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1
【處方】附子(炮,去皮、臍)巴戟(酒漫,去心)乾薑(炮)茴香(炮)各30克官桂21克沉香甘草(炙)當歸吳茱萸(洗,炒去苦)人參白朮白芍藥白茯苓(去皮)良姜木香各15克丁香9克【製法】上為細末,用好醋打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中焦氣弱,脾胃受寒,食欲不振,氣不調和,臟腑積冷,心腹疼痛,大便滑泄,腹中雷鳴,霍亂吐瀉,手足厥逆,便利無度;下焦陽虛,臍腹冷痛;傷寒陰濕,形氣沉困,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時用熱米飲送下,日服三次。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一切生冷物。
【摘錄】《內外傷辨》卷中
方劑2
【處方】沉香(銼)1兩,陳皮(去白)1兩,青皮(去白)1兩,人參(去蘆頭)1兩,大麥糵(炒)1兩,乾薑(炮)1兩,神曲(炒)1兩,白茯苓(去皮)1兩,桂(去粗皮)1兩,甘草(炙)1兩,揀丁香半兩,木香半兩,白豆蔻仁半兩,高良姜(銼)半兩,丁香皮(切)半兩,蓽茇半兩,縮砂仁半兩,紅豆半兩,白朮(銼,炒)2兩,大椒2錢半。【製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10丸。
【功能主治】益脾胃,大進飲食,溫中消痞,寬膈順氣。主脾胃虛弱,三焦痞塞,中脘氣滯,胸膈滿悶,宿寒留飲,停積不消,心腹刺痛,脅肋膨脹,嘔吐痰逆,噫氣吞酸,腸鳴泄利,水谷不化,肢體倦怠,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細嚼,生薑湯送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四
中藥方劑之沉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