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吸蜜鸚鵡

須吸蜜鸚鵡所屬脊索動物門,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

基本信息

須吸蜜鸚鵡

須吸蜜鸚鵡【物種名稱】 須吸蜜鸚鵡
【又 名】 鬍鬚吸蜜鸚鵡
【拉丁學名】 Oreopsittacus arfaki
【英文名稱】 Whiskered Lorikeet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吸蜜鸚鵡

【整體概述】

須吸蜜鸚鵡身長:依照不同亞種為15到17公分不等(6到7吋)
亞種:目前共有3種已知亞種,分別為
1. Whiskered Lorikeet(Oreopsittacus a. arfaki)
2. Greater Alpine Lorikeet(Oreopsittacus a. major)
3. Southern Alpine Lorikeet(Oreopsittacus a. grandis)
簡介: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額頭和頭頂為紅色;眼睛和鳥喙之間、臉頰為紫色,並且帶有兩列白色的條紋:腹脅兩側為橘紅色和紅色;尾羽內部兩側黃色,翅膀內側覆羽紅色,有一條黃色的帶狀橫越過次要覆羽內側;鳥喙黑色,虹膜深棕色。母鳥的頭頂為綠色。幼鳥頭頂也為綠色,臉頰部分的紫色面積比較小。
鬍鬚吸蜜主要棲息於山區森林、雲霧瀰漫的林區、森林邊緣和介於2650和3650米之間連線部分開墾過的地區;偶爾也會前往1700米左右低緯度的地區活動。他們平時大多成對或是小群體活動,生性非常活潑,時常精力充沛的在林間四處攀爬活動,在覓食的樹上會聚集比較多的數量,時常和其他種類的吸蜜鸚鵡一起群聚;到了夜晚數隻鳥擠在一團於樹上生青苔處過夜;飛行的速度相當快,會伴隨刺耳的鳴叫,非常顯而易見。

其他情況

須吸蜜鸚鵡【地理分布】 西伊里安(West Irian)的佛吉克普半島(Vogelkop Peninsular)的山區。
【繁殖】鬍鬚吸蜜主要以花粉、花蜜、花朵、軟性水果等為食;偶爾也會前往地面上的水塘食用含有鹽分的泥土。他們在野外確定時間的繁殖季不詳,推估於6月開始;人工豢養的鬍鬚吸蜜因為數量稀少,加上繁殖難度非常高,因此目前並無任何資料可以參考。
【保護級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