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沉附湯來源
《重訂嚴氏濟生方》。組成
附子(炮,去皮、臍)30克 沉香(銼)15克用法
上藥哎咀,分作三服,用水300毫升,加生薑10片,煎至240毫升,去滓,空腹時溫服。主治
上盛下虛,氣不升降,陰陽不和,胸膈痞滿,飲食不進,肢節痛倦。中藥方劑之沉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沉附湯,中醫藥方,適用於上盛下虛,氣不升降,陰陽不和,胸膈痞滿,飲食不進,肢節痛倦等症。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組成: 功效: 《醫方大成》卷三。
參考資料附姜煨狗肉:菜譜。
配方 製法 功效 用法 附子豬肚150克,附子2克,川椒2克,粳米30克。將附子、川椒研末。豬肚洗淨,裝入藥末、粳米及適量的蔥,扎口入鍋中,加水適量,微火煮至豬肚爛熟。
配方 製法 功效 用法 豬肚芪附湯,主治 陽虛自汗證。自汗不止,畏寒肢冷,肢體倦怠,舌淡苔白,脈沉遲無力,臨床套用於頑固性口腔潰瘍
簡介 案例小烏沉湯用於調中快氣。治心腹刺痛。
名稱 來源 組成 用法 功用參附雞——雞的做法之一,具有溫腎固沖,補氣攝血的功效。
配方 製法 功效 用法 附子附註: (《普濟方》卷八十九引《濟生》。 《普濟方》卷八十九引《濟生》。
同名方劑匯總 參考資料茵陳術附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心悟》卷二。具有溫陽利濕之功效。主治陰黃。身冷,脈沉細,小便自利。
歌訣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