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枳殼(去瓤,酒浸,麩炒)3兩,川楝子(乾用,青鹽炒)3兩,巴戟(去心,酒浸)3兩,韭子(酒浸,炒焦)3兩,八角茴香(就於青鹽少許炒小茴香)3兩,白茯苓3兩,木香1兩,沉香1兩,麝香2錢,青鹽1兩,白馬莖1條(微炒,曬乾,切作片,另研為末;如無馬莖,用黃狗莖13個,切,焙乾;若有狐莖,止用9個,切,焙乾,另研末)。
製法
上為細末,卻將別研藥末和勻,酒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滋補下元,調順諸氣,壯健陽事,加進飲食。
用法用量
方中白馬莖,《奇效良方》作“肉蓯蓉”。
注意
忌食生薑、蘿蔔、豆粉、豬血。
摘錄
《普濟方》卷二一九引《德生堂方》
中藥方劑之沉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