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又名:條紋吸蜜鸚鵡
拉丁學名:Charmosyna multistriata英文名稱:Striated Lorikeet
科屬分類: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吸蜜鸚鵡族
身長:18公分(7吋)
亞種:目前並無已知亞種
地理:分布紐幾內亞雪山東部,到飛河上方的南部斜坡。
外型特徵
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頭頂後方和頸部為棕色,並帶有不同程度的小面積橘黃色羽毛;胸部為深綠,頸部和腹部的羽毛帶有放射狀黃綠色的條紋;肛門附近紅色,尾巴紅底,尾巴上方其餘部份為橄欖綠,尖端黃色;尾巴內側橄欖黃;上鳥喙為藍灰底橙色,下鳥喙橙色;虹膜棕色。幼鳥頭部顏色較深,頸部橘黃色的羽毛分布較小,虹膜深色。棲息環境和習性
條紋吸蜜主要棲息于山區森林和介於180米到1770米之間的邊緣地帶,偶爾會前往比較低緯度曰80米的地區活動覓食。在繁殖季節他們大多成對活動,或是組成至多20隻的小群體,時常和同屬中的紅脅吸蜜鸚鵡(Red-flanked Lorikeets)和仙子吸蜜(Fairy Lorikeets)一起集結活動;偏好在花朵盛開的樹頂活動,在飛行的時候條紋吸蜜會儘量成群,只有少數時候飛行群中才會出現仙子吸蜜(Fairy Lorikeets)加入;平時他們相當安靜,帶是在飛行的時候會發出比較尖銳的鳴叫,因此相當顯而易見。食物
條紋吸蜜主要以花粉、花蜜、花朵等為食。繁殖
因為他們的數量稀少,因此野外的繁殖季節不詳;人工豢養的條紋吸蜜相當罕見,資料也很稀少;他們一次會產下2枚卵,母鳥大多會於產下第二枚卵的時候才開始孵蛋;孵化期為25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55-60天。吸蜜鸚鵡亞科
黑色吸蜜鸚鵡 | 黃額褐吸蜜鸚鵡 | 黃紋綠吸蜜鸚鵡 | 暗紅吸蜜鸚鵡 | 紅藍吸蜜鸚鵡 | 紫頸吸蜜鸚鵡 | 紅色吸蜜鸚鵡 | 藍紋吸蜜鸚鵡 | 黑翅吸蜜鸚鵡 | 藍耳吸蜜鸚鵡 | 煙色吸蜜鸚鵡 | 華麗吸蜜鸚鵡 | 虹彩吸蜜鸚鵡 | 褐頭綠吸蜜鸚鵡 | 黃綠吸蜜鸚鵡 | 紅喉綠吸蜜鸚鵡 | 紫紅吸蜜鸚鵡 | 鱗胸吸蜜鸚鵡 | 雜色吸蜜鸚鵡 | 五彩吸蜜鸚鵡 | 戈氏吸蜜鸚鵡 | 喋喋吸蜜鸚鵡 | 紫枕吸蜜鸚鵡 | 黑頂吸蜜鸚鵡 | 紫腹吸蜜鸚鵡 | 白枕吸蜜鸚鵡 | 黃領吸蜜鸚鵡 | 綠領吸蜜鸚鵡 | 藍冠吸蜜鸚鵡 | 孔氏吸蜜鸚鵡 | 施氏吸蜜鸚鵡 | 塔布吸蜜鸚鵡 | 翠藍吸蜜鸚鵡 | 紅耳綠吸蜜鸚鵡 | 紫冠吸蜜鸚鵡 | 棕櫚吸蜜鸚鵡 | 紅頦吸蜜鸚鵡 | 米氏吸蜜鸚鵡 | 藍額吸蜜鸚鵡 | 縱紋吸蜜鸚鵡 | 威氏吸蜜鸚鵡 | 紅斑吸蜜鸚鵡 | 藍臉吸蜜鸚鵡 | 新喀吸蜜鸚鵡 | 紅喉吸蜜鸚鵡 | 貴妃吸蜜鸚鵡 | 仙吸蜜鸚鵡 | 約氏吸蜜鸚鵡 | 巴布亞吸蜜鸚鵡 | 紫頰吸蜜鸚鵡 | 馬氏吸蜜鸚鵡 | 翠綠吸蜜鸚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