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大坪中學的前身是由一所寺庵改建成的“達務學校”,當時家鄉有識之士的策劃和推動下,於一九四八年春辦成“興寧縣立第五中學”。歷史
開辦之初,校舍僅有現東院的一部分,教職工七人,學生四十七人,三個教學班。四九年增加了二個班,教職工二十四人,學生增加到一百八十七人,其中女生只有三人。一九五二年下期,學校納入國家編制。服務範圍東至坪洋,西至龍川,擴建了辦公廳(即現在的“仁德廳”),四座教學院落和廚房,開闢了運動場。隨著學生人數逐年增多,到五七年已有教職工三十人,學生五百七十人,十二個教學班。學校貫徹了“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為國家輸送了一大批人才。一九五八年“大躍進”年代,學校增辦了高中部,從此學校更名為“大坪中學”。在學校西北角又擴建了二座平房院落同時建了一個小禮堂(現已改為女生宿舍,更名為“西院”),學校成為一所完全中學。六二年學校有了首屆高中畢業生。六三年時值國家整頓比例失調的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學校高中部停辦,復回了三年制的初級中學。一九六九年,時值“文化大革命”的時期,學校又辦“二.二制“的完全中學,(即國中階段二年,高中階段二年),一直到一九八二年止。一九八三年到一九九一年,學校又復回三年制的初級中學。為了解決校址在偏僻閉塞的八斗種山溝的大坪職業中學(原名為大坪農業中學)在辦學和生源上的客觀困難,堅持發展職業教育,經當時大坪政府和市教育局的決定,一九九二年,大坪職業中學遷徙校址併入大坪中學。學校體制此後成為”一校兩制“,(即一個學校,一套班子,兩塊牌子,國中帶辦高中職業班),一直到現在。在八六至九三年這段時間裡,學校還帶有蘭亭,吳田兩間分校。蘭亭分校和吳田分校獨立後,三間中學就分別坐落左我鎮南,中,北三個片。校園動態
2011年6月3日下午,深圳獅子會聯合、東莞愛、銀湖、泊愛等服務隊一群充滿愛心的獅友們,在深圳獅子會總監肖興萍獅姐率領下,一行十五人,前往梅州市貧困山區大坪中學開展“春風助學行”活動。老師、學生、深圳獅子會獅友們近1500人參加了活動。興寧縣政協領導、大坪鎮領導、大坪中學校長等出席了捐贈活動。參與此次活動的各服務隊代表,在現場捐贈了電腦室、圖書室、舞台音響、鋼琴、室外桌球台等教學文體設備,總價值約27萬元。捐贈活動後獅友們為“春風圖書室”“春風電腦室”進行了揭幕,並就此次活動與校領導及老師進行了深入交流。