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銀帶蝦脊蘭種拉丁名:Calantheargenteo-striataC.Z.TangetS.J.Cheng
海拔:500-1200
命名來源:[orch.Rev.89:144.1891]
中國植物志:18:307
組中文名:蝦脊蘭組
組拉丁名:Sect.Calanthe
亞屬拉丁名:Subgen.Calanthe---CalanthesubgenEucalantheSchltr.
屬拉丁名:Calanthe
亞族拉丁名:Subtrib.BletiinaeBenth.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Humb,Bonpl.etKunth
亞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門拉丁名:ORCHIDACEAE
產地分布
產廣東北部(從化)、廣西西南部(龍州)、貴州西南部(興義、安龍)和雲南東南部(金平、麻栗坡)。生於海拔500—1200米的山坡林下的岩石空隙或覆土的石灰岩面上。植物種類
多年生常綠草本,地生蘭。形態特徵
莖
植株無明顯的根狀莖。假鱗莖粗短,近圓錐形,粗約1.5厘米,具2—3枚鞘和3—7枚在花期展開的葉。葉
葉上面深綠色,帶5--6條銀灰色的條帶,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8--27厘米,寬5—11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收狹為長約3--4厘米的柄,無毛或背面稍被短毛。花
花葶從葉叢中央抽出,長達60厘米,密被短毛,具3--4枚筒狀鞘;總狀花序長7—11厘米,具10餘朵花;花苞片寬卵形,長約1.5厘米,先端急尖,背面被毛. 花梗和子房黃綠色,長約3厘米;花張開;萼片和花瓣多少反折,黃綠色;中萼片橢圓形,長9毫米,寬4.5毫米,先端鈍並具短芒,具5條脈,背面被短毛;側萼片寬卵狀橢圓形,長10毫米,寬5.5毫米,先端鈍並具短芒,具5條脈,背面被短毛。花瓣近匙形或倒卵形,比萼片稍小,先端近截形並具短凸,具3條脈,無毛;唇瓣白色,與整個蕊柱翅合生,比萼片長,基部具3列金黃色的小瘤狀物,3裂;側裂片近斧頭狀,長和寬均7毫米,先端近圓形;中裂片深2裂;小裂片與側裂片等大;距黃綠色,細圓筒形,長1.5—1.9厘米,向末端變狹,外面疏被短毛;蕊柱白色,長約5毫米;蕊喙2裂,軛形;藥帽白色、前端收狹,先端喙狀;花粉團狹倒卵球形或狹棒狀,近等大,長約2毫米,具短的花粉團柄,粘盤近方形。花期
4--5月。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的環境。培植養護土壤
用腐葉土或泥炭土盆栽。
盆底
盆底部應填一些碎磚塊,以利排水。分株繁殖。
季節
1.冬季不休眠,越冬溫度10℃~15℃。
2.通常分為兩大類,常綠種和冬季落葉休眠種。其中叉唇蝦脊蘭高可達70厘米;花莛高出葉面,總狀花序具多數花;花黃綠色。
3.冬季葉片保留或乾枯,春季開花。
4.冬季要保持盆土乾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