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皮影戲又稱羊皮戲,俗稱人頭戲,影子戲,“燈影戲”、“土影戲”,有的地區叫“皮猴戲”、“紙影戲”等,是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也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動影畫藝術,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
皮影戲種類繁多,區別主要在聲腔和劇目方面,影人製作和表演技術則大同小異。道具主要為影窗,俗稱“亮子”,一般高3尺,寬5尺,最高不過4尺,寬不過6尺,以白紙作幕,以便單人操作。其次為油燈一盞,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動作。
在中國,不少的地方戲曲劇種都是從皮影戲中派生出來的,受到外在環境以及獸皮材料質地上的差異等種種因素影響,皮影戲偶造型風格各地不同。
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藝術手段,對近代電影的發明和現代電影美術片的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導作用。中國皮影被世界各國的博物館爭相收藏,同時也是中國政府與其他國家領導人相互往來時的饋贈佳品,皮影藝術在中國乃至世界上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由於現代影視藝術的衝擊,觀眾和演出市場日益減少,皮影戲面臨消亡的危險,亟待搶救與保護。
歷史發展
起源
皮影是中國出現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歷史悠久,關於它最早起源於何時民間有不少說法。山西晉中一帶的皮影藝人,供奉黃龍真人為祖師爺。據傳早在殷商時代,黃龍真人與他的外甥剪獸皮成人形在窗前自娛,後人據此剪成紙窗影人,隨之才有後來的紙窗影戲。而在陝西的皮影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皮影戲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並認為皮影發源於陝西。但這些民間傳說並沒有充分的證據。
唐,五代時已有類似影戲的雛形出現,為僧人俗講之“變文”。“變文”是俗講之底本,是僧人用說唱的形式演繹佛經故事。講時有圖像,猶如一幅幅連環畫,這種佛經畫被稱為“經變相”。講解這些圖畫的文字,有韻文有散文,有吟有誦,可歌可唱。這是唐代向一般民眾普及佛教的文藝形式,此與皮影戲藝人傳說關於影戲始於宗教相近似。道教也有類似宣傳教義的說唱形式,名曰“道情”,它源於唐代的“道曲”。然而,“變文”、“俗講”、“道情”雖有圖畫,尚非真正的影戲,其後“生心作意改圖像為紙人,又後改為皮人”,便有了皮影戲的雛形。
發展
有文字記載的影戲最早出現在宋代。宋代的影戲已具備了各方面的條件,藝術上日益成熟,北宋時都城汴梁已有影戲的演出。
那時的影戲有手影戲、皮影戲(包括紙影戲)、大影戲,其演出的盛況在宋人的筆記中多有記載。宋神宗元豐年間高承在《事物紀原》中明確地指出了宋仁宗時已有影戲。另有宋人張耒的《明道雜誌》中也可以找到宋仁宗時已有影戲的證據。從文獻記載可知,當時的影戲內容多以演史為主。
宋代不但有了關於影戲的記載,更重要的有關於皮影藝人名字的記載和專門雕刻影人的行業組織的記載。《東京夢華錄》中有“影戲丁儀,瘦吉等弄喬影”的記錄。南宋書中關於藝人的記錄更多。《武林舊事》卷六《諸色技藝人》記載影戲人二十二人,其中王潤卿是已知的最早的影戲女演員。宋代已有了專門雕刻影人的行業組織“繪革社”,《武林舊事》也記有“繪革社”必以影人彩飾雕鏤之工自炫。宋代影戲已經發展為成熟的戲劇形式,並對早期戲曲的形成產生過重要影響。
元代,隨著蒙古軍隊的西征,中國的影戲傳入了中亞、阿拉伯、土耳其、埃及等地區,隨後又傳入了東歐的一些國家。
興起
明清影戲的內容和形式上都有一些新的發展,明代開始各地影戲蓬勃興起,從此形成了帶有地方特色之流派,並冠以地方的名稱,以示彼此在音樂(唱腔)、美術(影人和布景造型)、表演(耍人的技巧)上的不同,如河南大影、陝西皮影、晉中皮影、江浙皮影、閩南皮影、湖南皮影、湖北皮影、江西皮影、山東皮影、灤州皮影、遼寧皮影、涿州皮影、北京皮影等等,基本形成了各地影戲之分布格局。
衰落
1949年後,中國各地殘存的皮影戲班、藝人又開始重新活躍。
1955年起,先後組織了全國和省、市級的皮影戲匯演,並屢次派團出國訪問演出,進行文化藝術交流。“文革”時,皮影藝術遭“破四舊”的影響,再度衰落。
皮影人物
沿襲傳統戲曲的習慣,皮影人物被劃分為生、旦、淨、末、醜五個類別,更加特別的是,每個人物都由頭、上身、下身、兩腿、兩上臂、兩下臂和兩手十一件連綴組成,表演者通過控制人物脖領前的一根主桿和在兩手端處的兩根耍桿來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樣的動作。
道具製作
由於皮影戲是民間藝術的緣故,製作材料根據當地的使用獸皮的情況而定。皮影是採用皮革為材料製成的,出於堅固性和透明性的考慮,又以牛皮和驢皮為佳。上色時主要使用紅、黃、青、綠、黑等五種純色的透明顏料。
皮影的製作從選皮到影人成形上戲,有許多工藝技巧。傳統的製作工序可分為選皮、制皮、畫稿、過稿、鏤刻、敷彩、發汗熨平、綴結合成等八個基本步驟。
選皮
皮影的藝術創意汲取了中國漢代帛畫、畫像石、畫像磚和唐、宋寺院壁畫之手法與風格。一般選用六歲左右的秦川黃牛皮。
制皮
牛皮的炮製方法有兩種:一是“淨皮”,另一種是“灰皮” 。
畫稿
製作皮影時所用的畫稿稱為“樣譜”,是歷代藝人們相傳的設計圖稿。
過稿
用鋼針筆達把各部件的輪廓和設計圖案紋樣分別拷貝、描繪在皮面上
鏤刻
雕刻刀具藝人員們十分講究,藝人雕刻的口訣如下:櫻花平刀扎,萬字平刀推,袖頭襖邊鑿刀上,花朵尖刀刻。
雕刻線有虛實之分,還有暗線、繪線之分。虛線為陰刻,即鏤空形體線而成,皮影多為這種線法。暗線則用刀劃線而不透皮,多在活動關節處。繪線是以筆代之,以表現細緻的物體。
敷彩
老藝人大都自己用紫銅、銀硃、普蘭、荔子等礦和植物炮製出大紅、大綠、杏黃等顏色著色。
發汗熨平
敷色後還要給皮影脫水發汗,這是一項關鍵性工藝。目的是為了使敷彩經過適當高溫吃入牛皮內,並使皮內保留的水分得以揮發。
熨平辦法有很多,如用薄木板夾住皮影部件,壓在熱炕的席下;也有的用平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鐵或電熨斗燙;另一種辦法用土坯或磚塊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麥秸燒熱,壓平皮影等。
合成
為了動作靈活無礙,一個完整皮影人物的形體,從頭到腳通常有頭顱、胸、腹、雙腿、雙臂、雙肘、雙手,總計十一個部件。用楔子相連,演出時插入卡口內,不用時則卸下保管。
皮影人物各個關節部分都要刻出輪盤式的樞紐,叫做 “花輪”或“空花”,老藝人則稱“骨縫”以避免肢體疊合處出現過多重影。連線骨縫的點叫“骨眼”,骨眼的選定關係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選擇恰當會有精神抖擻之相,反之則顯得佝僂垂死,委靡不振。選好骨眼後,用牛皮刻成的樞釘或細牛皮條搓成的線綴結合成。
為了表演的需要,還要裝置三根竹棍作操縱桿,也就是簽子。文場人物在胸部的上前部裝置一根簽子,鐵絲連線之,使影人能反轉活動,再給雙手處各裝置一根簽子,便於雙手舞動。而武場人物胸部簽子的裝置位置在胸後上部(即後肩上部),以便於武打動作。
表演形式
皮影戲對表演的技藝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個影人的動作,還要密切配合場上的配樂,兼顧旁白,唱腔,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戲班水平高低的關鍵。
演皮影戲的設備非常輕便,所以戲班流動演出的優勢很強。所以這也是皮影戲是廣泛流傳、普及於民間的原因之一。
皮影戲的演出,有歷史演義戲、民間傳說戲、武俠公案戲、愛情故事戲、神話寓言戲、時裝現代戲等等。折子戲、單本戲和連本戲的劇目較繁多。
常見的傳統劇目有白蛇傳、拾玉鐲、西廂記、秦香蓮、牛郎織女、楊家將、岳飛傳、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等等。從革命戰爭年代起到解放後,新發展出的時裝戲、現代戲和童話寓言劇,常見的劇目有兄妹開荒、白毛女、劉胡蘭、小二黑結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紅燈記、龜與鶴、兩朋友、東郭先生等等。
唱腔特色
由於皮影戲在中國流傳地域廣闊,在不同區域的長期演化過程中,其音樂唱腔的風格與韻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戲曲、曲藝、民歌小調、音樂體系的精華,從而形成了溢彩紛呈的眾多流派。在秦、晉、豫一帶的各路皮影流派中,有弦板腔、阿宮腔、碗碗腔、老腔、秦腔、南北道情、安康越調、商路道情、吹腔等十多種,曲牌甚多。演唱時,還常用和聲接腔、幫腔和鼻哼餘韻的唱法,拖腔婉轉悠揚,非常動聽。
而河北、北京、東北、山東一帶的皮影唱腔,雖同源於冀東灤州的樂亭影調,但各自的唱腔分別在京劇、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間歌調的滋潤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暢的平調、華麗的花調、淒哀的悲調不一而足。而其中唐灤地區的掐嗓唱法十分獨特。
其他如湖南、湖北、江浙、福建各地,皮影戲音樂及唱腔也都帶有本地地方特色。
主要流派
由於皮影戲在中國流傳地域廣闊,在不同區域的長期演化過程中,形成了風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各地皮影的音樂唱腔風格與韻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戲曲、曲藝、民歌小調、音樂體系的精華,從而形成了溢彩紛呈的眾多流派。
唐山皮影戲
唐山皮影又稱灤州影、樂亭影、驢皮影,是中國皮影戲中影響最大的種類之一。通常認為灤州影戲初創於明代末期,盛行於清末民國初年,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唐山皮影戲的劇本又稱“影卷”,現存至少500多部。其中“連台本”有130多部,單本劇也很多。劇目有《五鋒會》《二度梅》《青雲劍》等。唐山皮影以樂亭方言為基礎,以唱功見長,風格獨特,為板腔體。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淒涼調、悲調、游陰調、還陽調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趕七等各種腔調。
冀南皮影戲
冀南皮影主要流布於河北邯鄲多個縣區。冀南皮影戲據傳是北京宮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於河北南部,並影響到冀中、冀北等地區。冀南皮影戲是宋代中原皮影戲重要的嫡脈,它與河南皮影有著重要聯繫。冀南皮影造型古樸,雕繪結合,造型體制簡練,體現著皮影戲的早期風貌。冀南皮影劇目豐富,演唱沒有文本,完全是口傳心授,對白幽默風趣,非常口語化,表演起來通俗易懂,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冀南皮影的道具主要有皮影造型、表演幕窗、伴奏樂器。樂隊配有板胡、二胡、悶笛、三弦、嗩吶、笙等樂器,現代配上了電子琴。武場配有板鼓、戰鼓、大鼓、大鑼、小鑼、大鑔、小鑔、馬號、梆子等。冀南皮影戲班社依然保持著傳統的習俗,基本上體現了原生態皮影戲的表演形式。
孝義皮影戲
孝義皮影戲是中國皮影戲的重要支派,因流行於山西省孝義市而得名。據史料記載,孝義皮影在宋金時代已有班規、雕簇者存在,說明孝義皮影在宋金時代已發展成熟。孝義皮影是我國最早的皮影發源地之一。皮腔是皮影戲的曲調,因皮腔音樂以嗩吶為主要伴奏樂器,故又稱“孝義吹腔”。孝義吹腔是中國最早的民間吹腔之一。明清時為孝義皮影的鼎盛期,孝義境內皮影班社多達60多家,隨後逐漸衰落。1956年成立孝義市木偶皮影藝術團,“文革”時期撤消。1978年恢復皮影戲演出,曾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演出,赴英國交流訪問演出。孝義皮影劇目豐富,收藏有200餘本,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極具學術價值。對孝義皮影戲形成和發展的研究,有助於探討中國戲曲發生和演變的內在規律,了解皮腔原生態的唱腔結構。
復州皮影戲
復州皮影戲是在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由陝西來東北戍邊的士兵傳來的。復州皮影戲真正活躍和盛行的時間是在清朝嘉慶年間(1796—1821)。從1932年開始,復州皮影戲被迫停止了演出,抗戰勝利後,復州皮影戲恢復。全國解放後,瓦房店地區的皮影非常活躍,最興盛時,全縣有皮影戲班43個,在民眾中影響較大的皮影藝人有20多位。復州皮影戲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在傳播文化知識,保留、傳承民間有價值的歷史傳說、風土人情、人物掌故等方面,起到了宣傳和教育的作用。從復州皮影戲所反映的內容來看,它涵蓋了社會生活,歌頌了真善美,鞭撻了假惡醜,深受當地民眾的喜愛。
海寧皮影戲
海寧皮影戲自南宋傳入,即與當地的“海塘鹽工曲”和“海寧小調”相融合,並吸收了“弋陽腔”等古典聲腔,改北曲為南腔,形成以“弋陽腔”、“海鹽腔”兩大聲腔為基調的古風音樂。同時將唱詞和道白改成海寧方言,成為民間婚嫁、壽慶、祈神等場合的常演節目。再則,海寧盛產蠶絲,民間有祈求蠶神風俗,皮影戲也因長演“蠶花戲”,稱作“蠶花班”。
江漢平原皮影戲
江漢平原皮影戲是指流行在湖北省中南部的潛江、天門、沔陽(今仙桃市)、監利、洪湖、石首、江陵、公安、京山等縣(市),具有相同藝術特徵的皮影戲。雖然其源頭尚無法考證,但早在明末清初這一帶凡舉辦謝神會事,逢年過節都有唱皮影戲的習慣,日積月累便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雕鏤特色。
江漢平原皮影戲的唱腔以歌腔、漁鼓腔為主。歌腔皮影中的“雞鳴腔”源於東周時期的楚國《四面楚歌》,是中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漁鼓腔出自舊時藝人的乞討唱曲,調式多樣,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江漢平原皮影戲演唱的劇目多達300多個。這些“劇本”實際上只有劇目的條文,在表演時全靠藝人根據歷史故事展開情節和刻畫人物,唱、做、念、打渾然一體,其口頭文學藝術形式是江漢平原皮影戲的又一主要特徵。
陸豐皮影戲
陸豐皮影戲是潮州皮影的惟一遺存,陸豐市皮影劇團是廣東省惟一的專業皮影劇團。陸豐皮影戲一直在民間生存、發展,有古代閩南語系的基因,又得海陸豐民間習俗的孕育,唱腔音樂豐富,地方特色濃厚,繪畫、雕刻精緻,表演生動逼真,優雅可觀。
1975年之後,多次赴京參加及演出,所演劇目如《戰惡獸》、《雞與蛇》、《龜兔賽跑》、《飛天》、《雞斗》、《哭塔》等廣受好評。陸豐皮影是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教育價值和藝術價值。
華縣皮影戲
華縣碗碗腔皮影戲(曾名時腔),形成於清代初葉。因其主要流傳於關中東府渭南二華、大荔一帶,所以也稱其為東路碗碗腔。該劇種唱腔板式齊備,伴奏樂器很有特性,細膩幽雅、婉轉纏綿,表現形式豐富多彩。清乾隆、嘉慶年間,戲劇家李芳桂等文人、舉子,為碗碗腔皮影著有《十大本》等許多傳統劇目,至今流傳。
華陰老腔
華陰老腔系明末清初,以當地民間說書藝術為基礎發展形成的一種皮影戲曲劇種。長期以來,久為華陰縣泉店村張家戶族的家族戲(只傳本姓本族,不傳外人)。其聲腔具有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氣魄。落音引進渭水船工號子曲調,採用一人唱眾人幫合的拖腔(民間俗稱為拉波);伴奏音樂不用嗩吶,獨設檀板的拍板節奏,均構成了該劇種的獨有之長,使其富有突出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阿宮腔
阿宮腔系陝西關中中北部地區(禮泉、鹹陽、涇陽、高陵、臨潼、耀縣、富平等市縣)皮影戲中獨具特色的一枝奇葩。其唱腔鏇律不沉不躁、清悠秀婉;行腔中的“翻高”、“低遏”、“一唱三遏”為其特色。
阿宮腔音樂長於刻畫、抒發人物複雜的心理活動。如《王魁負義》中焦桂英唱段的淒楚哀怨、熱耳酸心;《白蛇傳》借傘中許仙與白素貞對唱婉轉情切、纏綿悱惻;《杜鵑山》中雷剛哭大江則高亢激越、盪氣迴腸。中國建國後,阿宮腔從皮影搬上舞台是一次發展和革新。
弦板腔
弦板腔皮影戲流傳於關中乾縣、興平、禮泉、鹹陽等地。弦板腔又稱“板板腔”,由主要伴奏樂器“二弦子”和敲擊樂器“板子”而取名。
環縣道情皮影戲
環縣道情皮影是“道情”與皮影相結合的產物,形成了環縣獨特的道情皮影戲,與當地人民的習俗信仰水乳交融,形成了以環縣為中心,延伸至周邊的華池、慶城及寧夏鹽池、陝西定邊等縣在內區域的播布現狀。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優美獨特的道情音樂唱腔和精湛的皮影製作及表演上。
道情音樂為微調式,分為“傷音”、“花音”,以坦板、飛板兩種速度演唱,曲牌體與板式體並存。其伴奏樂器中的四弦、漁鼓、甩梆子、簡板均為自製,音色獨特。傳唱的180餘部劇目中,還保留著“圖”、“卷”等古老文化符號。現館藏及民間流存的數千件清代皮影原件,有極高的藝術和研究價值。
凌源皮影戲
凌源皮影屬中國北方皮影戲的一個重要支脈。在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影人雕鏤玲瓏剔透、操縱表演惟妙惟肖、掐嗓演唱獨具特色。1996年,中國文化部命名凌源市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皮影藝術)”。
凌源皮影曾多次在省市皮影戲調演中奪冠,並為中央領導和國際友人專場演出。中央電視台、遼寧電視台曾在凌源拍攝了《苦皮影》、《走馬凌源訪皮影》、《影卷迷》和話劇包裝皮影戲《火焰山》等多部電視作品,其中,電視專題片《燈與影的魅力》被選送駐外使領館,《影之舞》被選送參加了2004年的中法文化交流活動。
保護狀況
傳統的皮影戲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這也是它適應如今快節奏社會最大的障礙。
2003年,甘肅的環縣道情皮影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列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首批試點之一。
2005年,環縣道情皮影保護中心成立,政府與民間合力參與文化保護。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6月8日,湖北省雲夢皮影藝術團和山東省泰安市范正安皮影工作室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2011年11月2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6屆會議決定,把中國皮影戲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