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植株具粗短的圓柱形假鱗莖和匍匐根狀莖。假莖不明顯。葉近基生,4—10枚,狹 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30厘米以上,通常寬2—3.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收窄為細 柄,具5--6條主脈,兩面無毛;葉柄長4—16厘米,寬4--5毫米,摺疊狀,基部在與 葉鞘相連線處具1個關節。花葶1--2個,從最外層的葉鞘腋內發出,直立,低於葉層, 長達35厘米,粗約5毫米,被3—4枚筒狀鞘;總狀花序長3--7厘米,具10餘朵花; 花苞片早落,薄紙質,狹披針形,下部最長的達4厘米,先端漸尖,無毛;花梗和子房 長1.2—2厘米,下彎,子房棒狀,無毛;花白色;萼片相似,長圓狀橢圓形,長10— 13毫米,中部寬4--5毫米,先端急尖,具3—5條脈;花瓣卵狀橢圓形,長8—11毫 米,中上部寬4--6毫米,先端圓鈍並具細尖,基部收窄,具3—5條脈,外側的脈分 枝;唇瓣基部與整個蕊柱翅合生,3深裂;側裂片近卵形,兩側裂片先端之間寬6毫 米,先端鈍,基部具2枚三角形的褶片;中裂片倒心形,長5毫米,寬6毫米,先端近 截形並具凹缺;凹缺深約1毫米,中央具短尖;距棒狀,長6--9毫米,粗2—3毫米, 中部較細,稍彎曲;蕊柱長約5毫米;蕊喙三角形,不裂,先端驟然變狹。 花期9 月。
產地分布
產台灣(台東)、廣東(新豐)和海南。生於海拔1000---20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下。 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印度尼西亞(爪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