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歌腔皮影,也叫“歌腔”,曲藝曲種。流行於湖北沔陽、天門、潛江等地,約於清·道光、鹹豐年間形成,初為獨立的曲藝形式,後與“皮影戲”合流。
歌腔一般為二人演唱,其中一人以表唱“正面”人物為主,一人以表唱“反而”人物為主。另有二人擊鑼鼓並幫腔。抗日戰爭時期漸趨衰落。解放後有不操皮影專唱歌腔者,並在演唱形式和音樂唱腔上作了改革。曲調有“男腔”、“女腔”、“醜腔”、“高腔”、“八不救”等。
溯源
歌腔源於東周時期楚國之民歌“雞鳴歌”。隨著歲月流傳到明朝時期,雞鳴歌與皮影戲相結合,演變為《雞鳴腔》。江漢平原皮影藝人用“舌生花”、“口生香”、“臉生色”、“目生光”的演唱技藝,不斷地修改,後與《薅草歌》相融才變為歌腔,成為江漢平原皮影戲的主要唱腔,並形成了獨具江漢特色的歌腔皮影戲。以後被民間人們稱“黑哇子腔”和“嘩嘩咿腔”。歌腔搬上皮影舞台後,民間人們每年在春秋兩季以迎神賽會的風俗,接請皮影戲班活躍人們的文化生活,增添一些樂趣。
特點
歌腔的特點是吐字清楚,每一句詞唱完後才拖音,它的起腔和尾音全靠演唱藝人用假聲發音。歌腔的起音是根據江漢平原鄉村人們趕雞調而來的。鄉村人們拿起趕雞篙大聲叫“啊”!皮影藝人用“啊”這種聲調為歌腔開頭的起音,又名“定調”。歌腔是自由放腔,每段唱詞發音的高低全憑“啊”字定調。唱詞尾音以雄雞的叫聲為甩腔,每隻雄雞的叫聲不同,藝人利用多隻雄雞的聲音在演唱時變化多端,吐字真聲,拖腔假聲的演唱藝術來表達給觀眾。
歌腔的尾聲幫腔是皮影藝人採用通順河兩岸民間流傳的《薅草歌》所改編。薅草歌的主音以“喲咳嘿咿喲咿”貫通整個曲調,藝人們在薅草歌的基礎上修改成兩段曲,配上擊樂分兩次幫腔,也有藝人把兩段曲連結起來一口氣幫。
歌腔中四大主腔以七字、十字為準,多字或者少字要影響唱腔的板式。男歌腔除了《紀信替死》一段詞用字不限,其它唱詞格律非常講究。
歌腔板式是按照薅草歌移植而成的。薅草歌唱詞結構為十字句,分開頭、正文和煞尾三個組成部分。開頭一般為兩句,扼述故事的發端;正文為主要篇幅,提示主題;煞尾一般為兩句,概括全篇,與開頭相呼應,開頭和煞尾幫腔。歌腔唱詞結構是十字、七字句,和薅草歌一樣分為三個部分組成。開頭為四字,正文詞句不限,開頭和煞尾一般是四個字甩腔後幫腔。皮影戲歌腔、漁鼓腔的幫腔,源於民間民歌中“領——合”的藝術形式,幫腔帶著濃厚的鄉土風味,以造成強烈的藝術魅力,使其地方特色顯得更加濃烈。
唱腔
歌腔皮影的唱腔主要有六種,即男腔、女牆、醜腔、雜花腔、天官賜福、八不就。
《女腔》是在《男腔》的基礎上形成的。女腔的板式與男腔板式基本格律相同,主要是起調、吐字、拖音等方面與男腔有所不同。演唱女腔全靠演唱藝人用假聲發音,因舊時皮影藝人均為男性,旦角由男聲以尖聲(假聲)演唱,起調與拖音要比男歌腔稍長一些,音調要高,唱腔板式為一板一眼,它的發音要柔和、幽雅、婉轉、纏綿,使人們聽得津津有味。
《女腔》起調節奏用薅草歌的“口也咳啊啊咿呀”起腔定調,演唱時要利用離合悲歡的情感交替運用,報字準確、依字行腔、字正腔圓,讓人聽個清楚明白。重在歡快時節拍要強,悲哀時節拍要弱的顯著特點。
《醜腔》是由男腔演變過來的。它的唱腔詞格獨用七字句,其它長短詞句不適應醜腔演唱。醜歌腔起調用“嘿、嘿咯嘿”定調,拖音要有貓叫之音。它的腔調簡單難學,特別是上句拖音要有雞、貓叫的高亢聲音才能唱出醜角的風味,從而形成自身富有腔調。此腔在男歌腔的基礎上有著以共同語音為基調的相似色彩,富有較強的表現力,但它們之間又存在著互相區別不同的風格。
演唱醜腔時,要影隨音動,或激動或悲傷、興奮或憂愁,醜腔中只有這一種唱腔,演唱時要抒情、敘述兩者互相兼顧。歡快時藝人要隨影人的情感,面帶笑容可掬,哭時也要面帶哭相,觀眾們一見丑角上場就眉開眼笑。醜腔尾聲的幫腔與男腔幫腔一樣。
《雜花腔》又名“黑哇子腔”,男腔和雜花腔是歌腔皮影戲中的主要唱腔。皮影戲中的淨角色(紅臉、黑臉、豹眼雜花臉、狡絲奸臉)的唱腔全用雜花腔演唱。雜花腔的發音與男腔、女腔、醜腔的發音不同。為什麼江漢平原人們把雜花腔稱為黑哇子腔?皮影藝人演唱淨角雜花腔要嗓音宏亮,起調用“啊”字就像雷聲一樣震耳欲聾。雜花腔發音用“哪哇哇、吶哇哇”而拖音,下句尾音與男腔相同,尾聲的幫腔與男腔、醜腔的幫腔一樣。
《天官賜福腔》又名“大天官腔”,是古代皮影藝人創作流傳到今的一種喜調。地方風味濃郁,文雅有致,板式為一板一眼,唱腔悠揚婉轉,吐字清晰,此腔全憑藝人口頭相傳。天官賜福腔仍然原始狀態比較明顯,與《薅草歌》的音調基本一致,未有多大改變。皮影戲每到一個地方演戲謝神,天官賜福腔是謝神的獨唱腔調,其它劇情概不用此腔。演唱不用起腔定調,在幫腔時加“清風明月”四字,台詞不分長短句和上下句,如“一願風調雨順,二願國泰民安,三願人口清吉,四季有財,五子登科,六契約春,七星高照,八月科場,九久長壽,十全十美在華堂”,要一口氣唱完才幫腔。
天官賜福腔有兩種幫腔音調,一種用薅草歌改編的音調,另一種用飛硪歌和薅草歌混合幫腔。第一種幫腔起音用“口也咳咳咿”音調,第二種幫腔是“呀嗬嗬伙嗨”音調幫腔,同擊樂隨起隨落。目前,天官賜福腔已走向絕境,很難尋找唱此腔調的皮影藝人。
《八不就腔》是皮影藝人採用江漢平原民間流傳的《喪鼓腔》、《道士腔》綜合改編而成。八不就腔起調比較低沉,用“唉”字起腔定調,起腔是喪鼓腔的音調,拖腔是道士腔音,它的尾聲幫腔用薅草歌的高音反翻成低音後,又與道士腔相結合,在原有唱腔的基礎上稍有改變。
歌腔的唱腔比較單調,只有生、旦、淨、醜四大主腔,在無其它唱腔參合演唱。男歌腔與雜花腔相似,皮影藝人採用喪鼓腔、道士腔、薅草歌三種音調揉為一體,改名《八不就腔》,成為歌腔皮影戲生角色的哭泣之腔,其它角色一律不用此腔。以後,歌腔借用地方民間小調《骨髏打鑼腔》代替了八不就腔。
《八不就腔》要有緩慢而抒情的特點,其唱腔結構依然在《道士腔》的基礎上稍加變化而形成的。《喪鼓腔》和《道士腔》演變成《八不就腔》後,前兩種腔調在民間中很少流傳。改革開放後,歌腔的《八不就腔》無人會唱,加上民間民俗大興,《道士腔》和《喪鼓腔》在潛江西南一帶和監利、江陵等地到處流傳。《道士腔》成了《八不就腔》的替身,《八不就腔》就失傳了。
曲目
傳統曲目分“朝戲”和“花戲”兩類。前者多演唱歷史故事,如《孫龐演義》、《鴻門宴》、《乾隆皇帝游蘇州》等;後者多演唱民間傳說,如《白蛇傳》、《百靈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