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簡介
甲殼類:甲殼動物因身體外披有“盔甲”而得名。甲殼動物大多數生活在海洋里,少數棲息在淡水中和陸地上。蝦、蟹等甲殼動物有5對足,其中4對用來爬行和游泳,還有一對螯足用來禦敵和捕食。世界上的甲殼動物的種類很多,大約2.6萬種之多。蝦、蟹等甲殼動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有些甲殼還是魚類等經濟動物的餌料。在甲殼動物中,也有一些種類是有害的,如藤壺等。
生活地域簡介
西南中沙群島包括260多個島、礁、沙、灘,散布在南海上,東西相距900千米,南北長達1800千米,島嶼面積13平方千米,海域面積200多萬平方千米。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無冬,氣候暖熱,濕潤多雨,常受颱風影響。位西沙群島於西沙群島的永興島是西南中沙群島最大的島嶼,面積約2.13平方千米,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島工委和辦事處駐該島。由於西南中沙群島及其海域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長期以來一直處於軍事化管理狀態,除西沙永興島上有一定數量的駐島職工、民工和漁民外,其餘島嶼少有人常駐,多數漁民以流動作業為主,因此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後。近年來,由於永興島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使永興島已初具小城鎮雛形
輻鰭魚綱
輻鰭魚綱(學名Actinopterygi')指的是鰭呈放射狀的魚(條鰭魚Ray-finnedFishes)。輻鰭魚是脊椎動物中最具優勢的種類,共有超過27,000種,遍及淡水及海水環境。分類:傳統上將輻鰭魚分為三類,分別為軟骨魚(Chondrostei)、全骨魚(Holostei)及真骨魚(Teleostei)。然而,第一類現在已有所限制,尤其對那些比較接近軟骨魚的分類目。第二類為並源(paraphyletic)演化傾向廢棄不使用。現今幾乎所有的魚都屬於真骨魚。以下是輻鰭魚綱分類的列表,各階層的排列順序均依演化順序排列:軟質亞綱(Chondrostei)、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鱘魚、匙吻鱘)、腕鰭亞綱(Cladistia)、多鰭魚目(Polypteriformes)、新鰭魚亞綱(Neopterygii)、半椎魚目(Semionotiformes)(雀鱔)、弓鰭魚目(Amiiformes)、真骨魚下綱(Teleostei)、骨舌魚總目(Osteoglossomorpha)、骨舌魚目(Osteoglossiformes)、月眼魚目(Hiodontiformes)、海鰱總目(Elopomorpha)、海鰱目(Elopiformes)、北梭魚目(Albuliformes)、鰻鱺目(Anguilliformes)、囊鰓鰻目(Saccopharyngiformes)、鯡形總目(Clupeomorpha)、鯡形目(Clupeiformes)、骨鰾總目(Ostariophysi)、鼠鱚目(Gonorynchiformes)、鯉形目(Cypriniformes)、脂鯉目(Characiformes)、裸背魚目(Gymnotiformes)、鯰形目(Siluriformes)、原棘鰭總目(Protacanthopterygii)、鮭形目(Salmoniformes)、狗魚目(Esociformes)、胡瓜魚目(Osmeriformes)、辮魚目(Ateleopodiformes)、巨口魚目(Stomiiformes)、圓鱗總目(Cyclosquamata)、仙女魚目(Aulopiformes)、燈籠魚總目(Scopelomorpha)、燈籠魚目(Myctophiformes)、月魚總目(Lampridiomorpha)、月魚目(Lampridiformes)、須鰃總目(Polymyxiomorpha)、須鰃目(Polymixiiformes)、副棘鰭總目(Paracanthopterygii)、鮭鱸目(Percopsiformes)、蟾魚目(Batrachoidiformes)、鮟鱇目(Lophiiformes)、鱈形目(Gadiformes)、鼬魚目(Ophidiiformes)、棘鰭總目(Acanthopterygii)、鯔形目(Mugiliformes)、銀漢魚目(Atheriniformes)、鶴鱵目(Beloniformes)、鯉齒目(Cyprinodontiformes)、奇鯛目(Stephanoberyciformes)、金眼鯛目(Beryciformes)、海魴目(Zeiformes)、棘背魚目(Gasterosteiformes)(海馬等)、合鰓目(Synbranchiformes)、魨形目(Tetraodontiformes)、鰈形目(Pleuronectiformes)、鮋形目(Scorpaeniformes)、鱸形目(Perciformes)
金眼鯛目
開放分類:硬骨魚綱、棘鯛科、金眼鯛科。金眼鯛目(Beryciformes)硬骨魚綱,輻鰭魚亞綱的1目。化石始於白堊紀。現有3亞目14科約38屬164種。本目魚類尾鰭分枝鰭條18~19,前緣有棘狀鱗;腹鰭腹位、胸位或喉位,鰭棘0~Ⅰ,鰭條6~10(少數為3或5);背、臀鰭多有鰭棘;有櫛鱗、圓鱗或無鱗;犁、齶骨及翼狀骨常有齒;常有眶蝶骨及眶下骨棚;有基蝶骨;鰓膜條骨4~9;鰓3~4個;常有鰾,少數尚有鰾管。冠鯛亞目:頭大、松囊狀,粘液囊發達;常有圓鱗,易脫落;腹鰭腹位或亞腹位;齶骨無齒,犁骨及翼狀骨也常無齒;無眶蝶骨及眶下骨;有些有鰾;體長最大約80毫米;深海底層魚類。有冠鯛科、駝背鯛科及角鯛科。
金眼鯛亞目:背鰭有鰭棘;腹鰭Ⅰ-3或Ⅰ-6~13,胸位或亞腹位;犁骨、齶骨常有齒;有櫛鱗、假鰓及鰾;有眶蝶骨及眼下骨棚;鼻骨分離;有須鰃科、棘鯛科、孔鰭鯛科、金眼鯛科、鰃科、燈頰鯛科、松球魚科7科,約100種。
鯨鯛亞目:體鯨狀,口很大,胃很能擴大;眼發達或退化,側線由大的空管形成、體有發光組織、無鰭棘,背、臀鰭約對稱,腹鰭腹位或無,犁骨、齶骨及翼狀骨常有齒,無鰾及眶蝶骨,體黑色;有紅口鯨鯛科、刺皮鯨鯛科和鯨鯛科3科,約7屬16種。本目除䲁科生活於熱帶珊瑚礁區淺海外,多為深海或遠洋近底層魚類,有些水深可超5000米,常垂直洄游,晝降海底、夜升至水的上層。西太平洋最多,大西洋西部較多。
多鋸魚屬簡介
金眼鯛目,金眼鯛亞目,鰃科,鋸鱗魚亞科的1屬。因頭部骨緣多為鋸齒狀而得名。現生約18種。體長橢圓形,側扁;吻背側前頜骨後突起不達眼間隔;上頜骨不達眼後緣,下緣鋸齒狀;鰓蓋骨有或無一弱棘;前鰓蓋骨無棘;背鰭Ⅺ-13~17,第10與11鰭棘微連或略分離;臀鰭Ⅳ-12~15,第3鰭棘最粗和第4鰭棘約等長;側線鱗(有孔)約27~40;舌頜骨上端深叉狀;上枕骨不伸入額骨之間;後頭部背中嵴弱或無。為熱帶珊瑚礁區中下層肉食性海魚。廣布於太平洋及印度洋。南海有紅鋸鱗魚、焦黑鋸鱗魚、齒頦鋸鱗魚、白邊鋸鱗魚、紫色鋸鱗魚和小牙鋸鱗魚6種
各種鋸鱗魚
紅鋸鱗魚:
紅鋸鱗魚,又稱堅松球俗名厚殼仔、鐵甲是輻鰭魚綱,金眼鯛目的其中一種。分布:本魚分布於琉球群島以南及太平洋海域。
深度:水深30~50公尺。
特徵:本魚前鰓蓋骨下角無強棘,鱗片較平滑;鰓蓋膜在鰓蓋棘上方暗褐色或黑色,絕不達鰓蓋棘下方凹入部之下緣。有孔的側線鱗片35~42枚。體長約24~35公分。
生態:本魚棲息在珊瑚礁或岩礁的縫隙或洞穴中。擅長捕食甲殼類,在夜間也會游到岩礁旁的沙質底覓食,故胃中常雜有泥沙。
經濟利用:食用魚,但肉含水分多,故宜煎食或油炸等方法食用。
紫紅鋸鱗魚:又稱紫松球俗名厚殼仔、厚殼丁是輻鰭魚綱,金眼鯛目,金鱗魚科的其中一種。
分布:本魚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
深度:水深20~50公尺。
特徵:本魚體呈橢圓,側扁,眼大型在頭側。鱗片較平滑,側線鱗片數27~29枚;尾鰭後端無闊黑邊,側線以上暗色。尾鰭後部,背鰭及臀鰭軟條部為淡黃色,鰓蓋後部有褐色斑;頭頂有4條縱脊,其間有大型黏液腔。體長可達35公分。
生態:本魚棲息在珊瑚礁或岩石附近,白天在洞穴附近遊動,夜晚則較為靈活,以捕食甲殼類維生。
經濟利用:食用魚,但肉質糜爛,多以油炸或煎烤食用。
無斑鋸鱗魚:,又稱赤鰓松球俗名厚殼仔、厚殼丁是輻鰭魚綱,金眼鯛目,金鱗魚科的其中一種。
分布:本魚分布在日本土佐灣以南及西太平洋海域。
深度:水深10~50公尺。
特徵:本魚頭部、身體以及各鰭部均為橙紅色,其鰓蓋後緣並無黑色帶,尾鰭則呈明顯的丫字型,眼大。體長可達25公分。
生態:為夜行性魚類,平常以甲殼類、小魚類充當食物。晝間單獨或成群聚集在礁洞內,棲息在珊瑚礁之水域。夜間則會游到岩礁旁的沙質海底覓食。
經濟利用:食用魚,但肉質糜爛,適合煎食。內臟有累積熱帶魚毒,應避免食用這些部位。
特徵:體側扁,呈橢圓形。眼大,口大,鱗片大。本屬魚臀鰭鰭條多於10,且鰓蓋骨下角無棘。體背黃褐,腹部色淡,本種特徵是背鰭、臀鰭與尾鰭緣均為黑色,尾鰭叉形。
習性:生活於1~25公尺海域,白天常棲息在斷崖或珊瑚生長豐盛地區的洞穴中。能藉魚鰾發出咕咕的聲音,可能是作為示警或辨識的信號。肉食性,以浮遊動物及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分布: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及蘭嶼、綠島海域。附記:可食用魚。
伯特氏鋸鱗魚:又稱凸頷松球、大鱗鋸鱗魚、伯特氏松球魚、凸頜鋸鱗魚,俗名鐵線婆、鐵甲,是輻鰭魚綱金眼鯛目金鱗魚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本魚分布在印度太平洋海域,如南日本、台灣等海域。
深度:水深3~20公尺。
特徵:本魚之背鰭硬棘外緣為橙黃色,成魚的下顎比上顎要來的突出。鱗片較為平滑,前鰓蓋骨下無強棘,吻部較為短鈍。體長可達30公分。
生態:本魚棲息深度依地域不同而有所改變,如在日本本州、四國南部棲息較深的岩礁區里,而在琉球群島則棲息在較淺的珊瑚礁水域。為夜行性魚類,喜躲在礁隙或洞穴中,以甲殼類為食。
經濟利用:食用魚,但肉質糜爛,一般煮湯為宜,其內臟有累積熱帶魚毒,避免食用這些部位。
一種鱗魚的烹飪
主料輔料活赤鱗魚250克,醬油2克,精鹽3克,醋5克,胡椒粉0.5克,薑末3克,紹酒10克,清湯300克,味素3克,花椒10克。
烹製方法
1、用利刀將魚腹剖開,取出內臟,沖洗乾淨,然後放在沸水鍋中焯熟,撈出放入湯碗內,撒上胡椒粉。
2、炒勺上火,注入清湯,加醬油、花椒、紹酒、精鹽、味素,燒沸後撇淨浮沫,澆沖在放有赤鱗魚的湯碗裡。再將食醋、薑末對成姜醋汁,放在小碟內即成。
工藝關鍵
1、汆魚時水一定要滾沸,氽熟即撈出,不宜氽老。
2、薑末應切的碎小一些,湯中的花椒可撈出不要。
風味特點
1、赤鱗魚是一種珍貴的野生魚,也是泰山獨有的魚種,原名螭霜魚,又名石磷魚,魚的翅上有紅邊,鱗上閃閃發光的叫赤鱗魚,顏色青黑的叫青赤鱗。據《泰山藥志》記載:“泰山名溪皆產螭霜魚,惟不及黑龍潭者佳。此魚因螭頭、喜霜,故而得名。”此魚繁殖生長緩慢,數量不多,一般只能長到手指般粗細,夏日置魚於石板上曝曬,魚肉則化油而流,最後只剩一副骨刺。
2、此菜無腥味,肉嫩湯鮮,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