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縣鬆口中學

梅縣鬆口中學

梅州市梅縣區鬆口中學,梅縣區僑鄉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革命傳統的農村完全中學,廣東省一級學校。

基本信息

簡介

梅縣鬆口中學梅州市梅縣區鬆口中學

鬆口中學坐落在梅江之濱,松口鎮郊,創辦於一九O六年十二月十八日,是梅縣區僑鄉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革命傳統的農村完全中學。該校先後被評為省先進學校、省“振興中華”讀書活動先進集體、省民眾體育活動先進單位、廣東省一級學校。
辦學先賢饒芙裳、謝逸橋溫靖侯等是辛亥革命志士,深得孫中山先生器重。一九一八年五月二十九日,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視察松中,發表革命演講,傳播革命種子。在各個革命時期,均有許多校友成為革命先進人物,學校素有革命搖籃之美譽。

設施

鬆口中學校園總面積十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四萬二千平方米,各類場館設施齊全。學校現有五十五個教學班,三千二百名學生,是梅州市梅縣區規模最大的學校。

師資力量

鬆口中學師資力量雄厚,全校教職工二百四十餘人,其中高級教師二十多人,還有一大批教學觀念新、業務能力強、勇於開拓創新的中青年骨幹教師。

教學質量

鬆口中學以規模之大、教學質量之高聞名海內外,被譽為“僑鄉教育一枝花”。學校被廣東省定為第二批國家課程改革重點試驗學校,吹響了進軍課改的號角

搞好學校環境工作,最佳化育人環境,發展生態文化,有利於形成學校辦學的良性循環,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我們今後將進一步加大環境教育和環境建設的投入力度,及時改進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在文教戰線上為“文化梅州”、“生態梅州”的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共同營造我們心中的綠園。

特點

鬆口中學從實際出發,一邊爭取政府的重視、支持,一邊走社會捐資辦學之路。二十年來,先後掀起三次捐資辦學高潮,共有二百五十多位仁人志士踴躍捐資,總額逾千萬元。余連慶、余國春、鍾錫央、曾憲梓、張通南、梁亮勝、何中華等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王屏山副省長、謝強華副省長曾先後多次來校參加慶典,對鬆口鄉賢捐資辦學作出高度評價。今日松中,環境優雅。邁進校門,清風撲面;漫步校園,美樓林立;花繁草綠,春色滿園;書聲朗朗,生機勃勃。剛竣工的德育長廊、英語廣場、綜合活動館等,更為校園增添了新亮點。
隨著世界加快一體化進程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松中人加快發展步伐,與時俱進,提高辦學品位和辦學效益,走名牌教育之路。我們相信,鬆口中學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校訓

團結、誠樸、勤奮、進取

辦學理念

以人為本 全面發展 求實創新 開拓進取

辦學特色

辦學歷史悠久,校友英才輩出;
富有光榮傳統,注重德育創新;
華僑鄉賢眾多,熱心捐資興學;
面向全體學生,形成良性循環。

綠色學校

學校從2005年5月被廣東省有關部門授予第四批綠色學校以來,全校師生員工再接再厲,嚴格按照省級綠色學校的相關標準,創造性的開展各方面工作,逐漸形成了本校創綠特色,環境工作成效顯著,得到省、市、區上級領導、專家的好評,對周邊地區起到了良好的榜樣示範作用。我校環境工作特色也是辦學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初步可以概括為八大方面:
一、“華僑校友熱心校園綠化”——眾多華僑鄉賢關心松中校園環境建設的同時,更有不少僑賢、鄉賢積極參與學校綠化工作,捐資種花種樹種草,在建有“晉康園”、“松苑”基礎上,香港裕華國貨有限公司捐建了“裕華園”;旅印尼華僑梁世楨先生、李麗英女士伉儷捐建梁錫佑紀念大樓並為該樓配置了環樓花帶;老校友楊秀蘭女士把自家花園栽種的樹木移種母校地理園;57屆老校友們花一萬多元在“晉康園”大門前種大榕樹、立觀賞石等等。2006年12月24日的百年校慶也是一場繼往開來的校園環境建設盛會,意義非凡,影響深遠。
二、“生地教師多名師多領導”——生物、地理作為環境教育的重點學科,師資力量十分重要。我校生物組、地理組人員精幹,環境教育成績顯著:高中學生選擇生物、地理等科目的人數較多,先後有不少學生順利考入大學就讀環境專業並從事祖國環境事業;生物組、地理組培養的省級先進以上的名師有5人次之多;目前的3位校級領導均出自生物組、地理組。領導層自然對環境教育、環境工作十分重視。
三、“學生自發成立環境組織”——502環保愛心組織成立於2000年9月18日,是鬆口中學建校以來第一個環境保護組織,由學生自發形成,有一套管理制度。該組織歷任總裁為童國斌、傅子珊、賴偉平、鍾柳容、李映玉、謝梅玲等。在歷屆總裁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校園白色污染和垃圾受到了控制,環保政策法規得到積極而深入的宣傳,貧困生及時得到了資助,孤寡老人分享了孩子們的歡樂。502環保愛心組織從一個側面體現出我校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優良傳統,從某一角度鍛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502組織淨化校園的同時,也塑造了新時期松中人的美好心靈。
四、“連續舉辦五屆綠色校運”——我校從2003年10月的第37屆田徑運動開始,全校上下一心,把每一屆校運會都辦成“綠色校運”:校長致詞、會徽設計、進場式各班的口號和橫幅、各班回收垃圾的統計評比、廣播稿件的內容等均體現師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我校五屆綠色校運會從基層實踐國家的“綠色奧運”理念,在校園內外產生了積極影響。
五、“創辦綠色松中宣傳環保”——當今世界一體化進程加快,更因為計算機網路的快速發展,各國科技文化交流也日益頻繁。在學校網站增加“綠色松中”欄目,向全社會和廣大校友展示學校環境工作成果,宣傳國家環境保護政策,促進學校環境教育教學;同時連結了國內外著名的環境網站,便於師生學習、查找環境保護知識和環境信息。
六、“改造松苑有機結合兩育”——“松苑”原來僅僅是校園德育基地,功能單一。為了探索新時期的德育途徑,提高德育效果,把環境教育與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學校投入30多萬元改造“松苑”。新“松苑”樹木鬱鬱蔥蔥、鳥語花香的環境,完全是一座生物園,校友烈士紀念碑矗立中央,校友烈士紀念亭點綴其中,德育和環境教育效果相得益彰。生物興趣小組在松苑發現松鼠的事件在校園轟動一時,引發師生髮現本地特色生物熱潮,2007年4月“愛鳥周”期間,師生在校園附近田野發現野鷺活動並拍到了照片。
七、“保護古樹也愛護無名木”——全校師生員工自覺保護金山頂老校區的古桂花樹,使兩棵大約百齡的桂花樹四季常綠,清香宜人。總務處曾經從安全形度考慮計畫砍伐一棵龍眼樹,老師們聞訊後立即聯名寫信反對,後由校長召開行政會討論並妥善處理。甚至一棵野生的無名樹木(植物分類專家都叫不出名字),大家也有意識的愛護,這棵樹現在一梅樓門坪亭亭如蓋、蒼翠欲滴,其獨特造型和由來成為松中人的驕傲。
八、“師生環境意識日益增強”——長期紮實的環境教育,師生環境意識明顯增強,以下幾件小事或可證明:每年定期有師生要求將學校井水抽樣上送有關部門檢驗,並將檢驗結果公布。2006年,在全體師生呼籲和社會賢達的關心下,長期困擾學校的大垃圾池(在正校門附近)終於遷走。2007年,梅州電視台“民生820”節目反映了“焚燒垃圾,污染學校環境”的意見,引起有關部門重視解決學校周邊現有垃圾池的管理問題。校長的手機經常收到學生髮的有關學校環境建設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等等。

百年華誕

2006年12月24日,梅縣區鬆口中學隆重舉行建校100周年慶典活動。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常委、原中央統戰部副長張廷翰,省紀委副書記梁燦盛,中國前駐巴西、玻利維亞,莫三比克、安哥拉特命全權大使肖思晉,中國空軍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溫清澄少將,省統計局局長卜新民,原廣東省政協秘書長李國泰;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會長余國春,香港梅州聯會永遠榮譽顧問、中華大成行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煥昌,香港梅州聯會會長林光如,香港絲寶集團董事長梁亮勝,香港梅州聯會咨議會主席余鵬春,美國國際日報、印尼國際日報董事長熊德龍,香港梅州聯會永遠名譽會長、有權集團董事長李有權,香港大華集團董事長何中華;梅州市領導劉日知、李嘉、古小平、李金元、李純德古銀增、陳衛平、陳麗霞、曾小華;華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楊文軒,廣東藥學院黨委書記吳梅興,嘉應學院黨委書記李俊夫;梅縣區五套班子領導及來自海內外的校友和嘉賓、上級領導、鬆口中學師生等共3000多人參加了慶典儀式。

市委書記劉日知在慶典儀式上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並對鬆口中學迎來百年華誕致以熱烈祝賀。他說,“自古山歌鬆口出,今日喜事迭迭來”。參加這次慶典,我想表達三層意思:一是崇敬之情。千年古鎮別有風情,百年名校名人輩出。鬆口是著名的華僑之鄉、文化之鄉、山歌之鄉,淳厚的歷史魅力,讓世人崇敬。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鬆口中學百年如一日,傳承文化,培育人才,成績矚目,自建國以來,培養的學生成為專家教授和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就達千人。2003年,鬆口中學被省譽為“全省欠發達山區農村中學的典範”,在全市農村中學率先成為省一級中學。這些來之不易的成果,讓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二是感激之情。百年來,鬆口中學校友遍布五湖四海,他們中不乏國家棟樑、社會精英,不乏海外名流、商界巨賈。有的雖然身在他鄉,但時時掛念家鄉建設,為家鄉發展出謀獻策、捐資出力;留在家鄉的校友,不少成為建設梅州的中堅力量,在各條戰線上艱苦奮鬥,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此,對各位松中校友和嘉賓對梅州的建設作出的突出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三是希望之情。市委、市政府將一如既往關心、支持鬆口中學等學校的建設,進一步推動全市教育事業大發展。希望梅縣和松口鎮要按照省、市的要求,深入實施“文化梅州”發展戰略,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增創文教優勢,努力爭當建設文化強市的排頭兵;希望千年古鎮百年名校煥發青春再創輝煌,為“文化之鄉”增光添彩。
劉日知還向與會領導和嘉賓通報了近年來梅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他希望社會各界和海內外鄉賢繼續發揚愛國愛鄉和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為梅州教育事業的騰飛,為山區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嘉賓代表余國春、林光如和校友代表何中華、梁亮勝、古小平分別作了講話。與會領導和嘉賓還為鬆口中學及松口鎮9項工程竣工剪彩。這9項工程總造價2500多萬元,包括:梁潘淑容女士捐建的鬆口中學新校門、校道,梁世楨先生、李麗英女士伉儷捐建的梁錫佑紀念大樓,捐資共約800萬元;以余國春先生為首的香港裕華國貨公司捐建的鬆口中學裕華桃李苑、裕華園,鬆口中心國小裕華教學樓、官坪國小裕華教學樓,捐資總額132萬元;松口鎮政府新辦公大樓,總造價930萬元,其中何中華先生捐資80萬元,各級領導和鄉賢、老闆關心支持480多萬元;鬆口中學百年桃李園,由傅振東、古錦成等眾多校友捐資45萬元;由八二屆、五五屆校友會捐資24萬元興建的鬆口中學塑膠燈光籃球場。同時,還為鬆口中學一百周年紀念大樓奠基。該大樓為實驗教學樓,由何中華先生獨資捐建,建築造價138萬元。何中華還現場為鬆口中學離退休教師、在職教職工捐增了慰問金共15萬元。

編年大事記

籌建學校階段
1903年
﹡清政府適應形勢頒布實施《奏定學堂章程》(即“癸卯學制”)。具有進步思想的知識分子翰林溫仲和(又名慕柳)、舉人饒芙裳(又名集蓉)等倡辦“鬆口高等國小”,得謝益卿、謝夢池、謝喬梓等華僑富商大力支持,開始籌劃建校事宜。
1904年
﹡秋,溫仲和不幸逝世(黃遵憲曾親臨執紼弔唁),籌建學校工作由饒芙裳主持。
1905年
﹡春,饒芙裳邀集鬆口辦學員紳,於鬆口天后宮成立“鬆口興學會”並被眾人推舉為會長,督促各鄉族興辦初等國小;為了培養新學師資,“興學會”借用官坪余氏宗祠,籌辦“鬆口初級師範傳習所”。
﹡12月,派往日本留學的饒一梅、梁少慎回松,建議把擬辦的“鬆口高等國小”改名為“鬆口公學”。
鬆口公學誕生
1906年
﹡春,“鬆口初級師範傳習所”開學,饒芙裳聘請謝逸橋、溫靖侯為監學(相當於校長),饒一梅、梁少慎、李仲肩、林菊秋、張君山等為教員,致力培養一批革命骨幹和新學師資。
﹡冬,123名師範傳習所學員畢業。
﹡12月18日,鬆口公學校舍第一期工程落成;眾人推舉饒一梅為校長,開始招生;鬆口公學正式成立。(是日即被公認為校慶紀念日)辦學經費除收學費外,靠呈官核准提拔各文課會、科舉會產業及安良局原有捐款。
1907年
﹡2月1日,學校將錄取的72名學生,編甲、乙兩班,開始上課。
﹡6月,鬆口同盟會員謝逸橋、溫靖侯受命在辦好鬆口公學同時,選擇鬆口溫氏精廬,創辦了全國早期的體育學堂,成立了全國最早的體育協會,培養了大一批革命軍事人才。該學堂聘請廣州陸軍速成將弁學堂嘉屬學生姚雨平(後任北伐軍總司令)、張醁村(後任北伐軍參謀長)、張則通等為軍事教員,留日體育學校畢業生、同盟會員林修明(後為葉劍英恩師)、馮奮立為器械體操教員,著名拳師謝仲文、張玉棠為武術教員。僅辦一期,歷時六月,訓練學生120多人。
﹡本校創辦初期,同盟會員謝逸橋、溫靖侯、溫翀遠、古公愚、丘哲(即丘映芙)、陳季博廖介和等人,致力傳播先進思想,師生們一時紛紛剪髮辮,穿新時裝,不搞迷信。
﹡學校教師溫翀遠、丘哲等奉命率領鬆口同盟會員參加了饒平、黃崗、惠州等地的反滿清王朝的武裝起義。
1908年
﹡4月1日,守舊勢力以學校“侵占”側旁的寧豐寺為名挑釁取鬧,煽動歹徒放火焚燒學校,毆打師生。其中校長饒一梅、教師陳季博均負重傷;學校暫借溫氏精廬上課。
﹡冬,饒一梅校長辭職,溫靖侯繼任校長,募款重建校舍。各界踴躍捐資,其中僑胞謝益卿、伍淼源、張榕軒、張耀軒各捐銀元二千元,廖煜光先後兩次捐款共三千銀元。
1909年
﹡學校呈官核准,就本區範圍抽收牛頭、牛屠、紙摺各項捐稅,每年增加700元。
1910年
﹡冬,第一屆學生畢業。
﹡全校學生已達180多人。
﹡學校從創辦之日起即按《奏定高等國小堂章程》規定:每周授課三十六點鐘,四年畢業。所授課程有修身(教材以《四書》為主)、讀經講經、中國文學、算術、中國歷史、地理、格致、圖畫、體操九門。
1911年
﹡3月,溫靖侯校長率領丘哲、古公愚、梁滌僧、廖介和、饒輔廷、林修明、溫翀遠、周增等和鬆口體育學堂師生職工三十多人赴穗,參加“3·29”攻打廣州總督衙門之役,其中饒輔廷、林修明、周增壯烈犧牲,英名列於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碑上。
﹡10月11日,為回響孫中山先生領導的武昌起義,溫翀遠等率領鬆口體育會為骨幹的起義軍(300多人)連夜向嘉應州城進兵,揭開了光復嘉應州的序幕。
﹡冬,溫靖侯校長因奔走國事辭職,由陳蓬士繼任校長。
1912年
﹡學校正堂建成,230多名學生由溫氏精廬搬回新校上課,並在中秋節舉行落成典禮。學校陸續收到各界捐款,其中謝夢池、伍佐南、丘允臣各捐銀元一千元。
1913年
﹡冬,校舍竣工。共用去建築費二萬多元。
1914年
﹡陳蓬士請饒芙裳為本校籌辦中學,出面募捐,在金山頂擴建教室。各界人士踴躍捐資,其中梁映堂、廖煜光、張榕軒、張耀軒各捐銀元一千元。
﹡謝夢池認捐辦學經費銀元五千四百元(即由1914年至1922年,每年常費400元、教員酬金200元)。
1915年
﹡陳蓬士再次當選為校長。
﹡學校辦學條件有所改善,有300多名學生。
1916年
﹡夏,動工建造後樓教室。
﹡辦學先賢、同盟會員溫靖侯不幸病逝。
1917年
﹡因鬆口曾是嶺東同盟會總部,學校校長、教員且多曾留洋,辦學理念先進,校內上下向來盛行反帝反封建思想,師生員工革命熱情高漲。
1918年
﹡5月29日孫中山先生率姚雨平、張醁村、胡漢民、鄒魯等到鬆口探望謝逸橋、謝良牧兄弟。是日上午九時許,孫中山先生一行應邀到校視察,校長陳蓬士率全體師生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孫中山先生對四百多師生及鬆口各界人士發表革命演說,傳播革命種子,並與大家合影留念。
﹡金山頂後樓第一層落成。其中四千光洋建築費由梁密庵、溫紫琪(即溫東盛)在南洋各埠僑商中募得。
1919年
﹡陳蓬士第三次任校長。
1920年
﹡“五四”運動後,新民主主義思想開始在本校迅速傳播,師生中掀起愛科學愛民主的新文化熱潮。
1921年
﹡秋,以鬆口公學為首發起組織的第一屆全松運動會在鎮郊魚子壩運動場舉行,有田徑、足球、體操等項目。
1922年
﹡9月,新學制(即“壬戌學制”)頒布,本校籌辦初級中學並附設高級國小。
從初級中學向高級中學發展時期
1923年
﹡學校根據全國教育會聯合會公布的《中國小課程綱要》規定,國小設國語、算術、衛生、公民、歷史、地理、自然園藝、工用藝術、形象藝術、體育、音樂等科。國中必修課有國語、算術、外國語、生理衛生、公民、歷史、地理、自然、手工、圖畫、體育、音樂等科。
﹡春,“鬆口公學”正式創辦國中,改名為“鬆口初級中學”。
﹡冬,陳蓬士辭去校長職,改選饒一梅復任校長。
1924年
﹡學校呈官核准,加收本區豬屠、紙摺各項捐稅,每年可增收一千七百元。
﹡5月間,校友梁錫祜等人考入黃埔軍校。梁於1925年參加了周恩來、葉劍英領導的東征軍,任某營黨代表;後參加中央紅軍,抗戰期間,任新四軍師長,1940年在“皖南事變”中犧牲。
1925年
﹡校友李公劍在葉劍英領導的建國粵軍二師新編教導團獨立營任參謀,後在“香洲兵變”中犧牲,葉劍英曾寫《滿江紅》一詞悼念。
1926年
﹡5月,辦學先賢,資深同盟會會員謝逸橋在汕頭病逝。(1937年5月31日南京國民政府頒布政令褒揚謝氏昆仲)
﹡國中開學後,學校改建門首騎樓、擴建金山頂後樓校舍(升第二層)。陸續收到各界捐款,其中傅毓君捐大銀一千元,丘哲、張濟軒各捐毫銀一千元,丘允臣捐大銀五百元,潮汕鐵路公司捐直平銀五百元,吧城壢完閱報社捐大銀二百四十元,古漢宗、李安奎、余淑偉各捐五百元,英華公司捐三百元,古睦盛、振源公司各捐二百元,源源公司、裕東公司各捐一百五十元,樂助一百元的有:廖心堯、曾奇文、余芷精、黃卓立、沈選青、古梓材、楊卉濃、黃顯雲、昌泰號、黃康華號、新新公司、永德興公司、興昌公司等。另由饒一梅校長發簿募捐,並托饒振生在南洋募得一萬多元將金山頂校區逐步完善。
﹡秋,第一屆國中學生畢業。
﹡北伐戰爭“鬆口之役”祝捷大會後,省婦女部派出的潮梅黨務特派員鄧穎超(廣東省婦女部秘書長)親臨學校發表演講,號召學生要大團結,宣傳婦女要解放、男女要平等的革命道理,激勵師生走上革命道路。
﹡10月,學校出版第一期宣傳新民主主義思想刊物《松聲》(該刊由饒芙裳親自題寫刊名),其中的《蘇俄革命之與我國》、《一個愛國男兒》等文章以反帝反封建為內容,閃爍著新民主主義革命思想的光華。
﹡12月18日,學校舉行建校二十周年盛大紀念活動,並出版《鬆口公學廿周年紀念刊》。
1927年
﹡學校內學生們讀書報國蔚然成風,已形成慣例唱校歌和革命歌曲。
1928年
﹡學校陸續收到華僑捐款在本鎮區購置店業出租,增加辦學經費。
﹡秋,饒一梅校長任滿,李頌儒接任校長。
1929年
﹡秋,第二屆國中學生畢業。國中、高小畢業學生共240多人。
1930年
﹡學校出版革命刊物《松濤》、《松針》,許多文章洋溢著革命的熱情,說出了救國救民的心聲。
1931年
﹡春,羅清楨來校任教,負責藝術、地理科教學。(羅清楨是著名木刻家,是魯迅先生的要好朋友,在學校成立了“黑白木刻研究會”,出版了兩期《松中木刻》畫冊,舉辦木刻訓練班,培養了一批木刻人才,其中曾任天津藝術學院院長的著名木刻家古達校友是其高徒。)
﹡10月,學校出版第二期《松聲》,該刊上有老校長饒一梅親自記載的《捐款鳴謝》。
1932年
﹡冬,李頌儒校長任滿,溫鴻琳任校長。
1933年
﹡學校改名松江中學。
﹡鍾竹如應聘為音樂教師,他在松中任教期間發起組織“白雪國樂社”並為校歌譜曲。
1934年
﹡羅清楨、張慧(興寧人,音樂教員)等倡導具有進步意義的木刻藝術,在授課過程中大力宣傳革命思想,在學校掀起猛烈的愛國思潮。
1935年
﹡暑假期間,羅清楨拜訪魯迅先生交流木刻版畫藝術後赴日本學習觀摩版畫藝術(全校學生自發捐獻程儀)。
1936年
﹡溫鴻琳校長任滿,饒一梅任校長。
﹡在鬆口地下黨的直接領導下,陳海平、陳新豐、賴鏡清、李千盛、梁惜芳(即溫流)和餘慶、張榮德等先後發起組織“青年讀書會”、“民眾歌唱團”、“白燕劇社”和“松江劇社”宣傳進步思想和革命道理,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抗日戰爭時期的松江、國光中學
1937年
﹡1月1日,李班按照汕頭工委指示,在鬆口成立第一個共產黨支部,李顯雲等校友光榮入黨。
﹡全校師生積極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張慧老師等組織學生創作、散發抗日題材版畫;集隊到街頭演說、演劇宣傳抗日圖存意義;假日到農村收集廢舊銅鐵上交有關部門製造武器;師生捐款集資購買抗日武器。
﹡饒一梅校長辭職,李景灝任校長。
1938年
﹡抗日戰爭爆發,國光中學(1932年由嚴元章等創辦於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恩寧路)由廣州遷來鬆口,得梁密庵鼎力支持在承德樓上課,並在承秉莊、柳蔭居設分教處。古文捷任校長,梁於民任訓育主任、丘勤修任教導主任;國中、高中各5個班,另設國中預備班和南洋商業班,有教工30多人,學生500多人。
﹡春,校友廖廣祥等人進入陝北抗日軍政大學。李木生、溫懷仁、賴鏡清、李英光等去蘇北參加新四軍。抗日期間,松江、國光師生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
﹡4月,國民革命軍少將、武昌軍政委員政治部負責人、天津商學院教授溫健公校友來松江、國光中學參觀,並向師生作了抗戰形勢演說(溫健公校友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為革命烈士)。
﹡這一時期高等院校沿襲1912年的各校獨立命題、自主招生政策。
1939年
﹡溫饒任國光中學校長。
﹡國光中學成立共產黨支部,由學生曾超(曾任中共六機部司長)任書記,有黨員王杞樵等人,由區委梁松負責聯絡。
﹡國光中學聘請革命詩人蒲風為教師。(蒲風原名黃曄,又名黃飄霞,是現代著名詩人,中國詩歌會發起人之一,1940年離校到皖南新四軍工作。)
1940年
﹡松江中學董事會派董事余則通到南洋募捐擴建校舍,得各界熱心支持,後在校本部東校園興建二層樓宿舍一座。
﹡國光中學董事長李柏存、教師李華延和李勵文到南洋募款興建校舍,得梁錫佑、丘元榮、丘問谷等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共籌得20餘萬元,在涼山元魁塔下建築教學樓兩座。
﹡國光中學提出“鋤頭、槍桿、書本”的進步辦學方針。學生在課餘時間進行軍訓、開荒、測量,設立社會服務處。
1941年
﹡國光中學由李華延任校長。
﹡冬,松江中學因李景灝校長任滿,聘溫饒任校長,創辦高中部;高中第一屆招生開課。
﹡時全縣21間中學建起圖書館,松江中學、國光中學均以藏書萬餘冊聞名。
﹡辦學先賢、原廣東省教育司司長饒芙裳不幸病逝(南社詩人姚雨平曾親臨執紼弔唁)。
1942年
﹡冬,松江中學高中部獲省教育廳批准立案。(立案事情曾得鄉賢梁世驥將軍、梁國材將軍及其上司薛岳將軍鼎力相助)
﹡國光中學遷涼山上課,先由李運捷代校長,後選李德禮任校長。
1943年
﹡國光中學由吳鳳靈任校長(後又調任梅州女師校長)。
1944年
﹡松江中學溫饒任校長任滿由梁砥堅接任校長(至1949年秋)。
﹡松江中學第一屆高中生畢業。
﹡國光中學校報編輯委員會編第一期《國光校報》。
﹡國光中學由李運捷任校長。
解放戰爭時期的松江、國光中學
1945年
﹡8月15日,抗戰勝利,舉國歡騰;學校師生參加鬆口一連三晚的火炬遊行活動。
﹡秋,為發展鬆口地區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的老教育家、同盟會員、本校第一任校長饒一梅與世長辭。
﹡國光中學由李明昌任校長。
1946年
﹡學校新編第一期《松中校刊》。
1947年
﹡元月,松江中學校友及社會各界代表為饒一梅先生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國光中學由沈喜剛任校長。
1948年
﹡國光中學由李守潤任校長,後又由李連雲任校長。
伴隨新中國誕生的新松中
1949年
﹡5月17日,梅縣(今梅縣區)解放。
﹡9月,興梅地區“文教會中教組”的成員楊晉康、黃沐朋、溫笑雄、梁淦榮與鬆口區區長梁世育等接管松江中學與國光中學。
﹡11月,梅縣(今梅縣區)人民政府決定:松江中學與國光中學合併,定名為“鬆口中學”,派楊晉康任校長,黃沐朋任副校長,梁淦榮任教導主任;政府撥款維持學校辦學經費。
﹡由於學生激增,校舍十分緊缺;學校得梁傑佑鼎力支持繼續借承德樓上課(約十間教室百間宿舍,時稱承德分教處,直至1986年。),另外又在多處租借學生宿舍。
﹡高等院校沿襲解放前的各校單獨招生的制度。
1950年
﹡梅縣(今梅縣區)人民政府撥款在下梁崗興建四座教室一座教師休息室,1953年春才竣工。習慣上將這教學區稱為新校。
﹡實行同一地區高校聯合招生的辦法。
1951年
﹡本校辦工農夜讀中學,楊晉康兼任校長。
﹡學校重視體育運動。積極推行廣播操;開始組織女生籃球隊;在鬆口圖書館側建籃球場1座。
﹡學校和附近幾間國小組隊參加首屆縣運會,並獲好成績。
﹡按全國各大行政區範圍統一招生的辦法。
1952年
﹡松源中學、隆文中學高中部併入松中。由梅縣人民政府撥款將原“育嬰堂”平房改建成兩層樓房,共四個教室,定名為“建設樓”。
﹡6月12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全國高等院校暑期招收新生的規定,開始實行全國統一招生考試。
﹡夏,17人參加聯考升大考試並全部被錄取。
1953年
﹡梅縣(今梅縣區)人民政府撥款在下樑崗續建三座教室。
﹡學校男子籃球隊參加縣運會榮獲公開組冠軍。
﹡黃沐朋副校長調職。
1954年
﹡全校師生每天下午勞動,開闢大鍋篤運動場及平整下樑崗。
﹡夏,全國高等院校統一考試,溫國昌考上北京體育大學,古獻華、湯瑞祥考上北京大學。
﹡秋,本校擴大招生規模,在校學生增加至3221人,創建校以來在校學生的最高記錄。
﹡鬆口圖書館移交學校,館內藏書4萬冊一部分由學校管理,大部分調至梅縣圖書館收藏。
﹡學校主辦了鬆口、丙村、隆文、松源、白渡等6個區的聯區運動大會,參賽運動員達325人,比賽項目有27項之多。
1955年
﹡賴魯良任副校長。
﹡夏,本校110名高中畢業生90%考入高等學校。梁達權考上武漢大學,葉富康考上西安科技大學,溫順華考上北京軍醫大學,黃學泉考上北京政法大學。
﹡秋,由梅縣(今梅縣區)人民政府撥款在新校區建造學生膳堂一座。
1956年
﹡松中被定為省教儀重點裝備學校之一。
﹡夏,吳仲達考上北京師範大學,李天德考上北京軍醫大學,袁璇英考上武漢科技大學。
1957年
﹡夏,溫清澄考入西安航空學院飛機系,李學練考進國防工業大學。(溫清澄校友後成為著名直升機專家,現是“文職將軍”、空軍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國防部航空局裝備發展部總工程師、北京和南京兩所航空航天大學的兼職教授。)
﹡秋,楊晉康調任梅縣(今梅縣區)人民政協專職副主席;肖大海任校長。
﹡冬,學校開展反右鬥爭,本校有28位老師錯劃為右派,蒙受冤曲,直至1979年才平反。
1958年
﹡學校開展勤工儉學,組織師生參加義務勞動,修建新校圍牆。(該圍牆長960米,高2米。工程僅購買材料、工具等用去3000多元,師生歷時兩年的辛勤勞動為學校節約30多萬元,為學校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空間保障。)
﹡夏,學校聯考成績名列全省第15名。古訓發考入清華大學,童松興考上北京農業大學。
刁斌老師被評為“省工會積極分子”。
﹡縣委書記陳昌謙倡議成立松中女子足球隊,參加過多次比賽和表演賽。
﹡秋,在教師中開展“拔白旗、插紅旗、向黨交心”運動;師生停課,投入“大鬧鋼鐵”運動,教學秩序受衝擊。
﹡鬆口圖書館四周的鐵柵欄等均因“大鬧鋼鐵”運動而毀盡無存。
1959年
﹡溫棣祥考進清華大學;楊文藩、李杏妹考進北京師範大學;余雲春考入北京航空學院。
1960年
﹡夏,李鼎向、廖集抗考入清華大學,李鎮元考入北京農業大學,黎寶英考入北京師範大學。
1961年
﹡肖大海調職,李煊雲任副校長。
﹡夏,有275位高中畢業參加全國統一聯考,考試成績在廣東省名列第八。黎宗堅考進清華大學,李榮發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沈嘉營考進北京航空學院。
1962年
﹡學校開始使用教育部新編教材。
1963年
﹡全校普遍開展學習雷鋒活動,組織學雷鋒小組,人人做好事;採取訪貧問苦,寫村史、家史等辦法,向學生進行階級鬥爭教育。
1964年
﹡政府撥款在新校興建一座面積為200平方米的學生宿舍。
1965年
﹡學校教師集中梅城參加清政治、清經濟、清組織、清思想為主要內容的“大四清”運動。
學校在“文化大革命”動亂時期
1966年
﹡5月16日“文化革命”開始。
﹡7月,學校組織“紅衛兵”。受“紅衛兵”、“造反派”的衝擊,學校領導“靠邊站”,無法行使職權。全國高等學校停止招生,本年應屆高中畢業生留校鬧革命。
1967年
﹡春,師生停課,外出串連。學校開展“奪權鬥爭”,由“造反派”掌握權力。不久,學校內部開始出現派性鬥爭,分“東風派”、“紅旗派”。
﹡秋,軍代表、工人宣傳隊、貧下中農代表進駐校搞“斗、批、改”和“清理階級隊伍”;舉辦“學習班”,不少教師被隔離審查,教師竟被稱作“臭老九”。少數人搞打、砸、搶,破“四舊”使學校圖書、儀器、教具、檔案資料等蒙受浩劫。
1968年
﹡林彪、“四人幫”肆虐期間,以“民眾專政”為藉口,幾十位師生被揪鬥毆打,學校教師賴來建、梁思晰、朱鞏被迫害致死。
﹡10月,學校成立革委會,李煊雲任革委會主任,李瓊東任革委會副主任。學校複課,各級學校取消統一考試,採用推薦、保送辦法招收新生。初、高中各三年學制改為各二年學制。
1969年
﹡10月9日起連續三天,在學校召開全縣教育革命現場會,有39間中學的94名代表參加。
1970年
﹡學校在盤龍山開墾農場,種植甘蔗、水稻、甘薯、豆類、荔枝等。
﹡本年,初、高中各二年分段制過渡完成。刪去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外語、圖畫等科,改上工業基礎知識、農業基礎知識和毛澤東思想課程。
1971年
﹡學校回響中央號召,突出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認真抓師生學習毛主席著作“老三篇”
及五篇哲學著作,健全“天天讀”制度。
﹡李煊雲調往梅縣教育局任副局長,革委會副主任李瓊東主持學校全面工作。
﹡高等院校逐步招收新生。招收的新生國中畢業即可,但必須經過兩年以上勞動鍛鍊。廢除招生考試,改為“自願報名,民眾推薦,領導批准,學校複審”。“工農兵大學生”是該非常時期的產物。
1972年
﹡“文化大革命”進入“鬥私批修”、“斗、批、改”階段期間,極“右”思潮仍統治著學校,曾開展批判學校教育“智育回潮”運動。
﹡學校國中男子足球隊在全縣少年足球比賽中榮獲冠軍。
1973年
﹡3月,鐘鳴任革委會副主任。
﹡學校選派教師到程江參加“移河造田”勞動。
1974年
﹡開展“批林批孔”運動,動員部分教師到扶大後塘搞“人造平原”。學校回響號召“學屯昌”,停課開荒,平整土地,大種甘蔗。
﹡冬,因“馬振扶公社中學事件”再次掀起批判“師道尊嚴”的高潮,學校又出現了“幹部管不了,教師教不了,學生學不了”的混亂局面。
1975年
﹡學校成立“革命大批判領導小組”,進行所謂“基本路線教育”。
﹡秋,學校開展“學大寨”活動,組織師生下鄉開山造田。
﹡冬,鬆口石泉壩農業中學併入學校(至1980年又分開辦學),在校園內和石泉壩新墾農場廣種甘蔗、豆類,一年收穫甘蔗12萬多斤。
1976年
﹡1月8日,周恩來總理逝世,訊息傳來,廣大師生通過各種形式沉痛悼念周恩來總理。﹡9月9日,毛澤東主席逝世,舉國哀悼。
﹡10月,全校師生集會,歡慶粉碎“四人幫”反黨集團鬥爭的偉大勝利。
﹡李瓊東調任調任梅縣丙村中學副校長。
恢復聯考至改革開放前夕的學校
1977年
﹡鐘鳴任副校長,主持學校全面工作。
﹡9月,全校學習鄧小平副主席在全國科教工作會議講話精神,在師生中開展撥亂反正教育。
﹡10月12日,國家恢復高等院校統一招生考試(開卷考試)。學校加強文化課教學。
﹡12月11-13日,學校首次設立聯考考場。
1978年
﹡全國舉行中學數學競試,傅小凡名列梅縣地區第一名,全省第三十六名,免試直升華南工學院深造。
﹡10月,旅印尼僑商吳世友校友一行回國來校參觀,宴請全體教職工。
1979年
﹡陳彬宗任副校長。
﹡夏,全國統一考試,余強考取清華大學。
﹡秋,人民政府撥款在新校區興建一座400多平方米的兩層樓辦公樓並興建膳堂。
﹡12月18日學校舉行建校七十三周紀念活動。
1980年
﹡學校被上級定為縣重點中學(在1980年-1981年期間),招生範圍擴大至七社一鎮。
﹡夏,全國統一考試,謝枕天考進北京師範大學。
﹡政府撥款在新校建造400平方米學生宿舍一座。
﹡由僑商吳世友出面勸捐,林正芳、陳桂魁、梁晉璜、李湘生各捐港幣5000元修建新校大道,安裝教室門窗等。
﹡12月,學校和各地校友籌建校友會和校友分會。
改革開放後學校的發展
1981年
﹡鐘鳴副校長、陳彬宗副校長調職;梅縣教育局副局長李煊雲兼任校長,溫鐵英任副校長。
﹡3月,松中校友會籌備委員會出版“松中校友”(第一期),由梁集祥題寫刊名。
﹡5月30日,成立松中校友會籌備委員會,選舉丘遜美為主任。
﹡從本年起,初、高中學制恢復為三年制。
﹡12月18日,本校隆重慶祝建校75周年,港澳、廣州及各地校友派代表參加活動。
1982年
﹡元旦,香港裕華國產百貨有限公司董事長余連慶先生捐獻港幣100萬元為本校建造禮堂
一座。
﹡4月,香港裕華國產百貨公司捐獻港幣18萬元建造科學館一座。
﹡5月23日,鬆口中學董事會宣告成立,余連慶、餘慶、樑上苑、梁集祥、溫翀遠任名譽董事長,溫澄葦任董事長。學校舉行盛大的“連慶禮堂”、“裕華科學館”奠基典禮。余連慶先生、黃鳳英女士伉儷率港澳校友50餘人參加;還有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嘉賓、校友。
﹡港澳聯絡處饒舜生先生捐資人民幣31819元作校園建設費。
1983年
﹡李煊雲校長調任梅縣電大校長。宋毓欽任副校長,主持學校全面工作。
﹡4月,旅印尼僑商李雙曾、李才曾昆仲捐資2萬8千元建造水塔一座。
﹡港澳聯絡處饒舜生先生捐資人民幣1萬元購買鍋爐全套設備。
﹡校友曾素蘭女士先後共捐港幣3萬6千元作購買圖書費用。
﹡丘廣榮任副校長。
﹡8月,巫國勇、陳澤偉在聯考中名列梅縣市第一、第二名。
﹡9月,由港澳聯絡處、范生伯姆、黎全珍、賴國祥、李憲雲、鍾友才、饒澄英、饒恬英、張美珍、梁秀梅李德君、賴紹登、李欽敬、陳敬良、劉贊超、李和珍、謝寶球、李仕賢、梁松生、黎守堯等捐建的“松友樓”落成,為校友會辦工場所。
﹡10月8日,連慶禮堂、裕華科學館落成剪彩暨錫央圖書館動土奠基。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李菊生,香港亞洲旅行社董事長廖安祥、香港嘉應商會會長劉錦慶、副會長曾憲梓、羅煥昌、李清源,香港裕華國貨公司董事長余連慶、香港裕華國貨公司總經理余國春、香港京輝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梁祿麟、外交部西歐司顧問樑上苑、廣東省副省長王屏山、省委顧問委員會副主任楊康華、省人大常委梁集祥、省教育廳副廳長周國賢、原省人民檢察長盧偉良、省水產局對外經濟辦公室主任溫梅先、原省交通廳廳長李牧、原中國足球隊主教練曾雪麟、省科協副主任陳華、省科學院副院長廖建祥等嘉賓前來參加盛典。
1984年
﹡8月,校友會廣州分會牽頭創辦《鬆口鄉情》鄉刊。
﹡10月10日,旅居紐幾內亞的校友、愛國華僑鍾錫央先生捐獻10萬元人民幣興建的“錫央圖書館”落成剪彩。
1985年
﹡1月2日,老校友,原甘肅省軍區副司令廖政武回校參觀。
﹡3月15日,著名版畫家、興寧文聯主席羅映球來校創作學校全景套色版畫
﹡4月,旅印尼僑商李雙曾、李才曾昆仲捐獻人民幣二萬元修建足球場。
﹡6月,學校籌集3萬元辦紙袋廠,解決教工家屬就業困難。
﹡8月,宋毓欽任校長。
﹡9月,學校因聯考成績突出獲梅縣市人民政府表彰獎勵。(共考上大學49人,考上中專12人,名列全市第二名。)
﹡葛軍生、沈志強、李達均三位同學參加空軍飛行員應徵體檢和文化考核,光榮錄取到保定航校學習。
﹡本月26日,旅泰鬆口同鄉會會長李克振先生(本校李秋畹老師之子)組織的“中秋回鄉敬老尊師探親團”在連慶禮堂、運動場舉行系列活動。
1986年
﹡7月21日,學校名譽董事長余連慶先生不幸在雅加達逝世,學校舉行追悼會。
﹡9月,陳揚明老師主編的《鬆口中學校史》面世,幾經修訂後,成為學校發展歷史的重要資料。
﹡由學生自發組織的《新筍》、《元魁塔》文學社先後成立,活躍“第二課堂”。
﹡12月18日,建校八十周年大慶之日,由余國春(以其母余黃鳳英名義)、鍾錫央、李震君、李德君、李鼎宜、李儒昆仲、梁能盛、黃抵根、黃憲懿、陳挺嫣、李啟昌、梁建森、李蘇石、文硯章、余樹根、古學植等海內外鄉親校友集資63萬元建造的“八十周年記念大樓”落成剪彩(附送1500套港式單人桌凳)。
﹡旅港僑商古錦成、楊玉琴伉儷捐全新日產影印機一台,價值港幣13800元。
﹡梅雁集團總經理楊欽歡校友捐贈西裝150套給母校教職工作為節日禮物,價值8000多元。
﹡由旅印尼僑商謝賢元先生捐款8萬3千元興建“賢元體育館”動土奠基。
﹡為慶祝80周年校慶,香港裕華國產百貨有限公司贊助慶典大會活動費用(包括紀念專刊印刷費用)人民幣5萬3千元並另捐人民幣49000元裝修禮堂和購買體育器材。
1987年
﹡陳可威任副校長。學校適應社會形勢發展招收2個電子班(職業中專班)。
﹡4月,由旅印尼僑胞李華榮、李超榮昆仲捐建的學校水井及抽水工程竣工。
﹡5月,廣東省教育廳廳長許任之來校視察,稱讚學校是“廣東省農村一流中學”。
﹡8月,陳偉純、賴志忠獲全縣聯考理科第一、第二名的成績分別考入華南工學院和中國人民大學。旅澳洲校友鍾世藩先生聞訊捐助一筆獎金獎勵本年聯考尖子。
1988年
﹡7月7~9日,學校設立聯考考場。
﹡廣東省聯考改用標準分計分。
﹡8月,陳均雲、李勁達、梁文柯獲全縣聯考理科第三、第五、第七名。
﹡9月,旅印尼僑胞梁世禎先生以其母梁潘淑容女士名義捐款人民幣6萬元建教師宿舍一層兩套套房。
﹡10月,旅港校友黃抵根先生捐人民幣3萬餘元修校道。(從新校門口至公園側敬老院)
﹡11月25日,學校領導體制改革,實行黨政分開;宋毓欽任校長,劉煥康任黨支部書記,陳可威、宋漢偉任副校長。
﹡12月,由裕華國貨有限公司贊助的“梅州市裕華杯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在學校舉行,學校獨立組隊參賽,奮力拚搏,表現突出,總成績名列全市第二名。(其中梅縣隊獲第一名)
1989年
﹡7月7~9日,學校設立聯考考場。
﹡8月,李一峰獲全縣聯考理科第二名。
1990年
﹡宋毓欽調任梅縣教育局長,陳可威任校長。
﹡4月,旅印尼僑胞李慧聰女士、肖漢芬女士,肖紹榮先生,縣五建公司經理肖松雲先生等共捐資8萬元興建鬆口中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葉選平省長題寫了園名“松苑”。園內有紀念亭、校友烈士紀念碑,登載了林修明、饒輔庭、周增、張學齡、李公劍、溫盛剛李靄、溫健公、梁錫祜、蒲風、溫盛浩、宋梅通、陳卜人、張捷星、李嘯、李項平、賴鏡清、溫珠麟等不同革命時期的校友烈士事跡。
﹡在日本舉辦的“中國廣東中國小書畫作品展覽”上,廖孟志老師等指導的陳春偉、梁江、李永殿、黎俊芳等同學的作品入選參展。市教育局發文全市表彰學校藝術教育成績,並頒發“藝術教育結碩果”錦旗一面。
﹡5月3日,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經驗由省委宣傳部發文向全省介紹,《南方日報》在頭版以“讀書報國,蔚然成風”為題對學校作了報導。
﹡8月,宋明江聯考以789分獲全縣理科第一名(全市第二名),獲姚美良先生獎學金1000元;肖劍、謝綺明獲全縣聯考理科第四、第五名;張鳳鳴、陳滿榮獲全市職業大學類考生第一、二名;廖承松體育術科成績居全市第一名。
﹡9月21日,梅州市愛國主義教育現場會在學校召開,梅州市副市長何萬真、梅縣政協主席張啟成等市縣領導和各縣區教育局局長、重點中國小校長等170多人參加。
﹡學校被評為梅州市加強德育教育基地建設、有辦學特色的教書育人先進學校。
﹡11月,旅印尼僑胞梁世禎先生以其父母梁錫佑、潘淑容名義捐款港幣10萬元建造的新校門樓落成(梁世禎先生另捐人民幣1萬元運動場側校道)。
﹡全國政協委員余國春先生,李良基先生、李綿慶先生、溫梅先先生等一行十多人回校視察。
1991年
﹡元月,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授予熊海珠同學“全國學賴寧積極分子”光榮稱號,並獲獎章一枚。
﹡3月3日,台灣校友捐建教工膳堂奠基。
﹡4月,初三級學生梁永中的《賽龍舟》美術剪紙選送日本參加“中日友好省州書畫展”,初三級學生李致平的《黃公度先生詩摘錄》書法作品選送日本參加“中日友好文化交流書畫作品展”。
﹡5月,學校足球隊(高中組)榮獲全國“希望杯”足球賽梅縣賽區第一名。
﹡8月,體育類考生何建華以全縣第一名成績考入北京體育學院;文科考生吳雪芳聯考成績居全縣第二名,理科考生梁志明聯考成績居全縣第四名。
﹡裕華國貨有限公司贊助學校行政人員一行10人赴香港參觀學習。
﹡宋漢偉副校長調任梅縣高級中學校長,本校新提拔肖漢彬任副校長。
﹡9月,學校被評為省普教系統先進集體,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市精神文明單位、市綜治先進單位、市先進教儀館。
﹡陳可威校長被評為梅州市“十佳校長”,劉煥康書記被評為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
﹡10月20日,學校舉行八十五周年校慶暨余連慶先生銅像揭幕、“松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落成剪彩。參加慶典的領導、嘉賓有:全國政協委員余國春先生,香港嘉應商會副會長陳泰元先生,省統戰部副部長廖鴻興,原水產廳副廳長溫梅先,梅州市市長黃華華,市人大主任周剛,副市長何萬真,省圖書館館長黃俊貴,市僑辦主任王遠昌,市教育局局長羅傳厚等和梅縣、梅江區主要領導,港澳、廣州等各地校友代表,雕塑家曹崇恩教授、嶺南派畫家鄧鳴亮,學校老校長。
﹡香港嘉應商會永遠名譽會長曾憲梓先生慷慨捐贈日產麵包車一輛,價值港幣11萬元。
﹡梁集祥當選學校董事會董事長。
1992年
﹡8月,重點大學及本科錄取17人,省市大專錄取80多人;其中郭昕文獲全縣聯考理科第一名。
﹡9月,學校被評為廣東省農村教師家屬扶貧工作先進集體。
﹡廣東電視嶺南台以《山區教壇一明珠》專題報導學校辦學業績。
﹡張開賢老師光榮評為“1992年南粵教壇新秀”。
﹡10月,梅縣中國小總務工作現場會在學校召開。
1993年
﹡7月4日,《南方日報》以“鬆口中學變靚了”為題報導學校在校友和鄉賢鼎力支持下建設花園式學校的事跡。
﹡學校自籌資金39萬元興建815平方米可供900人就餐的兩層樓膳堂一座。
﹡8月,體育類考生劉水成績居全市第一名。
﹡9月,李傳福老師被評為“南粵優秀教師”、“全國優秀教師”。
﹡李樹淳老師被評當“南粵優秀歷史教師”。
﹡本月29日,校友會常委會決定陳可威為本屆會長、由常務副會長李熾欣主持校友會日常工作。
﹡10月12日,中國建設銀行廣東分行副行長李國維校友一行回母校參觀。
﹡本月26日上午,梁潘淑容女士率領其子女、兒媳等回母校省視。
﹡12月10日,全國政協委員余國春先生一行來校視察。
1994年
﹡2月15日,旅幾內亞校友鍾錫央先生回母校參觀,捐人民幣3萬元裝修圖書館並為“九十周年紀念樓”認捐6萬3千元。
﹡3月,香港裕華國貨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國春先生視察學校。為紀念母校九十誕辰,為緬懷首任校長饒一梅的高風亮節、辦學業績,學校會同校友會發動捐款,積極籌建九十周年紀念樓、饒一梅先生紀念樓。
﹡7月26日,學校舉行旅印尼僑胞梁世楨先生、李麗英女士伉麗捐建的“校友樓”工程奠基典禮。參加典禮的領導有梅州市副市長馮金斗、梅縣縣長黃開龍等。
﹡學校聯考省線以上入圍56人(其中重點大學17人、本科生27人)居全縣普通中學之首位。梅縣教育局電賀學校聯考榮獲歷史性突破的優異成績。
﹡9月,張建輝老師光榮評為“1994年南粵教壇新秀”。
﹡陳仁昌老師被評為梅州市“優秀班主任”。
﹡11月,學校被評為廣東省“振興中華”讀書教育活動先進集體和廣東省民眾體育活動先進集體。
1995年
﹡3月,廣東省中學等級評估,學校光榮評為梅州市一級學校。
﹡7月,學校280人參加聯考,入重點線21人,入本科線66人;入圍省大專以上90人、創恢復聯考以來省線入圍人數的新紀錄。
﹡8月,旅幾內亞校友鍾錫央先生捐人民幣10萬元用於購買語言教學設備。
﹡9月,全校師生為家遭不幸的高三級學生翁福泉、陳瑞芳兩同學捐款7千餘元。
﹡本月29日,學校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題寫校名揭幕暨梅州市一級學校掛牌儀式。
﹡10月12日,余國春先生在縣委黃開龍書記等的陪同下視察學校。
﹡本月27日,學校隆重舉行香港裕華國貨有限公司捐資港幣70萬元興建的“裕華樓”奠基儀式。“裕華樓”的興建是香港裕華國貨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國春先生秉承父志,關心家鄉教育的又一義舉。
﹡12月18日,學校隆重舉行旅印尼僑胞梁世楨先生、李麗英女士伉麗捐資人民幣68萬元興建的“校友樓”落成剪彩典禮。
1996年
﹡8月,募捐興建的九十周年紀念樓、饒一梅先生紀念樓(二樓合一)全面竣工。
﹡8月,聯考報考人數196人,入圍人數141人,其中重點5人,本科20人,省專36人,市專80人,郭海燕獲姚美良獎,盧嫦獲梅州市體育術科成績第一名。
﹡9月,張文恩老師榮獲“1996年南粵教壇新秀”光榮稱號。
﹡10月18日學校隆重舉行建校九十周年慶典暨九十周年紀念樓、饒一梅先生紀念樓,裕華樓落成剪彩。
﹡12月,旅印尼僑胞陳永源先生及李月琴女士伉儷捐助《松中建校90周年紀念專刊》出版費用4萬港幣。
1997年
﹡1月,余詩偉主任被市教育局評為“1996年普教系統勤工儉學先進工作者”。
﹡3月,原校友會港澳聯絡處副主任張汝泉先生捐校園建設費3萬元。
﹡6月,學校投入42萬元興建公寓式男生宿舍一座。
﹡7月,全校師生舉行慶香港回歸系列活動。
﹡8月,鬆口地區國小升國中招生制度改革,實行電腦派位。
﹡聯考入省線28人,錄取人數78人。
﹡張文恩任副校長。
﹡9月,溫國堅老師被省政府授予“南粵優秀教師”(特等獎)榮譽。
﹡學校田徑隊參加縣運會榮獲高中男子、高中女子、國中男子、國中女子團體總分及體育道德風尚獎五面錦旗。
1998年
﹡1月,化學科肖華榮老師參加廣東省優質課(錄相)評比,獲省二等獎(梅州市一等獎),
並於本年12月被省教廳授予“教改積極分子”稱號。
﹡本月23日校友鍾錫央先生在市僑聯主席的陪同下回校參觀,並捐10餘萬元用於圖書館裝修等建設。
﹡5月,學校籌資50萬元興建的教師樓竣工(該樓共有20套單套間),解決了部分教師的住房困難。
﹡6月,學校投入60萬元建公寓式學生宿舍一座,改善女生住宿條件。
﹡8月,聯考入省線40人,錄取人數達83人。
﹡9月1日全校師生員工舉行“向災區同胞獻愛心”活動,當場捐款11460元。
﹡12月,校友、教工捐資10餘萬元興建晉康園,並於校慶日動工。
﹡校田徑隊參加縣運會榮獲高中男子、高中女子、國中男子、國中女子團體總分及體育道德風尚獎等五塊獎牌。
﹡本月25日,全校師生在禮堂聽深圳武警梁建鵬校友的勇斗持刀歹徒事跡報告。
1999年
﹡2月28日,由何中華校友捐資60萬元興建的中華教學樓奠基,縣鎮領導、嘉賓參加慶典。
﹡本月26日由張通南校友捐資6萬美元(折合人民幣48萬元)興建的通珠教學樓奠基,縣領導及張通南先生的親屬代表參加慶典。
﹡8月,聯考入重點線20人,入本科線69人,入省線119人(首次突破百人大關),錄取人數達172人;五科聯考平均分為全縣第一名。其中鍾國瑛的綜合分為758分,居全縣第三名(錄取到上海交通大學就讀)。
﹡溫國堅任副校長,陳偉發任副校長。
﹡9月9日,梁質壽梁俊豐校友一行慰問教師。
﹡梁普元老師榮獲市“優秀班主任”榮譽。陳顯勇老師獲市“教改積極分子”稱號。
﹡10月14日,校友張通南先生、周素珠女士伉儷回母校參觀。
﹡11月,梅州市教育局授予學校“美麗校園”稱號。
﹡12月,學校獲市“創建美麗校園活動先進集體”榮譽。
﹡全校師生舉行慶澳門回歸系列活動。
﹡陳可威校長退休。
﹡裕華國貨有限公司贊助學校行政人員一行10人赴香港參觀學習。
﹡學校田徑隊參加縣運會獲高中男子、高中女子、國中男子、國中女子團體總分及體育道德風尚獎共五塊獎牌。
2000年
﹡1月,盧歆秀副校長主持學校工作。
﹡全校師生為患重病學生李彩蘭捐款6千餘元。
﹡7月,盧歆秀副校長榮獲省政府授予的“南粵優秀山區教師”榮譽。
﹡學校榮獲“德育示範學校”稱號。
﹡8月,聯考入省線學生138人,錄取人數達234人。
﹡9月30日,何中華校友捐資興建的中華教學樓落成剪彩,縣領導、何中華先生一行參加慶典。
﹡黃沐群老師獲市“中國小體育、衛生先進工作者”榮譽。
﹡10月,肖漢彬任校長。
﹡80屆、81屆校友捐款18萬元裝配多媒體電教室1間。
﹡11月21日,張通南校友捐資興建的通珠教學樓落成剪彩。縣政府領導、周素珠女士及其親友參加慶典大會。
﹡全校師生為患重病學生曾媚媚捐款八千餘元。
﹡12月,梁淦榮校友捐10萬元設立梁淦榮聯考獎學基金。獎勵每年聯考前4名考生(每年獎金1萬元)
﹡本月18日,學校舉辦首屆素質教育節,全校師生舉行支持北京申奧系列活動(童國斌等學生自發成立“502環保愛心組織”)。
﹡學校田徑隊參加縣運動會獲高中男子、國中男子、國中女子團體總分及體育道德風尚獎四塊獎牌。
﹡本月27日,梁亮勝校友捐資200萬元興建的秀蘭教學樓奠基,黃開龍、鄭偉儀等縣領導、楊秀蘭女士等一行參加儀式。
2001年
﹡3月,李兆祥先生、陳惠蘭女士伉儷捐資3萬建“五洲情”雕塑美化校園。
﹡校友梁延年先生、梁彬榮先生、梁惠梅女士捐3萬元建“日月永恆”雕塑點綴校園。
﹡李本昌先生捐資5萬人民幣用於購買電腦設備。
﹡4月,張建輝老師獲市“優秀地理教師”稱號。
﹡5月,學校獲省“九五”規劃課題研究二等獎。
﹡7月,余國春先生捐資30萬裝修連慶禮堂,另捐30萬元裝配電腦室1間。
﹡縣委縣政府撥款20萬作起動資金,學校籌建學生宿舍一棟,總造價80萬元。
﹡8月,聯考再創佳績,入省線人數達204人(首次突破二百人大關),錄取人數達306人。
﹡省紀委副書記梁燦盛一行視察學校,並與學校領導座談。
﹡張文恩副校長調任南口中學校長。劉琪調來學校任副校長。
﹡9月,何中華校友捐資的運動場改造工程奠基,縣領導、嘉賓、全校師生參加慶典。
﹡10月,工會換屆,選舉陳偉發副校長為工會主席,黎烈傳為工會副主席。
﹡12月,學校田徑隊參加縣運會獲高中男子、國中男子團體總分及精神文明獎三塊獎牌。
盧歆秀副校長退休,溫國堅兼任學校黨支部書記。
﹡本月18日,學校舉辦隆重的慶祝建校95周年大會、領導、嘉賓、校友歡聚一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古小平校友親臨祝賀。
﹡本月28日,秀蘭教學樓落成剪彩。市委書記謝強華、副市長陳衛平等市領導,縣委書記鄭偉儀、縣長李華揚等縣領導,梁亮勝校友及其親友以及全校師生參加慶典大會,盛況空前。盛典后座談會上,市有關領導表態撥款25萬元,縣委鄭偉儀書記撥款100萬元支持松中申報省一級學校建設。
2002年
﹡2月,肖漢彬校長被省政府授予“南粵優秀山區教師”榮譽。
﹡3月,由何中華校友捐資和學校共同籌資的運動場改造工程竣工剪彩,縣領導、全縣各鄉鎮主要領導、全校師生參加慶典。
﹡全校師生為重病的溫受能老師捐款一萬三千多元,在社會上引起了良好反響。
﹡4月,由80屆校友捐資16萬元興建的讀書園閣竣工,校園又添一景。
﹡6月,劉琪副校長調任梅雁中學校長。
﹡8月,余國春先生捐資22萬元將原裕華科學館重新裝修並改稱“裕華綜合活動館”。
﹡聯考又奪好成績,入省線190人,錄取人數達300人。
﹡學校成立信息技術組;並投入30萬元添置多媒體平台,以促進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目前已有9個多媒體平台教室。
﹡《梅州教育》出版松中教師論文專集。
﹡學校舉行第36屆田徑運動會並舉行全校申報省一級學校的誓師大會。
﹡本月28日,校友會電賀68屆梁亮勝校友榮登美國《福布斯》中國大陸富豪榜前列和榮獲武漢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
﹡11月,學校投入20多萬元購置圖書。
﹡12月,學校田徑隊參加縣運動會獲高中男子團體總分第三名和體育道德風尚獎等五塊獎牌。
﹡本月26日起三天,以省教廳督導室張傑人為組長的省評估專家組對學校申報省一級工作進行評估驗收。評估組領導充分肯定學校的三條成功經驗:一是市、縣兩級政府和重視和支持。二是發揮本校歷史悠久、校友中英才輩出的優勢,打出一張漂亮的“校友牌”;三是全校師生上下一心,艱苦奮鬥,開拓進取。
2003年
﹡1月­1日,課件製作室順利開通網際網路,標誌著松中校園與世界聯網,學校的宣傳工作、信息工作進入了新時代。
﹡本月29日,省教育廳批准鬆口中學為廣東省第11批省一級學校。
﹡2月,張建輝任副校長。
﹡縣委、縣府授予學校“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校友會電賀余國春先生當選全國政協常委。校友會電賀梁俊豐校友當選省人大代表。校友會祝賀楊欽歡校友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校友會祝賀梁亮勝校友當選全國政協委員。
﹡4月3日上午10時許,市委書記劉日知等市領導在縣委書記鄭偉儀、縣長葉勝坤的陪同下到松中視察。
﹡本月25日,學校成立“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領導小組”,肖漢彬校長任組長。
﹡6月,聯考首次提前到6月7-9日進行。
﹡本月22日,梅縣縣委宣傳部、梅縣教育局、梅縣環保局共同組成的“綠色學校”評估組按評估標準對學校逐項評估驗收。
﹡本月23日,全國政協常委余國春先生捐資40萬元裝修八十周年紀念樓。
﹡本月26日,梅州市委副書記李嘉、梅縣縣委書記鄭偉儀、縣長葉勝坤等市縣領導視察
學校。
﹡本月28日,聯考放榜:404名考生中入本科線111人,入省專科A線234人、B線359
人。
﹡7月23日,市委副書記古小平、縣委副書記梁質壽、副縣長吳建琪、教育局長古啟源、相鄰鄉鎮領導參加松中聯考總結座談會;黃純海校友捐獎教金3萬元。
﹡9月9日,梅縣縣委書記鄭偉儀、縣委常委卜勇祥、副縣長吳建琪、縣教育局長古啟源等到學校慰問教師。當晚市委古小平副書記、華師大黨委副書記吳梅興校友等與縣領導、全校180多名教職工共赴晚宴。
﹡張建輝副校長被梅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梅州市“名教師”稱號。
李正國老師被評為梅州市“優秀班主任”。
﹡11月5日,嘉應學院黨委書記羅傳厚代表該校授予學校“先進實習基地”牌匾。
﹡本月23日,學校張建輝副校長被評為“南粵優秀地理教師”。
﹡本月28日,校友會編輯出版“鬆口中學簡報”,向全國各地校友分會發行,詳細介紹了學校發展情況並提出了“籌備一百周年校慶”的倡議。
﹡12月5日-7日,學校田徑隊參加縣運會,獲高中男子組第3名、體育道德風尚獎等五塊獎牌。
﹡本月12日,全校師生為初一(5)班學生余貴江捐款六千餘元,幫他治療受傷的眼睛。
﹡本月28日,上午舉行鬆口中學連慶禮堂等三項裝修工程竣工暨晉升省一級學校掛牌揭幕慶典。參加慶典的領導、嘉賓有:余國春先生、余鵬春先生昆仲,陳國屏先生和余小春女士伉儷,市政府陳衛平副市長、楊秀蘭女士、市教育局楊劍忠局長、縣政協李定凱主席、縣委曾祥海副書記、、縣教育局古啟源局長、松口鎮丘文君書記、校友代表等。全國政協常委余國春先生、陳衛平副市長為省一級學校掛牌揭幕。
2004年
﹡1月21日,《珠江環境報》刊出題為“荷塘月色滿校園”的文章,介紹學校創建綠色學校,弘揚生態文化事跡。
﹡2月22日,廣州校友分會提出創建“扶困助學基金”和“尊賢敬老基金”的構想,首先得到余國春先生、余鵬春先生昆仲鼎力資助30萬元,眾校友積極回響。
﹡本月26日,全校師生再興義舉,為遭車禍受傷的高一(9)班學生翁珊捐款11011元以解其燃眉之急。
﹡本月24日,梅州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環保局聯合發出“關於命名梅州市第二批綠色學校的決定”。
﹡4月2日,市委宣傳部、市精神文明辦聯合發文,學校被評為市精神文明單位。
﹡5月19日,賴秀梅同學被廣東省教育廳評為省三好學生。
﹡6月,學校今年聯考全面大豐收,數量和質量均創恢復聯考以來新紀錄。參加考試468人。重點入圍40人(去年14人),其中700分以上6人(去年1人;今年全縣共23人)。本科入圍175人(縣任務96人),專科A線以上288人;入圍率達61.5%。專科B線以上428人,入圍率91.5%。單科700分以上31人次,其中800分以上2人(全縣共5人)。物理科全縣前三名、綜合科第一名、生物科第一名均為學校考生。物理科1人、政治科2人共3人位居全市單科排名的前10名,物理科2人、綜合科1人、生物科1人、地理科1人位居全市單科排名的前50名。
﹡本月10日下午,學校在康怡大廈舉辦了“慶祝第20屆教師節座談會”。參加座談會的領導和嘉賓有:梅州市委古小平副書記、梅州市菸葉復烤有限公司何傳國總經理、東莞大華實業有限公司老總何中華校友、梅縣超華集團老總梁俊鋒校友、梅州市教育局楊局長、梅州市房管局梁局長、梅州市廣播電視局黎局長、梅縣縣委卜勇祥常委、梅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廖耀安、梅縣教育局古局長;專門從東莞、深圳回來參加慶祝活動的校友曾小超先生、李龍文先生、巫仕偉先生;梅縣地稅局、梅縣工商局、梅縣電力局、梅縣科技局等領導;鬆口地區老闆、嘉賓;學校行政人員、新老高三級教師、科組長、級組長和55位班主任等共200多人歡聚一堂。
﹡張建輝副校長被評為“梅縣十大傑出青年”。
黃德運老師獲“南粵優秀教師”榮譽。
﹡李光如老師被評為“梅州市紮根山區優秀教師”。
﹡11月,全校師生共捐款13212元幫助李通達同學治療傷病。
﹡12月5日-7日,學校田徑隊參加縣運會,獲高中男子、國中部體育道德風尚獎等四塊獎牌。
2005年
﹡1月31日,學校投入109萬元(其中縣委縣政府撥款100萬元)由泰鴻公司承建的校園網開通。
﹡3月,學校新食堂啟用。
﹡5月5日,全國政協常委余國春先生昆仲,熊德龍先生、林光如先生等嘉賓一行在上級領導的陪同下來校視察,深入新建的學生食堂,了解學生膳食情況。
﹡本月中旬,絲寶集團特邀學校3位正、副校長和廣州校友會代表一行9人赴武漢參觀考察。
﹡本月19日,經評估驗收,學校被廣東省環境保護局、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教育廳命名為第四批“廣東省綠色學校”。
﹡本月19日,賴影梅同學被廣東省教育廳評為省三好學生。
﹡6月,梅縣中考改革,用位置值評價學生成績;初三級有5位同學被東中錄取。
﹡學校今年聯考又獲豐收,入省線人數519人,再創歷史新高,入線率達到89%。入重點線、本科線、專科A線人數均居全縣普通中學之首,其中省專A線270人,普通考生700分以上3人(全縣700分以上15人)。最高分的陳利媚同學744分、賴影梅同學733分,分別居全縣第三、四名。陳利媚同學綜合科818分,居全縣第一名、全市前10名。生物科單科有3人進入全市前50名。
﹡7月1日,全校師生為殘疾學生李國珊捐款6123.7元。
﹡本月8日,100周年集資獻禮項目東校區五層學生公寓式宿舍“桃李園”動工。
﹡8月,張開賢任副校長。
﹡黃德運(校長助理)調任松源中學副校長,主持該校全面工作。
﹡學校為提供更多的高中學位,按上級計畫暫停招收初一級新生。高一級招新生16個班近900人。
﹡裕華國貨有限公司贊助學校行政人員一行7人赴香港參觀學習。
﹡9月10日下午,梅州市委副書記古小平校友、梅州市政府李金元副市長、梅州菸葉復烤有限公司何傳國總經理、市教育局翁永衛局長、東山中學校長楊昭尊校友、東中副校長梁財生校友、梅縣教育局曾京銘局長、松口鎮委鍾其龍書記等領導、嘉賓在肖漢彬校長的陪同下視察校園,深入膳堂,關心師生的教學條件和生活條件,對學校的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梅州市教育局翁永衛局長撥款5萬元作為學校改善辦學條件資金。當晚6時許,松中在安裕大酒店舉行第21屆教師節座談會。
﹡朱衛平老師獲“市優秀教師”榮譽。
﹡本月11日,由李行校友、梁延年校友、徐添銓校友等組織的55屆高中同學會一行八十餘人回母校團聚,舉行畢業五十周年座談會、聯歡等活動並捐款4萬元人民幣建燈光籃球場作為向百年母校獻禮的項目。
﹡12月,旅印尼僑胞梁世楨先生購買5畝地贈送學校,擴大學校發展範圍。
﹡本月20日下午,學校舉行旅印尼僑胞梁世楨先生捐資人民幣約700多萬元興建的建校一百周年獻禮項目“梁錫佑紀念大樓”及新校門、校道奠基儀式,縣領導劉新生副書記、郭碧齡副縣長等參加。
2006年
﹡2月18日,梅州市委副書記古小平校友、縣教育局曾京銘局長等來校視察,就籌備建校一百周年慶典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4月18日,全校師生為患病學生張龍海捐款14000多元。
﹡本月19日,肖漢彬校長被授予“梅州市勞動模範”榮譽。
﹡5月16日下午,全國政協常委余國春先生、廣東省政協常委余鵬春先生昆仲一行在市委組織部翁永衛部長等上級領導的陪同下視察學校,對籌備建校一百周年慶典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6月27日,高三級師生用心血和汗水續寫了松中聯考“低進高出”的篇章:總分700分以上三人,重點線16人,本科線以上165人;省線入圍達574人,其中三A線人數295人。入圍人數再創歷史新高。有政治二人,化學一人,歷史一人進入全市前50名行列。
﹡9月6日下午,梅縣縣長李遠青同志率教師節慰問團蒞臨松中。當晚7時許,鬆口中學慶祝第22屆教師節座談會在安裕灑店隆重舉行。參加座談會的有:古小平、李金元、李遠青、梁質壽、楊昭尊、羅嘉文等市縣領導,何傳國、黃純海等鄉賢校友,鄰近鄉鎮代表,特邀嘉賓,教師代表等200多人。
﹡9月24日下午4時許,旅印尼華僑梁潘淑容女士率領的承德樓家族探親團由梁世楨先生、李麗英女士伉儷等為代表在縣委駱裕根書記,縣政府李遠青縣長、廖耀安副縣長,縣教育局曾京銘局長、本鎮鍾其龍書記等上級領導的陪同下視察鬆口中學校園,對正在建設中的“梁錫佑紀念大樓”及新校門、校道工程提出指導性意見。

梅州市高中學校

興寧市宋聲中學
興寧市下堡中學
興寧市水西中學
興寧市水口中學
興寧市新圩中學
興寧市坭陂中學
興寧市濟平中學
興寧市陂西中學
興寧市陂東中學
興寧市壢陂中學
興寧市徑南中學
興寧市徑心中學
興寧市永興中學
梅州市曾憲梓中學
興寧市寧新中學
興寧市寧塘中學
興寧市寧江中學
興寧市四礦中學
興寧市黃槐中學
興寧市國本中學
興寧市僑光中學
興寧市黃陂中學
興寧市坪洋中學
興寧市崗背中學
興寧市龍北中學
興寧市合水中學
興寧市洋門中學
興寧市石馬中學
興寧市龍田中學
興寧市司城中學
興寧市霞嵐中學
興寧市柿子坪中學
興寧市羅崗中學
興寧市官莊中學
興寧市吳田中學
興寧市蘭亭中學
興寧市大坪中學
興寧市葉南中學
興寧市葉塘中學
興寧市葉東中學
興寧市勝青中學
興寧市新陂中學
興寧市長嶺中學
興寧市東紅中學
興寧市刁坊中學
興寧市華僑中學
興寧市福興中學
興寧市永和中學
興寧市興民中學
興寧市田家炳中學
興寧市沐彬中學
興寧市羅浮中學
梅州市學藝中學
興寧市第三中學
蕉嶺縣僑興中學
蕉嶺縣藍坊中學
蕉嶺縣廣福中學
蕉嶺縣逢甲中學
廣東省蕉嶺華僑農場田家炳中學
蕉嶺縣晉元中學
蕉嶺縣新鋪中學
蕉嶺縣金豐中學
蕉嶺縣華僑中學
蕉嶺縣鎮平中學
蕉嶺縣實驗學校
蕉嶺縣蕉嶺中學
平遠縣八尺中學
平遠縣河頭中學
平遠縣中行中學
平遠縣石正中學
平遠縣冬青實驗中學
平遠縣長田中學
平遠縣熱柘華僑中學
平遠縣壩頭中學
平遠縣鐵民中學
平遠縣茅坪中學
平遠縣東石中學
平遠縣泗水鎮泗水中學
平遠縣上舉中學
平遠縣仁居中學
平遠縣黃畲中學
平遠縣田家炳中學
平遠縣平遠中學
平遠縣梅青中學
平遠縣城南中學
平遠縣超竹中學
五華縣轉水中學
五華縣華民中學
五華縣矮車中學
五華縣新新中學
五華縣興林中學
五華縣五華中學
五華縣華西中學
五華縣華東中學
五華縣清化中學
五華縣皇華中學
五華縣雙頭中學
五華縣潭新中學
梅州市梅江區建設局職中
五華縣大田中學
五華縣蒲江中學
五華縣萃文中學
五華縣周江中學
五華縣中興中學
五華縣太坪中學
五華縣華陽中學
五華縣登畲中學
五華縣硝芳中學
五華縣龍村中學
五華縣洞口中學
五華縣興梅中學
五華縣梅林中學
五華縣橋江中學
五華縣平安中學
五華縣棉洋中學
五華縣棉新中學
五華縣文葵中學
五華縣五福中學
五華縣萬龍中學
五華縣華南中學
五華縣伏溪中學
五華縣楓林中學
五華縣安流中學
華縣大都中學
五華縣雙華中學
五華縣平南中學
五華縣郭田中學
五華縣油田中學
五華縣小都中學
五華縣端本中學
五華縣夏阜中學
五華縣馬汕中學
五華縣橫陂中學
五華縣水寨中學
五華縣琴江中學
五華縣河口中學
五華縣河東中學
五華縣梓皋中學
五華縣城鎮中學
五華縣興華中學
五華縣田家炳中學
五華縣實驗學校
五華縣華新中學
五華縣華強中學
五華縣大壩中學
五華縣城新中學
豐順縣湯西鎮穎川中學
豐順縣小勝中學
豐順縣砂田中學
豐順縣潭山鎮潭山中學
豐順縣潭江中學
豐順縣茶背中學
豐順縣東留中學
豐順縣球山中學
豐順縣黃金中學
豐順縣廣洋中學
豐順縣潘田中學
豐順潘田鎮第二中學
豐順縣徑門中學
豐順縣大龍華中學
豐順縣龍崗中學
豐順縣龍崗鎮中學馬圖分校
豐順縣建橋中學
豐順縣仙洞中學
豐順縣璜溪中學
豐順縣豐良中學
豐順縣第一中學
豐順縣北斗鎮千頃中學
豐順縣上八鄉鎮中學
豐順縣八鄉山中學
豐順縣湯西中學
豐順縣湯西鎮石江中學
豐順縣東聯中學
豐順縣三友中學
豐順縣三友聯合中學
豐順縣龍泉中學
豐順縣龍山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一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三中學
豐順縣湯坑鎮第二中學
梅江區嘉應中學
豐順縣豐順中學
豐順縣東海中學
豐順縣大同中學
大埔家炳第三中學
大埔縣大麻中學
大埔縣大麻鎮恭洲中學
大埔縣三河中學
大埔縣家炳第四中學
大埔縣銀江中學
大埔縣家炳第八中學
大埔縣玉瑚中學
大埔縣古野中學
大埔縣洲瑞鎮中學
大埔縣桃源中學
大埔縣光德鎮漳園中學
大埔縣光德鎮家炳五中
大埔縣高陂中學
大埔縣高陂鎮田家炳第二中學
大埔縣平原鎮平原中學
大埔縣石雲中學
大埔縣廣德中學
大埔縣雙溪鎮頌鑫中學
大埔縣雙溪鎮雙溪中學
大埔縣大東中學
大埔縣百侯中學
大埔縣百侯鎮中學
大埔縣百侯鎮耀鳳中學
大埔縣岩上中學
大埔縣西河中學
大埔縣埔北中學
大埔縣青溪鎮中學
大埔縣華僑中學
大埔縣古村中學
大埔縣大埔中學
大埔縣田家炳實驗學校
大埔縣田家炳第一中學
大埔縣進光中學
大埔縣華僑第二中學
大埔縣虎山中學
大埔縣湖山中學
梅縣石坑中學
梅縣龍虎中學
梅縣梅西中學
梅縣程風中學
梅縣瑤上中學
梅縣星聚中學
梅縣南口中學
梅縣梅興中學
梅縣徑義中學
梅江區公度中學
梅縣畲東中學
梅縣梅江中學
梅縣梅南中學
梅縣西陽中學
梅縣白宮中學
梅縣丙村中學
梅縣丙村華僑中學
梅縣三鄉中學
梅縣雁洋中學
梅縣松南中學
梅縣鬆口中學
梅縣梅東中學
梅縣松東中學
梅縣桃堯中學
梅縣寶坑中學
梅縣松源中學
梅縣隆文中學
梅縣白渡中學
梅縣梅北中學
梅縣職中專學校
梅江區雅園中學
梅縣教育局儀器電教站
梅縣教育局勤工儉學辦公室
梅縣教育局教學研究室
梅江區梅州中學
梅縣廣益中學
梅縣憲梓中學
梅縣槐崗中學
梅縣高級中學
梅州市培英中學
梅江區城北中學
梅江區長沙中學
梅江區水白中學
梅江區聯合中學
梅江區樂育中學
興寧市寧中中學
梅縣新城中學
五華縣潭江中學
興寧市第一中學
梅縣華僑中學
梅縣畲江中學
廣東梅縣東山中學
豐順縣華僑中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