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麻籽,
又稱火麻籽,是大麻的果實(Cannabis sativa L.東北又叫線麻,也叫野麻、北麻,其植物皮舊時可織布製衣,稱麻衣,可搓繩,叫麻繩。它是一種古老的栽培植物,屬於桑科大麻屬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曾被列為“五穀”之一。雖然大麻屬只有大麻一個種, 但其下有亞種。大麻的一個亞種----印度大麻的THC含量較高,其雌株枝條上端以及葉、種子、莖中可以提取大麻毒品,這就是臭名昭著的三大毒品:罌粟、古柯、大麻之一。)它也是一種油料作物,大小似高粱粒(比綠豆小一些),外殼為灰色,去殼後就是中藥的麻仁,有輕度瀉下作用。有些地方小販挑擔賣炒熟的麻籽,供人閒食,味如葵花籽。但不宜多食。
栽培歷史及作用
在我國,目前發現的較早的大麻實物遺存,是
東鄉縣林家
遺址出土的大麻籽,屬於馬家窯文化。這說明大麻的栽培至少已有近
5000年的歷史。
大麻雌雄異株,雄株只開花不結籽,被叫做“花麻”,雌株結籽,
其籽就是我們要談到的“麻籽”,老百姓也把它叫做“小麻籽”,是
相對於蓖麻籽而言的,因為老百姓把蓖麻籽叫做“大麻籽”。
麻籽,別名白麻籽、冬麻籽、火麻籽等,味甘、平,無毒,入藥
能刺激腸黏膜, 使其蠕動加快、分泌增多, 有潤燥、滑腸、消渴等功
效;
麻籽還可榨油,其含油量一般為30%~35%。麻油很香很香,比一
般的豆油還香,但不可多食用,在過去貧困的年代,還是有一些人食
用,有人家用來點燈,所說的“麻油燈”就是這東西。麻油雖然香,
但不可大量的食用,如果大量食用麻油會出現頭昏口乾等類似於“中
毒”的現象,故麻油多用於工業用途。不過,如日常少量取食,不但
不會中毒,還有保健作用,因麻油富含亞油酸和亞麻油酸,有排毒養
顏、輸導血管等功效。
大麻還主要作為纖維作物來種植,因為無論雄株還是雌株都可以
扒取纖維,每到秋收過後的初冬,婦女們就開始“扒麻”。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東北的農村田間地頭到處都能看見大
麻的身影。人們把它種在地頭,因為一般牲畜不會吃它,尤其小鴨小
鵝還很怕它,就連給小鴨小鵝挖的野菜也要遠離麻籽地,要是不小心,
挖到了麻籽地的野菜給小鴨小鵝吃了,小鴨小鵝就會中毒,進而“抽
風”而死。所以,那時候人們就在地頭種麻籽。
還有一個主要原因,那時候,麻纖維也是重要的生產資料。主要
是紡麻繩子,用於生產上使用。那時候,老百姓穿鞋都是要自己做,
婦女們用於納鞋底的麻繩,就是用這大麻的纖維紡的麻繩。那時候是
家家不可少的重要物資,每年都有許多人要紡麻繩納鞋底。
麻籽豆腐
麻籽豆腐
的製作不很複雜,將麻籽放入盆內,挑出雜物後洗淨,然後用溫水浸泡一晚上,第二天早晨撈出後控水,然後再加水在石磨上磨成泥糊狀,將磨好的泥糊狀的麻籽加水用細紗布過濾,以去掉麻籽外皮。將過濾後的麻籽汁放入鍋中,用文火慢慢熬制,待麻籽汁呈水豆腐形時就可以出鍋了。這就是麻籽豆腐。
盛出鍋後,就放在一個盆里備用。吃的時候,一般都是燉白菜吃,將切好的白菜爆鍋炒一下,加入豆油,不用放豬肉(有豬肉也不要放豬肉,這是道素菜,放肉會破壞麻籽豆腐的清香),把麻籽豆腐加入適量放在鍋中,再用文火燉開鍋就可以食用了,掀開鍋蓋,撲面的香氣讓人饞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