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金淘鎮東溪村
東溪村位於福建省泉州南安市金淘鎮政府駐地西北2.3公里,面積6.10平方公里。村委會設在田中,有田中、後嶺、內埔壟、溪南、溪尾、尾園、山坂、流溪8個自然村。有17個村民小組,有村民1100多戶,4800多人。有耕地面積1122畝,山地35000畝,主種水稻、小麥、糖蔗等農作物。林果有馬尾松、茶、鳳梨等,盛產草蓆。全年農業生產總值845萬元。域內有製衣廠、服裝廠、東溪國小。省道307公路貫穿全境,域內公路兩側樓房商店鱗次櫛比,十分繁榮。村道與金(淘)眉(山)公路、省道307線接軌,交通十分便捷。
東溪村四面環山,山清水秀,村民淳樸,人傑地靈。東溪村先後被福建省司法廳及泉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民主法治示範村”稱號;被南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先進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企業發展先進單位”、“山地開發先進單位”;被南安市綜治委、市公安局以及金淘鎮黨委、政府授予“交通安全文明村”、“綜合治理先進村”等殊榮。
東溪村源於始祖從泉州東門和南安溪仔尾遷入繁衍,為紀念故土,遂各取首字 “東溪” 為村名。在元、明、清隸屬十四都,民國屬東門保,解放後屬蓮坑鄉,土改時與蓋溪村合併為“蓋溪鄉”,後撤鄉自立東溪村。公社化時與東星村合併為“東門大隊”,1958年自立東溪大隊,1984年改為東溪村委會。
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東渡鎮東溪村
東溪村屬於長坑管理區,位於東渡鎮南部,距離鎮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305戶931人,耕地面積227畝,山林面積6218畝。2006年農民人均收入2331元,村集體年收入5萬元左右。農戶主要從事茶葉、水果、蔬菜和油茶生產,現有茶園176畝,杏300畝、油茶700畝、春扁豆30畝引。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白雲鄉東溪村
東溪村位於永泰縣北部,屬白雲鄉,海拔580米,東接浦溪村,西鄰大坪村,南連白雲村,北界閩侯縣。距縣城32公里,距白雲鄉5公里。總面積8.3平方公里,轄有東溪、吳厝里、崩墘里、松洋4個自然村。宋代屬中和鄉新豐里,元代分屬十八、十九都,明、清時期又屬中和鄉新豐里;民國初屬北區,民國25年改屬一區白鳳聯保,民國27年屬雁鳳鄉。1949年9月後屬六區、白雲區,1958年屬白雲人民公社。1959年建村,現今全村共有6個村民小組,86戶、439人,其中,畲族藍氏人口140人,占32%。1978年通機耕路,1983年通電,全村耕地480畝,人均耕地面積1.1畝;林地1200畝,人均林地6.2畝,2000年糧食總產量271噸,人均糧食占有量617公斤。全村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高山反季節蔬菜等,主要經濟作物是茶葉,年產量23噸。2000年農林牧漁總產值225萬元,人均純收入3200元,村級財政收入1.8萬元。設初小1所、班級2個,學生20人,教師2人;衛生所1個,村醫1名。2001年通自來水引 。
湖南省沅陵縣馬底驛鄉東溪村
馬底驛鄉東溪村有4個村民小組,1008人,中共黨員49名,耕地面積787畝;全村的主要經濟來源有養殖業、農田耕作、勞務輸出等。去年以來我村緊緊圍繞“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總體目標,堅持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指導思想,充分發揮領導核心和橋樑紐帶的作用,帶領廣大黨員幹部,齊心協力,銳意進取,不斷深化支部“五個好”建設,深入開展文明村建設,全力打造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文明新村,全村經濟和社會發展邁入了快車道,為新農村建設做貢獻。
一、發揮核心堡壘作用,建設文明衛生新村
村看村,戶看戶,民眾看幹部。村幹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響著村民,因此,在文明建設的實踐中,我們時刻把村支兩委班子及黨員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來抓,從不鬆懈。我們要求班子成員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勤政為民,不搞特殊化,時刻把民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多為民眾謀福利。班子成員精誠團結,經常溝通思想,在各項工作以身作則,起模範帶頭作用。工作中注意傾聽民眾意見,堅持走民眾路線。在廉政建設方面,本村的重大事項、重大決策等工作都以村務公開的形式公布於眾,接受民眾監督,做到辦事公道,廉潔自律。在工作中走在前,乾在前,不接受吃請,不以權謀私,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去影響、帶動全體黨員幹部和村民。圍繞經濟建設,積極拓寬發展思路,出謀劃策,真正當好村民的“領頭雁”,真正為民眾當好家、理好財。
在幾年來的班子建設實踐中,我們逐步積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黨員隊伍的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在學習制度上,我們積極利用“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等多種形式,組織黨員學理論、學業務、學經濟、學管理,不斷增強廣大黨員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在組織制度上,充分尊重黨員的民主政治權利,實行民主議事和黨內監督制度。在重大決策上,堅持集體研究,科學決策,使全村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建康協調發展。在工作制度上,積極組織黨員參與經濟建設,參與村務管理,讓廣大黨員同志在參與經濟建設中經受鍛鍊,增長才幹,從而較好地發揮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黨風帶民風,以民風促村風,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風氣。
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帶領民眾致富。
1、我村兩委積極調整工作思路,引導、幫助民眾大搞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養殖業、林業。做好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作,2006年以來共轉移富餘勞動力400人創收180萬元,拓寬民眾增收渠道。
2、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近幾年來,修建東溪組圓盤路,楊教組級公路水泥路面硬化,東溪組改水,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一個新的台階,民眾“行路難”問題得到基本解決。
三、抓創建、重教育,完善精神文明好體制。
我村以開展“創建文明村”、“創建文明戶”活動為載體,深入紮實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1、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破除封建迷信,提倡移風易俗。大力開展移風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活動,堅持喜事新辦、喪事簡辦。
2、開展長期不懈的普法教育,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多年來,把法制教育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村里設立了治保民調委員會和普法宣傳員,定期利用板報等形式進行法制宣傳和安全生產教育,建立和健全了村規民約。廣大民眾的法制觀念和安全生產意識普遍加強,社會秩序良好。
3、堅持計生基本國策,確保出生人口質量。堅持開展流動人口計畫生育摸排和登記工作,有效避免外來人員違規生育現象的發生;加大對採取避孕節育措施服務對象的隨訪力度,鞏固提高了綜合節育率。
4、大力發展農村衛生事業,加快醫療保障體系建設步伐。大力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努力提高廣大民眾參加新合醫療的積極性,全村95%以上民眾參加新合醫療。減少疾病,提高村民健康水平,我們非常重視村民的防病保健工作。婦女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兒童計畫免疫工作已形成制度化、規範化和程式化,“四苗”及新生兒B肝疫苗接種率均達到標準要求,有效控制了相關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全面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不斷豐富民眾文化生活。
四、團結協作,創集體榮譽
班子成員精誠團結,經常溝通思想,在各項工作以身作則,起模範帶頭作用。工作中注意傾聽民眾意見,堅持走民眾路線。在廉政建設方面,本村的重大事項、重大決策等工作都以校務公開的形式公布於眾,接受民眾監督,做到辦事公道,廉潔自律。
村領導班子成員在全體村民的支持配合下,本村近幾年取得了快速發展,被評縣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村、村為主先進單位,黨支部被授予縣先進基層黨組織,其中村黨支部書記舒衛國同志還被評為十最佳支部書記。
通過文明衛生新村的建設,我村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肯定及民眾的好評,村容村貌得到了改善,村民的文明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我們也看到了許多的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將更加注重村組織的服務功能,有組織、有計畫的開展豐富的文體活動,滿足村民對文體生活的需要。家庭的文明和諧是社會文明和諧的基礎,我們將從社會的細胞著手,給村民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為建設文明衛生新村構建和諧新農村作出貢獻。
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富溪鎮東溪村
行政區域
東溪村地處富溪鎮東南部,距縣城23公里,東接宅中鄉 赤岩村,西臨東山村,南與宅中鄉 西坪村毗鄰,北連霞洋村,距鎮政府所在地11公里,是我縣少數民族村,全村81戶334人,轄東溪、黃家園、草仔坪、南汀坑、下溪淀5個自然村。氣候與物產
東溪村平均海拔456米,屬中亞季風氣候,雨量充足.境內土質黃壤,全村耕地211畝,水田211畝,農地242畝,主要經濟作物太子參,太子參戶均5擔,最多的收穫12擔,是太子參專業村。
歷史人文
東溪村是著名的紅色蘇區。1933年,經閩東特委決定在福、霞、柘邊境的草籽坪村附近大粗坑峭崖岩洞,成立蘇維埃霞鼎泰中心縣臨時政府,隸屬閩東蘇維埃特委管轄,成為閩東革命風暴的紅色指揮中心。當時中央紅軍四團數千名戰士駐守在草籽坪村數座大房子內,在附近岔道口分設秘密聯絡崗哨樓和瞭望台,在周邊厝下、磺坑磺洞等處秘密設有紅軍彈、糧庫。1934年10月4日,國民黨軍隊78師進駐柘洋城,蘇維埃霞鼎泰中心縣、區撤離駐點,轉移山頭開展地下游擊活動。但草籽坪仍是霞鼎泰中心縣的秘密指揮中心。葉飛、馬立峰、曾志、馮品泰、賴金彪、陳挺等革命領導人曾經在此留下了深深的足跡。紅軍領導人彭朝榮當年在草籽坪是還介紹該村牧童藍阿嫩當通訊員,阿嫩智勇雙全,屢次戰功,後隨紅軍北上歷任排長、連長、營長,最後擔任過團長。1948年11月8日在淮海戰役中,在新中國即將誕生的前夜捐軀,由於他英勇善戰被稱為“畲族革命雄鷹”。
基礎設施
東溪村基本實現“五通”,1988年架設照明線路,1994年完成了人飲工程。1998年安裝了程控電話,2001年開通了有線電視,2006年完成3.3公里村道路基拓寬改造。
江門行政區劃百科(一)
江門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側,全市總面積9541平方公里、人口410萬,江門市屬河流三角洲沖積平原,沿海有大小島嶼96個,海岸線總長328.7公里。江門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少霜無雪,溫和多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