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時效

消滅時效是民法體系中的一種制度,指的是請求權因一定期間不行使而生消滅或減損的法律效果。

簡介

消滅時效指權利人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請求權,其權利即歸於消滅的法律制度。

例如,甲欠乙一筆錢,到期未還,但乙不聞不問。這種狀況持續一定期間後,乙便喪失了請求甲還錢的權利

消滅時效通常在民法的時效期間裡面,可以分為“取得時效”與“消滅時效”二種。與消滅時效不同,取得時效乃占有他人之物繼續行使權利達一定期間而取得權利之制度。

常見法律術語

法律,即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規範,以正義為其存在的基礎,以國家的強制力為其實施的手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