及半合成四環素類多西環素(強力黴素)、美他環素(甲烯土黴素)和米諾環素(二甲胺四環素)。四環素類曾廣泛套用於臨床...
概述 作用機理 抗菌作用 臨床套用 不良反應 -
糖肽類抗生素
糖肽類抗生素:glycopeptide antibiotics 性質:糖肽類抗生素在結構上共具高度修飾的七肽骨架,作用靶點在細菌胞壁成分D-丙氨醯-D-...
簡介 目前 -
青黴素類抗生素
一種抗菌藥物,主要用於G+菌、G-球菌、螺鏇體,放線菌感染,對G-桿菌不敏感。分為半合成青黴素、天然青黴素。天然青黴素是從青黴菌培養液中提得,含G、K、...
提取來源 理化性質 抗菌作用 抗菌機制 耐藥機制 -
β-內醯胺類抗生素
β-內醯胺類抗生素(Beta-lactam antibiotic)是一種種類很廣的抗生素,其中包括青黴素及其衍生物、頭孢菌素、單醯胺環類、碳青黴烯和青黴...
簡介 作用機制 影響因素 耐藥機制 青黴素類 -
氨基苷類抗生素
氨基苷類(aminoglycosides)抗生素是由二個或三個氨基糖分子和一個非糖部分稱苷元的氨基環醇通過醚鍵連線而成,分為天然和半合成兩大類。天然來源...
抗菌作用 作用機制 體內過程 耐藥性 不良反應 -
桿菌肽
桿菌肽,C66H103N17O16S,類白色或淡黃色的粉末;無臭,味苦;有引濕性;易被氧化劑破壞,在溶液中能被多種重金屬鹽類沉澱。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
作用與用途 藥物相互作用 桿菌肽A 桿菌肽軟膏 用法用量 -
類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macrolide-like 由放線菌、真菌等產生,數量繁多,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有些抗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或腫瘤,有些對免疫、肥大細胞脫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