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在CMA培養基上菌絲呈放射狀,粗2.5-7.5μm。孢子囊菌絲狀,但有時具有稍膨大的短側枝,分枝很少或簡單分枝,直徑4-8μm;出管非常長,每個泡囊內可含有5-100遊動孢子;遊動孢子腎形,雙鞭毛,10.3-15.8μm×5.9-10.3μm;休止孢子直徑7.4-10.8μm,有重複萌發現象。藏卵器球形或近球形,多平滑,偶有一突起物,頂生,也有間生和切生、直徑13-30(平均21.2)μm。雄器鉤狀,與藏卵器同絲生,罕為異絲生,同絲生時常無柄或具短柄,多以頂部與藏卵器接觸,每個藏卵器有1-3(-5)個雄器,授精管明顯。卵孢子球形,平滑,無色或稍黃,幾乎滿器或不滿器,直徑11-27(平均18.6)μm,壁厚1.3-3.4(平均2.80)μm,含貯物球和折光體各一個。中國分布
蠶豆ViciafabaL.湖北武昌(PM72)。水中腐枝分離:北京(WM232);江蘇太湖(WM74)。
土壤分離:上海(S426-2);浙江杭州(S20-h);廣東廣州(S30-h,30-y,42-h,42-y);海南(S39-A,39-h,39-y,S40-A,40-h,40-y;SM253);四川涪陵(S253-1);貴州貴陽(S81-7)。
據謝煥儒(1978)和蔡雲鵬(1991),在台灣土壤中非常普遍,也生於柑橘和水稻上。
世界分布
馬來西亞、中國、日本、烏克蘭、冰島、英國、南非、美國、荷蘭、俄羅斯、澳大利亞、黎巴嫩。特點
PythiumdissotocumDrechsler的雄器常無柄,卵孢子不滿器,這兩個性狀與P.paroecandrumDrechsler、P.pulchrumMinden和P.ultimumTrow相似,但其孢子囊為菌絲狀這一點與後三者有明顯區別,因為後三者的孢子囊為球狀。在孢子囊為菌絲狀的腐霉組中,PythiumdissotocumDrechsler與P.perniciosumSerbinow和P.tenueGobi最相似。但前者無串生菌絲膨大體而與P.perniciosum相區別;O,dissotocum的卵孢子壁比P.tenue的厚而有別。
PythiumdissotocumDrechsler最初是從美國的甘蔗上分離出,後來子陸續從豌豆、冰水花、甜菜、菠菜、松柏、羽扇豆、苜蓿、桃、山核桃、水稻、鳶尾、西瓜等植物上發現。在某些情況下可使甘蔗、桃樹、山核桃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