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直唇卷瓣蘭
海拔:1000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J.Bot. 14: 44. 1876]
中國植物志:19:209
組中文名:單葉卷瓣蘭組
組拉丁名:Sect.Cirrhopetalum
亞族中文名:石豆蘭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Bulbophyllinae Schltr.
形態特徵
根狀莖粗壯,匍匐生根,粗約4毫米,常分枝,節間被膜質鞘或鞘腐爛後殘留的纖維,在每間隔3—11厘米處生1個假鱗莖。假鱗莖卵形或近圓柱形,長1.7—3.5厘米, 中部粗5—10毫米,頂生1枚葉,基部具許多鞘腐爛後殘存的硬直纖維,乾後灰黑色。 葉薄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有時倒卵狀長圓形,長16—25厘米,中部寬3.5—6厘 米,先端鈍或短急尖,基部楔形,具長2—3厘米的柄。花葶從生有假鱗莖的根狀莖節 上發出,直立,常不高出葉外,長10--22厘米;傘形花序常具2—4朵花;花序柄粗約 1.5毫米,疏生3枚鞘;鞘筒狀,緊抱於花序柄,長約1厘米;花苞片披針形,長4—6 毫米,先端芒尖;花梗和子房長約1毫米;花茄紫色;中萼片卵形,凹下呈舟狀,長約 1厘米,中部寬3毫米,先端截形並且凹缺,在凹處中央具1條長約7毫米的芒,邊緣全緣;側萼片狹披針形,長達6厘米,寬約2毫米,基部貼生在蕊柱足上,基部上方扭 轉而兩側萼片的上下側邊緣彼此粘合,先端長漸尖;花瓣鐮狀披針形,長5—7毫米, 中部寬1.5—2毫米,先端截形而凹缺,凹口中央具1個短芒,具3條脈,邊緣全緣; 唇瓣肉質,舌狀,向外下彎,長約5毫米,先端鈍,基部具凹槽並且與蕊柱足末端連 接,無毛;蕊柱長3毫米,基部由於蕊柱翅向前伸展而粗達3.5毫米;蕊柱足長5毫 米,其分離部分長3毫米;蕊柱齒伸延成臂狀,長3毫米,中部縊縮,近先端處寬約 0.8毫米,先端凹缺為2個尖齒乙 花期4—11月。
生存環境
產自福建南部(同安、龍梅、詔安)、海南(保亭、陵水、三亞市、樂東、昌江、臨高)、廣東東部(海豐)、香港、雲南東南部和南部(麻栗坡、勐臘)、西藏東南部(墨脫)。分布於印度東北部、越南。模式標本采自香港。生於海拔約1000米的山谷溪邊岩石上和林中樹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