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分類
和解劑-調和肝脾逍遙散
方訣
逍遙散用當歸芍,柴苓術草加姜薄。散郁除蒸功最奇,調經八味丹梔著。
功用
疏肝解郁,健脾和營。
用法
酌定用量,作湯劑煎服。
禁忌
斟酌。
方論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當歸、白芍養血柔肝;白朮、甘草、茯苓健脾養心;薄荷助柴胡以散肝鬱;煨生薑溫胃和中。諸藥合用,可收肝脾並治,氣血兼顧的效果。凡屬肝鬱血虛,脾胃不和者,皆可化裁套用。
方解
逍遙散為肝鬱血虛,脾失健運之證而設。肝為藏血之髒,性喜條達而主疏泄,體陰用陽。若七情鬱結,肝失條達,或陰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體失養,皆可使肝氣橫逆,脅痛,寒熱,頭痛,目眩等證隨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氣也”(《靈樞·平人絕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虛運化無力之故。脾虛氣弱則統血無權,肝鬱血虛則疏泄不利,所以月經不調,乳房脹痛。此時疏肝解郁,固然是當務之急,而養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廢之法。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又有當歸、白芍養血柔肝。尤其當歸之芳香可以行氣,味甘可以緩急,更是肝鬱血虛之要藥。白朮、茯苓健脾去濕,使運化有權,氣血有源。炙甘草益氣補中,緩肝之急,雖為佐使之品,卻有襄贊之功。生薑燒過,溫胃和中之力益專,薄荷少許,助柴胡疏肝鬱而生之熱。如此配伍既補肝體,又助肝用,氣血兼顧,肝脾並治,立法全面,用藥周到,故為調和肝脾之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