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囊腐霉

簇囊腐霉

菌落在CMA上呈放射狀。菌絲不規則分枝,粗1.5-5.4μm。卵孢子球形,平滑,滿器,直徑12-18(平均15.7)μm,壁厚1.5-2.0(-2.3)(平均1.77)μm,內含貯物球和折光體各一個。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簇囊腐霉簇囊腐霉
菌落在CMA上呈放射狀。菌絲不規則分枝,粗1.5-5.4μm。孢子囊由膨大結構與菌絲狀結構共同組成,膨大菌絲密集成簇,頂生,也有間生,56-509μm×9.4-15.7μm,平均218.8μm×12.3μm;孢子囊萌發產生大約30個遊動孢子;遊動孢子腎形、雙鞭毛,14.3-17.0μm×11.6-12.5μm;休止孢子球形,直徑約12μm,萌發產生芽管。藏卵器球形,平滑,頂生,有的著生在主幹菌絲的短小分枝上,罕為間生,極少切生,直徑13-20(平均16.8)μm。雄器彎棍棒狀,極少棍棒狀,頂生,與藏卵器同絲生,很少異絲生,多具短柄(<10μm),少數無柄著生於藏卵器柄上,7.7-12.3μm×4.6-7.4μm,平均10.58μm×5.70μm;雄器以頂端與藏卵器接觸,授精管明顯,每個藏卵器附有1-2個雄器。卵孢子球形,平滑,滿器,直徑12-18(平均15.7)μm,壁厚1.5-2.0(-2.3)(平均1.77)μm,內含貯物球和折光體各一個。

中國分布

水中腐枝分離:江蘇無錫(WM163);湖北武昌(WM598)。
土壤分離:江蘇無錫(SM330-B);廣東東山(S285-y);貴州花溪(S80-1,80-4);雲南昆明(S66-2,67-9)。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加拿大、烏克蘭冰島西班牙、希臘、英國、阿根廷、美國、俄羅斯、荷蘭、捷克、斯洛伐克、紐西蘭、澳大利亞、黎巴嫩、德國。

特點

PythiumtorulosumCoker&Patterson易與P.vanterpooliiV.Kouyeas&H.Kouyeas相混淆,有性階段的區別僅在於:前者雄器柄較短,一般不超過12μm,但在水培中也可較長;後者較長,多為25μm或更長。所以還需藉助於孢子囊的形態來區分:P.torulosum的孢子囊由粗細迥異的兩種菌絲構成,膨大部分分枝成簇,故名簇囊腐霉;P.vanterpoolii的孢子囊不分枝,作亞球形膨大,有時連結成串。
PythiumtorulosumCoker&Patterson最初自美國的Teleraneanematodes分離出,後來又在歐洲龍牙草、苔蘚、土壤和水體中發現。現在已知它侵染麥類、豆類、玉米、苜蓿、草毒、萵苣、白菜、黑麥草、羊茅、鳳梨、松苗等。接種試驗表明:它對豆類、碗豆,白菜、萵苣、羊茅等無致病性;但它可能引起黑松幼苗的猝倒,對大麥、燕麥、小麥和鳳梨是致病的。

盤點霜霉目的真菌(二)

霜霉目是真菌門、鞭毛菌亞門、卵菌綱、的1目。霜霉目是卵菌綱中最大、發展階段最高的1目。霜霉目下分腐霉科、霜疫霉科、霜霉科和白銹科4科,約20屬320種。本期為第二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