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腐霉

德里腐霉

德里腐霉 是一種真菌,菌絲大都基內生,不規則分枝,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中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尼加拉瓜、印度、印度尼西亞、法國。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真菌真菌

中文學名德里腐
拉丁學名PythiumdelienseMeurs

參考文獻

Phytopath.Z.7:179.1934;Middleton,Mem.TorreyBot.Club20(1):54.1943;Watanabe,Trans.Mycol.Soc.Japanp.351.1974;Plaats-Niterink,Stud.Mycol.21:51.1981;Yu&Ma,Mycosystema2:44.1989.

同物異名

PythiumindicumBalakrishnan,Proc.IndianAcad.Sci.B27:171.1948.
Pythiumindigoferaesensuauct.,nonButler,YuinTai,SyllogeFungorumSinicorum.p.48.1979.

形態描述

菌落在CMA上呈放射狀。菌絲大都基內生,不規則分枝,粗2.8-6.7μm。孢子囊瓣狀或呈簇頂生,較少間生。61-122μm×8.2-11.2μm,平均84.3μm×10.6μm;出管或長或短,粗約4.7μm;遊動孢子腎形,雙鞭毛,9.6-17.2μm×7.7-13.5μm,平均11.53μm×8.70μm;休止孢子直徑12.3-17.2μm,萌發產生芽管。藏卵器球形或亞球形,平滑,頂生,直徑17-22(-30)(平均25.2)μm,藏卵器柄彎向雄器。雄器草帽狀、彎棍棒狀、袋狀、頂生或間生,與藏卵器同絲生,間或異絲生,10-19μm×6-15μm,平均13.8μm×7.5μm,每個藏卵器有1-2個雄器,授精管明顯。卵孢子球形、平滑,不滿器,直徑14-25(平均18.6)μm,壁厚1.2-2.6(平均2.05)μm,內含貯物球和折光體各一個。

生長環境和分布情況

生長溫度菌絲生長最低、最適和最高溫度分別為12℃、36℃和4O℃。
中國分布蕓薹屬Brassicasp.:海南(PM97)。
土壤分離:河北沽源(S12);廣西南寧(S330-4);雲南景洪(SM108);海南(SM239)。
世界分布馬來西亞、中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尼加拉瓜、印度、印度尼西亞、法國。

討論

PythiumdelienseMeurs、P.indigoferaeButler和P.aphanidermatum(Edson)Fitzpatrick三者在形態上十分相似。但P.aphanidermatum的藏卵器較大、柄不彎向雄器,雄器較粗大、異絲或同絲生;P.deliense和P.indigoferae的藏器較小、柄彎向雄器,雄器較小,同絲生而與前者有別。P.deliense與P.indigoferae的主要區別是後者的有性器官常與孢子囊相連。
PythiumdelienseMeurs是菸草莖燒病的病原之一,喜生於溫暖地區,它最初由Meurs(1934)從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菸草上分離獲得,並作為新種發表。

盤點霜霉目的真菌(二)

霜霉目是真菌門、鞭毛菌亞門、卵菌綱、的1目。霜霉目是卵菌綱中最大、發展階段最高的1目。霜霉目下分腐霉科、霜疫霉科、霜霉科和白銹科4科,約20屬320種。本期為第二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