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沉香、附子(炮,去皮臍)、乾薑(炮)、良姜(銼,炒)、官桂(去皮)、茴香(炒)、川烏頭(炮,去皮臍,銼作小塊子如豆大,再炒令黃用)、吳茱萸(湯浸,洗去苦,炒)各一兩。
用法用量
每服五七十丸,空腹、食前以熟米飲送下,每日二次。
功用
1.《衛生寶鑑》:退陰助陽,除臟腑冷氣。
2.《醫略六書》:回陽逐邪。
主治
1.《衛生寶鑑》:中氣虛弱,脾胃虛寒,飲食不美,氣不調和,臟腑積冷。
2.《普濟方》:中寒心腹冷痛,霍亂轉筋。
方義
附子補火回陽以御邪,肉桂溫經暖血以散邪,川烏逐在里之邪,澤瀉瀉逆上之邪,良姜暖胃散寒滯。吳榮平肝降逆氣,沉香導厥氣之上逆。小茴溫氣化以下達也。醋丸鹽湯下,使真火內充,則厥氣下潛而客邪解散,疝氣自消,安有急痛欲死之患,手足逆冷之慮乎。
運用
診斷要點為心腹疼痛,脅肋膨脹,腹中雷鳴,面色不澤,手足厥冷,便利無度;及下焦陽虛,七疝痛引小腹不可忍,腰屈不能伸,喜熱熨稍緩。
臨床常用於中氣虛弱,脾胃虛寒,飲食不美,氣不調和,臟腑積冷;中寒心腹冷痛,霍亂轉筋。
附註
《醫略六書》有澤瀉,無乾薑。
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衛生寶鑑》:“治中氣虛弱,脾胃虛寒積冷,心腹疼痛,脅肋膨脹,腹中雷鳴,手足厥冷,便利無度下焦陽虛,七疝,痛引小腹不可忍,腰屈不能伸,喜熱熨稍緩方。沉香、附子(炮,去皮臍)、川烏(炮,去皮臍)、炮乾薑、炒高良姜、炒茴香、官桂、吳茱萸(湯洗,去苦)一兩。為末,醋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腹熱米湯送下或溫酒吞服,日二次。”
中藥方劑之沉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中醫方劑詞典-丸類
中藥藥丸雖然苦口,但療效相較來說會更好一些。藥丸又有很多種類,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些中藥藥丸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