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
腺病毒8型(adenovirustype8)是流行性角結膜炎的主要致病菌,由Jawetz等人(1955年)分離。隨後在流行性角結膜炎病人中又分離出多種血清型(2~4,7~11,14,16,19,29),其中以8型、19型流行性角結膜炎最多,結膜出血者多為11型。直接接觸是最常見的播散方式,家庭中的密切接觸、醫院、辦公室、游泳池等,均可為疾病流行傳染的來源地,曾從有宮頸炎的生殖道分離腺病毒19型,4型多合併上呼吸道感染。未能徹底消毒的眼科器械,特別是眼壓計可能是流行性角結膜炎的傳染媒介。
疾病病因
腺病毒直徑約60~90nm由核心和衣殼組成20面體結構。核心由線性雙鏈DNA及其他4種相關蛋白組成,衣殼由12種蛋白質共252個子粒組成,其中240個子粒是六鄰體,12個子粒為五鄰體,五鄰體由1個纖維及多邊的基部和纖維遠端的結節組成五鄰體和六鄰體都具有特異性抗原決定簇。自1953年分離到腺病毒以來,已經發現了6個亞組47個血清型。能夠引起眼部疾病的主要有D組(8,19和37型,少數由9,l0,13,15,20,22~24,29型引起)C組(1,2,5,6型),B組(3,7,少數由11,14,16,21型引起)和E組(4型)。共有19個血清型可引發腺病毒感染性眼病,和血清型密切相關的臨床症狀有流行性角結膜炎(Ad8,9,37)咽結膜熱(Ad3,7),非特異性濾泡性結膜炎(Ad1,2,4,5,6)。儘管血清型和臨床表現有密切的關聯,但仍有很多例外,並且許多血清型可導致輕微濾泡性結膜炎1、腺病毒(adenovirus,Ad)是一群十分廣泛的DNA病毒,主要在細胞核內繁殖。除了感染結膜、角膜上皮及咽、淋巴組織外,還能在腸道繁殖。迄今總共發現80個血清型,其中感染人的有21個血清型,其中EKC是由Ad7,8,1937型引起;咽-結膜熱是由Ad3,4,7型引起;一般濾泡性結膜炎是由Ad1~11,14~17,19,20型引起。
2、EKC、PCF結膜炎和表層點狀角膜炎是Ad感染的直接結果;上皮下浸潤則為免疫反應所引起。
發病機制
病毒侵入細胞內,在細胞核內繁殖,其複製和擴散可直接引起感染細胞損傷。該過程可能由機體免疫反應介導,病理改變出現黏膜出血、水腫滲出及細胞浸潤,部分細胞發生變性、壞死和脫落,胞質及胞核內可見包涵體。
疾病描述
流行性角結膜炎是一種傳染性強、發病急劇的眼病。病是腺病毒,潛伏期5~7天,雙眼先後發病,初起時眼瞼水腫,瞼球結膜充血、球結膜水腫,瞼結膜及穹窿部出現大量濾泡,可有偽膜。刺激症狀顯著,自覺有異物感、刺癢不適,分泌物為水樣,耳前淋巴結腫大並有壓痛。發病1周左右炎症逐漸消退,約半數病人症狀加重,出現角膜淺層點狀浸潤,且有疼痛羞明和流淚症狀。角膜浸潤斑較少侵犯角膜周邊部,瞳孔區較多者可影響視力。2~3周后炎症消失,角膜混濁斑點於數月逐漸吸收,也有持續數年者。視力多能恢復正常。本病治療用抗病毒眼液與抗生素眼液交替點眼。角膜瞳孔區出現嚴重上皮下浸潤斑點者,可短期使用皮質類固醇眼藥水點眼,但不宜常規套用。本病屬於接觸傳染,且傳染性極強,易流行。故對病人接觸過的用具應嚴格消毒和隔離,同時避免交叉感染。診斷辨別
對於急性濾泡性結膜炎患者,應排除流行性角結膜炎。結膜囊分泌物塗片作姬薩染色,流行性角結膜炎顯示淋巴細胞、變性上皮細胞及少許多形核白細胞。有假膜形成者,則以多形核白細胞為主。病毒分離可以作出明確的診斷,但必須早期培養,第1周大部分患者為陽性,以後則明顯減少。結膜上皮刮片的直接和間接免疫螢光試驗是簡單和可靠的診斷方法。1、有與患者接觸病史;
2、典型的眼部症狀和體徵及耳前淋巴結腫大;
3、分泌物塗片單核細胞多;
4、分泌物或刮片套用多聚梅鏈反應技術檢查致病原。
臨床症狀
流行性角結膜炎初為急性濾泡性結膜炎,繼則出現角膜炎。
1、急性結膜炎期:潛伏期5~12天,多為雙側,一眼先起,常伴有頭痛、疲勞、低熱等全身症狀。自覺有異物感、刺癢,但分泌物少,且為水樣。少數病員結膜上可見偽膜,結膜高度充血.水腫,在下瞼結膜及穹窿部有多的圓形濾泡,有時結膜下可出現點狀出血,耳前淋巴結腫大,且有壓痛。約5~7天后,結膜炎症狀逐漸消退。
2、淺層點狀角膜炎期:結膜炎症消退後,有時患者仍感怕光、流淚、異物感及視力模糊。檢查時,以1%螢光素染色後,在裂隙燈下可見角膜中心區有很多散在點狀著色,上皮下有圓形浸潤點,將上皮微微抬起,但不形成潰瘍。病程可達數月或數年,浸潤逐漸吸收後,常可留下不同程度的薄翳,一般對視力無大影響。
疾病治療
西醫治療以局部用藥為主。0.1%皰疹淨、0.5%環胞苷、0.05~0.2%阿糖胞苷或4~5%嗎啉雙胍(ABOB)等眼藥水,白天可每小時點眼一次。在角膜炎期加點0.5%醋酸可的松液或0.1%地塞米松液每日四次,或用氫化考的松、強的松龍的混懸液作結膜下注射,每次0.2~0.3毫升,可以幫助抑制炎症,促進浸潤吸收。抗生素(如氯黴素、金黴素等)點眼每日四次,它們雖然對病毒無效,但可預防繼發細菌感染,在角膜不染色後,加點狄奧寧液促進混濁吸收。
中醫治療
中醫稱流行性角結膜炎為天行赤眼暴翳。臨床可分為肺火亢盛、肝膽火旺和正虛邪留三個證型。
1、肺火亢盛型
症見白睛混赤浮腫,耳前多伴有腫核,按之疼痛,黑睛星翳,疼痛、畏光、流淚。治宜瀉肺利氣,兼以退翳。
處方:蘆根翠衣茶
組成:蘆根30克,西瓜皮30克。
用法:上二味加水300毫升,煎汁代茶飲。
功效:瀉肺行氣,清熱退翳。
主治:流行性角結膜炎,屬肺火亢盛型,白睛混赤浮腫,耳前多伴有腫核,黑睛星翳,疼痛,畏光流淚。 2、肝膽火旺型
症見黑睛病變較重,星翳簇生,視物不清,疼痛,畏光,流淚加重,全身症見口苦、咽乾、便秘、耳鳴、舌苔黃、脈弦數有力者。治宜清肝膽實火。
處方:決明子粥
組成:炒決明子12克,白菊花9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用法:決明子、白菊花水煎取汁,人粳米煮粥,粥成後加冰糖調勻,空腹服用。
功效:清肝膽實火。
主治:流行性角結膜炎,屬肝膽火旺型,黑睛病變較重,星翳簇生。視物不清,疼痛,畏光,流淚加重,口苦,咽乾,便秘,耳鳴,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
3、正虛邪戀型
症見白睛紅赤消退,黑睛星翳不退,怕光流淚,視物不清。治宜祛邪退翳,扶正明目。
處方:杞菊。決明子茶
組成:杞子10克,菊花10克,炒決明子10克。
用法:上三味沸水沖泡,代茶飲。
功效:祛邪退翳,扶正明目。
主治:流行性角結膜炎,屬正虛邪戀型,白睛紅赤消退,黑睛星翳不退,怕光流淚,視物不清。
預防措施
在流行期間其主要措施為:
1、個人衛生不用髒手揉眼,實行分巾分盆;
2、公共衛生要對游泳池、浴室、理髮店以及集體單位的浴池和洗臉池嚴加衛生管理;
3、隔離傳染源對患者應採取隔離措施,防止傳播。在本病流行期間,對於車站、碼頭,應加強檢疫工作,嚴禁病人外流;
4、在沒有肯定有效的抗病毒藥前,不要亂用“預防性眼藥水”,以兔交叉感染;
5、加強消毒工作腸道病毒對熱及乾燥敏感,加熱至60℃分鐘即可滅活。常用的消毒劑如酒精(50%30秒、70%10秒、90%10秒)、碘劑(0.2%PA碘1分鐘)、石炭酸(1%5分鐘)及甲酚(3%15分鐘)都有較好的滅菌作用。建議臨床上採用70%酒精(90%的刺激性太強)洗手等待乾燥,以作為消毒措施。臨床實驗證明採用干擾素點眼,可預防本病的發生,由於經濟價值較高,在大流行期間尚無實際套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