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1
《蘭室秘藏》卷下,異名
疏風潤腸丸(《東醫寶鑑·內景篇》卷四)。組成
當歸梢3克 防風9克 大黃(濕紙裹煨) 羌活各30克 皂角仁(燒存性,去皮)45克 桃仁60克(研如泥) 麻仁75克(研如泥)用法
上藥除麻仁、桃仁外,為極細末,再將麻仁、桃仁泥加入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白湯下,一日二至三次。服後須以蘇麻子粥每日早、晚食之,大便自可通潤。功用
活血祛風,潤腸通便。主治
風秘、血秘,大便經常燥結。來源2
《壽世保元》卷五。
組成
當歸(酒洗)60克,懷生地黃30克,懷熟地黃30克,火麻仁45克,枳殼(麩炒)21克,杏仁(去皮)15克 。
用法
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時用溫開水送下。
主治
大便秘結。
中藥方劑之活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中醫方劑詞典-丸類
中藥藥丸雖然苦口,但療效相較來說會更好一些。藥丸又有很多種類,我們來盤點一下這些中藥藥丸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