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食文化

米食文化

米食文化是人類飲食文化當中的一部分,其含義是人們形成的以大米為主食的文化現象。該文化現象包括適宜種植水稻的地區,人們對水稻的種植而形成的生產文化,主要體現在以食米而形成的種種生活文化現象。米食文化,淵遠流長。東亞,東南亞,南亞是世界上典型的米食文化區。米食文化形成的文化精髓已經深刻影響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也影響到建築等生產活動,例如很多建築結構中的米字形結構,圖紋等。

定義

米食文化米食文化

米食文化是人類飲食文化當中的一部分,其含義是人們形成的以大米為主食的文化現象。該文化現象包括適宜種植水稻的地區,人們對水稻的種植而形成的生產文化,以食米而形成的種種生活文化。米食文化,淵遠流長。歷代傳頌的《三字經》寫道:“稻、梁、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它表明:
一是:將稻米列為六穀之首,說明它在所有糧食品種中的價值和地位非同小可。無米不成炊,高度概括了中國傳統米食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科學定位。
二是:揭示了大米文化的起源和發展由來。這裡所說的“稻”,乃谷之總名,有早、遲、粘、糯之分。中國在上古之世,未曾有谷,后稷教民稼穡,始知耕田。神農黃帝,雖制有五穀,中國尚未有全種。至唐太宗祥符年間,遣使臣往占城國求得谷種歸來,中國方得有此全種,以養萬民。據傳,因其谷從占城國來,故名粘谷。糯谷是粘谷內選其軟者,曰糯,即今酒醴所用谷也。又名秔、名粳、名秈:秈為早稻,粳為晚稻。中國稻穀,從無到有,從出國引進到試種繁殖,從選種育種到更新早、晚、粘、糯多品種的全過程,是一個不斷實踐探索發展提高的過程,也是米食文化日益豐富發展的過程。

中國米食文化概觀

米

早在三千多年前,甲骨文中就有了“”字。米,象形,象米粒瑣碎縱橫之狀。本義為穀物和其他植物去殼後的子實。《說文》曰:“米,粟實也。象禾實之形。”米有時特指稻米。以米為反映對象,漢語形成了大量承載著深厚豐富文化含義的含米熟語和含米詞語。

考證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古代的植物性食料主要是穀物。古代有“五穀”之說,如《周禮夏官職方氏》云:“谷宜五種”。漢代鄭玄註:五種,黍、稷、菽(豆)、麥、稻也。”①明謝肇淛《五雜俎》曰:“五穀者,稻、黍、稷、麥、菽也。”此外亦有九穀六米和六穀、八谷、九穀、百穀之說。均是對主要糧食作物的總稱、概稱。《周禮·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辨其物。”賈公彥疏:“九穀之中,黍、稷、稻、粱、苽、大豆,六者皆有米,麻與小豆、小麥,三者無米,故云‘九穀六米’。”孫詒讓正義:“已舂者為米,未舂者為粟。”
升、斗、石,為舊時量具。升,一斗的十分之一,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反映這種計量工具的含米熟語有:賣米不帶升——居心不良(量);一碗米鬧饑荒,一斗米也鬧饑荒,喻情況相似,卻假裝貧寒;日無半升米,夜無半床被,形容生活貧困;一斗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謂滴水有恩滿則仇;命里該有七升米,臨死吃不滿一斗糧,舊謂命中注定窮困一生。又作“命中只有八合米,行走天下不滿升”,“命里只有八合米,跑遍天下不滿升”。

加工

古時對米的一種加工方式是舂米,舂米的器具叫臼。在遠古及上古時代,臼曾是最為重要的穀物加工工具,杵臼舂搗也是最為普遍採用的一種脫殼加工方法。現代考古發現證實,在新石器時代,杵臼的使用已相當普及並且逐步改進。最初人們“斷木為杵,掘地為臼”,使用木杵、土窩(臼)進行穀物加工,後來又發展到石杵和石臼的製作、使用。歇後語“米臼搗石灰——白杵”“米臼搗沙——實言(石研)”“米臼里的泥鰍——無路鑽”借舂米米臼來說理,同時也對這種舂米器具的形象記述。
篩子是對糧食、穀物中雜物進行挑選的重要工具之一,用它可以除去糧食、穀物中的雜質。米篩擋陽光——遮不住,米篩里睡覺——渾身是眼,米篩眼裡的米——不上不下,米篩罩麻雀——飛不掉了,米篩篩芝麻——空勞神,米篩裝水——漏洞多,米篩子篩胡豆——一個都漏不掉,米籮篩糠——直抖,人怕求,米怕篩,淘米篩子做鍋蓋——氣兒不少,眼兒多等熟語反映了這一農事習俗。
是一種口小腹大的陶製容器,供盛水盛米或裝酒等用。倉,糧倉,即谷藏也。《說文》中的“倉廩實而知禮節”就是此義。“鐮刀吊起,瓮中無米,米倉里的老鼠——不愁沒吃,倉里無米稗子貴”,反映了這一農事背景。
穀類加工往往通過適當的碾磨,除去雜質和糠皮。糠,從米,康聲。本義就是從稻、麥等穀皮上脫下的皮、殼。由於糠是穀物的皮、殼,故一般不食。只有在生活極其貧困的情況下才不得不食用。因此,反映這種歷史文化背景的熟語也就自然產生了。“糠菜半年糧”,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糧食。形容舊社會勞動人民的生活極其貧困。“糠豆不贍”,就是吃糠皮雜糧也供養不起。形容生活十分貧困。貧賤糟糠,指貧賤時一起過患難生活的妻子。“塵垢粃糠”,灰塵和污垢,谷粃和米糠,比喻瑣碎而沒有用的東西。“十米九糠”,飯食中多糠,形容窮苦。“借米還糠——氣鼓鼓”,說明了糠的形狀。吹糠見米 比喻收效快。“舔糠及米”,是指舔完糠皮就舔米,用以比喻得寸進尺,侵奪愈演愈烈,也比喻由表及里,逐步進逼。
穀類加工是通過適當的碾磨,除去雜質和糠皮,但穀類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多存在於胚芽和麩皮中,所以加工越精細的米麵所含的維生素就越少,營養價值不及糙米粗面。常吃精白米麵不利於健康。所以,"吃米帶點糠,有利於健康"、“吃米帶點糠,老小都安康”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反映了漢民族的科學飲食理念。
灌米湯”“一鍋粥”“吃乾飯”“吃生米”等熟語既有其隱喻義,同時又說明了漢民族的飲食方式,反映了漢民族的食俗。

製作

常見米食加工方法就是熬米煮粥和燜乾飯。米湯,又叫米油,是煮飯時凝聚在鍋面上的一層粥油。醫學上認為,米湯性味甘平,能滋陰長力,有很好的補養作用。清代名醫王士雄在其著作《隨息居飲食譜》中說:“貧人患虛症,以濃米湯代參湯,每收奇蹟。”《本草綱目拾遺》中做過解釋:“米油,力能實毛竅,最肥人。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陰之功,勝於熟地也。”俗謂用甜言蜜語討好奉承迷惑別人以達到某種目的為“灌米湯”。粥,稀飯,糧食煮成的半流質食品。早在六七千年前,祖先就開始以粥充飢,《周書》上記載:“黃帝始烹谷為粥。”原來從古人開化之初,粥就已經有了自己最原初的文化形態。清代袁枚《隨園食單》中語“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以粥為題材的歇後語有,米飯煮成粥——糊塗,小米粥里煮藕——迷了心竅。慣用語“一鍋粥”形容極其混亂為,猶一團糟。乾飯即謂做熟後不帶湯的米飯。慣用語“吃乾飯”意思是說只吃飯不幹事或只會吃飯不會幹事,有時也說“吃幾碗乾飯”。“吃生米”比喻辦事厲害,不講情理,象禽獸一般。從反面反映出人類的基本飲食習俗,即人是吃熟飯的,只有禽獸才吃生米。

熟語

是總結觀察和實踐的結果。能夠準確深刻得揭示事物的本質規律,生產和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科學道理。
表示缺乏條件事難成
根據史書記載,神農教民播五穀,黃帝時期開始“蒸谷為飯,烹谷為粥”。《齊民要術·耕田第一》引《周書》就這樣講:“神農之時,天雨粟、神農耕而種之……然後五穀興。”漢代末年,洛陽有童謠唱道:“雖有千黃金,無如我斗粟。斗粟自可飽,千金何所直”由於米食在飲食中這種基礎地位的影響,漢民族都把米作為生存和溫飽的一個基礎來看待,把有米無米當成了事情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是一條常用俗語。字面義是指心靈手巧的媳婦沒米也做不出飯來,用以比喻不具備必要的條件,即使有才能,事情也難辦成。或喻能力再強,不具備必要條件也不好辦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源出宋陳師道《》:“卒行好步不兩得,巧手莫為無麵餅。”又作“巧媳婦無米煮不得飯”,“巧婦不能作無米之炊”。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三記載:“晏景初尚書,請僧住院,僧辭以窮陋不可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婦安能作無麵湯餅乎?’”宋莊季裕《雞肋編》卷記載:“諺有‘巧媳婦做不得沒面崱飥’與‘遠井不救近渴’之語。陳無己用以為詩云:‘巧手莫為無麵餅,誰能救渴需遠井。’遂不知為俗語。”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時作“巧媳婦煮不得無米粥”,有時作“巧媳婦煮不得沒米粥”有時作“巧媳婦做不出沒米的粥來”或“巧媳婦煮不出沒米粥,巧嘴八哥說不過潼關去”,也作“巧媳婦難做無米飯,巧姑娘難繡無線花”、“猛將軍無刀殺不得人,巧媳婦無米煮不得飯”,形式歷宋、元、明、清而未定。今基本定型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也有時簡說成“無米之炊”。
“無米不成炊”這句話既高度概括了中國傳統米食文化的豐富內涵,對米的地位作用給予了科學的定位,又形象地說明了一個道理,離開某種基本條件,事情很難辦成。
等米下鍋”意謂等著米來下鍋燒飯。比喻生活困難,缺錢少物,“形容境況的窘迫或比喻某種急需。《金瓶梅詞話》有“常言俗語說得好:借米下得鍋,討米下不得鍋。”的說法。
“當家才知柴米貴”,比喻凡事只有親自經歷體驗,才知道它的艱難。清李光庭《鄉言解頤》解釋此句為,“物力不可不惜也”。有時也說成“當家才知柴米貴,養兒方知父母心”“當家才知柴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當家才知柴米貴,養孩才知娘辛苦”“當家才知柴米貴,處世方知世事情”“當家才知鹽米貴,出門才曉路難行”“當家才知柴米價,出門方曉行路難”,都是一樣的意思。
還有象“吃飯吃米,說話說理”“吃的鹽和米,講的情和理”“谷多舂出米,人多講出理”“話事要話理,吃飯要吃米”“省米有飯吃,省布有衣穿”“燒酒米做,人心肉做”“煮飯要放米,講話要有理”“稻多打出米,人多講出理”。“手中沒把米,叫雞雞不應”,這些諺語用“米”作條件來陳情明理,同樣含蓄蘊藉,形象生動,極具說理性。
表示已然。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漢語有“木已成舟”的成語,而俗語“生米做成了熟飯”恐怕是更為形象生動和口語化的表達法了。
“生米做成了熟飯”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或難以逆轉,後悔不及。源出明沈受先《三元記·遣妾》:“如今生米做成熟飯了,又何必如此推阻。”生米做成熟飯亦作“把生米做成熟飯”。劉紹棠《水邊人的哀樂故事》:“‘滿枝……是我乾娘……叫我把生米做成了熟飯,斷了你的後路。’龍蛋子良心發現,不打自招。”
“生米做成熟飯”又作“生米煮成熟飯”、“生米已成熟飯”和“生米已經做成熟飯”。
表示多少得失的辨證觀
許多含米諺語是用米的微小,來比喻多與少的辨證關係。如“圖他一粒米,失卻半年糧”。圖他一粒米,失卻半年糧,比喻因小失大。源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無》第十五卷:“圖他一粒米,失卻半年糧。如此行腳,有甚么利益”又作“貪他一粒粟,失卻半年糧。”此外,“一天撿把米,一年一石几;一隻蜂釀不成蜜,一顆米熬不成粥;一米不成飯,孤樹不成林;一塊柴燒不好飯,一顆糧堆不成山;一縷棉紗難織布,一粒大米難熬粥;一粒米度過川,三粒米爬過山;升米養恩人,斗米養仇人;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一粒米養個恩人,一旦米養個仇人”“粒米成籮,滴水成河”等熟語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普泛喻理
米是中國人的主食,孕育了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以米喻理的熟語除上述幾個方面外,還具有普泛性的特點。如許多歇後語也往往以米為題材來寓意,如:米才下鍋就抽柴——存心搞夾生;按雞頭啄米——白費心機;扳倒大瓮掏小米——到底了;炒了的是米——紅人(仁);吃稀飯泡米湯——多餘;吃飯泡米湯——喝粥的命;吃多了碎米——羅唆;大公雞吃米——不計其數;高粱米塌飯鍋——悶(燜)起來了;鍋蓋上的米粒——熬出來的;敲著空米缸唱戲——窮開心;舀米湯洗澡——盡辦湖塗事。
相當數量歷史悠久的含米成語也都有形象生動的比喻概括意義。如“水米無交”,舊時指官吏為官清廉,無所取於民。有時也指互不相涉,或比喻彼此經濟上沒有往來。源自唐魏徵《隋書·趙軌傳》“征軌入朝。父老相關者,各揮淚曰:別駕在官,水火不與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壺酒相送。請酌一杯水餞奉。’軌受而飲之。”“水火不與百姓交”後演化為“水米無交”。“水米不沾”,表示時間很久未進飲食。“偷雞不著蝕把米”意思是雞沒有偷到,反而損失了一把米,比喻本想占便宜反而吃了虧。“唱沙作米”,比喻以假亂真或以劣為優。“山川米聚”,謂從高處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玉粒桂薪”,米如玉,薪如桂,極言生活費用之高。“數米而炊稱薪而爨”,是指只能幹小事,幹不了大事,有時用以比喻人極吝嗇。“薪桂米珠”,形容物價昂貴。

典故

不食周粟 不食周粟本指伯夷、叔齊於商亡後不吃周粟而死的故事。伯夷為商末孤竹君之長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及父卒,叔齊讓位於伯夷。伯夷以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齊亦不肯立,亦逃之。後來二人聽說西伯昌善養老人,盡往歸焉。及至,正值西伯卒,武王興兵伐紂,二人叩馬而諫,說:“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武王手下欲動武,被姜太公制止,說:“此義人也”,扶而去之。後來武王克商後,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逃隱於首陽山,採集野菜而食之,及餓將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史記·伯夷列傳》載,“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後用“不食周粟”比喻忠誠堅定,清白守節。
不為五斗米折腰 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後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於人。“不為五斗米折腰”本來是指不為得到微薄的俸祿而拜倒在權貴腳下,屈身事人,後用以比喻剛正不阿,不為得到好處而出賣原則,即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源出唐令狐德棻《晉書·陶潛傳》:“(陶潛)為彭澤令,郡遣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潛嘆曰:‘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解印去縣,乃賦《歸去來兮辭》。”“不能為五斗米折腰”後演化為“不為五斗米折腰”。“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丁儀《詩學淵源》,沈其光《瓶粟齋詩話》,李昉等編《冊府元龜》,清代方浚師筆記《蕉軒隨錄》,明代蔣一葵筆記《堯山堂外紀》均有記載。

諧音文化

以米為題材的歇後語也與諧音文化相關聯,體現了諧音文化習俗。例如:
米剛下鍋就著急——惡(餓)鬼
米做不熟不揭鍋——悶(燜)著
米店賣鹽——多管閒(鹹)事
賣米不帶升——居心不良(量)
小米里摻花椒——麻煩(飯)了
大婆量米二婆稱——淒涼(妻量)又淒涼(妻量)
窮人買米——只要一聲(升)
缸里打米——進不得身(升)
米臼搗沙——實言(石研)
以上幾例歇後語,巧妙運用了諧音手段來把客觀世界的個別事物暫時地、有條件地聯繫起來,惡諧餓,悶諧燜,閒諧鹹,良諧量,煩諧飯,淒涼諧妻量,聲諧升,身諧升,實言諧石研,有意地對詞語的語音語義內容之間音義結合關係加以突破、變通、偏離,可謂妙趣橫生。這其中,既深深地烙上了悠久而又多姿多彩的諧音文化歷史印記, 又方便簡明地表達著漢人寄予在語言中的語音崇尚心理和漢族人的審美觀念和文化情調。
漢字也是漢文化的載體。利用“米”字的字形特點來表義,是含米詞語在用字上的一個特點。如“雙弓米”即粥的別名。從析字的角度來看,“”字為兩“弓”字中來一“米”字,故名。而“米字格”,也是因米而造之詞。在書法漢字造型結構教學方面我們通常使用的輔助手段是格式,在書法教學的發展歷程中曾出現過諸如“九宮格”、“米字格”、“田字格”等傳統格式。一般而言,米字格容易領悟字各部之位置大小、粗細輕重,易於掌握漢字的結構、間架,不至於盲目書寫。同時“米字格”體現出了漢字的字形美。

米食儲藏文化

米食文化米食文化

“備戰備荒廣積糧,寶中之寶應珍藏”,“爭分奪秒戰高溫,驗質入庫細檢斤”,“倉前幾處長蛇陣,朝夕匆忙過磅人”,“糧工創建四無倉,日夜勤勞戰庫房”。

稻米具有季節性生產、集中收購、常年消費的特點,生產和消費,不論在時間上還是在空間上都存在一段很長的間隔,在產地和銷地必然形成商品的儲存,同時形成儲藏文化。
中國稻米儲藏文化歷史悠久,考古已發現了漢代地上糧倉。《史記.太史公自序》就有“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無道之大經也”的論述。它表明儲藏文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稻穀和大米儲藏是指稻米商品離開生產領域,進入流通領域但還沒有進入消費領域的期間內,由於客觀的需要而形成的儲存。這種儲藏既是保質保鮮、防霉防變的需要,也是保證常年供應所必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現代儲藏文化,一方面與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文化相結合,貫徹“以防為主,防治並舉”的方針,開展“四無糧倉”(無蟲、無霉、無鼠雀、無事故)活動,實行常規貯藏並重,因地因時制宜,搞好合理堆放、自然通風、適時密閉、低溫貯藏以及缺氧貯藏、化學貯藏、地下貯藏等方法。通過以上措施,無論是原糧或成品糧,一般都能有效消滅蟲鼠為害,延緩儲糧的陳化速度,有利於保持稻米的食用品質。另一方面,稻米貯藏文化也是一種企業文化。這裡有管理制度文化,有倉房倉型建築文化,有科學保糧文化,有用經濟手段實現各項指標的管理措施文化等等。總之,重視貯藏科技和貯藏文化相結合的研究與倡導,努力提高倉儲企業職工的思想、文化和專業技術水平,是確保稻米安全的重要途徑。

台灣米食文化

米食文化米食文化

中華文化是由米食文化孕育而成,台灣人民也以米食為主,台灣位於亞洲主要產稻區,稻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主要食物來源。 從遙遠的過去開始,台灣就是一個以米為主食的地區,除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白米飯,在許多節日慶典上也會以米為材料,做成各式各樣不一樣形式的米食;再加上台灣擁有許多不同的族群,而族群間彼此在生活習慣上及文化上各有差異,因此,所呈現出來的米食文化更是多樣且豐富的。 米食不僅是炎皇世胄維生的基礎物質,其影響更深入生活層面,傳統習俗里,人無論出生、成年、結婚、過壽,甚至死亡,米食都在各項禮儀中占有重要地位。

台灣以米食為主軸,大致分成三個民族,閩南、客家、原住民,介紹族群間經歷多年來互相影響,仍保有各自特色的米食傳統。

真性情的閩南人

傳統生命禮俗與米食如:滿月 a、 三朝洗兒油飯香 b、 彌月送來外媽圓 滿周歲 a、度晬紅龜和米香 C、 結婚 a、吃新娘圓,萬事圓。

傳統閩南米食的製做 代表米食

春節 春飯、發糕、年糕、菜頭粿 象徵:發財、步步高升、好彩頭

清明草粿紅龜粿 用以祭祖、可保佑子孫做生意賺大錢

端午 肉粽、素粽 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祭拜祖先

中元 芋粿巧、鹼粽 祭拜諸鬼神及普渡眾生的必備祭品

中秋 麻糬 喜歡包餡 祈求人生的圓滿光輝

冬至 湯圓(又稱:冬節圓) 象徵:添歲、團圓 臘月 臘八粥、八寶飯 甜灶王爺嘴巴 求來年四季平安、好豐收

粿類製作 粿類米食的最基本是將糯米變成Q滑的「粿」。首先,將糯米洗淨泡水,再用研磨機將糯米磨成粿漿,然後,壓乾,加上少許的油,用力搓揉(技巧是除了拇指外的四隻指頭將盆中距離自己較遠的粿撥向自己,拇指及掌心順適壓下,尤其拇指更是要用力壓),等搓揉成不會再分裂且Q 而滑的時候,即為「粿」。每一樣粿都是以「粿」為基本,再加上不同的內餡或天然色料製造而成。

菜頭粿 用再來米研磨成粿漿,白蘿蔔切絲加水煮爛,放入粿漿里一起加熱攪拌成糊狀,放進蒸籠即可蒸。

湯圓 加入色料並搓揉均勻後即可搓成湯圓

年糕 粿加糖搓揉均勻即可蒸

艾草粿 艾草洗淨、煮熟、擰乾後,加入粿內搓揉均勻即成外皮,內餡則依各人喜好而異,內餡放入外皮即可蒸。

紅龜粿 粿加入色料後搓揉均勻為外皮,內餡多樣,有鹹有甜,大部分為甜的內餡:綠豆,花生,內餡放入外皮後印上吉祥的圖樣即可蒸。

芋粿巧 芋頭切丁+油蔥酥(其他香料也行)+粿搓軟後,取適當大小壓扁成塊即可蒸

爆米香 將米放入緊密機器(爆米香專用),鏇轉加熱,讓米粒膨脹 倒出已膨脹的米粒,加入熱糖漿,壓扁,冷卻後才可切塊

備註 粿類米食用大灶及瓦斯爐蒸出來的口感不同。一般而言,因為大灶火比較烈,可受熱面積也比較大。所以用灶來蒸煮受熱較均勻,口感會比用瓦斯爐好

粽子

肉粽 糯米加調味料先稍微炒一下,但不可以熟,再準備幾樣內餡:菜脯、筍丁、蛋黃、香菇等,可依個人喜好而定,一切就緒後,將粽葉折成粽形,先以糯米鋪底加入內餡後,再覆上一層糯米,最後,用粽葉包裹住,並以線綁緊固定,即可蒸。

菜粽 大致與肉粽相同,唯一不同處是內餡為

鹼粽 糯米加鹼粽油攪拌,用粽葉包成粽形,放入水中蒸煮。

其他發糕 發粉加水、糖攪勻,即可蒸。

臘八粥 主要用、糯米、玉米,混合各種豆類(芸豆、黃豆綠豆、紅豆、扁豆…),以及各式乾果( 大棗、栗子、杏仁、花生核桃、百合 、桂圓、葡萄乾…),加糖熬煮。

八寶飯 米洗淨,加清水、冰糖同入電鍋蒸熟,趁熱拌油。蓮子、白果、紅豆、紅棗洗淨,浸水 2 小時。取1 鋁盆(或大湯碗)內抹油,把蓮子、白果、青紅絲等排放出花樣,鋪上1/2 的糯米飯,中置豆沙餡,再蓋滿剩下的糯米飯,淋油 ,移入蒸鍋蒸 40 分鐘,取出倒扣在盤中。桂花醬、水 、太白粉煮成稀糊汁,淋在八寶飯上即可供食。

勤儉持家的客家人

客家人素來以米食為主,凡是遇上年節慶典,家家戶戶會做些甜點以招待親戚朋友或祭拜神明祖先,保佑闔府平安。而客家人對得來不易的食物,也格外珍惜,因此客家食材美味,易保存、且易與其他食材搭配的特色,反映出客家人節儉的本質。 客家米食文化的建立是在敬天地、祭鬼神和拜祖先這樣崇敬慎重和感恩的態度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把平常捨不得享用的美食,獻給天地、祖先,希望獲得庇佑,每當歲末、節慶,家家戶戶興高采烈的舂米、磨米再配上各種的佐料,製成形形色色精緻可口的糕餅點心,除了奉獻心意之外,也讓全家人享受一下那份滿足的滋味和喜悅。這些米食的製作和耕種作物的經驗,代代相傳,綿延不斷,匯成了動人而豐富的客家農村文化。 由於客家人早期生活較窮困,而米食的原料是大多是糯米,糯米吃後很容易就有飽足感,所以在上菜前吃了米食類食物後,對桌上的菜也就不會吃的那麼多,而且客家人因為好客,所以家中常會準備米食來招待客人,而因為勤儉,所以習慣拿手邊己有的材料來製作米食,而現今所看到的各種米食,幾乎都是因此進而自創發展出來的。由於早期客家人墾拓的地方多是貧脊荒涼的地區,而工作時流汗多,為了補充鹽分,所以也造成了客家菜鹹、香、肥的特色,而這特色也正反映出客家人勤奮、刻苦耐勞的傳統精神。

客家人的「」,等同於閩南人的「粿」,將米碾或磨成漿,以蒸、攪、烤、煮、炸的方式,再以鹹甜口味,或入餡或捏製成不同成品。尤其是粄在流經各地、吸取了各地風土人情後,不但變化出更多樣的口味,也紀錄了客家族群離鄉遷徙的足跡。「粄」與日常生活、年節喜慶、敬神祭典有著密切關係,往昔在過年前,家家戶戶炊煙不斷,蒸了一籠又一籠,年節的氣氛即於裊裊的香菸中,傳承了一代又一代。

米苔目 客家米食中,米苔目為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它是客家人蒔田割禾常用的小點心,也是每年四月八日浴佛節供品之一。米苔目是一種充滿彈性、QQ 的口感是最大的特色,不僅可以做正餐、也能當點心食用。煮鹹熱食、煮甜則涼食,非常香Q 可口,也展現客家人變化米食的智慧。米苔目是一般最容易買到的客家米食代表。 發粄 發粄是「發財」的象徵,也是在春節清明節掃墓、喪事必備食品,有快速發及慢發兩種,蒸熟後可食用,可發揮創意,在米漿內加入不同香味料,可製作各種不同口味發粄。例如黑糖發粿等。

粄粽 五月節(端午)常做的米食,也是傳統客家粽子,有甜皮及鹹皮可自由選擇。以前客家人講「將糯米磨成粄脆來包粽子,看不到顆粒,更為耐飢」,流傳到現在,這也就是客家人喜歡包粄粽的原因。

菜包 客家菜包,俗稱為「豬籠粄」,因外型猶如裝豬的竹籠。客家菜包以米作外皮,內包蘿蔔絲、蝦米等,味道特別香。菜包是傳統客家人最拿手的節慶米食之一,作法簡便,風味十足,可包入不同的餡料,包好放在柚子葉上面蒸熟即是美味又有柚子葉香的菜包。

甜粄 客家人所稱的甜粄,就是象徵年年高升的年糕。過去蒸甜粄用圓型的籠床,也是取其團圓、圓滿之意。由於這年的年糕,蒸出來的看相漂不漂亮,被認為和來年的家運大有關係,所以打甜粄可是一件輕忽不得的大事,而負責蒸甜粄的,通常是當家的婆婆。相類的甜粄,含有吉祥喜氣意義的粄還有:紅豆粄、鹹甜粄、發粄等。鹹甜粄配料中除了香菇、油蔥、肉丁、蝦米以外,許多家庭蒸製的鹹甜粄還加入了豬油渣,這種炸豬油剩存的食品,原是窮困年代客家人節儉的產物,卻因料理得宜,漸成為客家式的一道美食。有些人蒸製鹹甜粄時放入這項配料,主要是為了增加香味。

紅粄 紅粄(紅龜粿)形如龜狀,是長壽、吉祥的象徵。新丁粄、錢粄、壽桃紅粄「祝壽」與「對歲」(嬰兒出生滿一歲)的場合。每逢祭典、結婚、生子(添丁)、十月半圓福(謝平安),紅粄是這些節慶常用的米食。(注七)

菜頭粄 菜頭粄,也是客家人常吃的食物。和廣東式蘿蔔糕不同的地方是,材料只有在來米及白蘿蔔,沒有添加其他的東西在裡面。在吃時多半沾醬油加蔥或桔醬。

糍粑 糍粑是客家人每逢節慶必備的美食,若是家裡有婚喪喜慶、做大生日及祈福還神時都會打糍粑,打糍粑讓親朋好友齊聚一堂,製造生活的樂趣。糍粑是用糯米磨漿成粄脆蒸熟,以前的方法是用竹棍攪拌至黏稠凝結或以杵臼大力槌擊增加黏度,稱為「打糍粑」。熱騰騰的糍粑以筷子夾剪成小塊,沾上由糖、芝麻、花生粉混合成的沾料來食用最為常見。

熱情洋溢的原住民

布農族的傳統主食為小米、玉米、蕃薯、芋頭等,深山的部落則以蕃薯與芋頭為主食。小米通常煮成飯,玉米則磨成粉狀,製成餅或粽食用。布農族平常只吃澱粉類食物或豆類、野菜,只有慶典時才會食用肉類。小米是布農族人賴以維生的主食,歲時祭儀亦以栽培小米的活動為中心。一年以開墾早田、播種小米為開始,以收割小米後的一連串慶祝儀式為結束。布農族人種植稗,多磨成粉,粉成紫色與小米混合後煮吃,這是布農族人喜歡的一種米食吃法。稗也可磨成粉做糕吃。甘薯玉米和芋頭也是布農族人重要的食物之一,布農族人煮南瓜也當主食吃,他們還把南瓜的種子收集起來曬乾後,烤來剝皮殼吃裡面的仁。南瓜可以儲存數年不壞,且越陳吃起來越香。樹豆是布農族人最重要的副食,布農族人一年到頭都煮樹豆當湯佐食。這種山產「樹豆」,是一年生草木植物,春生夏長開黃花,結莢,一排豆子,黃色,如苗豆大粒子,煮豬肉排骨皆可。稻米系漢人傳入。陸稻五月種,十月收割,大部供食用。日治時期,由於日本統治當局的撫番政策,將布農族自高山遷移到山谷或平原,以便於管理與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政府因缺軍糧而強迫當地人種植水稻,布農族人的農耕方式,由山田燒墾變為水田稻作,而且水田稻作變成主要的生產方式。因為水稻種植的步驟與時間和原來配合小米種植的歲時祭儀不合,因此,原有的歲時祭儀便已隨小米種植的停止而停止。

烏來鄉是泰雅族山胞的主要分布地,境內多山,耕地狹小,僅占全鄉總面積之 1%,儘管如此,仍發展出獨特的飲食文化,以下列出泰雅族的特產:

小米麻糬 泰雅族之小米麻糬以純手工製作,過程講究衛生和口感,風味亦多樣化。麻糬以當天製作,當天吃完為原則,保持新鮮。

小米酒 小米酒是原住民相當重要的飲料,小至婚喪喜慶、大至祭典活動,都少不了它。米是原住民的重要產物,諸如小米酒、小米粥、小米飯,尤其以小米酒最為各族重視。

日本米食文化-壽司

日本壽司日本壽司

日本一般所說的壽司米,是指日本種的精米,而精米即稻米收成以後,經日曬、打榖後,再用精米機去榖糠、胚芽和雜質而成,米粒較白且短小,但米粒中含水量多,黏性大,十分適合用來製作壽司,其中以「越光米」和「細錦米」最受顧客歡迎。新買回家的米最好存放在密閉式容器內,放在陰涼處保存,並儘可能在兩個星期內吃完,以避免生蟲及風味變差。一般製作壽司是選用一半新米及一半舊米混合而成,因為舊米硬度較高,煮出來的飯粒較有咬勁,新米則口感較香甜,二者配合,相輔相成,使壽司飯更好吃。 摻舊米煮飯時,鍋中水量要較平時煮飯時稍多一點,以免飯粒過於乾硬。一開始先以中火開始煮飯,到了即將沸騰時改用強火煮滾,並持續維持沸騰狀態一段時間,讓水在米粒間流動,然後再以小火續煮,讓米粒膨脹,最後是燜熟,讓米粒口感可以發揮出來。當然,煮好的飯記得保溫,以利拌醋。 拌醋要趁熱才可能入味,使飯粒飽滿避免沾黏,在攪拌時注意飯杓不可筆直地插入飯糰中,避免米飯鬆散,飯粒破碎,宜采平行切入,將飯糰上下平行翻攪,使醋味充分浸入,一旁用扇子輕輕搧風,可增加飯粒的光澤及散發香味。等飯粒變乾再翻一次,使底部醋味翻上來,平均分布在上下層,充分被米粒吸收。搧好後蓋上一層紗布,使其保持溫濕度,待稍為冷卻即可用來製作壽司了。未用完的壽司飯千萬不可放入冰櫃冷千萬不可放入冰櫃冷藏,以免飯粒變硬,無法再用來製作壽司或飯糰;最好的保存方式是用濕布覆蓋在飯上,夏天約可保存三天,冬天則可放四至五日。

海洋性季風氣候顯著的日本,溫和多雨,大部份國土處於北溫帶, 除南部島嶼,富南國氣氛外,其他地方均是四季分明。由於雨量多,所以日本很適合稻米生長。

刺身,稱為『握鮨』即是現今最受歡迎的壽司,其實;除『握鮨』之外,尚有『卷鮨』及『箱壽司』,『卷鮨』是把飯、青瓜、吞拿魚、蛋及醃蘿蔔等材料用紫菜包著。『箱壽司』則先將飯放入木盒中,鋪上各式配料加蓋力壓,然後把木盒壽司抽出切開一塊塊,由於狀若箱子,因而得名。另外,在一般壽司店可以品嘗的『手卷』,其實是『卷鮨』的一種,話說在公元800 年間,由於那些賭徒終日留連賭場Tekkaba,為解決肚餓問題,而又怕飯粒黏著撲克及手指,故用紫菜將之捲起來,方便食用,漸漸便成為今日的手卷了。

壽司成為日本米食文化的代表。

握壽司:江戶前壽司的代表,也是日本料理節目中常見的壽司(樣子為一小團壽司飯上覆蓋生魚片等食材,由師傅以手捏製成)。將醋飯捏成團狀,放上生鮮海產、蔬菜、蛋或漬物等,大小以能一口品嘗為原則。 生鮮素材和醋飯間多半會先抹上芥末。這幾年盛行炙壽司,將上方的生魚用高溫火焰槍烤熟,讓魚肉油脂流入醋飯。享用握壽司可用手或筷子 ,蘸醬油時,應將魚片朝下蘸醬,否則醋飯吸附過多醬油,會破壞風味。

卷壽司:用海苔將醋飯和各式食材捲起。分為整張海苔捲起的太卷壽司和用半張海苔捲起的細卷壽司

散壽司:醋飯上鋪著多種生魚和蔬菜,若將素材和醋飯拌勻的做法 則稱為五目壽司」,原則上應是冷醋飯搭配生鮮食材。日本的「丼」或蓋飯底層是一般熱米飯。品嘗散壽司,可以用筷子將鮮魚夾著醋飯蘸醬油,亦可將芥末和醬油攪拌均勻後 ,淋入飯里,再夾起品嘗。

押壽司:最傳統的關西壽司,亦稱為「箱壽司」。用一個長方形中間挖空的木製容器,中間放入醋飯與食材(可夾在中間或在最上方)後,用與挖空面積同大的木片壓實,使醋飯和料結合不致散開,再切成一片一片一般壽司厚度的方形壽司。魚類和昆布都先醃漬過,所以品嘗時不需再蘸調味料。米粒也因經過擠壓,所以口感較紮實。押壽司在日本的百貨公司常被當作土產販售。

稻荷壽司:台灣一般俗稱豆皮壽司,在關東關西兩地也稍有差異。一般來說關東的豆皮是袋形(做出來是長方形,較大);關西的是三角形。

馬英九推廣

年來由於飲食習慣的改變,台灣吃米食的比例年年下降,造成台灣休耕面積持續上升,衝擊經濟也衝擊農地生態平衡。馬英九26日呼籲推廣米食文化,提高民眾吃米比率。他說,台灣米真的非常好吃,多吃米也是愛台灣的一種方式。
國民黨中常會26日邀請台“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就如何“提振台灣米食”進行專題報告。馬英九表示,近30年來,台灣民眾的飲食習慣出現很大的變化,吃米的量幾乎減少一半,也造成台灣休耕面積持續增加。
他表示,多加努力就可以做點改變,例如各縣市增加推廣特色“米食文化”,如新竹米粉、嘉義雞肉飯、美濃粄條等,推廣食材在地化的新觀念,也可以減少食物在運送過程中碳的排放量,一舉數得可以增加台灣米食的消耗。
馬英九表示,他自己現在一日三餐幾乎都會吃到米食,早餐有稀飯,中餐跟晚餐也都會吃。有很多人認為吃飯容易變胖,馬英九更舉自己為例,每天都吃飯也沒變很胖,他認為吃飯跟胖瘦應該沒多大關係。
馬英九還喊出,“愛台灣就要愛吃米”,呼籲民眾過年過節要送禮,可送各縣市有特色的稻米產品,幫忙促銷台灣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