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魚目
正文
硬骨魚綱的1目,包括1科19屬約64種。體長一般為80~120毫米,個別種類可達250毫米。體粗壯,低而延長,前部稍平扁,後部側扁。頭寬闊,平扁。頭部及口緣常具許多觸鬚狀小皮瓣。眼上側位。口大,口緣由前上頜骨及上頜骨所組成。上下頜及齶骨具彎曲犬牙或具絨毛狀牙。鰓孔狹,裂縫狀,位於胸鰭基部前方,具3個全鰓。鰓蓋骨上有硬棘。體無鱗,或具圓鱗,隱於厚的粘液之下,個別種類具發光器。背鰭 2個,第一背鰭小,有2~4尖銳短棘,包於皮內,僅露棘尖;第二背鰭有鰭條18~23。臀鰭具15~19鰭條。胸鰭寬圓,有4~5鰭條基骨其末端擴大。胸鰭腋部有些具1孔。腹鰭Ⅰ-2~3,喉位。尾鰭小,圓形。有鰾。蟾魚目大部是熱帶、亞熱帶暖水性和暖溫性近岸底層小型魚類,主要產於美洲兩側。棲於沿岸淺水、河口或隨潮汐上溯江河。少數種類生活於淡水。隱藏於堤岸的裂隙、洞穴、礫石和碎屑中,有的在海藻中生活或幾乎全身埋於沙泥中。活動遲緩,但在追捕食餌時能快速遊動。主要攝食蝦、蟹、軟體動物、蠕蟲和小魚。大的蟾魚生活力強,離水後數小時不死。離水時能發聲。冬季在較深水中越冬,天氣轉暖,水溫10~32℃時成群出現。具保護色。卵較大,有粘性,卵具膠質吸盤,產於貝殼或石礫縫隙內,互相粘附成串。親魚具守護卵和仔魚習性;仔魚蝌蚪狀,具腹吸盤,能附於光滑物體上,成長後吸盤消失。
常見種類有海蟾魚、須蟾魚、雙指蟾魚(見圖)、鮋蟾魚,亞馬孫蟾魚(淡水種)、裸蟾魚。
![蟾魚目](/img/1/2fe/nBnauM3XzYTM4kDM2ATMx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xE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參考書目
B.W.Halstead, Poisonous and Venomous Marine Animals of the World,Washington D.C.,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