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竹枝毛蘭
種拉丁名:Eria paniculata Lindl.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Wall.P1.Asiat.Rar. 1: 32. 1830]
中國植物志:19:027
組中文名:竹枝毛蘭組
組拉丁名:Sect.Mycaranthes
屬中文名:毛蘭屬
屬拉丁名:Eria
亞族中文名:毛蘭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Eriinae Benth.
族中文名:樹蘭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 Humb,Bonpl.et Kunth
亞科中文名:蘭亞科
亞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蘭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綱中文名:單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ORCHIDACEAE
形態特徵
植物體高20---60厘米。莖僅基部稍膨大,圓柱形,長15—50厘米,粗3—5(--8)毫米,密集著生,具多數節,整個節間為葉鞘所覆蓋;葉鞘成纖維狀撕裂,不脫落。葉厚革質,狹披針形,長10—20厘米,寬3—6毫米,先端漸尖,基部稍收窄,葉脈不明顯。花序1—2個,著生於莖頂端,從葉內側發出,直立,密被灰白色綿毛,長10—15厘米,基部具1—2枚不育苞片,密生多花;花苞片卵狀披針形或近三角形,背面被灰白色綿毛或僅下部被毛,長5—6毫米,寬1--1.5毫米,先端漸尖,稍彎曲,常平展或反折,果時不落;花梗和子房密被灰白色綿毛,長約2—3毫米;花淡黃綠色;萼片背面均密被灰白色綿毛;中萼片卵狀橢圓形,長約3毫米,寬約1毫米,先端鈍;側萼片近斜三角形,長近3毫米,寬約2.5毫米,先端鈍,基部與蕊柱足合生成長約2毫米的萼囊;花瓣無毛,長圓形,約等長於中萼片,寬約1.5毫米,先端近圓鈍,基部稍收窄;唇瓣輪廓近扇形,基部具一短柄,無關節,先端圓鈍,3裂;側裂片近卵狀三角形;中裂片近梯形,長約1.5毫米,寬約2.5毫米;唇瓣上面自基部至近先端處具一條白色、啞鈴形的突起,基部兩側還各具1個小突起;啞鈴形的突起在近基部一端呈球形,近另一端急劇擴大成長楔形,全長約1毫米;蕊柱極短,長不足1毫米,基部延伸成長約2毫米的蕊柱足;花葯卵形,藥隔加厚;花粉團梨形,長約0.5毫米,棕褐色。蒴果圓柱形,長約1厘米,粗近1.5毫米,被灰白色星狀綿毛;果柄長約3毫米,亦被灰白色的綿毛,逐漸脫落。花期4—6月。
產地分布
產雲南南部(勐臘)。生於海拔800米左右的林中樹上。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寮國、高棉和越南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