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麗腐霉

絢麗腐霉

菌絲在CMA上粗(1.7-)2.5-7.4(-9.8)μm。卵孢子球形,平滑,不滿器,直徑10-25(平均18.1)μm;壁厚0.9-3.1(平均1.60)μm,內含貯物球和折光體各一個。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絢麗腐霉絢麗腐霉
菌絲在CMA上粗(1.7-)2.5-7.4(-9.8)μm。菌絲膨大體通常球形,偶有橢圓形或梨形,頂生或間生,12-34(平均22.9)μm,萌發產生許多芽管。藏卵器球形,平滑,偶有一突起物,頂生或間生,偶有2-5個成串,直徑12-31(平均21.9)μm。雄器常無柄,緊靠藏卵器形成,下位生,同絲生,偶有異絲生,每一藏卵器有1-2(-3)個雄器。卵孢子球形,平滑,不滿器,直徑10-25(平均18.1)μm;壁厚0.9-3.1(平均1.60)μm,內含貯物球和折光體各一個。

中國分布

土壤分離:北京海淀(S3-P,S11-E,15-h,24-h,59-7,59-14,60-6,S61-h);內蒙古呼和浩特(S108-to);吉林公主嶺(S335-h);黑龍江哈爾濱(S96-C);上海(527-C,428-C);江西南昌(S295-Ca);湖北武昌(S22-h,22-p,23-k,23-p,75-E);湖南長沙(S26-y);四川涪陵(S118-1,189-1,247-h;貴貴州花溪(S18-2);雲南昆明(S67-3,72-C)。
謝煥如(Hsieh,1976,1978)曾報導此種在台灣也產於土中。

世界分布

中國、巴西、日本、烏克蘭、伊拉克、冰島、阿爾及利亞、美國、俄羅斯、捷克、斯洛伐克、德國。

特點

形態上,PythiumpulchrumMinden與P.rostratumButler有相似之處,與P.paroecandrumDrechsler最易混淆。P.pulchrum與P.rostratum的主要區別是:前者藏卵器較大,卵孢子不滿器;後者藏卵器較小,卵孢子滿器。P.pulchrum的雄器較多下位生,無間生;而P.paroecandrum的雄器較少下位生,有時可見間生雄器。
Middleton(1943)比較了PythiumpulchrumMinden和P.epigynumHohnk之間有性及無性器官形態,認為二者之間無根本區別,前者只有下位雄器這一現象只能視為P.pulchrum種內株間差異。Plaats-Niterink(1981)與Middleton(1943)的看法相同,並將P.epigynum作為P.pulchrum的異名。
PythiumpulchrumMinden最初是從德國水中的蟻蛹上分離出,後來又多次從水體、土壤中和植物上分得,如苜蓿、金魚草、翠菊、甘蔗、梨、鱷梨等,其致病性迄今不詳。

盤點霜霉目的真菌(二)

霜霉目是真菌門、鞭毛菌亞門、卵菌綱、的1目。霜霉目是卵菌綱中最大、發展階段最高的1目。霜霉目下分腐霉科、霜疫霉科、霜霉科和白銹科4科,約20屬320種。本期為第二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