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唐河縣夏、商時代為《禹貢》豫州之域。
周為申、謝、唐、蓼國地。
秦置湖陽縣,屬南陽郡。
西漢、東漢和三國時為湖陽縣(邑),屬南陽郡。
晉為棘陽縣地,屬義陽郡。
南北朝時北魏於縣境置鍾離、襄城、陳陽、石馬諸縣,分別屬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關鎮為當時的襄城縣治,以後歷為州治、縣治。
隋朝境內為上馬、湖陽2縣,屬舂陵郡。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省上馬縣併入湖陽縣,廢湖州改屬唐州(州治今棗陽)。九年唐州治由棗陽遷至比陽(今駐馬店市泌陽)。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分湖陽縣復設上馬縣,均屬唐州。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上馬縣更名泌陽縣(縣治近唐河縣城),仍屬唐州。哀帝天佑三年(906年)唐州治由比陽遷泌陽(今唐河縣城),唐州更名泌州,
五代十國時,為泌陽縣,後梁屬泌州,後唐改唐州,後晉改泌州,後漢、後周屬唐州。
宋、金為泌陽、湖陽二縣,均屬唐州。
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年)歸金,三十一年回歸南宋。孝宗隆興二年(1164年)歸金。南宋。金交替,建置不變。 寧宗嘉定六年即金衛紹王至寧元年(1213年)金廢湖陽縣設湖陽鎮,併入泌陽縣(今唐河),屬唐州。南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蒙宋聯合滅金,泌陽縣(今唐河縣)歸南宋,屬唐州。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年(1265年)分泌陽(今唐河)縣復設湖陽縣,均屬唐州,此時唐州領泌陽(今唐河)、湖陽、比陽(今泌陽)、桐柏4縣。至元三年廢湖陽、比陽、桐柏3縣,設湖陽鎮、比陽鎮、桐柏鎮。併入唐州,後又省泌陽(今唐河)縣併入,唐州不領縣,屬河南江北道。至元八年(1271年)改屬南陽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廢唐州設唐縣(治今唐河縣城),屬南陽府。十四年(1381年)唐縣分出比陽鎮設泌陽縣(治今泌陽);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唐縣分出桐柏鎮設桐柏縣(治今桐柏)。
清,沿明制。
中華民國初為唐縣,屬南陽府。民國2年(1913年)更名沘源縣,屬豫南道。民國3年改屬汝陽道。民國12年改作為唐河縣,仍屬汝陽道。民國16年廢汝陽道,屬河南省。民國21年改屬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
民國37年11月唐河解放,12月28日,成立唐河縣(又稱唐北縣),縣愛國民主政府設於今唐河縣城(曾駐源潭和三里王村);三家河以南成立唐南縣,縣政府設祁儀;次年8月成立唐西縣,縣政府設張店(曾駐白秋)。1947-1948年境內設唐河(北)、唐南、唐西3縣。三縣均屬桐柏區第一愛國民主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7年冬,唐河(北)縣改屬桐柏區第二愛國民主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8年3月,唐河(北)、唐南、唐西3縣合併為唐河縣,縣政府設於唐河縣城,屬南陽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唐河縣,仍屬南陽行地區。
行政區劃
河南省唐河縣總面積2512平方公里,轄12個鎮、7個鄉、2個街道和1個產業集聚區(2014年改興唐社區)、525個行政村(社區),143萬人口,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地區 | 轄行政村(居)委 | 面積 | 人口 |
文峰街道 | 35個 | 18.8平方公里 | 8.5萬人 |
濱河街道 | 7個 | 23平方公里 | 23萬人 |
城郊鄉 | 28個 | 128平方公里 | 6.8萬人 |
源潭鎮 | 44個 | 181.5平方公里 | 9.37萬人 |
蒼台鎮 | 21個 | 85.5平方公里 | 5.1萬人 |
黑龍鎮 | 27個 | 117.7平方公里 | 5.6萬人 |
古城鄉 | 26個 | 116.8平方公里 | 6.5萬人 |
郭灘鎮 | 30個 | 122平方公里 | 8.6萬人 |
湖陽鎮 | 26個 | 150平方公里 | 6.2萬人 |
龍潭鎮 | 23個 | 98.5平方公里 | 4.95萬人 |
馬振撫鄉 | 24個 | 161.8平方公里 | 5.1萬人 |
祁儀鄉 | 26個 | 187.2平方公里 | 4.3萬人 |
上屯鎮 | 32個 | 117平方公里 | 7.6萬人 |
少拜寺鎮 | 20個 | 93.4平方公里 | 4.6萬人 |
桐河鄉 | 20個 | 68.5平方公里 | 3.71萬人 |
桐寨鋪鎮 | 39個 | 160.5平方公里 | 8.5萬人 |
東王集鄉 | 20個 | 127.1平方公里 | 5.2萬人 |
昝崗鄉 | 28個 | 148.8平方公里 | 7.15萬人 |
張店鎮 | 24個 | 124.4平方公里 | 6.8萬人 |
大河屯鎮 | 26個 | 137平方公里 | 8.5萬人 |
畢店鎮 | 22個 | 114平方公里 | 5.8萬人 |
備註:圖表數據僅供參考,以最新數據為準。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唐河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東部。縣境西與新野縣、南陽市區接壤,北與社旗縣毗鄰,東與泌陽縣、桐柏縣交界,南與湖北省棗陽市相連。地處北緯32°21′-32°55′,東經112°28′-112°16′,東西長74.3公里,南北寬63公里,總土地面積2512.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唐河縣東部、東南部、東北部為丘陵地,西部、中部為唐河沖積平原。
氣候
唐河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屬北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日照總時數平均為2187.8小時,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116.5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氣溫15.2℃,歷年月平均氣溫最低1.4℃,最高28.0℃。全年無霜期233天,≥0活動積溫5500℃,≥10℃活動積溫4939。年平均降水量910.11mm,4-9月降水689.2mm,占全年的75.7%。
自然資源
唐河縣有石油、石英、花崗石、石灰石、鉀長石、熒石、水晶石等21種。其中石英石、石灰石、熒石、儲量分別達2.2億噸、3億噸和35噸,河南油田是著名的石油基地,其中唐河境內的石油儲量約占河南油田總儲量的三分之一。
人口民族
2010年,唐河縣全縣總人口140.3萬人,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8.8%。唐河縣有回族、壯族、蒙古族、滿族、土家族、藏族、布依族、朝鮮族、苗族等12個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1.02%。縣人民政府駐地城關鎮。
政治
縣委書記 | 李德成 |
縣長 | 周天龍 |
縣人大主任 | 馬哲宇 |
縣政協主席 | 朱全富 |
參考資料 |
交通區位
唐河交通十分便利,寧西鐵路、滬陝高速、312國道、S335、S240、S239省道縱橫全境,南陽機場近在咫尺,形成了北亘嵩洛,南接荊襄,東通寧滬,西接秦隴,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唐河工業基礎較好,形成了以光電電子產業、裝備機械製造為主體,資源開發利用、農機裝備製造為兩翼的四大產業集聚區。西距南陽市區50公里、東北距省會鄭州市273公里,東南距離湖北省武漢市310公里。
鐵路:寧西鐵路(南京至西安)在唐河設有客貨站唐河站,每日開通直達烏魯木齊、西寧、蘭州、西安,包頭、洛陽、南陽,武漢、長沙、合肥、南昌、福州,桂林、蘇州、杭州、崑山、上海,深圳、寧波,重慶等大中城市。
公路:G40滬陝高速(上海至西安)、312國道(上海至新疆伊寧)貫穿全縣東西,省道S335(棠西線)、省道240(方管線)縱貫全境。
航空:唐河縣城距離河南省第二大民用機場南陽姜營機場僅半小時車程。
水運:2015年國家發改委批准唐河復航工程,將新建唐河縣城和郭灘兩座碼頭,可通航500噸級船舶,工程預計2016年正式開工。
經濟
綜述
改革開放以來來,唐河經濟猶如巨龍騰飛,步入了一個健康高速發展的新時期。2014年,唐河縣生產總值完成239億元,增長9.5%。全縣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3億元,增長2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7億元,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93元,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9898元,增長9.5%。
第一產業
唐河縣農業資源豐富,生態農業正逐漸調整著種植、養殖的生產結構。中國農科院全國首家綜合示範縣駐足唐河,呈現出科研機構與生產單位互惠互利的雙贏良好態勢。37個科研研所和大專院校的343項科研成果在唐河推廣套用,取得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以小麥、大豆、玉米等糧經作物已使唐河成為豫西南最大的糧倉,也使唐河 連續五年榮獲了“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的稱號。
2013年糧食總產再創新高,實現十連增,連續十年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菸葉、紅薯等特色產業基地不斷鞏固,標準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新申報無公害農產品5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60餘萬畝。新建涉農龍頭加工企業5家,培育省級龍頭企業5家、市級16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42家,國家、省、市級示範社達到30家。發展家庭農場158家。農機總動力達到193萬千瓦。
第二產業
唐河縣工業經濟發展迅猛,勢頭強勁。初步形成了以機械、紡織、化工建材、輕工、食品六大支柱為主的25個行業體系。其中汽車變速箱、草酸、水泥、棉紗、棉布、油脂品、飼料釀酒、地毯、長毛絨玩具已形成規模,銷往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和出口10多個國家和地區。工業園區設施配套齊全,騰達機械、恆業光電等一批市場發展前景好且有一定技術含量的企業入駐園區,工業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
2013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5.6億元,增長14.1%。縣產業集聚區先後獲得南陽市“服務企業先進單位”、“南陽市先進產業集聚區”等榮譽稱號,連續三年躋身全省產業集聚區前50強。產業集聚區共簽約入駐項目20個,契約引資25.8億元,其中投資超億元、超10億元項目5個,實際到位省外資金 68.3億元,實際到位境外資金3900萬美元。
第三產業
2013年,全縣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2762萬美元,增長38.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6.8億元,增長13%。房地產等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加大房地產開發力度,建成商品房22萬平方米。金融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年新增貸款22億元,增長14.9%。中介服務、物流等行業逐步興起。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56.5億元,增長9.5%。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2年,全年用於民生的支出達19.8億元,占全縣公共預算支出的76%,同比增長16%。加大教育事業投入,成立了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出台了《關於進一步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意見》和《關於最佳化教育發展環境的意見》,補充新進教師318名,其中通過“綠色通道”引進研究生、985重點院校畢業生12人,其它本科院校畢業生50人,全部充實到高中教學一線;新建紅楓特色等4所學校,對兩所高中校長及兩個鄉鎮中心學校校長實行公開選拔競聘上崗。
衛生事業
截止2009年底唐河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9個(其中縣級7個,鄉鎮衛生院22個),標準化村級衛生所514個。全縣衛生系統人員總數3298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582人,其他1116人。開放床位1489張,擁有核磁、雙排螺旋CT、DR數字成像系統、C型臂X光機、直線加速器、四維彩超、三維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子胃鏡、腹腔鏡、數碼電子宮腔鏡、電子陰道鏡、高強度聚焦超聲刀、體外衝擊波碎石機、LeeP刀、DNA定量分析儀、TCT檢測儀、全自動呼吸機、無痛分娩儀、產後康復綜合治療儀、新生兒重症監護配套設施、兒童智商測試儀、兒童聽力測試儀等先進設備。可開展心外手術、腹腔鏡手術、神經外科手術、心臟周圍介入手術、宮腔鏡手術、腹腔鏡手術、椎間盤鏡手術、關節置換術、透析治療、胃腸腫瘤根治術、宮頸癌根治術、乳腺癌根治術、新術式子宮切除術、附屬檔案腫瘤切除術、甲狀腺次全切等手術,可滿足全縣130萬人民民眾的醫療服務需求。
2009年縣農合辦與市直30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了軟體對接,直接進行網路審核,取消了轉診制度;婦科病檢查和二類疫苗納入了新農合補償範圍;冠心病、腦血管意外、惡性腫瘤等11種特殊病種進行了門診統籌;對一些達到封頂補助的特大疾病進行特大病救助,使其可以再得到部分救助;在農民工集中的東莞、上海、杭州分別設立了定點醫院,使外出務工農民可直接到定點醫院就診及領取補助。2013年新農合參合率達99%,重大疾病醫保病種擴大到20項,補助標準進一步提高。嚴格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政策和基本藥物制度,有效緩解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民生保障
2013年城鎮新增各類就業再就業2.4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6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6%,獲得省全民創業先進縣。養老、醫療等保險費征繳和保險金髮放工作不斷加強,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優撫等政策全面落實,各類社會救助資金按時足額發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榮獲全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先進縣。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2100套,改造農村危房1400戶。
旅遊資源
石柱山森林公園
石柱山森林公園,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唐河縣城東35公里處馬振撫鄉境內,山體東西走向,長約40公里。山頂有兩塊大石屹立如柱,高約14米,故稱“石柱擎天”,為唐河縣八大景之一。柱有環痕,舊縣誌載,系大禹導淮治水繫舟處。
文筆峰
文筆峰塔位於唐河縣城建設路東段,唐河革命烈士紀念館院內,是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始建於明末清初。
虎山水庫
虎山湖風景區位於唐河縣城東南25公里的馬振撫鄉境內,從312國道沙河鋪段修建的旅遊專線公路可直達該景區。景區控制流域面積199平方公里,是河南省一座中型水庫。
白玉山普化寺
普化寺位於唐南古鎮黑龍鎮東北角白玉山旅遊風景區,距唐河縣城25公里處,毗鄰豫S240線,建築占地5620平方米,有山腳、山腰、山頂五座綜合性廟宇數十座古建築,是豫西南最大的佛教活動場所和宗教文化旅遊聖地之一。
古蓼國遺址
古蓼國在今河南省唐河縣南40公里湖陽鎮。東依蓼山,山頂有五代晉天福七年(公元942年)所建的蓼山神祠(俗稱蓼王廟)遺址,南傍蓼陽河(《水經注》稱阪門水)。蓼王廟:位於蓼山頂,四合院,石砌牆,石板坡面,整個建築無木料,建於春秋時期。為紀念在大禹時代治水有功的蓼王而修建。
湖陽公主墓
據出土文物考證,湖陽鎮是屈家嶺到龍山時期的一個村部遺址,存有明萬曆十一年碑文記載:舉功論蔭,世封皋胄子於湖陽,名曰:蓼國。漢唐以來皆為縣。
友蘭濕地公園
唐河縣友蘭濕地公園位於唐河西岸,是為紀念哲學大師馮友蘭而建,落成時間為2011年11月13日。2013年成功申報為國家級濕地公園。
民俗文化
唐河的民俗文化有戲劇、典藝說唱、歌謠、民間武蹈、武術雜技、吹奏、打擊音樂等門類,其中以戲劇規模最大,觀眾最多,活動最經常。傳統節日期間,民間音樂、舞蹈表演團體活動活動於城鎮及鄉村。演出項目多為舞獅、抬閣、旱船、背裝、雲里馬、鑼鼓棚等。
戲劇中的漢劇在全國屬稀有劇種,起源於唐宋。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湖北省襄陽縣雙溝藝人張傳方到湖陽張灣村科班傳藝,漢劇由此傳入唐河,很多民間藝人自發成立了民間的漢劇文藝團體。1985年,唐河縣漢劇團成立,城郊鄉北張灣村漢劇團全班人馬被編進縣漢劇團,劇團發展到70多人,排演了《四郎探母》、《界碑關》、《高堂洲》等十幾個劇目,分別到南陽城區及方城、社旗、棗陽、桐柏等周邊縣市演出。除漢劇外,還有曲劇、豫劇、越調、卷戲、宛邦等劇種。
新中國成立後,縣鄉都成立文化機構,多數村辦起了文化大院、新農村書屋,以全民健身為主的民眾性文化活動普遍開展起來。
地方特產
唐河麻糖
唐河麻糖(更通俗的叫法是“五香糖”)、麻片糖和花生糖是唐河的傳統點心,作為地方特產,據說古時候經常用來進貢,送進京城給皇上嘗。
唐河麻糖是用米花、碎花生仁,混合糖稀加熱,冷卻後切成半圓形的薄片,很脆。麻片糖是用白芝麻仁,混合糖稀加熱,冷卻後切成長方形的、更薄的小薄片。
郭灘燒雞
唐河縣郭灘燒雞遠近聞名,素有“肉質鮮嫩”“五香脫骨”之盛名,為河南省南陽的漢族傳統名吃。始於唐宋鼎盛明清,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歷史。
桐河桐蛋
桐河是唐河的一條主要支流,河水入唐河後匯漢水,直通長江。它流域面積廣,兩岸原野為其沖積平原,那裡氣候溫和,雨水充足,溝河縱橫,水草豐盛。流經桐河鄉的河段,水清、泥肥、無沙石,沿河灣多、潭窩多、柞草多、魚蝦多、水螺多、泉眼多,這就為這裡的鴨子提供了極其豐富而獨特的天然食料。桐河桐蛋具有個頭大,分量重,一般6個就可達到1斤,融皮就能看見蛋黃,蛋黃如沙似米,呈深紅色。食用時放入湯中,即刻漂起一層明油,品質極好,桐河桐蛋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歷史名人
唐河這塊古老的土地孕育出一代代的傑出人物。漢光武帝劉秀的大將馬武、光祿大夫樊宏皆生於湖陽。唐河歷史上的文韜武略還有曲端、李堅、曹應琦等。近代和現代更是人才輩出,諸如革命烈士張星江、周邦彩,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地質學家馮景蘭、文學家馮沅君、詩人李季、考古學家徐旭生、園藝學家郭須靜、植物生態學家曲仲湘、飛機機械師鍾越、醫學家楊慈雲以及著名教授馮宗璞等。
現任領導
唐河縣委書記:周天龍。
城市榮譽
2017年7月4日,南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宛政辦〔2017〕49號,《關於市級領導分包重大專項所屬21個專題工作方案的通知》,在21個專題工作中,第16個專題《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專項城市組團發展專題工作方案》,提到了南陽市啟動唐河縣、方城縣撤縣設市,社旗縣、鎮平縣改縣設區的工作部署。
序號 | 城市榮譽 |
1 | 2015年度農村淘寶最具活力縣城 |
2 | 中國梔子之鄉 |
3 |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
4 | 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 |
5 | 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 |
6 | 全國首家農業綜合示範縣 |
7 | 全國黃牛綜合飼養標準化示範縣 |
8 | 全國創先爭優最佳案例獎 |
9 | 中部六省百強縣之一 |
10 | 河南省平安建設先進縣 |
11 | 河南省對外開放先進縣 |
12 | 河南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
走進河南
完善詞條,學習地理知識!了解河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